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行为训练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评价

孙爱荣;王冲;李卫华;付秀红

关键词:认知, 行为训练, 痴呆患者, 功能改善, 人口的老龄化, 现报告如下, 护理模式, 方法, 患病率, 治疗, 特效, 疗效, 干预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1] ,而对痴呆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本研究通过认知行为训练的方法来对我院2003年9月~2004年7月收治的33例痴呆患者进行干预,观察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探索痴呆患者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前列腺增生的发病较以往更趋于年轻化,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对于前列腺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消除术前不良心理反应,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康复[2].

    作者:晁华琳;梁晓坤;郭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终末护理的道德本质

    美国护理专家Handerson认为:护理独特的职责是帮助患病的人、健康的人保持或帮助濒死者平静的死去[1].新的医学模式提出对人进行全面整体的护理,也就是从胚胎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都需要护理上给予关怀与帮助.

    作者:吕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认知行为训练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评价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1] ,而对痴呆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本研究通过认知行为训练的方法来对我院2003年9月~2004年7月收治的33例痴呆患者进行干预,观察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探索痴呆患者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荣;王冲;李卫华;付秀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女-男变性手术的护理14例

    易性癖被认为是个体性角色中表现出的性别自我认知障碍性疾病.变性手术是针对易性癖患者进行的性别重塑整形外科手术[1].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专家认为,对真正的易性癖患者,变性手术是好的治疗手段[2].女-男变性手术需要分2期或3期才能完成.本文收集了珠海市金海岸中心医院1996年4~12月所收治的女性易性癖患者14例,分2期进行了变性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军;肖功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与护理

    残胃癌首次由Balfour于1922年提出,国内由陈寿康1974年首先报道.残胃癌亦称手术后胃癌,其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意见.通常将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发癌,称为狭义残胃癌.因胃癌或其他恶性病变而行胃切除后5~10 a,在残胃出现的胃癌称为广义残胃癌.随着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理论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残胃癌56例,多为中老年患者.残胃癌是胃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与护理已成为胃癌治疗领域里的新课题.

    作者:李维;王玉杰;史炼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癌症化疗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行增强CT检查的护理820例

    螺旋CT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为了给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医院相继配置了不同类型的高压注射器,以其注药速度快、剂量准确、易于操作控制等特点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7月我院开始使用MEDRAD ENVISION CT高压注射器,对4 831例患者进行了增强扫描,其中820例为癌症化疗患者,在规范技术操作的同时,结合此类患者特点,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斌;刘爱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例乙肝合并尿毒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护理

    乙肝合并尿毒症、高血压、糖尿病,临床少见,因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11月11日我院收治1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整体化护理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张韶华;陈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注射固定托臂架的研制

    CT增强扫描检查是通过静脉把对比剂注入人体内,使病变显影更加清晰,利于疾病的诊断[1].以往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受检者穿刺的上臂因长时间悬空伸直,易造成疲劳而引起震颤、屈曲或摆动;在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常出现针头穿破血管造成药液外渗,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使组织坏死[2].

    作者:王玉芹;蒿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种改良三通接头在气囊导尿中膀胱冲洗时的应用

    膀胱冲洗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1].操作时存在一次性输液器与气囊导尿管的衔接不严密,冲洗液渗漏在床上的情况[2],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改良一种三通接头,用于连接输液器与导尿管之间,经过运用,方便操作,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晓酽;华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音乐玩偶止血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为减轻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哭闹、恐惧,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将200例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儿童音乐玩偶止血带和老式止血带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从儿童喜欢、舒适无痛感、不哭或哭闹时间变短及家长满意度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明显优于老式止血带(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儿童音乐玩偶止血带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科学便捷,深受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可代替老式止血带.

    作者:张绍燕;李洁;刘淑华;曹春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苏后综合征在ICU的预防与护理

    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临床也常见心肺复苏后出现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称其为复苏后MODS(postresuscitation MODS,PRM)[1],其病死率高达50%~90%[2].通过ICU护理干预,能使PRM发生与预后有所改善.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对76例PRM病人开展早预防、早救治、整体化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乃君;迟红丽;王超红;李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毕业护士临床思维培训初探

    自1999年以来,笔者就新毕业护士的临床思维培训,不断探索训练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形成一套培训方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继书;刘希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护士长五查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院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护士长对病区护理工作进行五查管理,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萍;肖瑞红;代文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危重病人生活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

    手术对外科病人是一种应激,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康复问题对手术预后有直接影响[1]. 术后病情恶化、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无疑更是一种应激,由此也必将给病人带来更为严重的生理、心理康复问题.病人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康复,必须依赖于高质量的护理[2].生活护理是病人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也是促进病人健康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也是导致医疗纠纷和护理投诉的常见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外科病房术后危重病人生活护理的落实,我们对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病房的153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炎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质疑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判断的观察时间

    查阅近20年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护理学基础>,教科书对试验操作中规定的观察试验反应的开始时间,存在明显的文字错误.以青霉素皮内试验为例,教科书规定:取青霉素试验液0.1 ml(含20 U)作皮内注射,待20 min后观察结果[1],20 min后评价皮试结果[2],20 min后观察并判断皮试结果[3].

    作者:张翠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自制接氧喷喉器在放疗病人中的应用

    放射治疗期间急性黏膜反应是头颈部及锁骨上区域肿瘤放疗中常见的放疗反应.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咽喉部、食管等受照部位黏膜充血、水肿、干燥不适、发痒及灼热.有时伴有异物或吞咽梗阻感[1],往往诱发细菌及病毒感染,加重黏膜损伤,出现黏膜白斑或溃疡,引起局部疼痛,严重时影响进食,影响放射治疗[2].为了减轻这些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002年2月我科设计制作了接氧喷喉器,取代传统的喷喉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梅香;何清文;梁国英;海宝琴;王景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预防肩-手综合征的探讨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出现的并发症,发病率12.5%~61.0%[1],单纯手部水肿(simple hand edema,SHE)的发病率更是可高达82.8%[2].肩部及手部的剧烈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而迄今为止并无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3],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变得迫切起来.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有促进肌肉收缩、恢复肌泵作用的功效,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个新的预防措施.2003年1月~2004年2月,我科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此措施对住院的14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花;徐岚;董万利;李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例老年胃巨大溃疡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胃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溃疡面常<2.5 cm,好发于40~50岁.70岁以上>2.5 cm的巨大良性溃疡则非常罕见[1].2002年9月我院收治了1例老年胃巨大溃疡,伴食管裂孔疝、心肺功能不全和脑梗死患者.经全麻手术,恢复顺利,术后第18天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8个月,各方面情况良好,已恢复正常进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金春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硬肿症的护理

    婴幼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心脏手术对患儿的创伤比对成人或较大儿童的创伤更大,故其术后监护有特殊性.2004年6月我科对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硬肿症的患儿进行护理,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孔令娜;郭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

    针对我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传染病病人进行舒适度需求的调查,2003年4月~2004年4月,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了120例传染病住院病人(其中肺结核62例,肝炎58例)和84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同期比较,分析传染病病人对入住传染病房与普通内科病人舒适度需求的不同,结果显示:传染病病人对入住传染病房的心理及环境舒适度需求明显高于内科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如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