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陈传萍
1893年,法国医生Jules Emile pear首先将金属和橡胶制成的铰链式人工全肩关节假体应用于临床[1],尽管2年后手术失败,但仍被认为是肩关节置换术的里程碑.我科2001年开始对收治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在我病区成立了肩关节治疗中心.2002年7月-2005年12月,我病区共收治88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新开展的一项手术方法,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观察、从术后护理重点到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体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菁;姜春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护理专业实习生(以下称护生)应具备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管理能力[1]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切实可行地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达到培养目标,是摆在护理教学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反馈机制引入到护生的传统护理实习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秀桥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术后并发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2001年7月-2005年6月,我院对23例巨大垂体腺瘤术后并发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并且总结观察与护理重点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巨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并发尿崩症及低钠血症23例,其中16例于手术当天或术后第1天发生.22例于出现后10 d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尿崩症于8个月后尿量恢复正常.结论巨大垂体腺瘤术后易并发尿崩症及低钠血症,因此应重视术后血钠变化,通过对患者尿量、意识和电解质等的严密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处理和护理,及时均匀适度补盐和补充血容量并行抗利尿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贾丽燕;牟灵英;刘伟;于金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乳腺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康复组于术后24 h开始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对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0天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项评价指标中有10项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后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黎惠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十几年来,笔者每年都亲自带新护士上岗,摸索出了一套较实用、科学的带教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新护士的认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华;杜倩;梁孝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前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是方便手术、避免术中误伤的必要准备.近年来,双腔囊性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剖宫产孕妇因其妊娠生理原因,麻醉作用及手术操作的特殊性,导致手术期间双腔囊性导尿管脱出时有发生,术中重置导尿管既耽误手术时间,又易破坏手术中的无菌环境,阻碍手术的正常进行.本研究对囊性导尿管在手术期间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海蜃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平均每天做70多台手术,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量大,加强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保证手术有序地进行,减少积压浪费,杜绝丢失、漏收及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德杰;程洪波;周丽娟;王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适当的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方法 2003年2月-2005年3月,将住院行TACE的2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术后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分别为8 h和24 h.实验组术后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分别为5 h和12 h.比较2组患者48 h内与穿刺置管有关的出血、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和腰酸背痛、下肢麻木、失眠、烦躁和尿潴留情况发生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出血、血肿、动脉血栓形成3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潴留、腰酸背痛、失眠、下肢麻木和烦躁情况进行比较P均<0.01.结论 TACE术后穿刺肢体制动5 h,卧床时间12 h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单信芝;李英兰;张凌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我院2000年12月开始进行护士招聘工作,截止2004年6月,护士增加至75人,基本满足临床需要.4年多来,我们在护士招聘与录用的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较大成绩,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珊琴;黄玲;古丽努尔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为80%.对于大多数农村患者来说,经济条件差,疾病知识和康复设施匮乏,使较多的后遗症期患者致残在家,因此努力恢复和提高此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必要.本研究选择2004年6-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抽取60例于出院后以俱乐部的形式实施运动计划,把训练重点放在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颖 刊期: 2006年第18期
2005年2月,我科救治了1例口服斯达舒胶囊致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经及时抢救脱离危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英;向安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1,2].而对于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在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后依然存在很高的卒中风险[3].近年来,随着更加柔顺支架的出现,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已成为现实[4,5].2004年5月-2005年11月我科共完成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5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云;刘锋;富丽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1].目前,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循证护理正逐步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005年1月,我科将循证护理运用于1例喉断离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杏菊;蔡克文;黎红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我们在病区开展的三种互动活动,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又降低了护理纠纷、杜绝了护理差错.营造了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争上进,医、护、患三方快乐和谐的工作环境,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癌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居整体人群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2002年统计资料[1]显示,所有种族计算在内,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37.4/10万,其中北美为99.4/10万,西欧为84.6/10万.近20余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以每年至少3%的速度增长[1].以上海为例,女性癌症总发病率2002年已达279.2/10万,其中乳腺癌占48.1/10万,而市区则高达61.7/10万[2],正在接近白人妇女乳腺癌发病率.
作者:高幼军;李清波;张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任务艰巨,为探索有效的新病区管理模式,2003年起,我院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制,全面促进了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菊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几年来,我院从窗口服务入手,规范了急诊窗口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加强了急诊的预检分诊,开设了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急诊的服务流程[1].我们推出了集急诊咨询、协调、分流患者等服务为一体的新岗位-急诊主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芽;顾惠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护理路径是由护理学科专业人员完成的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确定了由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结果的护理服务步骤路线图或表[1].为了探讨护理路径在患者入院接诊工作中的应用,缩短接诊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2004年9月-2005年3月,我们对70例入院患者分别用常规接诊法和护理路径接诊法进行接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英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中静脉输液、营养支持及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抢救各种休克、长期用药、化疗及全肠胃外营养(TPN)中占重要地位[1~3].颈外静脉的穿刺部位、患者体位的选择和置管技术,是保证输液畅通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技巧,进行有效的输液,本研究对98例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莲琴;唐慧琳;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缺乏根治措施,回避可能的过敏原和激发因素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本研究探讨了过敏原检测及问卷调查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系统护理指导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车淑玉;孙黎惠;曲政海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