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高思佳;王永峰;孙文阁;袁逍;曹际斌
病例 男,1岁,因双侧外耳廓形态较小且有畸形,双侧外耳道狭窄就诊.电测听提示双侧传导性耳聋.应用GE 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颞骨CT扫描,扫描时设置为骨窗观察,窗宽、窗位分别设置为4000HU、700HU,层厚0.625mm,重叠0.3mm,分别以双侧中耳为中心,FOV设置为9.6cm,行靶重建,将重建的数据传至工作站,对双侧听小骨行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
作者:叶玉芳;张淑倩;李宝山;贾秀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 女,38岁,左下腹痛3d来院.患者孕10产3,8年前曾有葡萄胎病史,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史,月经正常.
作者:黎小兰;毕元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3T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对脊髓动脉的显示能力及其影像学解剖特征.方法:34例行脊柱MR平扫加增强的患者,同时行3D CE-MRA检查,所得的原始图像经减影后,利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充分显示脊髓血管并观察其特征:①脊髓前动脉(ASA)和Adamkiewicz动脉(AKA)的显示率;②ASA影像学解剖特征;③AKA影像学解剖特征.结果:34例病例在3D CE-MRA图像上确切显示ASA 31支(91.2%),ASA显示范围为T17-L3:AKA的显示率为85.3%(29/34),其中5例可见副AKA,AKA起源于左侧肋间动脉或腰升动脉的有19例(19/34,65.5%),28例起源于T8~L2水平(28/29,96.6%).ASA的平均直径为(1.20±0.22)mm,男性组为(1.16±0.22)mm,女性组为(1.25±0.21)mm;AKA起始部的平均直径为(1.06±0.29)mm,男性组为(1.11±0.28)mm,女性组为(1.01±0.30)mm;AKA汇入ASA前平均直径为(1.03±0.18)mm,男性组为(1.02±0.15)mm,女性组为(1.04±0.21)mm.各血管平均直径男女组间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脊髓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用3D CE-MRA检查可以对其进行较好的评价.
作者:李燕燕;高思佳;王永峰;孙文阁;袁逍;曹际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08年4月~2009年12月,经MR-DWI和CT引导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良、恶性肺部病变52例,其中良性病变17例,肺癌35例.对其DWI信号强度和ADC值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佳ADC截断值诊断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的能力,对其诊断效能与CT进行对照.结果:肺癌与良性病变实性区信号强度和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区肿瘤坏死及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与肺癌肿瘤实性区平均ADC值配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显示病变内坏死、肿瘤及肺不张优于CT.诊断良、恶性肺结节性病变的佳ADC截断值为1.24×10-3mm2/s.结论:ADC值是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可靠指标;DWI判断肺肿瘤内坏死和周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较准确;对确定CT穿刺活检靶点,提高肺内病变活检成功率很有帮助.
作者:董海霞;蒋瑞生;房伟;马智军;周茂义;张万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容易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如下.病例 女,25岁.左足部内侧肿胀半年,逐渐加重伴疼痛半月就诊.半年前出现左足背内侧肿痛,误认为脚扭伤未予正规检查治疗.近半月上述症状加重,伴活动受限遂就诊.左足部DR片:左足背内侧肿胀明显,第1跖骨及内侧楔骨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
作者:王俊平;刘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探头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当排除输尿管上段结石后,改为腔内凸阵探头经直肠或阴道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果:282例中,肾盂无积液59例,轻度积液202例,中度积液18例.重度积液3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中段104例,占37%,位于输尿管下段178例,占63%,结石的长径与肾盂积液的前后径有回归关系.结论: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便捷、实用、准确率高等优点,且不受膀胱充盈程度的影响,可作为经腹超声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困难者的有效补充手段.
作者:林岚;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脊柱硬膜外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及MRI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累及硬膜外的PNET的CT及MRI表现.结果:7例PNET,肿块信号强度不均匀,在T1WI上呈低信号4例、等信号3例,在T2WI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可见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2例,6例累及椎体或/和附件,CT上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形成较大的椎旁软组织肿块,其中5例从扩大椎间孔向外蔓延,呈哑铃状.结论:脊柱硬膜外PNE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常累及椎骨及椎管,伴有椎间孔扩大,形成较椎管内肿物大的椎旁软组织肿块.
