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信芝;李英兰;张凌云
家族性直肠、结肠息肉病为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恶变率高,40岁以上癌变率达47.0%~66.5%,平均癌变年龄39.2岁,公认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切除病变的结肠[1].从而清除了再生和癌变的危险,同时不作永久性回肠造口,保持良好的肛门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5年8月,我院为1例家族性大肠息肉病患者实施了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离、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手术成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莲春;勾玉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现状,并提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市4家三甲医院102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找出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并分析原因.结果所有护士均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经历.结论儿科护士应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积极采取的防护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
作者:林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中静脉输液、营养支持及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抢救各种休克、长期用药、化疗及全肠胃外营养(TPN)中占重要地位[1~3].颈外静脉的穿刺部位、患者体位的选择和置管技术,是保证输液畅通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技巧,进行有效的输液,本研究对98例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莲琴;唐慧琳;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在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可使尿路黏膜损伤、干燥,生理性防御功能降低,并失去自行排尿对尿道的清洁作用,这些因素均易造成尿路逆行感染,轻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孟肾炎,甚至菌血症和败血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防治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和探讨的问题.2004年9月-2005年7月,本研究对36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导尿术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中,用头胞曲松涂抹润滑导尿管,使尿路感染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芳;黄慧琴;奚秋琴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持续胃肠减压对预防脑外伤后胃肠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2005年3月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于入院后或入院急症手术后立即给予持续3 d以上的经鼻胃肠减压,对照组不给予胃肠减压,但其他治疗2组相同.于入院1周内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47.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持续胃肠道减压能够减少脑外伤后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对脑外伤后胃肠道出血有预防价值.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缺乏根治措施,回避可能的过敏原和激发因素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本研究探讨了过敏原检测及问卷调查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系统护理指导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车淑玉;孙黎惠;曲政海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腹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与传统的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脾切除、结肠手术、胆囊切除及胆肠吻合术,术前检查肺功能均正常.随机将患者分成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ysia,PCA)组和肌注杜冷丁(B)组.PCA组由电子PCA镇痛泵行自动皮下给药镇痛、B组患者术后感觉疼痛时,肌注杜冷丁镇痛.术后回病房分别于即刻,2,4,8,12,24,48 h观察并记录2组的镇痛评分(VAS)、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不良反应等.术后一周观察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0~48 h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差异无显著性,PCA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或P<0.01.术后7 d肺部并发症B组为4例,而PCA组仅1例,P<0.01.结论皮下PCA用于肺功能正常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对血压、心率和呼吸无影响,镇痛效果明显,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优于传统的肌注杜冷丁组,是一种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俐敏;陈映莲;成新华;胡浩琼;杨虹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2005年2月,我科救治了1例口服斯达舒胶囊致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经及时抢救脱离危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英;向安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护理专业实习生(以下称护生)应具备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管理能力[1]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切实可行地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达到培养目标,是摆在护理教学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反馈机制引入到护生的传统护理实习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秀桥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十几年来,笔者每年都亲自带新护士上岗,摸索出了一套较实用、科学的带教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新护士的认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华;杜倩;梁孝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1893年,法国医生Jules Emile pear首先将金属和橡胶制成的铰链式人工全肩关节假体应用于临床[1],尽管2年后手术失败,但仍被认为是肩关节置换术的里程碑.我科2001年开始对收治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在我病区成立了肩关节治疗中心.2002年7月-2005年12月,我病区共收治88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新开展的一项手术方法,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观察、从术后护理重点到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体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菁;姜春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医嘱是医生在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1],医生把医嘱下在医嘱本上由护士转抄到医嘱单上再执行的习惯,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难免有遗漏,更不便于每班的医嘱核对,致使护理缺陷增多,延误治疗.2003年10月,我们采用了医嘱提示本的方法,避免了上述弊端,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月兰;陈殿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上颌窦根治术术后常采用自制气囊管充气止血,自制气囊管指用手套端捆于橡胶尿管一端,通过另一端充气填塞窦腔止血.自制气囊管存在易破损、漏气、消毒困难、制作麻烦等缺点.我院采用双腔气囊尿管充气用于窦腔止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永惠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适当的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方法 2003年2月-2005年3月,将住院行TACE的2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术后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分别为8 h和24 h.实验组术后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分别为5 h和12 h.比较2组患者48 h内与穿刺置管有关的出血、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和腰酸背痛、下肢麻木、失眠、烦躁和尿潴留情况发生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出血、血肿、动脉血栓形成3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潴留、腰酸背痛、失眠、下肢麻木和烦躁情况进行比较P均<0.01.结论 TACE术后穿刺肢体制动5 h,卧床时间12 h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单信芝;李英兰;张凌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几年来,我院从窗口服务入手,规范了急诊窗口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加强了急诊的预检分诊,开设了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急诊的服务流程[1].我们推出了集急诊咨询、协调、分流患者等服务为一体的新岗位-急诊主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芽;顾惠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老年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且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痛苦,使医护工作处于被动,是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老年精神科共收治1 646例精神病患者,其中25例发生过意外事件,占总数的1.5%.在完善老年病房的环境设施建设、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加强护士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与家属及患者的沟通等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逐年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陈传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便秘在社区老年人中非常多见,大多数便秘老年人采取自行选择药物,有的老年人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以致迁延成慢性、顽固性便秘,进而导致慢性肛肠疾病或大便失禁.有的老年人因便秘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危及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资料表明,约10%严重的便秘患者终发展为结肠癌[1].在美国,有400万/年以上的人口因便秘求医.在英国健康人群中约10%的人感到排便不完全,20%的老年人排便困难[2].在非白种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在寒冷、贫穷及偏远的农村地区发病率也较高[3].
作者:高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妊娠妇女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发病率0.02%~0.05%[1],大多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等引起,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的诊断、正确有效的治疗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母婴生存率.1996年1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8例妊娠合并ARF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莉;薄存霞;王莉芝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为80%.对于大多数农村患者来说,经济条件差,疾病知识和康复设施匮乏,使较多的后遗症期患者致残在家,因此努力恢复和提高此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必要.本研究选择2004年6-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抽取60例于出院后以俱乐部的形式实施运动计划,把训练重点放在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颖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安全和患者的安危.因此,供应室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我院通过对安全供应物品、安全操作高压蒸气灭菌器、安全监测、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安全工作制度等直接关系到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几项重刎点工作进行科学、严谨、严格的管理,达到防控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智;张金萍;勇力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