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6例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区跃坚

关键词:颧弓骨折, 后遗症, 颌面外伤
摘要:目的探讨各型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后遗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76例颧弓骨折病例分别行保守治疗34例,手术治疗142例,其中手术治疗包括钢丝、克氏针、微型钛板固定及口内切开复位四种方法.结果 176例无1例死亡,出院出局部肿痛消失,开口度明显改善,出院后不影响进食,但手术治疗有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治疗颧弓骨折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微型钛板在颌骨内固定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应掌握正常的手术技巧.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9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治及大出血的救治措施.方法对9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的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颌骨中央性血管瘤,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行动脉栓塞1例,6个月后复查有一定程度复发.结论手术切除仍为目前常用、有效的方法.肿瘤范围大者,对手术风险及术后生活质量等问题要有充分认识.DSA可明确肿瘤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TCAE术作为术前一项重要辅助措施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徐卫文;刘建华;来映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清抗-HEV IgG、IgM和HEV RNA在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抗-HEV IgG、IgM和HEV RNA在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 23例患者用ELI-SA法检测抗-HEV IgG、IgM;用RT-PCR法检测HEV-RNA.结果 23例患者中抗-HEV IgG阳性19例,抗-HVE IgM阳性8例,HEV RNA阳性2例.8例抗-HEV IgM阳性中4例单独抗-HEV IgM阳性,4例同时抗-HEV IgM、IgG阳性.2例HEV RNA阳性者同时有抗-HEV IgG阳性.结论目前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以检测血清抗HEV IgG意义大.

    作者:郑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龄大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分析(附108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70岁以上大肠癌病例.结果本组108例病人中,失访16例,在随访的92例中,1年存活率61%,2年存活率41%,3年存活率36%,5年存活率30%,其中有2例存活已达10年.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高龄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善水;吴荣兴;王文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7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在Ramsay-Hunt综合征的变化.方法对17例Ramsay-Hunt综合征进行BAEP检查,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BAEP结果比较.结果 Ramsay-Hunt综合征组患者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Ⅰ~Ⅲ波IPL相应增大.结论 BAEP能发现Ramsay-Hunt综合征的听神经损害的亚临床表现.

    作者:黄向东;韩丽雅;陈卫东;伊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35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部实质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胸片、CT或B超提示肺内有占位病灶,且病灶前无气体及骨骼遮盖的3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及涂片,疑似感染者送细菌培养.结果 35例中1次穿刺成功34例,取材成功率97%.34例均获得明显的组织学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5例,良性10例.并发症主要为咯血4例和气胸1例,发生率14.2%.结论超声对贴近胸壁的病变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为这部分病变提供了极好的组织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轻.

    作者:全丽娟;朱文军;杨易平;许月珍;吕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18例,行微创钻孔,吸除血肿后放置硅胶管,负压引流.血肿未完全清除者用尿激酶灌注.结果 18例患儿术后48小时复查CT,有16例病人血肿完全清除.结论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创伤小.

    作者:陈炜毅;任浩君;周巍;陈光烈;沈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32例报告

    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和处理,提高对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1年8月~2002年7月治疗3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结果全部病人除1例拒绝治疗外余均治愈,无后遗症.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重点在于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俞增福;蒋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淋巴性甲状腺炎外科治疗的体会(附37例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使淋巴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合理化.方法收集近5年经手术确诊的37例淋巴性甲状腺炎病例,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发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很高的指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诊率高,能保留一侧以上甲状腺者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诊断上要重视淋巴性甲状腺炎存在的可能,实验室检查作参考,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是治疗合理化的关键.

    作者:管鸣;斯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76例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各型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后遗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76例颧弓骨折病例分别行保守治疗34例,手术治疗142例,其中手术治疗包括钢丝、克氏针、微型钛板固定及口内切开复位四种方法.结果 176例无1例死亡,出院出局部肿痛消失,开口度明显改善,出院后不影响进食,但手术治疗有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治疗颧弓骨折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微型钛板在颌骨内固定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应掌握正常的手术技巧.

    作者:区跃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少年基底节钙化16例临床分析

    随着头颅CT检查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许多基底节钙化患者.40岁以下青少年患者常伴有诸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被认为是病理性钙化.作者对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青少年基底节钙化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黎萍;孙新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腮腺炎并发心肌炎致心电图改变3例

    腮腺炎并发心肌炎临床较少见,本院2000年9月~12月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雅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脑干诱发电位分析

    目的探讨脑干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6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进行常规低刺激频率(10Hz)及高刺激频率(50Hz)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记录各波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刺激频率组BAEP各波PL、IPL均明显长于低刺激频率组(P<0.001),异常率也明显高于低刺激频率组(P<0.005).结论高刺激频率BAEP检测为诊断VBI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裴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羊水过少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108例羊水过少应用胎心监护,NST检测.71例NST无反应,其中32例分娩时发现羊水Ⅱ°~Ⅲ°混浊.108例羊水过少,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胎儿宫内窘迫40例,新生儿窒息17例.结果 108例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9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37%,羊水污染29.63%,脐带绕颈21.30%.结论羊水过少出现NST无反应,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及时剖宫产术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家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作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 5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均作颅脑CT检查及血常规、血气分析.结果 52例颅脑CT均见颅内不同程度出血,49例血气分析异常.结论颅脑CT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能作出定性及定位诊断,并可判断预后,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有搬动患儿及射线损害等缺点,而血气分析及B超检查虽然方便且无射线损伤,但分辨率低,易漏诊,只能作为互补方式.

    作者:陈淑芳;朱棠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流行性发疹疾病1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发疹疾病的病因及临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22例流行性发疹疾病发生的主要对象、症状和体征以及对该病的治疗、预后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发疹疾病与风疹在临床发病特点方面有异同之处.结论流行性发疹疾病的病原体可能为病毒,是否为风疹病毒中的变异型,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晓华;毛薇;钱大宁;王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与基波成像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通过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THI)与常规基波成像的对比观察,探讨NTHI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110例输尿管病变的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和基波成像结果.结果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较常规基波成像能明显改善二维超声图像.结论自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提高了对输尿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黄声岳;朱红敏;凌聪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病因不详.一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低,临床易误诊.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确诊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燕;张龙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有关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5例HIH患者空腹血糖(FPG)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与非脑出血对照组比较。结果 HIH患者FPG和FINS均较对照组高,胰鸟素敏感指数(ISI)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FPG和FINS在伴有高血压、出血量大于或等于10ml和脑内血肿破入脑室者均较不伴高血压、出血量小于10ml和血肿不破入脑室者高,ISI较低,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IR存在于HIH患者,并与有否伴有高血压、破入脑室和出血量有关。

    作者:吴晨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早期抗原测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rescence Assay,IFA)检测咽拭子腮腺炎病毒抗原对儿童腮腺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确诊腮腺炎的患儿,进行咽拭子腮腺炎病毒抗原检测及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总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48例中IFA、补体结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5%.结论咽拭子腮腺炎病毒抗原检测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作者:金益梅;汪盈;张桂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中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存在的状况及演变.方法回顾分析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及HBV-DNA、肝功能检测资料,并随访6~12个月.结果 114例HBV血清学标志及HBV-DNA结果无变化,8例HBsAg转阴,其中6例HBV-DNA转阴;10例抗-HBs转阴,肝功能变化与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现象客观存在,并可长期保持,乙肝恢复期HBsAg与抗-HBs并非一定序贯出现.

    作者:赵文;费迎明;刘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