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障碍产妇的护理30例

马伟芬;谢煜敏;徐霞萍

关键词:精神障碍, 产妇, 应激因素, 医护人员, 心理问题, 母婴, 精神症状, 护理方法, 安全分娩, 增长, 压力, 竞争, 健康, 复发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面对的压力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障碍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增长.由于精神障碍产妇的特殊性,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母婴均亡或加剧产妇原有精神症状的复发.如何使这些特殊产妇安全分娩,是医护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科共收治精神障碍产妇30例,母婴均健康,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水疗法在脊髓损伤患者粪性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排便反射弧中断或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会导致排便异常,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1],临床上常采用的普通灌肠法、口服泻剂法在促进脊髓损伤(SCI)引起的粪性梗阻患者排便方面效果常不理想.2000年10月开始,我院采用美国Dotolo公司生产的结肠水疗仪为87例SCI患者解除便秘引起的结肠粪性梗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静蕙;李红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静输氧输液仪的使用方法与体会

    由于新氧疗技术的产生和氧疗方法的不断改进[1],静输氧输液仪(输液用气体净化仪)逐渐被人们认识,它是一种全新的给氧方法,在静脉输液同时,使无菌氧气直接溶解至药液,以高氧液的方式输入人体内,达到给氧的目的.

    作者:张淑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护理职业紧张对个体疲劳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明确护理人员疲劳发生情况,探讨护理职业紧张对个体疲劳水平的影响,同时确定与疲劳有关的职业紧张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设计方法,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疲劳量表及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筛选量表随机调查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 901名护士.结果1 735人占91.27%的个体有过被疲劳困扰的经历,有87人占4.58%符合CFS诊断标准.个体疲劳总体水平及其躯体疲劳与脑力疲劳维度均与其职业紧张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0.338及0.261,均P<0.01).随着职业紧张水平增加,个体在疲劳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职业紧张因素中的工作单调性对疲劳预测能力强.结论护理人员是疲劳及CFS的高发人群;个体的职业紧张水平越高,其疲劳感越重.提示通过控制护理职业紧张因素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徐朝艳;张振路;林细吟;郑志惠;陈丽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完善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32例病人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32例病人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病人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控制了一定的医疗费用.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刘彩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精神障碍产妇的护理30例

    当今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面对的压力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障碍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增长.由于精神障碍产妇的特殊性,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母婴均亡或加剧产妇原有精神症状的复发.如何使这些特殊产妇安全分娩,是医护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科共收治精神障碍产妇30例,母婴均健康,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伟芬;谢煜敏;徐霞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的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易复发,一直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Trivex手术适应证广,适用于深静脉通畅的全部曲张静脉病例.凡是下肢浅静脉曲张伴小腿色素沉着,皮肤湿疹样皮炎、溃疡、出血但无下肢肿胀病史,结合静脉无创检查显示深静脉通常都可选用该术式[1].2003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在应用腔镜小腿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及大隐静脉主干腔镜直视下切除的基础上,采用Trivex微创刨吸技术(包括刨吸力和液体充盈照明棒)对浅表曲张静脉微创刨吸切除,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斯薇;王玫;林少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护士电脑录入医嘱的弊端及对策

    我院自2002年启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并采取单终端模式.通过2年系统软件的操作与运行,现将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弊端及采取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齐海燕;武红;杨凤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早期发现及护理干预

    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抗精神病药物(APS)治疗会使患者原有的糖尿病病情加剧,还可能诱发糖尿病,严重时可引起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而威胁生命[1],因此,发现药源性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从而早期干预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为了早期发现APS治疗所致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从而早期干预,2003年1月~2004年1月,我科通过对90例患者进行APS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等糖代谢指标的检测,从中早期发现了APS治疗后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并且采取了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美良;王敬群;严丽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呼吸科急重症,除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外,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临床多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死亡率较高.我们通过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冲击并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CAP,疗效满意,提示可控制症状,加快肺部炎症吸收,缩短脱机时间,防止多脏器受损,降低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鸿波;郭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危重病之一,目前采用的介入治疗及外科搭桥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远期预后明显改善.使梗死的血管再通虽能挽救缺血的心肌,但是无法促使已梗死的心肌细胞再生.

