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刘玉洁;李伟;尚世强
目的 探讨术前CT引导带钩钢丝针(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8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30min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再行全胸腔镜探查肺部病灶并作楔形切除,然后根据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术式.记录Hook-wire定位情况的相关指标、术前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各1枚结节)术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19枚,良性病变9枚;结节大小为(8±5)mm,结节距胸膜垂直距离为(8±4)mm;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时间为(16.5±5.2)min,进针深度为(63±12)mm.24例患者定位针准确定位于结节中,定位操作过程中出现气胸者4例,均不需要急诊行胸腔穿刺治疗.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量30~500(150±50)ml;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患者1周后才拔除胸管.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腺癌8枚、微浸润癌2枚、原位癌5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枚、慢性炎症3枚、炎性肉芽肿2枚、错构瘤1枚、结核1枚和平滑肌瘤病2枚.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术具有可行性良好、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有效减少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和时间.
作者:伍勇勇;何雪明;何忠良;宣浩军;陈国兴;刘志军;杨光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持续雾化吸入在神经创伤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NICU收治的56例神经创伤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其中持续雾化吸入(观察组)27例,传统雾化吸入(4次/d,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雾化1、2、4周的痰液黏稠度、肺部炎症及肺不张体积、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雾化1、2、4周的痰液黏稠度均明显改善,肺部炎症及肺不张体积百分比、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持续雾化吸入用于神经创伤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加快肺部痰液的排出,减轻肺部炎症及肺不张,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陶云娜;徐小梅;沈朦;韩倩;薛珊;许丹;疏龙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烟雾病是一种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好发于东亚地区人群.烟雾综合征是在明确病因下出现的典型烟雾病样改变.本文就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付雄洁;曾翰海;芦晓阳;姚远;王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果 介入治疗术后17例患者出血停止,成功率为85.0%.3例患者仍有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发热7例,出现发热伴下腹部疼痛1例,出现发热伴宫内感染1例,出现右侧臀部及大腿轻微疼痛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可好转.结论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创伤小,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切除患者子宫.
作者:陈水兵;金诗湘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验证体外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兔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探讨凋亡及抗凋亡基因在软骨细胞传代中的变化,寻找关节软骨退变老化研究的适宜靶细胞.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并机械吹打的方法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形态学观察时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关节软骨细胞进行鉴定;RT-PCR法检测P0~P4代软骨细胞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信息沉默因子1(Sirt1)、p53、Bax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代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兔原代软骨细胞大多呈透亮椭圆形、短梭形、多角形特征,72h全部贴壁生长.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培养的软骨细胞细胞质染成浅蓝色,细胞核染成深蓝色;前3代软骨细胞表型稳定,增殖力良好;连续培养至P4代后,绝大部分细胞变为长梭形和不规则形状.随着软骨细胞的传代,NAMPT的表达量逐渐下调.与P0代软骨细胞相比,Sirt1的表达量在P1代细胞中明显上调,在P2代细胞急剧下降至P0代以下,在P3~P4代细胞中Sirt1的表达量逐渐下调.凋亡基因p53和Bax的表达量随着软骨细胞的传代而上调.前3代软骨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培养到第4~7天时,P1~P3代与P4代软骨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体外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是切实可行的.随着软骨细胞的传代,抗凋亡基因NAMPT、Sirt1的表达逐渐下调,凋亡基因p53、Bax的表达逐渐上调.P1~P3代关节软骨细胞作为研究关节软骨凋亡的细胞体系是合适的.
作者:周叶;高越;王晓楠;朱立;厉蓓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研究通过对39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医护人员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HIV感染孕妇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对策如下:护理重点要严格消毒隔离,分娩期做好产道的消毒处理、缩短产程、避免侵袭性操作;新生儿娩出后做好呼吸道清理、脐带处理及皮肤清洁,采用人工喂养、药物阻断,可有效防止母婴传播.自觉遵守标准化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防止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冯杏君;卢兰琴;谢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在进入子宫、娩出胎儿的同时,临时阻断双侧髂内动脉血流,观察出血及新生儿情况,术后4h拔除双侧髂内静脉球囊导管,术后24h拔除动脉鞘管,关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例双侧髂内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5、2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0、1 000ml.术后恢复均良好,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对挽救产妇生命、保留子宫、减少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婷婷;史金凤;徐阳峰;方欣;黄昌拼;李和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从实体瘤或转移灶脱落后释放进入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CTCs检测与肺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评估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有重要作用.本文就CTCs检测技术以及其在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毕向雁;刘苓霜;姜怡;沈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基因多态性与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急性期中枢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1例CO中毒患者,根据急性期头颅MRI结果(是否发生中枢神经脱髓鞘损伤)分为正常组105例与异常组86例.采用DNA直接测序HIF-1 α基因中rs3783752、rs4899056、rs1957757、rs10873142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果 MRI异常组与正常组rs4899056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常组TT基因型分布频率较正常组低;两组患者rs10873142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常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较正常组低.经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正常组单倍体基因型(rs3783752-rs4899056-rs1957757)高度连锁(D1>0.9,r2>0.8),而异常组未发现连锁不平衡.MRI异常组与正常组患者定义为单倍体基因型块(rs3783752-rs4899056-rs1957757-rs10873142)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TG单倍体基因型差异明显(P<0.05),TCCA存在差异趋势(P=0.057).结论 HIF-1α基因多态性与CO中毒患者急性期中枢神经损伤具有相关性.
