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替利嗪与脑益嗪联合治疗36例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黄发清

关键词:西替利嗪, 脑益嗪, 联合治疗, 寒冷性荨麻疹, 斯特林, 临床疗效对比, 应用治疗, 抗组胺药, 单用治疗, 抗炎药, 广谱
摘要:我院从1998年10月起,用新一代抗组胺药斯特林(西替利嗪)与广谱抗炎药脑益嗪联合应用治疗36例寒冷性荨麻疹并与斯特林单用治疗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眶底爆折手术进路探讨

    眶底爆折指的是眶内压突然增高引起的眶底壁骨折.本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12例,报道如下.

    作者:夏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分析

    目的:总结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经验.方法:本组共37例.术前食道调搏初步定位.射频消融采用现在多数作者的方法.结果:34例1次手术成功,3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行第2次RFCA.另有1例右侧显性旁道术后ECG又出现显性预激改变,但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RFCA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本组病例1例手术成功率为97%.术前食道调搏对大部分病人可基本明确病变部位.术中应谨慎操作和放电,防止发生并发症.

    作者:许臣洪;李欣;张云峰;胡沛;申万红;刘子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心率、血压及QTc的影响和副作用.方法:45例患者,按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室性早搏组、房性早搏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所有病例均给予索他洛尔(120~240)mg/d口服.结果:室早组总有效率68.9%;房早组总有效率63.6%;5例阵发性房颤,3例维持治疗未再复发.本组总有效率66.7%(30/45).结论:索他洛尔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但用药期间仍应注意观察心率、血压及QTc变化.

    作者:李欣;路朝兴;许臣洪;胡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附74例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临床上多见,诱发原因多,症状各异,且极易复发,故为临床上耳鼻咽喉科医师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均无显著疗效.我院从1990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使用液氮冷冻结合咽炎糖浆口服)的方法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效果相对比较满意,尤其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较其他治疗方法尤为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雄;范海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开胸手术硬膜外术后镇痛50例临床观察

    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自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对开胸手术病人应用吗啡及吗啡复合液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对比,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学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儿童误服氟乙酰胺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氟乙酰胺是近年来灭鼠药的主要成份,口服后能与体内某些酶如酰胺酶发生反应,产生氟乙酸.氟乙酸对机体三羧酸循环可发生毒性作用,临床上表现为呕吐、频繁抽搐,严重者可致死亡.由于家长的疏忽,常有儿童误服氟乙酰胺灭鼠药中毒的情况发生.现将我科成功救治的15例氟乙酰胺灭鼠药中毒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急诊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

    血液透析(HD)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因受诸多条件限制,小儿HD至今尚未广泛开展[1].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急性中毒、肾功能衰竭小儿12例,行HD治疗24例次,均获得成功,现将血透通路建立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观察护理

    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EDH)较为少见,占儿童颅脑损伤的3%,占同期EDH的17%~20%,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珍.我院 10年来共收治小儿EDH58例,从抢救、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加强早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使病人在仅有意识恶性化而无神经系统障碍时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将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明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空气动态杀菌机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目的:观察空气动态杀菌机在动态环境下对空气的消毒与净化作用.方法:在手术间放置KDSJ-B100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在做手术的状态中开机消毒,同时另一手术间术中未开机消毒作为对照组.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术中每半小时采样1次检测.结果:术中使用动态杀菌机的手术间内空气中的细菌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KDSJ-B100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在动态环境下对空气有净化作用,即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沈碧慧;杨小文;邱小燕;陈爱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诊断肿瘤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据血清中TSGF与显色剂呈现的显色反应,测其吸光反应,查标准曲线,求出TSGF含量,并设健康组、泌感组和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组作为对照.结果:83例肿瘤病人血清TSGF含量(71.12±0.001),TSGF在肺癌,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胚抗原(CEA)阳性率(Pt>2),22例化疗有效病人血清TSGF含量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01),8例肿瘤恶化病人TSGF含量则显著升高(P<0.001).检测肿瘤血清TSGF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57%、96.6%和92.04%.结论:TSGF是一种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广谱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和预示肿瘤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涂光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NDE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NVB、Vp-16、CDDP联合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对26例经病理学和临床检查证实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NVB 25mg/m2,第1、8天静滴+Vp-16100mg/m2,第1至3天静滴+CDDP 100mg/m2,第1天静滴,每21天为1周期,共2周期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化疗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R 2例,PR 12例,无PD,有效率为53.85%(14/26).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中WBC减少至4级为100%,血小板减少至3~4级为23.08%,非血液学毒性中脱发为61.54%,肢痛为30.77%,口腔粘膜溃疡为38.46%,便秘为26.92%,周围神经毒性为3.84%,静脉炎为23.08%(NVB用一般速度静注静脉炎发生率为42.86%,快速滴注为15.79%).结论:NVB+CDDP+Vp-1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疗效,但血液学毒性较为严重,静脉炎可用快速滴注方法预防.

