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例人造血管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应波

关键词:人造血管, 血液透析, 护理
摘要:目的应用人造血管行血液透析,探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选择患者一侧上肝,在臂丛阻滞麻醉下,钝性分离肱动脉及浅表静脉,分别切开纵形切口,在腕关节上6cm放入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结果 4例患者因人造血管血栓形成无法再通而弃用,3例患者运行良好.结论预防血栓形成是延长通路寿命的关键.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阴性与阳性症状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阴性与阳性症状的关系.方法用PANSS量表评定45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症状,并对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作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阴性症状总分与阳性症状总分及因子分无关;N1、N4与P4、P5负相关(P<0.05或P<0.01),N2与P4负相关(P<0.01),N6与P1、P5、P6负相关(P<0.05),N7与P5和阳性症状总分正相关(P<0.05).结论阴性和阳性症状部分因子呈负相关,部分因子呈正相关.

    作者:吕跃中;朱跃华;胡纪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35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部实质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胸片、CT或B超提示肺内有占位病灶,且病灶前无气体及骨骼遮盖的3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及涂片,疑似感染者送细菌培养.结果 35例中1次穿刺成功34例,取材成功率97%.34例均获得明显的组织学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5例,良性10例.并发症主要为咯血4例和气胸1例,发生率14.2%.结论超声对贴近胸壁的病变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为这部分病变提供了极好的组织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轻.

    作者:全丽娟;朱文军;杨易平;许月珍;吕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病因不详.一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低,临床易误诊.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确诊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燕;张龙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流行性发疹疾病1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发疹疾病的病因及临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22例流行性发疹疾病发生的主要对象、症状和体征以及对该病的治疗、预后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发疹疾病与风疹在临床发病特点方面有异同之处.结论流行性发疹疾病的病原体可能为病毒,是否为风疹病毒中的变异型,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晓华;毛薇;钱大宁;王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少年基底节钙化16例临床分析

    随着头颅CT检查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许多基底节钙化患者.40岁以下青少年患者常伴有诸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被认为是病理性钙化.作者对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青少年基底节钙化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黎萍;孙新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7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与诊治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ic Injury,DAI)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7例DAI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DAI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并不一致,诊断困难,本病的特征是昏迷时间长,CT与MRI虽然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害,但能直接显示出血性病变的大小,形态与部位.在诊断脑实质内小病灶或挫伤方面,特别是对脑干、胼胝体、小脑、透明隔和穹窿损伤的观察上,MRI明显优于CT.治疗方面如能阻止非崩解性轴索损伤的继发性轴索断裂或能促进损伤轴索的恢复,则可以提高DAI的救治水平.结论 DAI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与预后的重要的因素.正确有效地处理DAI,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效率的关键.

    作者:林君挺;韩春燕;蔡德群;朱良才;彭余江;尹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舒喘灵联合利多卡因局麻对纤支镜检查时心率、SpO2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喘灵喷吸联合利多卡因局麻对纤支镜检查时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进行纤支镜检查的115例门诊和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首先喷吸舒喘灵气雾剂2喷,5分钟后利多卡因局麻行纤支镜检查;后者单用利多卡因局麻下纤支镜检查.观察两组纤支镜进声门时的心率和SpO2以及操作时的心率、SpO2和血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纤支镜进声门时两组心率较术前均增快(P<0.01),但对照组较观察组心率增快明显(P<0.05),操作时观察组SpO2较术前无降低,舒张压无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相比,SpO2降低(P<0.01),舒张压升高(P<0.05).结论先舒喘灵气雾剂喷吸,然后利多卡因局麻,能使纤支镜进声门时心率增快不明显,操作时SpO2下降和血压增高不明显,不适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加良;陈敏芳;赵庆东;俞霞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系膜脂肪炎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右下腹疼痛、腹胀半年余,逐渐加重,不能平卧来院就诊,近来有低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查体: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触及直径约5cm包块,质中,有触痛,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CRP阳性,ESR加快,WBC计数正常.腹部B超:右下腹探及一不规则肿块,肿块内部呈低回声,边缘呈强回声,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与肠管关系密切.

