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玉玲;杨芳莉;王画鸽;唐冬秀
目的 探讨清热消肿膏外敷对静脉输液渗漏所致静脉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9只.A组为清热化瘀膏外敷治疗组,B组为硫酸镁湿敷对照组,C组为生理盐水湿敷对照组.采用5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时间10 min,剂量为2.5ml/kg·体重,注射部位为兔双侧大隐静脉.在注射时,使其部分渗漏,渗漏面积为2 cm×2 cm.拔针后,A、B、C 3组分别予以清热化瘀膏外敷、硫酸镁湿敷、生理盐水湿敷.每2 h观察局部皮肤情况1次,观察各组的消肿时间和效果,分别在8,24,48 h从A、B、C各组中取3只动物,并处死动物以备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平均消肿时间(12.3±3.6)h,显著优于B组(P<0.05)及C组(P<0.01).A组炎症表现轻,B组次之,C组血管损伤及周围组织炎症明显.结论 清热消肿膏外敷为一种防治输液渗漏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小芳;刘燕平;程晓鸣;庄美琼;叶瑾 刊期: 2006年第31期
有研究报道全身热疗(whde-body hyperthermia,WBH)后容易发生口唇单纯疱疹[1],我们2004年5月,开始应用ET-SPACE-Ⅰ型全身热疗系统治疗恶性肿瘤,发现热疗后1~3 d,64.7%的患者出现口唇单纯疱疹,2005年5月,我们开始试用在患者口唇周围涂抹烧伤湿润膏预防口唇单纯疱疹,发现明显降低了全身热疗后口唇单纯疱疹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秀玲;戚兆英;戚兆娟;范丽娟;张健 刊期: 2006年第31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及早发现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先天性代谢隐性疾病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但采血时经常遇到出血少,标本量不足,二次采血等现象,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和皮肤损伤,也影响了血标本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我院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部位涂擦利多卡因后再穿刺采血样,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丽英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ced nuring,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护理措施[1].血液透析(HD)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低血压[2],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为了患者能安全、舒适地完成每次HD,提高生存质量,于2005年3-7月对22例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进行了EB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振芹;秦红燕;唐磊 刊期: 2006年第31期
治疗下肢静脉倒流性溃疡的手术方式很多,近年来通过对临床近远期疗效的研究显示,以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的效果为佳[1].而血管镜直视下行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的手术,兼有静脉内和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缺点[2].我院血管外科2000年4月-2005年6月实施了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军军;王莺;陈石妹;龚芝萍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需绝对平卧12 h[1].由于手术及心理等因素,常导致患者术后排尿不畅或排尿困难,尿液潴留于膀胱,引起尿潴留[2],造成患者腹部胀痛难忍,增加痛苦并加重心理紧张.为了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导尿率,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0月对90例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采取了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倩;王叶丽 刊期: 2006年第31期
2003年5月-2005,8月,我科在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秋影;陈碧英;吴细群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颞浅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中的效果.方法 将42例需换血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颞浅动脉组、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各14例,比较3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换血前后血液生化指标、SpO2和换血后光疗时间.结果 颞浅动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桡动脉组(x2值=6.30)和肱动脉组(x2值=14.58),P<0.05;肱动脉组和桡动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值=2.49,P>0.05);3组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血糖、SpO2及换血后光疗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选择颞浅动脉与外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既可减少患儿痛苦又不影响换血效果.
