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张红丽

关键词:中晚期, 宫颈, 癌患者,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观察与护理, 适形放疗技术, 肿瘤组织, 现报道如下, 肿瘤体积, 治疗时间, 治疗计划, 正常组织, 有效保护, 技术应用, 射高, 剂量分布, 对比观察, 常规放疗, 计算机, 发生率
摘要: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成像、治疗计划设计、放疗实施和验证,应用放射高剂量分布与肿瘤体积高度适形,使肿瘤组织获得比常规放射高得多的剂量,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则得到有效保护[1].2002年以来,我院对30例宫颈癌患者在常规放疗时配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时间短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部分脾栓塞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28例

    强的松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某些对激素疗效差、易复发或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慢性ITP患者,其处理仍是个棘手的问题[1].对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慢性ITP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治疗,但脾切除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部分脾栓塞(PSE)既能保留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治疗慢性ITP,这是其与脾切除的重要区别[2].但是患者对脾栓塞这种治疗方式不了解,难以接受,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发放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该种治疗方法存有哪些疑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军;杨丽红;王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19例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呼吸道护理、切口护理及胃肠减压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结果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结论加强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翠珍;徐国军;杨永英;陈玉兰;李瑞平;廖锡群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产房梅毒的预防及产时指导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本病的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种器官组织,产生各种症状.早期主要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胎传梅毒,危害极大.从国内外文献了解到,国内外对医生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助产士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随时要与梅毒患者进行接触,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但对助产士工作环境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对助产士在助产梅毒患者时的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意外损伤和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助产士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助产梅毒患者的防护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缓解助产士职业压力,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贺永杰;马凤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密闭式柱状贮液袋的研制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袋大多是两层重叠的口袋式引流袋,由于不能准确统计引流液量,笔者新研制了一种密闭式柱状贮液袋,使用方便且科学,具有传统的一次性引流袋与柱状贮液袋无法比拟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与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EHF)患者临床表现一般经历5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1].血液透析(HD)能有效清除少尿期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减少肾脏毒素,而有效的健康宣教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标本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明新;朱宝焕;孔祥花;王晓楠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手册的建立与使用

    2003年,我院护理部针对业务技术档案资料缺失的现状,自行设计制作并使用<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手册>,不仅记录方法简便、实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鸿珠;李双凤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专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1].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本文结合近期文献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难点进行分析并制订对策,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昕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灌注方法的改进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利用汽化电切的原理经尿道将前列腺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术中维持良好的灌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传统方法是将灭菌注射用水和20%甘露醇一起倒入高压灭菌好的水壶内配成上述规格的灌注液,再将水壶内的灌注液倒入双血筒内进行灌注.该方法不仅程序繁琐增加了劳动负荷,而且容易污染.笔者应用Y型管的原理于灌注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急救护理1814例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如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在改善其预后的同时PCI术中的危险性也较大[1].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术中抢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完成高危冠心病患者PCI术1814例,经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护理,手术成功率达99.9%,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进;彭岩松;吕东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之一,后果严重,病死率高,如能密切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早期发现,早期救治,能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我院急诊科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菊华;杨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强化护理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

    2003年始,我们通过对护理服务价值的重新认识,明确护理部的任务首先是围绕医院总目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鼓励大家通力合作;其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进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教育,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让各部门明确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出自身的效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风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以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根据锐器伤的发生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设计调查表,对全市22所医院的1 29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身防护的依从性较差:11.93%的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一无所知,接触患者前后经常洗手的比例为33.23%,有潜在血液接触中经常戴手套占23.01%,976例锐器伤中上报的比例为23.16%.结论只有强化护理人员对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护理人员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作者:孙伯英;李明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包括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延长血标本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结论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作者:缪丽娟;曾宪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以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水平.方法在护理查房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护生按教学目标要求选择病例,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对这些问题给予确认,并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以达到护生学习的目的.结果带教老师、患者对2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完善了护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护生综合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郑志惠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随机性护理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脑出血并发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随机性护理组均高于护理干预组,随机性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日亦高于护理干预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玉华;侯佃臻;潘恩木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1例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置入股静脉用于长期血液透析的观察

    双腔留置透析导管置入左、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以及锁骨下静脉作临时透析通路,已广泛应用于短期血液透析患者中.近年又有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置入左、右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成功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给长期透析患者增加了生存机会[1].我科对1例自身血管条件差,且腹透又不顺畅的84岁高龄的尿毒症患者,在再次行左、右颈内静脉和左、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均失败的情况下,于右股静脉内置入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作长期血液透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玉英;夏娟;居建忻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漏血的止血方法

    我科2004年8月-2005年11月应用无菌线在针眼处打结的方法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爱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多功能便携式电子制冷、热液辅疗机的研制与应用

    长期以来,医疗、护理工作中以及人们日常自用的冷、热疗法一直是采用冰袋、热水袋、湿毛巾等用物,存在用品易出现老化,取材困难(如冰块),操作繁琐,温度不易控制,使用者活动受限等问题.为此,我们采用电子制冷、热系统装置,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式电子制冷、热液辅疗机.该机具有:时间监控、音乐提示、液体温度监控,多部位接触人体体表并可固定等特点,使用者在全程治疗中可以自由调节体位,达到人性化服务的目的.为医疗、护理以及人们日常自行用冷、热疗法提供一种新型、轻便的用具,现报道如下.

    作者:纪树梅;黄以群;姚雪萍;王秀珉;徐开宝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国内外护理本科生基本专业能力要求的比较研究

    高等护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其发展要适应社会对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能力指的是个体能顺利地完成某些工作的心理特征[1],护理专业能力是指护理学生能顺利完成护理工作的心理特征.目前,专业能力的构成是护理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护理本科生基本专业能力的定位,从而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本科生基本专业能力要求提供指导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爱招;王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套管针致小儿左内踝脓肿的护理1例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大特点是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了患儿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未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治疗性沟通工作和套管针置管后的宣教工作,将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痛苦.我科收治1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入院当天给予静脉留置针置管(材料是BD公司第3代头皮留置针),留置第3天因局部发生肿胀给予拔除,拔除后因家属缺乏相关的护理和处理知识,擅自用土豆泥(未经处理)敷针口肿胀处(左内踝部),终因护理不当,造成左内踝部置管处发生脓肿,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惠虹 刊期: 2006年第1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