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腹泻患者应用气囊导管引流大便的护理体会

贾艳红;汪建国;娄晓宁;吴洁;杨继红;胡绍辉

关键词:腹泻患者, 应用, 气囊, 导管引流, 大便失禁, 护理工作量, 胸腔闭式, 更换床单, 常规护理, 引流袋, 会阴部, 床单位, 自控, 危险, 臀部, 施主, 褥疮, 清洗, 皮肤, 尿布
摘要:严重腹泻特别是伴有大便失禁的患者,由于大便不能自控,肛周被浸渍,因此常有皮肤淹红、床单位易脏等问题,对于臀部有褥疮的患者更增加了感染的危险。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便后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部,更换床单或尿布,患者痛苦,护理工作量大。1998年9月~2000年5月,我们共对11例患者采用气囊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袋引流稀便,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王玉华(1960-),女,护理部副主任,本科毕业。

    我院通过对住院治疗的6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玲琳;程雯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插胃管意外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对影响胃管成功插入的因素和常见插胃管意外及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总结,现概述如下。

    作者:张惠玲;史秀卿;于黎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观察与护理

    颅咽管瘤是鞍区肿瘤之一,病变通常累及下丘脑,手术易造成水、钠代谢紊乱,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60例颅咽管瘤全切患者的严密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水、钠平衡紊乱,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各项检验结果,通过有效补液、调整饮食等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纠正,使38例尿崩症、52例血钠紊乱患者,除1例因严重尿崩症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

    作者:段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巧用3升袋截流夹固定引流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固定引流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用大别针固定于床基单上;用纱布绷带、绳线或剪截一次性输液器等系于床旁;自制铁钩挂于床边等,这些方法比较繁琐,不方便,特别是应用一次性输液器固定不符合一次性物品的回收处理要求。对此,我们利用3升袋(上海曹杨医药用品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的静脉营养输液袋)上的截流夹经回收处理后进行引流袋的固定,实用方便,效果较好。

    作者:张元云;华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70%[1]。门静脉压力增高是其根本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常有一定诱发因素。据估计,约30%~50%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可能破裂出血,约半数病人在1~2年内可复发大出血。病人常常不是死于出血本身,而是死于出血带来的肝昏迷和肝功能衰竭。因此,寻找诱因预防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重要的健康护理问题。对我院1997年3月~1999年1月收治的5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诱因调查分析,旨在认识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从护理环节提出积极措施,预防再次出血,降低病死率,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探讨如下。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平滑肌病变所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食物反流为主。药物治疗作用持续时间短暂,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等方法对本病具有一定疗效,由于损伤大,并发症多,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采取球囊扩张术可以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持续降低,被认为是治疗失弛缓症的有效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患者短期内可缓解症状;如有症状复发,可以反复扩张,很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1年随访成功率达90%以上[1,2]。我科1995年8月~2000年7月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43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靳雁;冯向英;赵琳;杨艳;宋汉歌;吴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本院ICU 1997年3月~2000年3月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调查,就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止意外拔管发生的护理对策。

    作者:潘瑶;钟丽强;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烟雾病的护理

    术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改善脑微循环;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术后应及早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才能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陈晓青;郑曼艳;屈敏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对护士继续教育管理的探讨

    1 医院护理概况 我院是一所以神经科为主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有床位856张。全院临床在编护士621人,其中护士187人,护师392人,主管护师59人,副主任护师2人。大专学历98人,其余为中专学历。

    作者:王玉华;张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肿瘤疼痛的护理对策

    我科自1999年12月将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这一新技术用于治疗顽固性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各脏器的功能,作为化疗的辅助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芬;关兴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励精图治再铸辉煌

    在国内外护理界同仁的倾情相携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编委的拥戴帮助下,在几代办刊人的精心营造下,《实用护理杂志》迎来了创刊17周年、出刊200期纪念日。藉此机会,我代表实用护理杂志社全体编辑向各级领导、护理界老前辈及广大读者、作者、编委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诱发性排痰法在小儿心脏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应用诱发性排痰法协助心脏手术后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方法观察286例患儿的排痰有效率、咳嗽后痰鸣音消失情况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并对29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动脉血气分析有CO2潴留的患儿作了2种排痰法的对比性研究。结果排痰有效率为94.06%(269/286),痰鸣音完全消失率为90.21%(258/286),肺不张的发生率为0.7%(2/286),与经鼻负压吸痰法比较,两者纠正CO2潴留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发性排痰法能有效地协助患儿咳嗽排痰,纠正高碳酸血症,预防阻塞性肺不张的发生。

    作者:王曙红;熊玲香;黄琼辉;周建辉;林琳;刘晶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股静脉置管致血栓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

    癌症患者在实施放射治疗同时需化疗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由于颈部照射区皮肤不同程度地放射反应和损伤,以及周围静脉较差,常常采取股静脉置管输入药物。我科1997年5月~2000年4月共对207例放化疗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置管,其中6例股静脉留置导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勤;刘丽华;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与护理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理为:(1)病菌进入腹腔的机会增加。本病的原发感染病灶主要在肠道、胆道、泌尿道,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尤其在肠道感染时,细菌易从肠道吸收通过淋巴系统或肠壁侵入腹腔。肝硬化时门脉压力增高,以致引起菌血症及腹腔感染。(2)机体防御功能削弱。由于肠道细菌大量繁殖,细菌抗体上升,使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机体抗感染能力进一步下降。另外,腹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糖与电解质,为理想的细菌培养基,使细菌易于在腹水中生长繁殖,而导致腹水感染。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在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配合也是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潘俊芳;郝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抓社区护理实习促学生能力提高

    我们于1998年开始进行社区护理实习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支持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主动地与工厂、街道、诊所、学校联系,建立起5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的社区实习领导小组,聘请思想素质、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高的社区医生和老师作为实习带教教师,学生以每组10~12人的实习小组形式进入社区,在第4学期前2周落实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彭成;程少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血浆置换治疗肝病术中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肝病术中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方法通过对24例34次血浆置换术的观察,总结术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病的有效方法,但术中可出现过敏反应、低血压、穿刺针脱出血管、术后感染且病人易产生恐惧心理等护理问题。结论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术中的密切观察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李秀芬;史建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质量管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本文拟就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简称QC)与整体护理的关系和整体护理中QC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作一介绍,并就其所起的作用作一评价。

    作者:冯怿霞;揭素铭;李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严重腹泻患者应用气囊导管引流大便的护理体会

    严重腹泻特别是伴有大便失禁的患者,由于大便不能自控,肛周被浸渍,因此常有皮肤淹红、床单位易脏等问题,对于臀部有褥疮的患者更增加了感染的危险。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便后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部,更换床单或尿布,患者痛苦,护理工作量大。1998年9月~2000年5月,我们共对11例患者采用气囊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袋引流稀便,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艳红;汪建国;娄晓宁;吴洁;杨继红;胡绍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影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及对策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实习中角色的转变又是影响其临床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对知识输出不适应,缺乏沟通交流技巧,主动性思考能力薄弱,对护理专业的内涵认识不足,社会家庭影响,病人不乐于接受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并提出了组织岗前心理强化训练,改进带教方法及以身作则影响护生等决策,促进护生在实习中角色的转变。

    作者:郭宏;石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评价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216例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为伤前常存在慢性疾病,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昏迷时间较长,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的方法,以及观察伤前慢性疾病和合并损伤的体会。

    作者:周玉娟;蒋年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