作者:陆青梅 刊期: 2006年第31期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拔出后容易出现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需要再行导尿.为此,2005年2-9月,我们对24例老年留置尿管患者的拔管方法加以改进,并与24例采用传统方法拔管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拔管方法的改进,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拔管后首次排尿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减轻了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赛珍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研究中综合运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的原因和运用方法.方法 从发展测量工具、阐述概念、发展理论等方面介绍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结果 在运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在量性调查过程中加入质性的方法和在质性研究中加入量性测量的途径进行综合运用.结论 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护理研究的新趋势.综合运用量性和质性方法可以弥补方法和资料上的不足,可以运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
作者:刘可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2组患者出院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其他干预.对2组患者随访2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汝兰;苏保育;容倩华;刘伟勤;霍丽明;梁润娣;谢灵玉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外周浅静脉穿刺拔针方法,保护患者静脉、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采用顺进针角度中速拔针,拔针后采用左手大拇指顺血管方向以干棉球按压2个穿刺点法,与传统拔针法进行观察对比.分手背静脉、肘静脉、头皮静脉3组分别对2种穿刺拔针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拔针后疼痛和出血情况(组内比较):手背静脉组u值分别为4.93和6.43,P<0.01;肘静脉组u值分别为3.09和2.76,P<0.01;头皮静脉组值分别为3.93和3.91,P<0.01.不同静脉穿刺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采用顺进针角度中速拔针法有利于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刘杏仙;梅怡明;王恒;吴惠芬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放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其所导致的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疗效,为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1996年9月-2005年9月,我科住院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116例,经护理,全部完成了全程放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珍;熊伟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分娩使孕妇变成了真正的母亲,但母婴分离的产妇由于不能和婴儿同室,常担心孩子的健康,使孕妇进入母亲角色受到阻碍,致使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的甚至可能出现扩大性自杀[1].因此,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大多注重对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乳房护理[2,3],而进行有关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干预后效果的研究较少.为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亲角色重塑的影响,本文对2004年1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生产的80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对母婴分离产妇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产妇母亲角色的重塑,增强母乳喂养信心,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萍;罗宏;杨晓燕;刘学洁 刊期: 2006年第31期
随着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生理功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通过压力导丝测定并计算心肌部分血流储备(FFR)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一种操作简单且特异性地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生理学改变的方法[1],通过FFR能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功能严重程度[2],它对指导冠状动脉内支架优化置入及判定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我院2000年5月-2005年12月对92例冠心病患者的106支冠状动脉应用压力导丝测量了FFR,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艳青;张燕辉;杨捷 刊期: 2006年第31期
随着需要气管切开患者的增多,气管切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系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此类患者临床常见咳嗽反射强烈,气管切开口纱布常被痰液、湿化液污染[1],需频繁更换,使患者的不适感增加,医疗成本及护理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加.常由于纱布更换不及时,导致创口感染[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风险管理意识、成本核算意识和人本护理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本研究对9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切口加用灭菌纸巾,发现在降低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及成本核算等有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立英;任蔚虹;徐群燕;来鸣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策略.方法 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1例运动神经元病合并重症肌无力,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评估、分析及归纳,制订出护理策略.结果 相关护理策略即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清洁及适宜的温度、湿度;进行持续气道湿化;严密观察患者的吸痰指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结论 经采取上述护理措施,患者体温正常,未出现肺部感染,气道内无痰痂形成.对运动神经元病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恰当、完善的护理措施,确保了整体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艳;化前珍;王欣;白敬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 h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 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VAP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MV每增加一天,发生VAP的危险就增加1%~3%,其所引起死亡数已占医院总死亡数的30%[2,3].VAP占医院相关性肺炎的80%,是ICU中发生频率高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占ICU中应用抗生素所致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4].本文回顾性调查了2002年1月-2005年9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室建立人工气道并使用机械辅助通气的10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旨在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静波;王蓓玲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在抢救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时,内科应急治疗一般采用三腔二囊胃管压迫止血[1,2],为提高牵引的有效性,减轻患者在牵引过程中的不适.我们对传统的牵引架进行了新的设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娟;孙维敏 刊期: 2006年第31期
血压是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测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效果.为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教材对测量血压进行了规范:要求测量上肢动脉血压时,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1].为探讨手臂位置与心脏不在同一水平时测得的血压值是否准确,我们选取100名健康青年女性,进行不同卧位的双上肢无创血压的测量,以了解卧位对血压值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仙红;姜建慧;王芳新 刊期: 200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