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黄向东;韩丽雅;陈卫东;伊琴

关键词:Ramsay-Hunt综合征,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摘要: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在Ramsay-Hunt综合征的变化.方法对17例Ramsay-Hunt综合征进行BAEP检查,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BAEP结果比较.结果 Ramsay-Hunt综合征组患者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Ⅰ~Ⅲ波IPL相应增大.结论 BAEP能发现Ramsay-Hunt综合征的听神经损害的亚临床表现.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征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改变的差异.方法对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血液学特征、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血细胞减少,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有肝、脾和(或)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占36.8%,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则缺如(P<0.01);骨髓涂片中见到二系以上造血细胞的病态造血,其中红系病态造血占89.47%,粒系病态造血占63.15%,巨核系病态造血占47.36%;ALIP检出率为42.8%(6/14);染色体核型有异常占31.2%(5/16).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病态造血主要是有核红细胞的巨幼样变,占18.7%,未发现ALIP和染色体核型异常.ALIP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ALIP、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助于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

    作者:罗文纪;史军;桑桂珍;钟湘云;李仪;贺超奇;武忍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救毒鼠强急性中毒38例,并与既往常规治疗的26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巯基丙磺酸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具有特效解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松岳;潘樟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有关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5例HIH患者空腹血糖(FPG)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与非脑出血对照组比较。结果 HIH患者FPG和FINS均较对照组高,胰鸟素敏感指数(ISI)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FPG和FINS在伴有高血压、出血量大于或等于10ml和脑内血肿破入脑室者均较不伴高血压、出血量小于10ml和血肿不破入脑室者高,ISI较低,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IR存在于HIH患者,并与有否伴有高血压、破入脑室和出血量有关。

    作者:吴晨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诊治进展

    自2002年11月中旬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出现首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当时称为不明原因肺炎)以来,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该病迅速传播.由于该病传染性极强,且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较高,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目前,SARS的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不排除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国内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SARS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SARS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诊治进展.

    作者:陈华忠;白雪玲;阮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羊水过少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108例羊水过少应用胎心监护,NST检测.71例NST无反应,其中32例分娩时发现羊水Ⅱ°~Ⅲ°混浊.108例羊水过少,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胎儿宫内窘迫40例,新生儿窒息17例.结果 108例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9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37%,羊水污染29.63%,脐带绕颈21.30%.结论羊水过少出现NST无反应,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及时剖宫产术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家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锁骨下动、静脉穿刺植入导管化疗药盒系统于锁骨下区,留置管到达相应靶血管,术后行经药盒规则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及药盒定期护理.结果 13例患者成功植入13个导管药盒系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除2例(2/13)因留置管堵塞而使药盒废弃外,其余随访3~18月均保持药盒通畅及无留置管移位.本组患者生存期短3个月,长约18个月.结论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为行长期规律性晚期恶性肿瘤局部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提供了一条安全、创伤小、简便有效的可靠途径.

    作者:胡哲;金诗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龄大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分析(附108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70岁以上大肠癌病例.结果本组108例病人中,失访16例,在随访的92例中,1年存活率61%,2年存活率41%,3年存活率36%,5年存活率30%,其中有2例存活已达10年.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高龄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善水;吴荣兴;王文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系膜脂肪炎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右下腹疼痛、腹胀半年余,逐渐加重,不能平卧来院就诊,近来有低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查体: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触及直径约5cm包块,质中,有触痛,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CRP阳性,ESR加快,WBC计数正常.腹部B超:右下腹探及一不规则肿块,肿块内部呈低回声,边缘呈强回声,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与肠管关系密切.

    作者:郑林方;杨根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流行性发疹疾病1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发疹疾病的病因及临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22例流行性发疹疾病发生的主要对象、症状和体征以及对该病的治疗、预后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发疹疾病与风疹在临床发病特点方面有异同之处.结论流行性发疹疾病的病原体可能为病毒,是否为风疹病毒中的变异型,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晓华;毛薇;钱大宁;王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7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在Ramsay-Hunt综合征的变化.方法对17例Ramsay-Hunt综合征进行BAEP检查,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BAEP结果比较.结果 Ramsay-Hunt综合征组患者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Ⅰ~Ⅲ波IPL相应增大.结论 BAEP能发现Ramsay-Hunt综合征的听神经损害的亚临床表现.