    作者:郝松枝;王静姝;赖云平;夏经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放射性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外照射时均不可避免使相应部位的皮肤受到照射,特别是放射野在颈部、腋窝、胸部、腹股沟、会阴等处,出汗多易摩擦,放射性皮肤损伤仍是经常发生的问题,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且常因此被迫停止放疗,延长了治疗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李树玲;马守翠;崔维英;邵利霞;刘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48例

    西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平原地区高,高原低压缺氧的不利环境因素使得心脏病病人病情较重,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术后可引起急性肺功能损伤,且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加重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肺损伤[1],影响病人预后,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我院2003年6月~2004年7月在海拔3 658 m的高原地区对48例病人行CPB心内直视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罗静;张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新护士长开展工作的体会

    初任护士长,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工作,在短时间内把握好各种情况,跟上医院护理工作步伐,应做好以下几点.

    作者:马社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自动杀菌净手器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

    2004年1~12月,我院手术室淘汰了沿用多年的手消毒方法即络合碘涂抹双手及手臂法,改为有后效作用的复配醋酸氯已啶快速手消毒剂装入自动杀菌净手器中,免接触红外线感应喷淋涂抹双手、双手臂,在手部消毒方面取得了方便、快捷、速效杀菌、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1]、费用低等多项效果.笔者对本区9家综合性医院15台自动杀菌净手器的使用情况以及易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观察、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西娟;刘金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皮下注射大剂量白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护理

    肾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2位,仅次于膀胱肿瘤[1].早期肾癌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在手术后大约30%~40%出现转移灶,已有转移者中5年生存率不足10%.因为肾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所以临床上对晚期肾癌多采用免疫治疗.白介素-2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迅速增加,从而进攻和消灭癌细胞,来达到治疗某些癌症的目的,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燕;刘松梅;马卫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面颈部重度高压电击伤的护理

    面颈部重度高压电击伤比较少见,伤者的治疗、护理难度大.有治愈颌颈部大面积高压电击伤的报道[1],而护理方面的介绍少见.我科于2004年3月收治1例面颈部严重电烧伤的患者,经皮瓣手术修复缺损组织和创面,合理的营养护理与心理支持,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岳丽青;周建芬;肖目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2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它的病理特征是肺泡腔内及远端小气道内堆积过量的高碘酸雪夫(PAS)阳性的表面活性物质,致使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呼吸困难.PAP是一种罕见病,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近330例报道,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明确,此病误诊漏诊率很高.诊断主要根据肺泡灌洗液检查及肺组织活检[1].我科于2003年2~3月收治此类病人2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程秋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关于完善我国护理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医疗卫生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就护理立法方面,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护士管理办法>、<护理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事故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管理标准及评审办法>等诸多法规,其中,<护士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管理的基本法规,该法规自实施以来,对严格护士资格取得,加强护士执业管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伴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迅速发展,该法规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诸多方面需要完善,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邢小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480例住院产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方法用自制问卷对480例住院产妇出院前进行问卷和咨询调查.结果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剖宫产与正常产产妇对育儿知识和康复锻炼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对产褥期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住院产妇首选健康教育方式比率依次为:与医务人员交谈占46.30%,阅读资料占44.44%,观看VCD占9.26%.结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时,要根据住院产妇对健康教育需求,因人而异地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促进产妇身心康复.

    作者:杨衬;彭碧玲;吴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将入院教育写入护理记录的探讨

    入院教育是病人入院时,护士向病人进行规章制度、病区环境和病房设备使用、安全、主管医生、护士、病区护士长姓名等的介绍,只要病情允许,人院教育要在入院后24 h内进行,并让病人或家属签字.

    作者:黄爱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