作者:黄铿霖;马隆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男,76岁,因背部无痛性肿块就诊.查体:左侧背部皮下触及一大小约70mmx60mm球形肿块,边界清,柔软有弹性,无明显压痛,可随皮肤移动.使用探头频率7.5~10MHz的线阵探头行超声检查:肿块位于皮肤与皮下层之间,大小约64mm×70mm×25mm,为中等偏低细密回声,内见散在管道样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壁较厚,加压时肿块可轻度变形.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何本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囊性肾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囊性肾癌包括10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例单房囊性肾癌、3例透明细胞癌囊变坏死及1例单纯囊肿癌变.17例囊性肾癌中,CT诊断正确15例;1例单纯囊肿癌变,CT诊断为单纯囊肿;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CT诊断为复杂囊肿.典型的囊性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内单房或多房囊性肿物,具有厚薄不均匀的囊壁,内壁凹凸不平,囊壁不均匀强化,伴有强化的壁结节或实性成分,部分病例囊壁伴有钙化.结论: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具有较大优势,对大部分肿块能准确诊断.
作者:祝安惠;贾红敏;胡智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利用PET/CT检查设备,对Na18F断层骨显像进行方法学研究.资料和方法:PET/CT、小型回旋加速器均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设备,型号分别为Discovery LS和Minitrace;骨显像剂为Na18F(放化纯为95.3%).采用不同断层骨显像方法对比分析,探讨人体Na18F摄取速度、显像采集速度及显像时间对断层骨显像的影响.结果:适宜的骨显像方法能提高Na18F断层骨显像的质量.结论:PET/CT检查骨肿瘤较SPECT平面骨显像具有更好的灵敏性和图像质量.
作者:于泽东;韩春起;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临床较常见,有两种类型.笔者遇到1例较罕见的双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脑结节性硬化的病例,现报道如下.``病例男,40岁.于6~7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剧,无明显腹痛、腹泻、黑便,近1月来腹胀加重,以右腹为主,伴排尿不适感,无尿频及肉眼血尿,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清,慢性面容,面部鼻翼两侧现大小不等隆起样病变,无压痛,边界清.腹稍隆,右腹部可触及一约25cm×20c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质地中等,无压痛.生化检查:尿素氮9.04mmol/L,肌酐176.00μmol/L,尿酸447.60μmol/L.
作者:王亮;夏瑞明;姚克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影像的研究方式,探讨MSCTA与3D-DCE-MRA在活体供肝移植术前评估供体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拟行活体供肝移植术的供体,术前分别行MSCTA和3D-DCE-MRA检查,4名医师评价图像满意度及观察变异血管例数.图像满意度分为4级.变异血管主要观察非Michels Ⅰ型犁肝动脉、肝Ⅳ段(肝左内叶)肝右动脉供血、门静脉三分支、肝右后下静脉、肝Ⅷ段静脉汇入肝中静脉,其中6例进行了供肝移植术并作术中比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者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平均图像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肝静脉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显示肝右后下静脉及肝Ⅷ段静脉汇入肝中静脉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余未见显著差异(P>0.05).6例供体术中记录与3D-DCE-MRA结果完全吻合,MSCTA结果仅肝右后下静脉与肝Ⅷ段静脉汇入肝中静脉与术中记录不吻合,其它均吻合.结论:MSCTA与3D-DCE-MRA在评估肝动脉及门静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评估肝静脉方面,3D-DCE-MRA优于MSCTA.3D-DCE-MRA可作为活体供肝移植术前评估供体血管情况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杨超;边杰;刘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移行区穿刺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对469例因前列腺血清特异抗原(PSA)升高或直肠指检异常来我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六点系统穿刺法加移行区穿刺的方案,根据PSA、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血清特异抗原密度(PSAD)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增加移行区穿刺对提高各组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的作用.结果:469例患者经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87例(39.9%),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六点系统穿刺法加移行区穿刺比单独采用六点系统穿刺法多发现前列腺癌24例(5.1%),两种穿刺方案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105).但在257例经直肠超声检查阴性患者中,经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66例,其中移行区穿刺阳性患者20例,增加移行区穿刺可提高7.8%的前列腺癌检出率(P=0.033).