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英;夏娟;居建忻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躯干、面部、头皮和外生殖器,呈多发性[1],经CT、MRI即可确诊[2].纤维血管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因瘤内含有较多纤维组织毛细血管,故称纤维血管脂肪瘤,属于错构瘤的一种.血管脂肪瘤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2种,侵入性血管脂肪瘤手术较难切除,复发率高[3].通常血管脂肪瘤很少发生于头部和颈部[4],颈部纤维脂肪瘤临床也罕见[5],颈部巨大纤维血管脂肪瘤医学文献更鲜有报道.2005年5月18日,我科收治了1例颈部巨大纤维血管脂肪瘤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顺利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钰岚;闻丽;章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如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在改善其预后的同时PCI术中的危险性也较大[1].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术中抢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完成高危冠心病患者PCI术1814例,经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护理,手术成功率达99.9%,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进;彭岩松;吕东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长期以来,医疗、护理工作中以及人们日常自用的冷、热疗法一直是采用冰袋、热水袋、湿毛巾等用物,存在用品易出现老化,取材困难(如冰块),操作繁琐,温度不易控制,使用者活动受限等问题.为此,我们采用电子制冷、热系统装置,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式电子制冷、热液辅疗机.该机具有:时间监控、音乐提示、液体温度监控,多部位接触人体体表并可固定等特点,使用者在全程治疗中可以自由调节体位,达到人性化服务的目的.为医疗、护理以及人们日常自行用冷、热疗法提供一种新型、轻便的用具,现报道如下.
作者:纪树梅;黄以群;姚雪萍;王秀珉;徐开宝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专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1].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本文结合近期文献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难点进行分析并制订对策,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昕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要防治糖尿病眼病,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糖尿病患者的教育[1].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多限于糖尿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对并发症防治的教育不足,对于糖尿病眼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涉及甚少.因此,本研究对100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眼病防治知识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个体化教育,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泉;范丽凤;张小群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强的松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某些对激素疗效差、易复发或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慢性ITP患者,其处理仍是个棘手的问题[1].对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慢性ITP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治疗,但脾切除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部分脾栓塞(PSE)既能保留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治疗慢性ITP,这是其与脾切除的重要区别[2].但是患者对脾栓塞这种治疗方式不了解,难以接受,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发放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该种治疗方法存有哪些疑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军;杨丽红;王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急救医学迅速发展,机械通气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通气中科学的气道管理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而一些传统的护理手段经临床实践不但对气道管理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现根据自己临床工作实践结合护理同仁们的新观点、新方法对机械呼吸道管理进行综述,目的是防止气道黏膜干燥、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1];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合理应用抗生素;使氧疗有效进行、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蓉芝 刊期: 2006年第13期
2003年,我院护理部针对业务技术档案资料缺失的现状,自行设计制作并使用<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手册>,不仅记录方法简便、实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鸿珠;李双凤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袋大多是两层重叠的口袋式引流袋,由于不能准确统计引流液量,笔者新研制了一种密闭式柱状贮液袋,使用方便且科学,具有传统的一次性引流袋与柱状贮液袋无法比拟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成像、治疗计划设计、放疗实施和验证,应用放射高剂量分布与肿瘤体积高度适形,使肿瘤组织获得比常规放射高得多的剂量,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则得到有效保护[1].2002年以来,我院对30例宫颈癌患者在常规放疗时配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时间短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心脏穿透伤是心胸外科的特急重症,占到胸部外伤的2%~3%[1],据报道院外死亡率为62%~84%,入院后死亡率为15%,且有日益增高的趋势[2].我科1998年9月-2005年4月共收治心脏穿透伤18例,取得一定的救护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惠;吴显和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高自我效能的人对环境中的威胁的控制力有信心,能坦然地面对出现的健康问题,做出更多的努力并持之以恒[1].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主要依靠功能锻炼.为探讨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后的临床疗效,2004年2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敏华;李文静;周娅;孟荣芹;王晓霞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预防拔出尿管后的尿潴留.方法将34例患者,按住院手术顺序分为2组单数设为对照组,双数设为观察组,各17例.观察组患者在无尿意的情况下夹住尿管,待膀胱充盈并感到腹胀后打开尿管夹,用力合膀胱治疗仪进行膀胱投影区和骶尾区不同强度和密度的低频电脉冲刺激,40 min/次,2~4次/d,放尿过程中嘱患者好不断地做排尿动作,以助开放尿道括约肌,在有2~3次尿意感且膀胱充盈后,消毒尿道口抽出尿管球囊内液体,拔出尿管,并再做1次膀胱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定时排放尿液法训练膀胱功能.2组拔出尿管后根据排尿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拔出尿管后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x2值=11.2,P值=0.004),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x2值=12.6,P值=0.002).结论留置尿管夹管后无尿意的患者在拔管前应用力合膀胱治疗仪的低频电脉冲刺激进行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作者:朱亚萍;温咏珊;吴海燕;王玲燕;郑美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2003年始,我们通过对护理服务价值的重新认识,明确护理部的任务首先是围绕医院总目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鼓励大家通力合作;其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进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教育,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让各部门明确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出自身的效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风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我科2004年8月-2005年11月应用无菌线在针眼处打结的方法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爱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EHF)患者临床表现一般经历5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1].血液透析(HD)能有效清除少尿期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减少肾脏毒素,而有效的健康宣教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标本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明新;朱宝焕;孔祥花;王晓楠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检测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研制的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GCQ)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量表翻译成中文后由5位护理专家对其进行内容效度的检验.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测试不同患者对各个项目用词的理解,强化GCQ量表的信效度,并应用简化GCQ检测胸外科术后48 h患者的舒适度.问卷分2期进行,首轮20例胸外科术后48 h的患者参与问卷测试,次轮123例.结果简化GCQ的内容效度CVI=0.86,Cronbach's α值为0.92,各维度α值波动在0.53~0.85.胸外科术后48 h患者的舒适状况得分为(91.27±8.63)分(为中高度舒适),生理维度平均单项得分低为(2.50±0.47)分,心理精神维度平均单项得分高为(3.26±0.35)分.结论 Kolcaba简化的GCQ量表适合在我国使用,但其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研究给予全面肯定.
作者:朱丽霞;高凤莉;罗虹辉;邓海波;王秋俐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高等护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其发展要适应社会对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能力指的是个体能顺利地完成某些工作的心理特征[1],护理专业能力是指护理学生能顺利完成护理工作的心理特征.目前,专业能力的构成是护理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护理本科生基本专业能力的定位,从而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本科生基本专业能力要求提供指导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爱招;王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之一,后果严重,病死率高,如能密切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早期发现,早期救治,能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我院急诊科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菊华;杨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左右[1],如何使患者得到系统的治疗与护理,重新回归社会,不仅是精神科医务工作者的期望,也是社会的希望.为探讨陪护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转归的影响,2005年1-6月,对入住我院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有无陪护对其症状转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爱玉;苏雅芳 刊期: 200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