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恩
目的了解武警新兵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导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武警某部265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与新兵常模、全军一年组常模、全军常模及全国同龄组常模比较.结果研究组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军一年组常模及全军常模.除阳性项目数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新兵常模.除躯体化、精神病性症状及阳性项目数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同龄组常模.结论本组武警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作者:李宁;宋梓祥;孙剑;毕云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 88例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较高,主要表现为睡眠饮食障碍和精神病性;心理状况与退休后是否参加工作、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HTH〗结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主要在于控制病情和鼓励老人尽量发挥余热.
作者:关念红;张晋碚;唐济湘;王相兰;陶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学教师师范专科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氏16PF.结果男小学教师专科生在A、C、E、I、M、N、O、Q2、Q3和次级因素X3、X4等与女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小学教师专科生与男大学生常模在B、C、G、H、Q1、O等有显著性差异,女小学教师专科生与女大学生常模在B、C、E、Q1、Q2、Q3、A、I、M、O等有显著性差异;小学教师专科生中的独生子女在L、M和Q3上与非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在A、F、I、M、N、Q3和次级因素(X2、X3、X4)与预测因素(Y3、Y4)等与非农村学生有显著的差异.
作者:朱晟华;谢先报;李仁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自杀态度问卷(QSA),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状况,并探讨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79名大学生中, 22.69%的人存在自杀意念;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上是持矛盾的或中立的态度;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玲;路仕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 .方法分别从四川省南充市3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各1个班,共500名,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儿童显在焦虑量表进行测评,并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 .结果①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抑郁、焦虑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较高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助于缓解初中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②回归分析表明,家庭亲密度对初中生的抑郁和焦虑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适应性则是预测初中生无助与孤独感、绝望与无价值感和对人不安的重要变量.结论这一结果为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阳德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杭州市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特点.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杭州市城区和县镇452例学龄前入托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杭州市4~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7.9%,男孩9.83%,女孩5.94%;攻击违纪行为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忧郁、性问题、攻击行为男孩明显高于女孩,违纪行为县镇高于城区.结论男孩、县镇、小年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作者:徐韦;陈灵;朱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率及变化情况 .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正常人及初产产妇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正常人104人及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76人为调查对象.结果产前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发生率 28.95% 、23.68%,产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23.68%、18.42%.结论产前保健中,要对孕妇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教.
作者:胡少瑾;顾仁骏;徐贵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量量表对警察分离人员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总体存在一定的个性特征问题;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达到警察所需个性特征之目的.
作者:梁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Kanner首次报道了11例孤独症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有关孤独症的研究在不断发展,在药物治疗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下面将药物治疗的新情况进行介绍.1 五羟色胺拮抗剂
作者:白炳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家庄某防空部队197名来自江西、湖北、辽宁、四川的男性防空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值均大于0.6,说明本研究的测量是可靠的.在F1(躯体化)、F3(人际敏感)、F6(敌对)、F8(偏执)、F9(精神病性)因子上,防空兵与成人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士兵在各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不同连队的士兵在F1(躯体化)、F5(焦虑)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各因子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喜梅;韩军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了遗传因子的作用,但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至今尚未发现导致该病的主要的、特异性的基因.连锁(linkage)和关联(association)研究几乎都得出阴性或有争议的结果,这些研究主要涉及某些侯选基因,如多巴胺受体基因和其它脑神经递质基因,目前,有些侯选基因已被排除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异性病因学因素.近大多数实验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极可能是多基因的,其作用效果依赖于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作者:崔东红;姚华;刘开泰;王国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8例大学生自杀及自杀未遂的个案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有一定预兆,恋爱与异性关系问题,就业、学习、经济及家庭压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实施学校自杀预防策略,建立学校危机干预体系可以减缓自杀问题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
作者:孟庆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SCL-90等心理测量量表对冠心病病人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症状,心理健康状态较差,有人格的缺陷,常常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起病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数明显增多,提示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因此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的防治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英;张晋碚;关念红;易欢琼;陶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用UPI和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河南6所高校1185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对两种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SCL-90与UPI量表间各指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SCL-90与U PI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用SCL-90、UPI总分(包括因子分)均值、标准差评定与心理问题发生率、筛选率评定结果基本一致;UPI与SCL-90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筛选方面的作用基本相当.
作者:魏俊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师范毕业生的就业不安状况.方法采用日本藤井羲久先生的<就业活动不安分量表>对宜春师范学校2001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①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不安,其中有31名学生存在严重的就业不安,症状出现率为21.23%.②师范毕业生就业不安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但女生高于男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应对师范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对严重就业不安者进行心理咨询.
作者:蔡水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曲唑酮合并ECT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对50例口服曲唑酮合并E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合并ECT者作对照.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略多,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因合并ECT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无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伴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中服用小剂量的曲唑酮合并ECT治疗不会引起严重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李宁;孙剑;宋梓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 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59名大学贫困生及773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 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抑郁因子有显著差异 ,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高于普通大学生近5%.SSRS、CSQ各项无显著差异.结论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心理异常比例较高,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作者:李海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调查7~12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失调率及其分布,为探讨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及影响因素,促进我市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调查焦作市城区有代表性的小学1~6年级儿童.结果 1811名7~12岁儿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8.6%,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 11.3%,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9.9%.男孩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0.3%,其中前庭和大脑分化失常及发育期运用障碍失调率明显高于女孩;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为19.7%,其中视觉空间和形态知觉缺损明显高于男孩;其余项目无明显差异.在行为问题儿童中有69.1%伴有轻度和30.6%伴有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明显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中的24.1%和9.0%.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原因有密切关系.结论感觉统合是值得重视的儿童发育问题,提早干预,可全面促进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改善及心理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庆华;毋秀容;陶卫娜;王竹梅;郭东红;原晋芳;范冬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大学生学习障碍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认识领悟疗法对42名大学生进行1.5~4.5小时,分1~3次治疗,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被试治疗前后心理自评的16个因子得分差异.结果被试在注意、非智力心理素质,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自我评分均得到了提高,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0.05,P<0.001),对治疗后被试的书面报告以及调查材料定性分析,其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自我认识更加客观;②自信心增强;③责任感得到强化.结论通过纠正被试认识偏差, 使被试发生领悟 ,从而使其思维、认识走上正确轨道.在短期内治疗大学生学习障碍有积极作用.
作者:雎密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以中国T市幼儿园318名幼儿为对象、在2月中旬调查和测定了穿衣重量以及户外游戏时间、运动能力.所得结果与日本幼儿(荒木等1982)进行了比较.在大致相同的室外气温、生活室温和放园回家后的自由时间的条件下、与中国幼儿相比,日本幼儿穿衣薄少、户外游戏时间长.而且,日本幼儿的运动能力优于中国幼儿.根据此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穿衣重量对幼儿的运动能力有着一定影响、薄着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耐寒暑能力和运动能力.
作者:高健;赵宇静;张敏;荒木勉;乡间英世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