    作者:杜伟;戴丹菁;李爽;戈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硬膜外导管经脐动脉插管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新生儿复苏时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并进行有效胸外按压外,还必须加用药物治疗.故给药途径选择对新生儿复苏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避免气胸,冠状动脉撕裂,心包积血等并发症及不中断胸外心脏挤压,均不用心脏穿刺给药.常用途径为经脐动、静脉给药.作者采用普通的硬膜外导管经脐动脉插管给药在新生儿复苏中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贻该;高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流行性腮腺炎71例住院病人病情特征分析

    我院儿科在2001年4月~8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71例.本文就该组住院病人病情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王琳;胡玉莲;周少华;陈秀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诊疗体会——附病例报道1例

    我院近期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报道如下.

    作者:夏安;郭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7例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探讨改进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六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7例的治疗方法和初步疗效.本组多属中晚期肝癌,治疗措施包括肝叶(段)切除、非规则性切除、腹腔内灌洗化疗(IHCP)、无水酒精注射(EI)、针刺射频消融(RFT)、肝动脉门静脉置泵(DDS)、全身化疗等方法.结果:手术切除率85.2%(21/27),手术死亡率3.7%(1/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6/27),半年内复发和转移率18.5%(5/27).结论:目前HCC治疗的理想模式仍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和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综合措施.

    作者:李凌云;胡松;邓东;杨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侧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

    侧脑室肿瘤(lateral ventricle tumors)是指起源于侧脑室各结构(包括脉络丛、脉络体和室管膜)、向侧脑室内发展的肿瘤,肿瘤的大部分位于侧脑室内[1~3].长期以来,有关侧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各述己见,争论较多.1922年,由Dandy首先提出的经皮层一脑室手术入路(transcortical-transventricular approach)成为侧脑室肿瘤的经典手术入路.1944年,Busch提出经胼胝体手术入路(transcallosal approach),与前一手术入路相比,经胼胝体手术入路更直接,且不会损伤脑皮层,避免了手术后出现的癫痫、脑皮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80年代以后,有关经胼胝体手术入路手术效果的报道日渐增多.近来,Yasargil又提出了经扣带回手术入路(transcingulate approach),Tominaga等也对这一新的手术入路进行了讨论[4~7].

    作者:陈德学;张作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loproliferative),临床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汪承滋;许甲风;陈春英;夏乐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防止猝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美托洛尔(Metoprolol)干预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野;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颌磨牙舌尖缺损治疗修复的疗效观察

    上颌磨牙舌尖的缺损,临床通常采用拔除术.为了避免拔牙后义齿修复而致的异物感,作者对这类病例进行了探索性的治疗和修复,本文对26个病例进行了治疗随访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熊梅;谭诗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中年人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比较

    我院于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7人,其中青中年患者31人,占总数32%;老年患者66人,占68%.本文对这两组病例进行对照,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作者:熊燕;李春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