    作者:黄向东;韩丽雅;陈卫东;伊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营养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白蛋白、脂肪乳剂和含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测定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据尿素氮和蛋白质摄入量计算得出)以评价营养改善情况,测定PaCO2和PaO2,观察呼吸改善情况.结果各项营养观察指标显著改善,PaCO2显著下降,PaO2显著上升.结论给予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营养状况及呼吸功能,使患者渡过重症阶段.

    作者:张君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35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部实质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胸片、CT或B超提示肺内有占位病灶,且病灶前无气体及骨骼遮盖的3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及涂片,疑似感染者送细菌培养.结果 35例中1次穿刺成功34例,取材成功率97%.34例均获得明显的组织学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5例,良性10例.并发症主要为咯血4例和气胸1例,发生率14.2%.结论超声对贴近胸壁的病变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为这部分病变提供了极好的组织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轻.

    作者:全丽娟;朱文军;杨易平;许月珍;吕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9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治及大出血的救治措施.方法对9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的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颌骨中央性血管瘤,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行动脉栓塞1例,6个月后复查有一定程度复发.结论手术切除仍为目前常用、有效的方法.肿瘤范围大者,对手术风险及术后生活质量等问题要有充分认识.DSA可明确肿瘤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TCAE术作为术前一项重要辅助措施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徐卫文;刘建华;来映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病因不详.一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低,临床易误诊.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确诊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燕;张龙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作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 5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均作颅脑CT检查及血常规、血气分析.结果 52例颅脑CT均见颅内不同程度出血,49例血气分析异常.结论颅脑CT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能作出定性及定位诊断,并可判断预后,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有搬动患儿及射线损害等缺点,而血气分析及B超检查虽然方便且无射线损伤,但分辨率低,易漏诊,只能作为互补方式.

    作者:陈淑芳;朱棠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钾麻痹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提高对低钾麻痹诊断及治疗的再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136例低钾麻痹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136例中甲亢35例,缺钾和缺镁同时存在6例,双下肢瘫56例,四肢瘫68例,代偿性酸中毒73例,CK、CK-MB升高88例,心电图低钾改变93例,全部病例治愈.结论测定血清酶对评价心肌和肌肉损伤及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认为凡以发作性肌无力而就诊的病例,如有高代谢症状,应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口服补钾,适当补镁是常用的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国校;潘光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带蒂肝细胞癌10例报告

    带蒂肝癌属于原发性肝癌巨块型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肿瘤带蒂向肝外生长,发病率占原发性肝癌的0.3%~2.4%[1],此型肝癌少见,国内仅有数例个案报道.作者总结10例,为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今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君武;黄亮;严以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二药联用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二药联用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头孢噻肟钠针及氧氟沙星针两种药物联合静脉滴注,待病情改善后改用头孢布烯胶囊及氟嗪酸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针及氧氟沙星针静脉滴注,两组总疗程14天.观察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比较,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医疗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药联用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意义,值得提倡.

    作者:唐猛;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7例人造血管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应用人造血管行血液透析,探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选择患者一侧上肝,在臂丛阻滞麻醉下,钝性分离肱动脉及浅表静脉,分别切开纵形切口,在腕关节上6cm放入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结果 4例患者因人造血管血栓形成无法再通而弃用,3例患者运行良好.结论预防血栓形成是延长通路寿命的关键.

    作者:应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1株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3年6月本院分离的淋病奈瑟菌201株,对其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及头胞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201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80株,检出率为39.8%.药敏试验:青霉素、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壮观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2%、76.1%、12.9%、1.0%、0%、3.5%、3.5%.PPNG菌株多重耐药占97.5%.结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开展常规的耐药性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俞莲花;曲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