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荆州市292例NGU患者病原菌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卢松;吴帆;罗铜凯

关键词:NGU,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监测荆州市292例NGU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检出493株病原菌,检出率93.2%,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63.1%;分离出的30种菌型中以G+球菌为主,其次为G-杆菌、真菌、加特纳菌、棒状杆菌等.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60%以上;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2%和100%,对四环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大于70%.7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或万古霉素药物敏感.结论:金葡、白念、化脓性链球菌等应视为NGU的病原菌,而重度生长加特纳菌.大肠杆菌、酵母样真菌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止吐药减缓曲马多术后镇痛中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甲氧氯普胺、恩丹西酮、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分别配伍曲马多术后自控硬麻外镇痛时呕吐的发生.方法:随机将200例ASAⅠ~Ⅱ级病人分为4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完毕时行自控硬麻外镇痛.Ⅰ组50例曲马多+氟哌利多作为对照、Ⅱ组50例曲马多+甲氧氯普胺、Ⅲ组50例曲马多+恩丹西酮、Ⅳ组50例曲马多+格拉司琼.结果:Ⅱ、Ⅲ、Ⅳ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与Ⅰ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止吐药配伍曲马多于手术后行自控硬麻外镇痛可明显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纪宏;邱丹华;唐介楚;顾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应用(附7例报告)

    甲状腺瘤的外科手术切除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术后颈部留有手术瘢痕,影响美观,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一直以来外科医生试图用多种方案来避免这一缺陷,腹腔镜的应用是一种较好的尝试.我院自2002年9月~2003年5月在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7例,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安;张新立;徐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术前后的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

    临床上由于子宫切除给妇科患者带来特殊的心理问题,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常成为影响手术抉择、夫妻感情及术后性生活的障碍.为此,我们于2002年3月~12月对62例行子宫切除术妇女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脊髓型血吸虫病的MRI诊断(附2例临床资料)

    脊髓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卵异位性损害,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少见类型.CT、MRI诊断脑型血吸虫病国内外均有报道1~3,但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诊断报道极少见.脊髓血吸虫病与脊髓内其它病变的影像诊断难以鉴别.我院曾误诊2例,笔者就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型日本血吸虫病做回顾分析,寻找及总结诊断该病的MRI特征性表现,以利于同道们对本病提高认识.

    作者:郑国勤;鄢龙;雷红卫;卢木发;易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犬肝动脉内栓塞的实验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剂量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犬肝动脉的效果,了解栓塞后肝肾功能变化及栓塞区肝细胞、胆道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健康犬作为实验对象(n=12),将不同比例、剂量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对照组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超选择注入不同犬肝动脉一远端分支内,术前、术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术后复查肝动脉造影、CT并处死实验犬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复查肝动脉造影示靶肝动脉均明确闭塞.2:1组对胆道的损伤较重,1:2组对肝细胞的损伤较重,而1:1组对肝细胞和胆道的损伤相对较轻.对照组对肝细胞、胆道的损害均较重.肝功能均呈一过性损害,术后1~3wk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能有效闭塞靶血管,1:1组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是一种对肝细胞、胆道损伤较轻的有效栓塞剂.

    作者:鄢龙;郑国勤;雷红卫;熊浩;李军川;赵永华;卢木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术中输入葡萄糖对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输入不同浓度葡萄糖时小儿麻醉期间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或全麻加神经阻滞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组20例,术中分别输入平衡液、2%葡萄糖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结果:3组患儿术毕血糖浓度,平衡液组3.99±0.62mmol/L、2%葡萄糖液组4.90±1.31mmol/L、5%葡萄糖液组6.26±0.53mmol/L.结论:术前小儿禁食出现低血糖现象,术中输入2%葡萄糖液能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范围.

    作者:张军华;曾庆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CT对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腰椎椎间孔狭窄的CT表现.结果:腰椎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及软骨板形成的软组织块突出或膨出导致椎间孔狭窄;②椎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突入侧方椎间孔致使侧隐窝区及中间区狭窄;③腰椎体后外缘骨质增生肥大、骨刺及骨赘形成,突入侧方椎间孔引起狭窄;④椎小关节突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伴侧外方椎间盘膨出导致全段椎间孔狭窄.结论:CT检查可充分显示椎间孔狭窄的解剖结构及引起椎间孔狭窄的各种病理改变,从而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王晓彬;卢木发;郑卫华;王文辉;王勇;王广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98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常规K-B法(纸片扩散法)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8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40.8%,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6.3%,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万古霉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佳选择.

