学术投稿

有创血压监测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冯慧;郑红梅;郭学珍;徐军;马小芳

关键词:有创血压监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患者, 连续性, 血液净化治疗, 应用及护理, pressure monitoring,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危重症, 现报道如下, 抢救成功率, 股动脉穿刺, 足背动脉, 治疗护理, 血压参数, 无创测压, 监测血压, 极不稳定, 测量结果, 自动化
摘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而此类患者循环极不稳定,自动化无创测压非常困难,而且会影响测量结果,这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ABP)既动态地提供连续的准确的血压参数,又给治疗护理提供了方便,确保了CBP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2001年12月-2007年12月对36例MODS患者在CBP过程中均采用桡动脉、足背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监测血压,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埋伏牙牵引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乳牙脱落或拔除后,恒牙根已基本形成而长期埋伏在牙槽骨内,称为阻生,它是恒牙萌出异常的一种常见情况.近年来随着固定矫正技术的不断发展,埋伏阻生牙的牵引治疗已成为口腔正畸中的常规治疗[1].为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提高医疗质量,笔者就埋伏牙牵引中有关护理问题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云;苗京亚;朱虹;江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后期冰敷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研究

    盖诺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常用的药物之一,但该药局部刺激性大,其静脉炎的发生率可高达87%[1].有报道[2],冰敷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法可使静脉炎的发生率降至9.3%[2],患者疼痛剧烈.有研究[3]指出,冰敷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减缓,药物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时间延长.受此启发,2005年6月-2007年2月,我们进行了同期冰敷与后期冰敷的比较研究,将首次冰敷时间由静脉滴注盖诺的同时改为盖诺结束后约3 min,明显减少了Ⅲ级静脉炎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房金芳;韦小翠;沈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循证护理在长骨骨转移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骨转移癌是常见的骨骼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原发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导致有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骨转移癌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和脊柱、骨盆等好发转移部位相比,四肢长骨的骨转移癌相对较少见,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以缓解病痛、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肢体功能为目的的外科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我科1999年5月-2007年1月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49例长骨骨转移癌外科治疗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仲小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韩国护理形象研究动向

    21世纪的护理在理论和实际业务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护理形象仍停留在过去的牺牲、奉献、被动执行医嘱上.这种模糊、歪曲的护理形象,阻碍了护理教育、护理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护理人才流失、护理人力缺乏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护理事业向着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1].本文旨在分析韩国有关护理形象的论文,为我国今后护理形象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JUNG Myun-sook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对临床恢复的影响

    肝脏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佳治疗手段已得到迅速发展和研究,但对于肝移植患者术后活动的时机,国内文献仍停留在数年前的报道,多提及肝移植术后应限制活动,术后1周内半卧位时上身抬高不宜超过45°,术后2周才允许下床活动[1].但在大量的肝移植术后临床工作中发现,这项限制常使患者不适感增加,同时增加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本中心从循证医学基础出发,针对肝移植手术后患者,对比肝移植术后早期活动与常规活动时间对机体的影响,为肝移植术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霁;任辉;冉旭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例高度疑似重度皮肤炭疽继发败血症患者的紧急应对及护理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3型[1].多见于牧区,在我国城区已极为罕见,现列为乙类烈性传染病范畴[2].皮肤炭疽病损虽在局部,但病菌或其外毒素可进入血液,严重者可发生炭疽性败血症[1].我科于2006年12月23日收治1例高度疑似皮肤炭疽继发败血症患者,经积极有效护理后转院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婷;陈慧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进展

    神经外科引流管主要包括脑室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瘤腔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要做好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熟悉颅脑解剖结构及其脑脊液的循环路线,掌握颅内压力与脑容量变化的内在关系;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善于将引流情况与患者整体病情联系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到引流管护理安全而有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卞伶玲;霍小鹏;李子榕;马玉芬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致肝损害患者行鼻胆管引流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恶性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处理好重症GVHD,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降低移植病死率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鼻胆管引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GVHD、全身皮肤黏膜出现严重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治疗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移植的存活率.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对4例重症GVHD肝损害的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治疗及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敏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骨整合修复耳廓畸形和缺损患者的手术配合

    耳廓畸形和缺损临床并非少见,其修复仍为耳整形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目前采用的自身肋软骨雕刻和成形的硅胶耳廓支架皮下植入等方法,都很难有一个接近正常的自然外观[1].而用骨整合修复耳廓畸形和缺损能获得美观、创伤少、手术风险小、恢复快等优点[2].我院2002年3月-2006年1月以骨整合修复耳廓畸形和缺损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卿;李艳琼;黄敏仪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日益深化和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大量资料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危险[1]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因此有效地解除护士压力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2].笔者通过了解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中所面临的压力,比较2组的差异,以便采取有效减压措施,促进护士的身心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的护理

    多年来,临床上多强调对于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中毒的抢救程序,对腹部外伤的专科抢救护理措施没有统一规定.随着近年来腹部外伤增多,肝脏创伤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肝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功能,损伤后平均死亡率高达20%以上[1].对于生理功能严重衰竭的创伤患者,如施行复杂的手术,则将超过其生理潜能,带来负面结果.

