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莉;余立平;朱小平;丁琼;马红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降低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PTCA术多数穿刺股动脉,当血管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出血则难以避免,而部分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出血的危险性更高,这就要求临床护士能够预见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措施.笔者从护理角度制订相应预防措施,并在临床中应用这些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荣;郑淑梅;杨秀兰;常文红;曹宏霞;王建军 刊期: 2006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辽宁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体制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进行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佳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8所医院完整填写了问卷,其中28.4%的医院采取的是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制,71.6%的医院采取的是护理部-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在护士管理方面,有65.9%的医院由护理部和科主任共同管理;在护士调配权方面,有63.6%的医院由护理部和人事部门共同调配.结论 我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体制与卫生部的要求相一致,只是在护理管理的细则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作者:姜喆 刊期: 2006年第33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高热持续不退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头部枕冰袋的物理降温措施,降温的同时可降低脑组织耗氧量,起到保护脑组织功能的作用.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冰袋的来源有:(1)医用专用冰袋;(2)用乳胶手套或方便袋自制冰袋;(3)选择使用过的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自制冰袋.利用以上几种冰袋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密封不严,造成冰块融化后水从冰袋中流出污染床单位,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鉴此,笔者应用软包装3 L外用生理盐水自制冰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雪艳 刊期: 2006年第33期
目的 探索整体护理在自体牙即刻移植中的合理运用模式.方法 以患者为中心,从整体护理的内涵出发,制订与自体牙即刻移植相适应的护理程序和措施,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整体护理模式提升了护患关系,使护士在自体牙即刻移植中发挥了主体能动作用.结论 整体护理是指导自体牙即刻移植的有效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尹明;陈志方;沈和云 刊期: 2006年第33期
实践证明,果断的护理决策能够避免疾病的突发,减少疾病的死亡率,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建立了重症及死亡讨论制度,采用护理叙事研究的方法[1],通过讨论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现护士在重症病例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决策误区,并分析了引起决策失误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靖;孙茵 刊期: 2006年第33期
2002年9月,我院内科高层病房楼落成,内科整体搬入高层新病区,住院患者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但是内科护士普遍感觉体力消耗增大,压力感增强,工作绩效降低.为究其原因,我们对护士工作的新旧病区进行研究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吉梅;吕志强;赵海燕;王曼;展新荣;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33期
急诊科是各种急危重患者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因引起的休克患者很多.休克是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毒素吸收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有效地接诊、分诊,争分夺秒地实施救护措施,为医生提供准确诊断治疗依据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永蓝;吕美珍;胡珊 刊期: 2006年第3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医疗材料被临床广泛使用.T-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组织补片(简称T-1型组织补片)是近年来用于牙拔除术后修复创面的一种新型材料,它是异体膜状或片状组织经脱细胞处理成的细胞外基质,其独有的三维结构为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生长代谢的场所,植入体内后生物相容性好,使组织细胞能在其上生长,从而完成组织生理性修复.下颌阻生智齿特别是低位阻生及埋伏阻生智齿的拔除是较为复杂的齿槽外科手术.术后局部肿胀、张口受限、出血、感染、干槽是较为常见的反应[1].我科2003年9月-2004年12月对38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患者,采用T-1型组织补片帮助创面的修复,经临床观察,在减少术后反应方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秀玲;徐燕梅;杨惠清 刊期: 2006年第33期
耳道清洁或耳内上药是耳科常用的治疗,无论是清洁、上药都需要用棉签才能完成.普通的医用棉签直径约7 mm,成人的耳道直径只有5~7 mm,棉签很难放入耳道内,即使能放入也因棉签完全堵塞耳道而看不到耳道内情况,不便于清洁、上药.为了能彻底清洁耳内分泌物及将药物准确地涂在炎症区,我科特制了适用于耳道清洁、上药的棉签,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小琼 刊期: 2006年第33期
目的 监测静脉输液瓶口常规配药后放置不同时间段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探讨配药后30 min内接上液体时不再重新消毒瓶口的可行性.方法 取210瓶100ml无菌生理盐水,分7组进行常规配药,30瓶/组.分别于消毒后、消毒配药后5,10,15,20,25,30min,7个不同时间段对瓶口进行微生物采样计数;同时进行治疗室空气培养.结果 210瓶无菌生理盐水瓶口中有25个被微生物污染,其中微生物主要为G+杆菌、微球菌、类酵母样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同时间段内所污染的瓶口数及各瓶口微生物污染菌落计数经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配药后,如30 min内接上液体,可不必再重新消毒瓶口.