    作者:余杨;边藏丽;艾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76%复方泛影葡胺静脉肾盂造影过敏反应的观察与处理(附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泛影葡胺行静脉肾盂造影过敏反应的程度.方法:对65例有不同程度过敏反应进行观察、处理、分析.结果:一部分碘试验虽为阴性,但仍有局部、全身、皮肤以及消化道的过敏反应.结论:严格进行碘试验,造影过程中应严格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夏骏;徐雁;刘珺;孙修身;杨先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0例松果体区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3年收治的4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21例中,生殖细胞瘤7例,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不成熟性畸胎瘤3例,良性畸胎瘤2例,神经节神经胶质瘤2例.40例中治愈2例,好转1例,复发转移10例,死亡4例,未愈23例.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须以病理组织学分类为依据,临床症状可提示肿瘤生长速度、大小及方向.治疗视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有无转移及是否合并脑积水而定,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较差.

    作者:李婉媚;黄欣;姚斌;陈小华;许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膜后脏器损伤的诊治体会

    本文分析了我院自1973年以来收治的1284例腹部外伤患者中197例腹膜后脏器损伤病例,并对腹膜后脏器损伤的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玖言;黄欣;谢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胃镜下喷孟氏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60例疗效观察

    我院胃镜室自1999年7月至2003年7月,采用胃镜下喷孟氏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安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6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常用抗真菌剂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肺部疾患者中误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用法国bioMerieux与丹麦Rosco公司生产试剂进行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肺真菌病人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68例中有65例有基础病,并长期应用抗菌素或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等治疗.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0.6%),热带念珠菌与曲霉菌次之(14.7%与5.9%).64株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与氟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95.3%、100%、93.8%、79.7%、81.2%、82.8%与87.5%,对唑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未发现白色念珠菌耐药株.结论:肺真菌病感染缺乏临床特异性,当存在基础病时,容易误诊.应尽早进行病原检查与药敏试验,去除发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抗真菌治疗.

    作者:高丽娜;赵业琼;陈芳;林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肠球菌检测与分析

    目的:检测临床标本中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肠球菌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布及耐药频率,以配合院内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肠球菌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466株病原菌,其中肠球菌63株占13.5%.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高耐药率69.8%,低耐药率6.3%,敏感率23.8%;对链霉素高耐药率74.6%,低耐药率20.6%,敏感率4.8%.肠球菌高耐率分别占庆大霉素与链霉素耐药率91.7%与78.3%.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和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业琼;高丽娜;熊中兰;林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CT冠状位扫描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附58例分析

    目的: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鼻窦炎病例.全部58例病例术前经冠状位CT平描,结果:单纯性鼻窦炎27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21例,全组鼻窦炎伴复发.多发性息肉10例,其中16例伴有筛窦骨质增生;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病例常合并中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Haller气房、钩突异常等解剖变异.结论:CT冠状位扫描能直观的显示鼻道、鼻窦整体解剖影像,显示病变范围、大小、比邻关系及继发改变,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吴天琼;焦书海;梁凤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持裂隙灯下行陈旧性角膜深层铁屑异物取出术42例的体会

    角膜异物是一种常见眼外伤,大多数患者都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少数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进异物后24h甚至更长时间才到医院就诊,给异物的取出带来了困难.现将本人自1992年起在我院眼科门诊亲自取的陈旧性角膜深层铁屑异物42例总结如下.

    作者:马献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26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及急诊胃镜注意事项.方法: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充分术前准备下行急诊胃镜检查.结果:126例患者急诊胃镜成功率100%.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75.38%,出血性胃炎14.28%,胃癌4.76%,其他5.54%,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伴慢性疾病者占94.4%.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充分术前准备下急诊胃镜成功率高,消化性溃疡占多数,大多数合并慢性疾病,与老年性疾病长期用药有关.

    作者:周东兵;廖晓宏;余红;鲜想娥;袁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65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均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利平;佘斌兵;张继恩;何晓兵;张恒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动态静脉肾盂造影定位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护理体会

    我院从1996年3月到2003年10月应用动态静脉肾盂造影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52例,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无痛苦、安全可靠等优点,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做好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是减轻患者痛苦,保证碎石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钱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4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同时期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链激酶或爱通立行溶栓治疗,并观察梗塞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140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血管的再通率为69.29%,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为48.91%±6.40%,死亡率为9.29%,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54.29%,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2.14%.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较高的冠脉再通率,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夏志宏;骆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