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缓速插管法用于老年男性导尿的临床研究

刘俐敏;胡浩琼;杨虹霞;娄夏芳;许晓红

关键词:尿管插入速度, 一次插管成功, 病人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管插入速度与一次插管成功及病人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老年男性留置尿管病人,按自然排序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缓速和快速插管法插尿管,记录插尿管所需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与否,观察病人反应.结果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所需时间分别为(28.0±2.0)s、(14.0±2.2)s;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一次插管成功分别为46,37例.2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和病人反应经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速插管法优于快速插管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病人简易转运带的设计与制作

    我们设计与制作了一种专用于转送病人的简易转运带,由2块军用帆布、5条宽布绳组成,操作时由2人从两边提起手提带就能顺利、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指定的位置,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蓉美;刘书香;杜玉姣;郑玉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制简易模具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我院护理部技术质控小组在近2 a的护理技术培训中应用简易模具进行全程动态操作培训,规范了操作技术,防范了护理技术操作缺陷.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洁;李岩;黄培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方法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进行测评,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检测恶性血液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的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自身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余志华;刘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Orem自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肝脏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患者提高生存质量的终途径,但由于肝脏移植手术创伤大,手术复杂且时间长,术后多种管道介入治疗和排斥反应的出现使患者较长时间不能恢复完全的自理能力.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人具有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并有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整体.当人不能维持其自理需要时就产生了自理缺陷[1].而护理是一种帮助性服务,是为自理缺陷的人提供治疗性自理需要的活动.护理活动依据3个护理系统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2],来满足他们的自理需求.我科1997年3月27日~2003年12月31日对行原位肝脏移植的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实施自理能力训练,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芦桂芝;李丽;曲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工作价值观的护理研究进展

    价值观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判断,对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在护士职业群体中,价值观的研究同样很重要,它为正确地选拔与合理地培训护士,建立护士职业目标提供心理学基础,同时也为正确选择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成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任建华;李继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残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佳效果,以满足糖尿病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迄今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1].为探讨社区糖尿病病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们对社区医疗服务站做输液治疗的81例糖尿病病人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颖;霍霞;赵艳菊;庞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精神病患者伴发脑梗死的护理对策

    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很多,某些药物的应用不当也是引起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我院对1995年6月~2003年6月以来收治的精神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1例进行统计分析.经抢救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0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福华;掌永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危重病人快速血糖监测的观察

    由于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以及危重情况下机体应激性的血糖升高,对于观察危重病人来说,外周毛细血管快速血糖监测给临床及时发现高血糖、低血糖症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结果可作为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及其预后的客观指标,同时对指导临床抢救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除了抽静脉血送化验室做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定血糖外,利用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1].我们2004年采取快速血糖监测的方法,对300例内科住院危重病人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以临床病例说明了危重病人快速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作者:晁艳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细胞毒药物性静脉炎防治的实验研究及疗效观察

    诺维本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其发疱性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性很强,以往多采用喜疗妥外敷或注射诺维本前后分别推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的方法来预防静脉损伤[1],但效果不佳,目前许多医院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法给药治疗,可避免静脉损伤.由于肿瘤病人需反复化疗,医药费用较高,加之基层医院病人的经济承受力低,若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注药治疗,病人不易接受,且反复静脉置管,可导致瘘管形成等各种并发症,为解决临床的实际困难,我们利用诺维本进行动物试验,制造动物模型,并采用复方大黄膏外敷,观察耳缘静脉的病理改变,探讨其预防静脉损伤效果,并临床应用.

    作者:张连荣;冯喜平;池金凤;肖爱华;任玉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运用有意注意提高ICU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指人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经过意志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感知活动,它通常与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2].病情观察是一项系统工程[3],必须是审慎且有意识的,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ICU病房是危重或大手术后病人集中收治的场所,随着危重病救治率的提高,对危重病人观察抢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一定的护理技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还要有快速的观察判断和处理能力.

    作者:李允美;郭兆香;张德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我科于2004年3月收治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肘正中静脉穿刺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儿,经积极的术后特殊护理,患儿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明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护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虽然近年应用ACEI、βBlocker等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疗效提高,仍然有些病人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病人合并房室传导或室内传导延迟,导致室壁运动的不同步,引起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90年代起,人们开始用不同的起搏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心衰,其中心室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通过起搏系统刺激左右心室,可改善心室的不同步收缩,疗效较佳[1~4].我院自1998年开展CRT以来,已为11例病人安装了Insync起搏器,效果较好,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周娟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妊娠双胎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后DIC和多种并发症的护理

    妊娠分娩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但多种并发症同时发生,临床上并不多见,一旦发生,对孕产妇的危害极大,死亡率也较高,我科于2004年1月8日收治了1例双胎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后急性肝肾功能不全、DIC的产妇,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霞;尤丽艳;董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素容;胡庆新;吴英;严白群;朱晓群;周树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监护2例

    糖尿病因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导致足和下肢组织破坏,引起糖尿病足,其发生率较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显著.国外已有人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并取得了成功[2].我科于2004年8月22日对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肢体疼痛、冷感有显著好转,溃疡均基本愈合,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显示:双侧下肢侧支血管建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娥;郑红梅;边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治疗顺从性在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病人间的比较

    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教育[1,2]、饮食控制、运动疗法[3]、降糖药物[4]及自我监控[5].2003年3月~2004年9月,我们对90例2型糖尿病病人通过干部病房病人与普通病房病人在治疗的顺从性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了明显的差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缓速插管法用于老年男性导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尿管插入速度与一次插管成功及病人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老年男性留置尿管病人,按自然排序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缓速和快速插管法插尿管,记录插尿管所需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与否,观察病人反应.结果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所需时间分别为(28.0±2.0)s、(14.0±2.2)s;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一次插管成功分别为46,37例.2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和病人反应经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速插管法优于快速插管法.

    作者:刘俐敏;胡浩琼;杨虹霞;娄夏芳;许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比较

    胰岛素迄今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水平[1].胰岛素的应用,尤其是强化治疗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注射方法主要有多次皮下注射法(MSⅡ)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CSⅡ)[2].2003年9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2种注射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认为胰岛素泵在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危险等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葆云;张梅;马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正确添加胰岛素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静滴加有胰岛素的液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添加胰岛素剂量不准确,造成多次发生低血糖反应事件的发生,本文对6例低血糖反应的病人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燕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为了患者安全:护士抵制假冒伪劣药品

    尊敬的护理同仁们: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都很关注患者的安全,然而,假冒伪劣药品正逐渐成为危害患者安全的一大隐患.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已经选择与此相关的题目作为今年国际护士节活动的主题,并可为你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假药总计占到药品市场的10%.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假冒伪劣药品甚至占到药品市场的25%.

    作者:邵文利;毛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