    作者:郑林方;杨根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早期削痂中厚皮片移植治疗手部深度烧伤

    目的观察早期削痂中厚皮片移植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结果.方法对57例71只手部深度烧伤、生命体征较平稳、供皮区较充裕的中小面积实施早期削痂、中厚皮片移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57只手皮片全部成活,7只手皮片成活面积大于80%,6只手皮片成活面积小于80%,1只手皮片全部坏死.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可有效地预防患者手部烧伤的的畸形.

    作者:孟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救毒鼠强急性中毒38例,并与既往常规治疗的26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巯基丙磺酸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具有特效解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松岳;潘樟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76例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各型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后遗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76例颧弓骨折病例分别行保守治疗34例,手术治疗142例,其中手术治疗包括钢丝、克氏针、微型钛板固定及口内切开复位四种方法.结果 176例无1例死亡,出院出局部肿痛消失,开口度明显改善,出院后不影响进食,但手术治疗有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治疗颧弓骨折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微型钛板在颌骨内固定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应掌握正常的手术技巧.

    作者:区跃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支架成形术在上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上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梗阻或吻合口狭窄置放进口或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果支架置入1周后复查,狭窄端完全通畅者27例(占77%),大部分通畅者7例(占20%),其中3例合并瘘者置入带膜支架后瘘口分流消失,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结论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

    作者:柴小民;黄求理;宋侃侃;施建国;王荣;居洁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氟哌啶醇防治硬膜外隙镇痛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硬膜外隙注入氟哌啶醇用以消除吗啡等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妇产科择期手术病人分A、B两组,各30例,A组:吗啡0.02mg/ml,罗哌卡因1mg/ml,氯胺酮0.4mg/ml,肾上腺素0.022μg/ml;B组则在A组基础上加氟哌啶醇0.02mg/ml.两组均配成150ml用于术后镇痛,负荷量10ml,一次量2.5ml,持续量2.5ml/h,观察24小时、48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满意度为100%.B组瘙痒、恶心呕吐明显减少,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哌啶醇能明显改善硬膜外隙镇痛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陶艳初;刘辉;卢光涛;徐金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纳洛酮联合麝香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纳洛酮联合麝香注射液与单用纳洛酮或麝香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33例伴有意识障碍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联合麝香注射液组)、对照1组(纳洛酮组)、对照2组(麝香组),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1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间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麝香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比单用纳洛酮或麝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程正文;章佩瑜;袁鸿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32例报告

    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和处理,提高对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1年8月~2002年7月治疗3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结果全部病人除1例拒绝治疗外余均治愈,无后遗症.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重点在于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俞增福;蒋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作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 5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均作颅脑CT检查及血常规、血气分析.结果 52例颅脑CT均见颅内不同程度出血,49例血气分析异常.结论颅脑CT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能作出定性及定位诊断,并可判断预后,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有搬动患儿及射线损害等缺点,而血气分析及B超检查虽然方便且无射线损伤,但分辨率低,易漏诊,只能作为互补方式.

    作者:陈淑芳;朱棠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有关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5例HIH患者空腹血糖(FPG)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与非脑出血对照组比较。结果 HIH患者FPG和FINS均较对照组高,胰鸟素敏感指数(ISI)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FPG和FINS在伴有高血压、出血量大于或等于10ml和脑内血肿破入脑室者均较不伴高血压、出血量小于10ml和血肿不破入脑室者高,ISI较低,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IR存在于HIH患者,并与有否伴有高血压、破入脑室和出血量有关。

    作者:吴晨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淋巴性甲状腺炎外科治疗的体会(附37例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使淋巴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合理化.方法收集近5年经手术确诊的37例淋巴性甲状腺炎病例,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发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很高的指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诊率高,能保留一侧以上甲状腺者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诊断上要重视淋巴性甲状腺炎存在的可能,实验室检查作参考,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是治疗合理化的关键.

    作者:管鸣;斯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21例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资料,结合被误诊的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来本院就诊前均被误诊,被诊断抑郁症1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4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2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结论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抓住特点,即全身多处慢性疼痛、压痛,而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均阴性,以期正确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邹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报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采用小切口小骨窗微创手术依据42例临床资料,对手术时机、术式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ADLⅠ级6例,Ⅱ~Ⅲ级18例,Ⅳ~Ⅴ级11例,死亡7例.结论微创手术能在直视下清除血肿,时间短、创伤小.超早期手术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沈峥;孙虎;罗安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