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沈一曼;周馥英

关键词:儿童, 不典型, 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病变, 丙种球蛋白, 临床依据, 发病, 典型症状, 婴幼儿, 静脉用, 大剂量, 收集, 年龄, 控制, 患者, 断带, 标准
摘要:川崎病(KD)的发病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而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年龄已超出婴幼儿.由于典型症状发生的时间往往超过10天,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而静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ⅣIG)控制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佳时间需在发病10天之内,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不典型的KD(即6条标准不达到5条的患者)意义更大.现将我院收集的KD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寻找临床依据.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6月~2001年7月先后为23例冠心病人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池佩新;梁亚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特征性的CT征象与相关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和临床表现,着重就囊性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囊壁强化与否并结合文献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全部24例囊性或囊实性肿瘤中,除1例术后复发见部分囊壁强化外,23例囊壁均无强化.结论后颅凹壁结节强化显著而无囊壁强化的囊性占位,是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实体性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CT诊断较困难,家族史或并发内脏发育缺陷或红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

    作者:王文林;陈伟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开窗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但按常规方法治疗容易复发.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6月采用微波开窗技术对16例耳廓假性囊肿病例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转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尿酸与脑梗塞的关系探讨

    高尿酸血症常合并有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2],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多年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而血尿酸与脑梗塞(CI)的关系,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不多,也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与CI的关系.

    作者:厉永伟;李锋;卢益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芦荟制剂润肠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芦荟制剂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动物实验观察芦荟制剂不同剂量(1000mg/kg、333mg/kg、167mg/kg)对小鼠便秘模型的通便效果.结果芦荟制剂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墨汁推进率、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增加6小时排便量.结论芦荟制剂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作者:张中建;阎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T管拔除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专业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对胆管切开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T管拔除后的胆漏也并不少见,本文收集我院1986年1月~2001年12月拔T管后胆漏26例对其产生原因及防治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信富;童波;孟利伟;唐黎明;徐关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吸虫性肝硬化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殊性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特殊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99例血吸虫性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Ⅰ组)行LC手术的临床经过,并与同期46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Ⅱ组)行LC手术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Ⅰ组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术前纠正肝功能、排空肠道、术中近距离视野操作及术后放置引流是血吸虫性肝硬化病人LC手术的成功关键.

    作者:赵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5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男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我院自1980年4月至2001年4月间,共收治男性乳腺癌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伟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颅内血肿9例分析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而钻孔引流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但也存在少数病人术后发生急性颅内血肿须再次手术.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0年12月期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病CSDH共212例,其中9例术后发急性颅内血肿,现分析如下.

    作者:阮立新;吴道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65例T2DM并脂肪肝患者与86例T2DM无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并脂肪肝患者较无脂肪肝患者ISI、高密度脂蛋白降低,FINS、BMI、TG升高.结论T2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IR、脂代谢紊乱和超重.防止高胰岛素血症,减轻IR,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干正琦;沈更新;金惠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道综合征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尿道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病,其感染可有单一病原体引起,也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解这一因素在尿道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对我院107例尿道疾病患者的CT感染率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嫦;唐洁;金利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阑尾周围脓肿216例治疗体会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除具备阑尾炎的特征外,可出现压痛性包块、全身感染性中毒、肠梗阻等症状.常规采取保守治疗或穿刺引流,待症状改善后行二期手术(一般在3个月左右).

    作者:许士田;郭志晨;潘英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病人88例(96眼),随机分为A组41例(42跟),B组47例(54眼).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后A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B组行自体球结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情况,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A组较B组快(P<0.01),术后12个月胬肉复发率A组(11.9%)明显低于B组(22.22%,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可为病变区角膜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作者:许慧文;范大军;雷文生;王少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状况.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分析(HR、SDNN、Index、SDANN、rMSSD、PNN50)、频域分析(能量谱)等各项指标对11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11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者的24小时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P<0.01).结论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陈馨亮;陈晓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儿童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川崎病(KD)的发病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而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年龄已超出婴幼儿.由于典型症状发生的时间往往超过10天,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而静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ⅣIG)控制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佳时间需在发病10天之内,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不典型的KD(即6条标准不达到5条的患者)意义更大.现将我院收集的KD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寻找临床依据.

    作者:沈一曼;周馥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切口负压引流治疗切口脂肪液化37例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我院1997年6月~2001年6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9例,其中37例经过切口负压引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江华;童晓春;黄关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简化选迷切加半胃切除加毕Ⅰ式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简化迷切+毕Ⅰ式吻合(RSV+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3~200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HG100例(62.5%),常规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SG)60例(37.5%).随访7年,比较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及Visick分级.结果RSV+HG组在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率与SG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SV+HG组返流性胃炎、营养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和2%,SG组分别为30%和2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96%的RSV+HG组病人Visick分级达到1~2级,其中70%为1级.而SG组术式病人Visickl级为43%,与RSV+H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SV+HG可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是一种治疗DU的简单有效,合理可行的理想术式.

    作者:林乃弓;封光华;贾忠;杨祺俊;夏金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术后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发生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腹部体征及临床上对该症认识不足,往往使得该并发症不能及时发现和诊治,导致出现广泛性的肠坏死、穿孔,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作者:韩德荣;王美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胃右胸顶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手术径路、吻合部位及吻合方法.方法对1990年~1999年经右胸、上腹双切口行食管中下段癌79例全胸段切除,并于右胸顶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及手术死亡.无吻合口重度狭窄,仅出现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经扩张奏效.清扫胸腹相关淋巴结较为彻底.结论此法可取得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效果,较颈部吻合并发症低,较经左胸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吻合简便、可靠.

    作者:许洪宝;吴义平;沈琦斌;严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含谷氨酰胺双肽TPN对老年危重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危重病人接受含谷氨酰胺双肽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例73岁以上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双肽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双肽组为含谷氨酰双肽TPN,对照组为常规TPN.于治前及治后第7、14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肝肾功能.结果双肽组两周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基础值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老年危重病人,含谷氨酰胺双肽TPN可以更好的促进蛋白质合成,纠正低蛋白血症.

    作者:陈进;陈国耘;戴海文;严静;蔡国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