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13例报告

童玮如

关键词:腹腔镜治疗, 盆腔脓肿,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摘要: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与脑梗塞的关系探讨

    高尿酸血症常合并有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2],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多年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而血尿酸与脑梗塞(CI)的关系,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不多,也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与CI的关系.

    作者:厉永伟;李锋;卢益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护士长管理方法探讨

    护士长的管理方法对病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医院对护理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也向更高层次发展,护士长光凭埋头苦干的传统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的要求.

    作者:应美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排痰的影响

    合理的全麻诱导用药及轻柔的插管操作可使插管应激反应得到有效的调控.然而在麻醉苏醒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拔管前应激反应调控却不尽人意,本文就利多卡因雾化吸人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排痰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杨金凤;申芳松;王明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结肠镜检查术前应用奥替溴铵的效果观察

    术前准备是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使病人解除焦虑,减轻痛苦,清洁肠道,以便结肠镜检查顺利进行.本观察通过结肠镜检查前应用奥替溴铵,探讨其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作培;向荣成;项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氨甲蝶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导致孕期妇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非手术方法(即药物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获得了成功.

    作者:何彩莲;包飞飞;孙爱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报告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后,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不但不能使其原有症状及体征缓解反而加重,部分病人可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本文就两院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间收治的1848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9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报道如下.

    作者:金玉贵;张涛;王贵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72例

    骨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局部疼痛是骨转移癌常见的症状.放射治疗是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收集了2000年1月~2002年3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72例,对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不同分割方法的止痛效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杨芝萍;徐世杰;周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阑尾周围脓肿216例治疗体会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除具备阑尾炎的特征外,可出现压痛性包块、全身感染性中毒、肠梗阻等症状.常规采取保守治疗或穿刺引流,待症状改善后行二期手术(一般在3个月左右).

    作者:许士田;郭志晨;潘英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简化选迷切加半胃切除加毕Ⅰ式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简化迷切+毕Ⅰ式吻合(RSV+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3~200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HG100例(62.5%),常规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SG)60例(37.5%).随访7年,比较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及Visick分级.结果RSV+HG组在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率与SG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SV+HG组返流性胃炎、营养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和2%,SG组分别为30%和2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96%的RSV+HG组病人Visick分级达到1~2级,其中70%为1级.而SG组术式病人Visickl级为43%,与RSV+H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SV+HG可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是一种治疗DU的简单有效,合理可行的理想术式.

    作者:林乃弓;封光华;贾忠;杨祺俊;夏金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肌炎患儿心肌肌钙蛋白Ⅰ和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肌炎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年来,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被认为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方法,但其敏感性、特异性不高.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是近年来发现的一项反映心肌损伤及心肌细胞坏死的标志物.

    作者:陈国庆;周馥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病人88例(96眼),随机分为A组41例(42跟),B组47例(54眼).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后A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B组行自体球结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情况,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A组较B组快(P<0.01),术后12个月胬肉复发率A组(11.9%)明显低于B组(22.22%,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可为病变区角膜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作者:许慧文;范大军;雷文生;王少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激酶灌注及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护理

    自发性重症脑室出血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我院自1999年8月~2001年4月对12例脑室出血采用尿激酶灌注,双套管冲洗引流,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小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13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玮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含谷氨酰胺双肽TPN对老年危重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危重病人接受含谷氨酰胺双肽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例73岁以上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双肽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双肽组为含谷氨酰双肽TPN,对照组为常规TPN.于治前及治后第7、14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肝肾功能.结果双肽组两周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基础值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老年危重病人,含谷氨酰胺双肽TPN可以更好的促进蛋白质合成,纠正低蛋白血症.

    作者:陈进;陈国耘;戴海文;严静;蔡国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残胃贲门癌的诊治(附21例报告)

    目的研究残胃贲门癌发病规律及探讨外科术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6年至2001年残胃贲门癌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残胃贲门癌21例,18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BillrothⅡ式术后16例,Billroth Ⅰ式2例.本组21例残胃贲门癌中,1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残胃贲门部切除,食管余胃吻合术.拒绝手术1例.1例术中见腹腔广泛转移行活检术.1例行空肠造瘘术.全组无近期死亡,18例残胃贲门癌切除病人术后进食情况及生存质量均良好.结论胃大部切除患者应终身定期随访,以期较早发现残胃贲门癌.绝大多数残胃贲门癌需行残胃及吻合口全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

    作者:郑亮承;董光同;孙成超;谢德耀;蒋成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开窗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但按常规方法治疗容易复发.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6月采用微波开窗技术对16例耳廓假性囊肿病例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转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凝钩在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我院应用微小切口(2.5~3cm)胆囊切除术96例,术中将电凝钩、平头电凝棒、带冷光源S形窄小拉钩、两用细管吸引器同时使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宗龙;金春荣;张忠跃;沈金银;刘德强;戴诚达;张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状况.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分析(HR、SDNN、Index、SDANN、rMSSD、PNN50)、频域分析(能量谱)等各项指标对11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11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者的24小时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P<0.01).结论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陈馨亮;陈晓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儿童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川崎病(KD)的发病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而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年龄已超出婴幼儿.由于典型症状发生的时间往往超过10天,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而静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ⅣIG)控制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佳时间需在发病10天之内,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不典型的KD(即6条标准不达到5条的患者)意义更大.现将我院收集的KD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寻找临床依据.

    作者:沈一曼;周馥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颅内血肿9例分析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而钻孔引流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但也存在少数病人术后发生急性颅内血肿须再次手术.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0年12月期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病CSDH共212例,其中9例术后发急性颅内血肿,现分析如下.

    作者:阮立新;吴道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