    作者:王永华;李红永;屈琳林;张娅;杜钟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例三氧化二砷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坏死的护理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机制为砷剂能引起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株发生核碎裂出现凋亡小体[1],其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不依赖维甲酸信号途径,而且有诱导分化作用[2].2006年6月我院收住1例应用三氧化二砷后发生骨髓坏死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该患者骨髓达完全缓解.随着白血病发病率的增高,三氧化二砷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配合临床类似病例的救治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赵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空肠置管术在胰头癌致十二指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胰头癌致十二指肠梗阻的传统治疗方法需开腹行胃肠吻合术解决饮食问题,手术风险大,创伤大,有吻合口漏风险,术后3~5 d才能进行肠内营养.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空肠置管术(percutaneous endscopic jejunostomy,PEJ)操作简单,仅需局麻、安全、创伤小、恢复肠内营养快[1,2].2003年3月-2006年5月,我院将PEG与PEJ联合应用更具实用性,通过加强护理,减少了胰头癌致十二指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益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人工肛门护理带的制作与应用

    小儿人工肛门即肠造口,常作为小儿小肠、结肠、直肠、肛门等严重疾病的一期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以挽救生命、解除肠梗阻[1].由于人工肛门位于腹部,随时都有粪便溢出,给护理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较大患儿出院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进食量的增多,或者家长护理措施不得当,易造成人工肛门口周围皮肤的糜烂,现用的护理方法大部分为多头腹带捆绑式或人工肛门袋法的护理方式,前者易松动,造成粪液外流,异味较大;后者其材质为塑料制品,透气性差,且固定于皮肤处的人工肛门袋口塑料较硬,极易造成人工肛门周围皮肤破溃或擦伤.为方便护理、减少异味及并发症,我们自行制作了一种肠造口术后人工肛门护理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方便、省时、节力、美观、安全、经济,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尕梅;任红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家庭健康评估对社区肾移植术后患者家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评估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家庭的影响.方法 以社区肾移植患者个案的家庭为例,通过3次家庭访视和2次电话访问,进行家庭健康评估,确定护理的重点及计划,并予家庭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家庭护理能提高患者服药、饮食、运动等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家庭健康评估能协助家庭增加自我照顾能力,发挥家庭的大功能.

    作者:张红霞;许红璐;叶海丹;邱启润;王少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急诊科带教中提高护生证据意识的探讨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重危患者的窗口,目前,民众法律意识已大大提高,急诊科发生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提高护士证据意识的同时,必须提高护生的证据意识,这是临床带教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科在临床带教的同时,给护生以法律证据意识教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向英;蒋建芬;陈建娟;卜亚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有创血压监测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而此类患者循环极不稳定,自动化无创测压非常困难,而且会影响测量结果,这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ABP)既动态地提供连续的准确的血压参数,又给治疗护理提供了方便,确保了CBP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2001年12月-2007年12月对36例MODS患者在CBP过程中均采用桡动脉、足背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监测血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慧;郑红梅;郭学珍;徐军;马小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治疗脑供血不足和预防脑卒中的新技术,其治疗方法是在X线监视下,在颈动脉狭窄段植入支架,达到扩张狭窄血管改善脑供血不足并预防狭窄段斑块脱落引起脑卒中的作用,其临床疗效类同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但是,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心率、血压下降、高灌注及脑栓塞等并发症.只有积极加强护理,准确识别判断术后并发症,才能有效配合介入医生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收集2004年9月-2006年12月共24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祥芳;许秀梅;丁静;曹亮亮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术的护理

    有报道[1,2],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病死率为9%~14%,而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病变,瓣膜置换术可解除瓣膜狭窄或反流,改善血流动力学,长期改善心功能,但手术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损伤,麻醉药物的影响,均可在短期内加重心功能的损害.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注意围手术期各环节处理,即重视术前心功能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的保护,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2001年12月-2007年1月为60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手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处理和护理,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宏梅;张士兵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海极翼超声聚焦刀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护理

    海极翼超声聚焦刀又名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HIFU)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的新技术.我院于2006年8月引进北京市第一台海极翼超声聚焦刀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程程;李卉;李爱龄 刊期: 2007年第3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