结论:对经直肠超声检查阴性患者应采用移行区穿刺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陈鸣;傅晓红;高琳珺;朱竹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组32例,子痫前期组26例,同期正常妊娠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对所有受检者右侧颈总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总动脉的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和僵硬度系数(β).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CC、DC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的IMT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的IMT与B呈明显正相关(r=0.86,P=0.000),与CC、DC呈明显负相关(r=-0.81,r=-0.76,P=0.00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的颈总动脉的弹性已发生明显改变,且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的IMT也发生明显改变.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的IMT与弹性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焦岩;水旭娟;邹春鹏;池秀玲;余彩茶;张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前肌疝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对疝块进行多方位扫查,以明确疝的来源及程度.结果:13例胫骨前肌疝患者于胫骨前方中卜部扫及等同声团,呈可复性,其中10例患者可见胫骨前肌胫侧筋膜的连续强回声中断,呈低同声空隙.结论:超声是诊断胫骨前肌疝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素和;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常规超声发现的可疑恶性乳腺实性小肿块(直径≤20mm)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5例乳腺单发实性小肿块患者先行灰阶超声、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再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弹性成像采用改良5分法进行评价,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以弹性评分4~5分为恶性预测标准,其诊断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18%、89.58%、89.41%,灰阶超声、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8.65%、79.16%、65.88%.经x2检验,两者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57,P<0.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对常规超声发现的可疑恶性乳腺实性小肿块进行更好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梁霞;吴泽惠;杨通明;唐石初;王志远;秦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平扫及三维重建:右侧肩胛骨喙突及关节盂内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较清,其内密度不均,并见多个小分隔及斑点状骨样高密度影,病变累及肩胛骨大部分,仅后下方残留正常的骨质结构.容积再现示肩胛骨前上部类圆形骨样高密度影,锁骨外侧段向前上移位,肩锁关节间隙稍增宽.MSCT诊断为肩胛骨软骨肉瘤.
作者:曹殿波;孙晓峰;许冰;冯春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男,36岁.以乙肝肝硬化10余年,腹胀,乏力、暖气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25年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乙型肝炎,15年前确诊为肝硬化,13年前因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时发现巨脾、门静脉高压,遂行脾切除术.发现血压升高5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物,血压高160/120mmHg.半年前因腹胀11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个月人当地医院,入院时血压152/116mmHg.MRI提示肝硬化、腹水、胆囊炎、胆囊结石.双肾超声示左侧腹腔内类圆形低回声区、腹腔积液.给予患者保肝、抗炎、改善肝脏循环、调节肠道菌群、利尿等对症治疗,同时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好转后出院.
作者:张龙江;卢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探寻膝关节交叉韧带成像的佳方位,指导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提高交叉韧带MR图像的显示程度.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50例成人膝关节螺旋CT检查阴性者,调取双侧膝关节薄层横断面重建图像,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任意角度矢状面重建,分析所得图像交叉韧带的显示程度.结果:膝关节自然伸直位,当定位线平行于股骨髁间窝层面的外侧髁内缘时.所得矢状面图像膝关节交叉韧带显示完整(一个层面以上),前交叉韧带显示率为98%,后交叉韧带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其他方位.依上述方位做矢状面定位,20例MR检查阴性者图像示前、后交叉韧带显示完整,显示率为100%.结论: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探寻膝关节交叉韧带成像的佳方位,操作简单,结论准确,对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
作者:王连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女,3个月.因右侧腮腺区肿物3个月,于2010年5月23日就诊.检查:患儿发育良好,面颊部两侧不对称,右侧腮腺区膨隆,触诊可扪及肿块,大小约4.0cm×3.5cm,质地中等,可活动,边界欠清.头颅CT平扫:左侧腮腺耳后区见一不规则状软组织肿块(图1),大小约3.5cm×3.2cm,内部密度较均匀.
作者:马宁;麻燕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