作者:李晟;刘伟;池学锋;谢雪蓓;陈潜妙;屠巍;吴赛华;张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腺病毒虽然不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但易引起重症腺病毒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导致死亡,也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仍是一个难题.目前认为,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和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紊乱是肺炎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对腺病毒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相关研究的分析,探讨腺病毒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可以揭示腺病毒肺炎发生的严重程度与T细胞免疫及辅助性T(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之间的联系,为临床医生判断重症腺病毒肺炎和预测可能会演变进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提供依据.本文就T细胞免疫和Th1./Th2细胞因子与腺病毒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应旦红;郑丽丽;许航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分为常规组(64例)和肺康复组(7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住院期间即开始肺康复护理,并延续12周的随访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随访周期内常规组和肺康复组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入院次数.结果 肺康复组与常规组比较,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CAT评分、mMRC、血清TNF-α及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和肺康复组治疗后CAT评分为25.70±4.69、22.13±4.27,mMRC为2.41±0.73、2.10±0.66,血清TNF-α水平为(5.94±2.04)、(5.12±1.89)pg/ml,IL-6水平为(4.29±1.04)、(3.85±1.07)pg/m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治疗后肺康复组与常规组比较,CAT评分、mMRC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周期内,急性加重次数及再住院次数肺康复组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实施肺康复,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改善生存质量、症状及运动能力,减少急性加重对肺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急性加重后的炎症反应,降低短期再入院的风险.
作者:陶学霞;徐月花;邵银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53例神经胶质瘤组织(观察组)及6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LncRNA PVT1的表达量.根据神经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PVT1的中位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LncRNA PVT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LncRNA PVT1表达量的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曲线,并分析LncRNA PVT1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LncRNA PVT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 ~Ⅳ级)的LncRNA 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 ~ Ⅱ级)(P<0.01).LncRNA PVT1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WHO分级密切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肿瘤大小等均无关(均P>0.05).经log-rank检验,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ncRNA PVT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WHO分级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ncRNA PVT1可能成为判断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新型分子标记物.
作者:赵东;孙虎;龚杰;石晓勇;陈钟樑;陈亮;刘伟贤;汤朱骁;麻江春;聂德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经大阴唇外侧隐匿切口入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日间病房收治的40例经大阴唇外侧隐匿切口(大阴唇外侧入路组)和60例经传统腹股沟皮纹切口(传统入路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女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阴唇外侧入路组切口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入路组的83.3%(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日间手术模式下经大阴唇外侧隐匿切口入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患儿安全、可行,且切口隐蔽、美观,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一鸣;林孝坤;刘淼清;夏立广;徐磊;秦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3.0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腰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9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行腰椎DTI扫描,共获得82个腰椎间盘.在常规MRI上将82个腰椎间盘分为未膨出、膨出、突出、脱出等4个类型,按照纤维示踪(FT)图纤维环形态学改变分为完整型、断裂型、不规则型,比较FT图与常规MRI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价值;同时分析国际公认用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Pfirrmann(Pm)分级与各向异性(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FT图与常规MRI表现不完全符合;不同FT图分型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分级与ADC值呈负相关(rs=-0.643,P<0.05),与FA值呈正相关(rs=0.712,P<0.05).结论 3.0T MR DTI在阐述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定量评价退变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在临床工作中,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诊断首选常规MRI.
