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护理人员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的抽样调查

李艺影;任佩娟;胡长梅;张娣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员, 艾滋病, 传播途径, 预防知识, 宣传活动, 问卷调查, 男性青年, 久治不愈, 基本情况, 大恐慌, 诊断, 内科, 腹泻, 病房
摘要:1 调查基本情况1.1 背景.我院内科1997年4月收治1名腹泻的29岁男性青年,久治不愈,经后诊断为艾滋病.遂引起所在病房护理人员的极大恐慌,针对这一实例,配合1997年艾滋病宣传活动,我们对所在医院护理人员进行了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问卷调查.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术后早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998年1月~1999年6月共行尸肾移植术187例,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水电解质平衡问题进行恰当的观察、评估和调整,取得满意效果.认为术后早期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尿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准确掌握输液的速度和量,密切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对提高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丽珍;刘幼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3M指示卡的使用方法

    化学指示剂是对高压灭菌的一种监测方法,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指示卡(带)上印有热敏化学指示剂,其显色效应是以嗜热脂肪杆菌的耐热参数(121 ℃作用20 min)为依据而设计的,使用时将指示卡夹于物品中随同加热,根据指示卡变色情况来判断是否达到要求.此外尚有指示胶带主要用于物品包装的表面情况监测,每个灭菌包内外都应使用化学指示剂监测.

    作者:卓碧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术前指导对腹部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

    手术是引起焦虑的常见原因之一.术前焦虑将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探讨术前指导对腹部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对20例拟行全麻开腹手术的病人给予系统的术前指导,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分别于干预前后对病人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应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系统的术前指导能够显著地降低病人的术前焦虑(P<0.001).

    作者:张秀月;曹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例咽喉、食道狭窄并留置气管插管精神病人的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1岁,司机.1996年曾因气功致精神障碍住我院.1997年4月9日因精神症状复发服浓硫酸50 ml后致咽喉、食道及胃急性烧伤,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因咽喉、食道挛缩狭窄,导致进食及呼吸困难,以鼻饲进食并行气管切开术.

    作者:袁辽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白衣天使之难为与应为

    1 前言处在这个跨世纪的社会中,诡异多变极富挑战,护理界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培养现代护理人员之特质,如何累积经验与领导力,如何提升个人修养.

    作者:夏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如何做好高护的临床教学工作

    1 进点教育:向学生介绍医院的创办发展史,优良传统,历届学生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护士素质及职业规范的教育,宣讲医院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临床实习工作中的要求,并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作者:田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护理

    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一种血容量扩充剂,因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我科1995年~1999年,在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共有1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公丕欣;南秀荣;朱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青藏高原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其预后有积极作用.为了探讨早期营养与预后关系,对我院1997年4月~1999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缩短治疗天数,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效果显著,并结合环境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金芙萍;谭有娟;徐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后早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术后并发症多.我科自1993年至今共行前列腺电切术86例,现将术后早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武海旗;张玉莲;杨庆;王淑娟;王东芝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护士素质规范化训练及其效果评价

    自1992年以来,我院护理部把护士素质训练列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组织全院护士自学、自编、自演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护士素质的行为规范,这一训练活动充分调动了全院护士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红;邓胜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公开竞聘护士长利弊分析

    以回顾性分析方式,探讨医院内7年来护士长公开竞聘工作的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分析表明:推行护士长公开竞聘,对破除传统的任命制、终身制、不拘一格选择护理管理人才、提高护士长群体素质、增强全体护士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管理知识的自觉性和全面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更新护理模式,都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考核未量化,上岗无正规培训,年龄限制偏严等不足之处.建议建立护士长后备人选培训制度,细化量化护士长的业绩考核,适当放宽年龄界限,以进一步完善竞聘制度.

    作者:钱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中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几十年来,高压氧医学有了迅速的发展[1],它作为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某些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等是惟一首选治疗手段),以其独特的疗效,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高压氧治疗需要一定的次数和连续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病员往往因为某些原因使治疗中断.因此,探讨治疗中断的原因,研究并实施对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志云;马颖;谭杰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骨科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决定的.不同体位不仅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还须顺应病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骨科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相同的手术由于入路方式不同体位可以不相同,骨科手术体位比较特殊,摆放不恰当容易导致损伤.现就骨科手术中由于预防体位不当所致损伤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郭祖艳;朱晓燕;宁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影响肾移植组织配型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器官移植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不断提高,然而,HLA配型标本的采集及抗凝方法、采血量、放置温度与时间、储存及运输,将直接影响配型结果的准确.我院1990年6月~2000年2月行肾移植1 030例,共进行HLA抗原分型、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PRA)1 356人次,标本合格1 026人次,不合格为330人次,合格率为75.66%,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减少相关因素的影响,现讨论如下.

    作者:谭艺真;李留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护士在口服给药中的作用

    口服给药在临床上是一种简便、无创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法.但要使口服药真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护士在口服给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蔡静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学生考核方法

    为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需要,我校在我院4个模式病房开展了整体护理教学.如何评价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的、有操作性的考核方法,经过近1年的实践,我们形成了一套整体护理临床教学的考核方法.新的考核方法不仅能较全面客观地考评学生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而且能规范和引导临床带教行为.

    作者:李淑迦;邵越英;赵瑛;南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活性炭胃肠灌洗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活性炭胃肠灌洗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阿托品用量及病程的影响.方法:50例重症甲胺磷中毒患者同期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案加活性炭胃肠灌洗.活性炭用量依据灌洗前后胃液甲胺磷含量测定值,分别测定2组病人阿托品用量及病程,并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组阿托品用药总量与住院日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活性炭胃肠灌洗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可明显减少阿托品用药总量,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日数,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丰美;冯志娟;鲍琴华;徐香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上肢动脉血压间接测量气袋放置位置的探讨

    目的:为临床测量血压气袋放置选择正确位置提供实验依据,进行自身配对实验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93名在校护生,在上臂不同部位放置气袋测量血压.结果:外位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总体趋势高于中位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气袋纵轴中线应放置于肱动脉上方.

    作者:赵陈英;肖春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右半结肠切除内置放射源的手术配合

    1 术前准备1.1 患者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耐心、亲切地与病人交谈,说清手术的目的与方法,解除病人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情,增强其手术的信心,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刘胜珍;沈金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膀胱造瘘术后病人的家庭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行业发展的方向.社区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推广,家庭护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部分.病人不仅需要住院时的护理服务,出院之后也需要连续的护理服务[1].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多为年老体弱、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肾衰,手术耐受性差,经济拮据,该类患者在医院采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待病情基本稳定后,便要求出院回家休养,但他们都仍存在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我们通过给该类患者出院提供家庭护理服务,提高了生存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推动了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柳青;张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