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旗;周敏娟;谢丽萍;王建新;殷惠琴;张汝英
目的为组织部门从总体上把握与提高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素质,以及领导干部的选拔和评估作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86名中青年处级干部作测量.结果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远好于普遍人群,人格特征表现为情绪成熟稳定、热情外向、独立积极、自律严谨、沉着自信、理智现实、信赖随和、敢作敢为等特点,但创造性、有恒性有待提高.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紧张性、性别和自律性3个因素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良好,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霍团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汉族和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评估的分析对比研究.方法对入组的40例汉族和40例少数民族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个民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SCL-90的各项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精神分裂症的汉族男性和少数民族男性进行对比,在强迫、妄想、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有显著差异.结论症状自评量表(SCL-90)能够较准确、有效地反映出汉族及少数民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阿米娜;吕静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对52例入组病例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观察评分,并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结果心理护理[1]的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了其他护理方法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结论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宋爱美;褚惠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例哮喘患者进行测查,并与常模对照.结果哮喘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因子等方面明显高于常模,表明哮喘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结论支气管哮喘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影响.
作者:段励夫;薛慧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了解畲族中学生的家庭环境状况.方法以自编量表和FES-CV为测试工具,以当地汉族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研究方法.结果畲族中学生家庭的基本状况为:大多为多子女家庭,居住在山区和农村,经济状况较差,父母亲文化程度偏低,职业多为农民;畲族家庭的独立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均显著低于汉族家庭,而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均显著高于汉族家庭.结论畲族中学生家庭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白丽英;叶一舵;王东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两种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心身症状的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病人入院时、入院2周、入院4周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实验组、对照组病人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实验组之间及与对照组同期的心身症状比较.结果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阳性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得分及SAS、SDS标准分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个实验组干预后2周、4周SCL-90、SAS、SDS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组干预后2周SCL-90、SAS、SDS得分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干预后4周SAS、SDS标准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改善病人的心身症状有明显效果,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优于支持性心理治疗.
作者:沈翠珍;邵爱仙;郑小红;王晓燕;倪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门诊森田疗法合用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门诊森田疗法合用氯丙咪嗪组)和对照组31例(氯丙咪嗪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2、4、6、8周的疗效及治疗结束时的副作用.同时于治疗前和半年后测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第4周末时,两组疗效近似(P>0.05),在第6周和疗程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副作用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诊森田疗法合用氯丙咪嗪能有效提高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华坤;李红;黄彩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改良式森田疗法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30例患者为森田疗法组,匹配18例为常规治疗对照组.改良式森田疗法包括轻作业期、重作业期和社会回归期,每期大约10个月.两组均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治疗前后进行BPRS、SDSS、ADL、MMPI和骨矿物质含量、EEG、脑CT检查与评价.结果森田疗法组的BPRS、SDSS、ADL评分和骨矿物质含量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MMPI疗前为6/8图形,疗后1.5年和3年无变化.EEG和脑CT结果无异常.结论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个人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学义;马文有;孙贺祥;张素花;张宝廷;彭精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的情绪障碍.利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病人的社会支持及主要照顾者SAS评分、SDS评分等作为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病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SAS评分与年龄,支持利用负相关,与照顾者SAS评分正相关.SDS评分与支持利用,主观支持负相关,与照顾者SAS评分正相关.结论血液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帮助和指导.
作者:孙淑华;姜凤云;孙久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乡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乡市11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乡市中小学教师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比全国常模高;中学教师除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高于小学教师;高中教师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教师;重点中学教师各因子分高于普通中学教师.结论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中学教师较小学教师严重,重点中学教师尤为严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应予以高度关注.
作者:李建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编制适用于军队基层连队干部的人格特质问卷,为优化连队干部的心理素质提供实用的心理学测量工具.方法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对106名军队基层连队干部的人格特质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军队基层连队干部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5个方面:意志品质、工作能力、独立性、情绪稳定性和组织协调能力.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该问卷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军队基层连队干部的人格特质.
作者:韩向前;熊玫;汤家彦;王益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组治疗神经症的疗效.方法以26名神经症患者为观察组,22名神经症患者为对照组,治疗时间两个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神经症有效,以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怖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组治疗利于神经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薛慧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SARS病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SARS病区医护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的测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两月后第二次SCL-90测评.结果调查41人中有21人(51.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恐怖、抑郁、躯体化是SARS病区医护人员的主要问题.在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方面护士较医生明显,已婚者较未婚者明显.不成熟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呈密切相关性(P<0.01).心理干预可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结论 SARS病区医护人员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尹平;潘小平;赵子文;曾军;张积慧;吁英;邓慧琨;杨富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医院护士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抽样调查了嘉兴地区3所三级医院、5所二级医院共470名护士的心理卫生状况(SCL-90),以及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年龄等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的偏执、焦虑、强迫、恐怖、躯体化分明显高出常模(P<0.05,P<0.01),人际敏感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2个以上因子分≥2(临界分)占22%,有轻至重度自杀观念占5.3%;三级医院护士的SCL-90总分、抑郁、焦虑等9个因子分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显著和极显著性(P<0.01,P<0.001),她们的负性事件总分、家庭负性事件分、工作中负性事件分和工作总值明显高于二级医院(P<0.05,P<0.01).结论研究对象心理卫生问题较一般人群发生率高,三级医院护士心理卫生问题尤为突出.
作者:姚立旗;周敏娟;谢丽萍;王建新;殷惠琴;张汝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大中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差异,探析社交焦虑者的心理特征.方法抽取大学生365人,高中生259人,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分别进行社交焦虑量表和其他相关量表的自我评估: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人际交往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孤独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社交焦虑者在人格问卷的N分以及孤独、抑郁、害怕否定评价等分高于非社交焦虑者,而E分显著低于非社交焦虑者.结论在大中学生中,男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社交焦虑者一般具有内向、不稳定、孤独、抑郁、害怕否定评价等特征.
作者:彭纯子;邓盘月;马惠霞;陈兵;胡勤;周浩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参阅国内外有关迟发性运动障碍(简称TD)的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TD发病的危险因素、TD的发病机制以及TD的治疗进展等问题.
作者:王崴;亢万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卡特尔16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16-PF)对5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5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16-PF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在E-恃强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及次级人格因子X1(适应与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在C-稳定性,F-兴奋性及次级人格因子Y2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紧张、抑郁,同时Ⅱ型糖尿病患者还出现人格特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敏感和情绪的不稳定,故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积极心理治疗的同时,还应尽早纠正不良的性格.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提出有必要建立一门新的专门学科--妊娠心理学.文中对什么是妊娠心理学,该学科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妊娠心理学的建立,将为更进一步完善妇产科学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作者:卢彩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认识领悟疗法对双性恋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钟友彬教授认识领悟疗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对双性恋患者实施认识领悟治疗.结果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后消失.结论使用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双性恋有效.
作者:李曙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的教育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文献法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结果学习障碍的教育干预措施研究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心理-教育层面,神经层面的研究更关注神经机能的改善和补偿,心理-教育层面的研究更关注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完善.结论①随着脑机能定位理论和脑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机能层面的研究正呈加速发展趋势.②在心理-教育层面,人们已经把现有的教育干预措施划分为4种模型:直接指导模型、策略模型、混合模型和独立模型.③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寻找在一般领域和特殊领域中每一干预模型中的有效成分,以期创建更有效的干预模型.
作者:赵娟;韩玉昌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