作者:刘超;陈兴灿;刘琦;闫春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疗休养的老年人363例,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血压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与无高血压组均以非杓型为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7.5%和76.3%;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M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比较: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均低于杓型组(均P<0.05),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均低于非杓型组(均P<0.05),反杓型组低于超杓型组(P<0.05);MoCA各维度得分比较:超杓型组、反杓型组的命名、延迟回忆得分均低于杓型组(均P<0.05),亦均低于非杓型组(均P<0.05),超杓型组注意维度得分低于杓型组、非杓型组(均P<0.05).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分型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2.437,95%CI:1.480~4.012),其中反杓型血压的影响相对较大(OR=5.305,95%CI:1.814~ 15.514).结论 老年人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是否患高血压无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影响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都;王赛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VA-CPT)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符合DSM-V中ADHD诊断标准的30例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IVA-CPT检测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中文版(SNAP-IV)评估.同时运用视觉oddball范式,记录P300脑电信息参数.结果 在IVA-CPT测试中,ADHD患者的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听觉/视觉控制力商数和听觉/视觉注意力商数均显著降低(均P<0.01).ADHD患者及三个亚型与对照组相比,P300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或0.01),尤在Cz更显著;但是波幅下面积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另外,ADHD患者IVA-CPT的视觉注意力商数和视觉控制力商数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 ADHD患者的P300有显著改变,主要表现为P300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可能与注意反应延缓和抑制控制损害有关.提示ADHD患者存在神经认知功能异常.
作者:陶丹红;吴绪旭;石敏;邹莹;孔微;韩耀静;陶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T7)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质粒转染法对A549细胞中FUT7基因进行过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sLeX)糖抗原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FUT7过表达质粒后A549细胞中FUT7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sLeX抗原表达增高(P<0.05),细胞侵袭能力增强.FUT7过表达质粒转染组与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1),利用sLeX抗体封闭细胞表面sLeX抗原后FUT7过表达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0.01).结论 FUT7可通过sLeX糖基化作用诱导肺癌A549细胞发生EMT,导致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
作者:梁津逍;王纪文;蔡磊;杨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预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2例,对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根据补液后心脏每博量(SV)增加值(△SV)是否≥15%分为有反应组48例和无反应组44例.通过床旁超声检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IVC)、主动脉峰值流速呼吸变异率(△VpeakAO)、肱动脉大速度变异率(△VpeakBA),并进行比较,并通过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补液前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反应组患者△IVC、△VpeakAO、△VpeakBA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均P<0.05),补液后两组患者HR、MAP与补液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反应组患者CVP较补液前明显升高(P<0.05),△IVC、△VpeakAO、△VpeakBA均较补液前明显降低(均P<0.05),无反应组患者CVP较补液前明显升高(P<0.05),△IVC、△VpeakAO、△VpeakBA与补液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C、△VpeakAO、△VpeakBA以及3者拟合预测AUC分别为0.714、0.808、0.821、0.937,△IVC、△VpeakAO、△VpeakBA间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IVC、△VpeakAO、△VpeakBA AUC均明显低于三者拟合预测AUC(均P<0.05).结论 应用床旁超声测量的△IVC、△VpeakAO、△VpeakBA能够对ICU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容量反应性预测,可对其液体治疗进行指导.
作者:张立群;干朝晖;李舟跃;姚宝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C17.2小鼠NSCs,分为对照组、0.25mM Hcy组、0.25mM Hcy+5mM 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NSCs生长活力,流式细胞术和Caspase-3法检测Hcy对NSCs凋亡的影响,彗星实验检测Hcy对NSCs DNA的损伤程度,H2DCF-DA染色检测NSCs的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 Hcy能诱导细胞ROS产生和DNA损伤,从而导致NSCs凋亡增加.相反,NAC可降低Hcy诱发的ROS产生,明显改善DNA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 Hcy能诱导NSCs ROS产生和DNA损伤,并导致NSCs凋亡;而减少Hcy引发的ROS产生可以明显改善DNA损伤并提高细胞存活率.
作者:王丹;阮妙华;周爱华;钱燕;陈亦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立性高血压(OHT)对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PWV)与颈动脉反射波增益指数(AI)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行生化指标、卧立位血压等检查,OHT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2min平均收缩压升高≥20mmHg,平均收缩压增加或减少<20mmHg即直立性血压正常(ONT).分别测定PWV和AI.结果 OHT组与ONT组PWV、仰卧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T组直立位时AI明显高于ONT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HT与AI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30,P<0.05).结论 OHT可能与动脉压反射波增强相关并受动脉性能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秋实;周智林;谢晓林;林玎;林萍;刘路平;马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