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吻合器法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毛大本

关键词:双吻合器法,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中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推广应用, 病理研究, 高技术, 临床, 理论, 肛门
摘要:随着对中低位直肠癌的病理研究不断深入,使得中低位直肠癌的肛门保留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临床上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已逐步推广应用,高技术的吻合器问世使保肛手术变得更易.笔者从1996年8月~2002年1月采用一次性双吻合器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8例,结果非常满意.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综合征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尿道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病,其感染可有单一病原体引起,也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解这一因素在尿道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对我院107例尿道疾病患者的CT感染率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嫦;唐洁;金利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T管拔除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专业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对胆管切开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T管拔除后的胆漏也并不少见,本文收集我院1986年1月~2001年12月拔T管后胆漏26例对其产生原因及防治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信富;童波;孟利伟;唐黎明;徐关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双吻合器法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随着对中低位直肠癌的病理研究不断深入,使得中低位直肠癌的肛门保留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临床上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已逐步推广应用,高技术的吻合器问世使保肛手术变得更易.笔者从1996年8月~2002年1月采用一次性双吻合器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8例,结果非常满意.

    作者:毛大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吸虫性肝硬化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殊性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特殊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99例血吸虫性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Ⅰ组)行LC手术的临床经过,并与同期46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Ⅱ组)行LC手术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Ⅰ组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术前纠正肝功能、排空肠道、术中近距离视野操作及术后放置引流是血吸虫性肝硬化病人LC手术的成功关键.

    作者:赵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65例T2DM并脂肪肝患者与86例T2DM无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并脂肪肝患者较无脂肪肝患者ISI、高密度脂蛋白降低,FINS、BMI、TG升高.结论T2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IR、脂代谢紊乱和超重.防止高胰岛素血症,减轻IR,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干正琦;沈更新;金惠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残胃贲门癌的诊治(附21例报告)

    目的研究残胃贲门癌发病规律及探讨外科术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6年至2001年残胃贲门癌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残胃贲门癌21例,18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BillrothⅡ式术后16例,Billroth Ⅰ式2例.本组21例残胃贲门癌中,1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残胃贲门部切除,食管余胃吻合术.拒绝手术1例.1例术中见腹腔广泛转移行活检术.1例行空肠造瘘术.全组无近期死亡,18例残胃贲门癌切除病人术后进食情况及生存质量均良好.结论胃大部切除患者应终身定期随访,以期较早发现残胃贲门癌.绝大多数残胃贲门癌需行残胃及吻合口全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

    作者:郑亮承;董光同;孙成超;谢德耀;蒋成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含谷氨酰胺双肽TPN对老年危重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危重病人接受含谷氨酰胺双肽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例73岁以上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双肽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双肽组为含谷氨酰双肽TPN,对照组为常规TPN.于治前及治后第7、14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肝肾功能.结果双肽组两周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基础值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老年危重病人,含谷氨酰胺双肽TPN可以更好的促进蛋白质合成,纠正低蛋白血症.

    作者:陈进;陈国耘;戴海文;严静;蔡国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垂体腺瘤的CT及MRI诊断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是常见的鞍区肿瘤.本文报道1995年7月~2001年5月间CT及MRl诊断垂体腺瘤35例,就其检查技术与诊断作初步探讨.

    作者:赵年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切口负压引流治疗切口脂肪液化37例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我院1997年6月~2001年6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9例,其中37例经过切口负压引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江华;童晓春;黄关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状况.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分析(HR、SDNN、Index、SDANN、rMSSD、PNN50)、频域分析(能量谱)等各项指标对11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11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者的24小时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P<0.01).结论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陈馨亮;陈晓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

    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是病毒DNA多聚酶活性的抑制剂,也是病毒DNA合成的终止剂.本文通过肝纤维化血清4项变化,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抗乙肝肝纤维化的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丁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特征性的CT征象与相关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和临床表现,着重就囊性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囊壁强化与否并结合文献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全部24例囊性或囊实性肿瘤中,除1例术后复发见部分囊壁强化外,23例囊壁均无强化.结论后颅凹壁结节强化显著而无囊壁强化的囊性占位,是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实体性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CT诊断较困难,家族史或并发内脏发育缺陷或红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

    作者:王文林;陈伟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1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文对11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旨在找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舜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生活性铅中毒18例临床分析

    铅中毒近几年临床报道较少,而且容易误诊,漏诊.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共诊治铅中毒患者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良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开窗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但按常规方法治疗容易复发.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6月采用微波开窗技术对16例耳廓假性囊肿病例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转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肝病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晚期常伴有门脉高压的表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脾大等.本文旨在分析门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程度与门静脉直径(MPV)、脾静脉直径(SPV)、脾短径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海华;章和琴;沈月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13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玮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复方氟康唑制剂治疗阴道炎116例

    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各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均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笔者应用自制的复方氟康唑胶囊,治疗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属所引起的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11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幼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排痰的影响

    合理的全麻诱导用药及轻柔的插管操作可使插管应激反应得到有效的调控.然而在麻醉苏醒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拔管前应激反应调控却不尽人意,本文就利多卡因雾化吸人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排痰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杨金凤;申芳松;王明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护士长管理方法探讨

    护士长的管理方法对病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医院对护理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也向更高层次发展,护士长光凭埋头苦干的传统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的要求.

    作者:应美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