作者:兰瑞鲜;石美玉;李和中;卢素宏;莫秀林 刊期: 2006年第33期
腹腔镜下筋膜内宫颈上子宫切除术(CISH)具有创面小、腹壁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由于此术式维持主韧带对宫颈残端的支持作用,在宫颈内口水平没有切断宫旁组织,因此发生出血、泌尿生殖系并发症的危险性减少[1],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CISH手术操作步骤多,使用仪器、器械多,为保证手术顺利成功,术前准备及医护人员术中的默契配合十分重要.我院对16例CISH患者实施手术配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红;董艳;丁晓静 刊期: 2006年第33期
时辰化疗是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以达到大疗效、小毒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节律极其混乱,其特点癌细胞分裂极其迅速、活跃,这一生理和病理节律的区别是择时化疗的基础.另一方面,化疗药物也受体内环境生理节律变化的影响,使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也呈昼夜节律性变化.时辰化疗具有选择性增强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减轻细胞毒药物对正常组织损伤等优点[1].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被逐渐认可的新业务、新技术.我院放化科2005年2月-2006年2月对直肠癌和胃癌30例行时辰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荣;王建华;云晓蕊;沈丹薇 刊期: 2006年第33期
四肢开放性外伤是手术室常见的急诊手术.由于清创时需要大量地应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冲洗创面,常会导致污水流向地面,影响了手术间的整洁.我院2002年设计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清创车(Z-QCC型清创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晓华;张建萍 刊期: 2006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低月龄婴幼儿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松软型马蹄内翻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5年6月,采用石膏固定法治疗出生后3个月内的松软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单侧8例,双侧14例,共36足.患儿的平均年龄为生后23 d.更换石膏1次/周,连续4~10次石膏固定.采用石膏管型的处理方法,重视石膏固定后的并发症.结果 本组平均石膏固定10.5周.随访27足畸形获得满意矫正,活动功能良好,皮肤无破损;3足皮肤有残余皮疹痕迹;6足有轻微的色素沉着.结论 运用恰当的石膏固定后护理措施,对矫正松软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京军 刊期: 2006年第33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中毒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1].胰岛素笔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的应用日趋普及,做好此部分患者的健康指导,对病情的控制及保证有效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个体化教育是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患者合适的教育方式[3].2005年1月-2006年4月,我科对228例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糖尿病专职护士进行一对一教育,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曙;李志红 刊期: 2006年第33期
肩关节半脱位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60%~73%[1~3],给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带来直接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进一步导致局部肿胀、肩手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使肩关节活动受限,给患者的生活自理、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与康复训练相配合的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缩短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时为临床护士更好地训练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教育患者及家属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事项,更好地与康复技师有效地配合提供依据.为探讨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我院对2005年9月入院的15例脑血管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肩关节半脱位的改善情况,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华;刘建芬 刊期: 2006年第33期
我院2005年1-10月对所服务社区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通过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提高了对糖尿病及并发症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使血糖控制理想,患者能积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收到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琴 刊期: 2006年第33期
皮下注射给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也是护理人员常用的技术操作项目之一.而临床中用于皮下注射的药物多为微量安瓿类药液,如乙肝疫苗、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均为1ml安瓿类药液).在此项操作时,临床中通常是通过使用1 ml注射器及41/2号针头注射药物来尽可能减少注射器针头内残留的药液,保证药量的准确,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使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仍会在排气环节造成药液损失.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改良了抽吸药液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小超;宗爱华 刊期: 2006年第33期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进行,护士面对来自社会、医院、患者的应激源越来越多,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均有大量报道显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良好积极的应对反应有助于减轻机体对压力的反应程度,降低身心疾病的发生.笔者2004年6月对本院100名护士进行调查,旨在找出不同层次的临床护士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差异性,为提高护士的工作和社会生活应对能力提供理论支持的依据,为临床人才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6年第33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新时期的护患关系从服务与被服务,消费与被消费转变成平等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种特殊人群之间的关系.客观认识护患关系的现状,多维探讨其深层的背景原因,理性思考其所给的启示,对于建立多元干预机制,有效预防或减少护患纠纷,尤其是杜绝恶性纠纷事件,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琴;董必伟 刊期: 200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