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检查致膈疝1例报告

刘俊伟;施骅;杨上文;戴木根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结肠镜检查技术不断提升;但它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在诊治过程中仍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下消化道出血、气胸和纵隔气肿等.膈疝是结肠镜检查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院近期发生1例,现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疗休养的老年人363例,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血压昼夜节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与无高血压组均以非杓型为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7.5%和76.3%;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M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比较: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均低于杓型组(均P<0.05),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均低于非杓型组(均P<0.05),反杓型组低于超杓型组(P<0.05);MoCA各维度得分比较:超杓型组、反杓型组的命名、延迟回忆得分均低于杓型组(均P<0.05),亦均低于非杓型组(均P<0.05),超杓型组注意维度得分低于杓型组、非杓型组(均P<0.05).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分型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引起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2.437,95%CI:1.480~4.012),其中反杓型血压的影响相对较大(OR=5.305,95%CI:1.814~ 15.514).结论 老年人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是否患高血压无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影响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都;王赛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果 介入治疗术后17例患者出血停止,成功率为85.0%.3例患者仍有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发热7例,出现发热伴下腹部疼痛1例,出现发热伴宫内感染1例,出现右侧臀部及大腿轻微疼痛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可好转.结论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创伤小,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切除患者子宫.

    作者:陈水兵;金诗湘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声门新生物堵塞致紧急气道抢救1例体会与反思

    患者 男,48岁.因“声门新生物2年、声音嘶哑加重2个月”入院,见图1.术前访视考虑到声门新生物较大,可能无法插管,建议保留自主呼吸,在表面麻醉辅助镇静、镇痛的条件下尝试气管插管,若无法插管则放弃麻醉,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意并签字.次日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护,给予吸纯氧20min后,利多卡因喉部表面麻醉、瑞芬太尼15μg/(kg·min)、依托咪酯20mg静脉注射.但此时患者呼吸突然消失,托起下颌面罩加压给氧无法通气.增加APL阀压力至75,仍然无法通气,腹部逐渐膨胀.

    作者:曹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中的应用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从实体瘤或转移灶脱落后释放进入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CTCs检测与肺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评估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有重要作用.本文就CTCs检测技术以及其在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毕向雁;刘苓霜;姜怡;沈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与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腺病毒虽然不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但易引起重症腺病毒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导致死亡,也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仍是一个难题.目前认为,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和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紊乱是肺炎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对腺病毒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相关研究的分析,探讨腺病毒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可以揭示腺病毒肺炎发生的严重程度与T细胞免疫及辅助性T(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之间的联系,为临床医生判断重症腺病毒肺炎和预测可能会演变进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提供依据.本文就T细胞免疫和Th1./Th2细胞因子与腺病毒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应旦红;郑丽丽;许航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3.0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3.0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腰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9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行腰椎DTI扫描,共获得82个腰椎间盘.在常规MRI上将82个腰椎间盘分为未膨出、膨出、突出、脱出等4个类型,按照纤维示踪(FT)图纤维环形态学改变分为完整型、断裂型、不规则型,比较FT图与常规MRI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价值;同时分析国际公认用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Pfirrmann(Pm)分级与各向异性(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FT图与常规MRI表现不完全符合;不同FT图分型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分级与ADC值呈负相关(rs=-0.643,P<0.05),与FA值呈正相关(rs=0.712,P<0.05).结论 3.0T MR DTI在阐述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定量评价退变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在临床工作中,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诊断首选常规MRI.

    作者:刘超;陈兴灿;刘琦;闫春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叶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的主要原因.叶酸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已有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服用叶酸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泡沫细胞形成,从而发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叶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孙雷;池菊芳;郭航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U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IA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189例UIA患者术后发生癫痫17例,术前发作癫痫、动脉瘤大直径≥15mm是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OR=2.999、3.547,均P<0.05).结论 术前发作癫痫、动脉瘤大直径≥15mm与UIA术后癫痫发作有关.

    作者:夏鹏飞;王伟;邹亮;李双;崔朋玉;孙世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脑出血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AVPR)基因多态性对脑出血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47例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和肽素浓度及AVPR基因多态性.根据4周后头颅MRI结果分为再发脑梗死组55例和未发脑梗死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浆和肽素浓度及AVPR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出血后脑梗死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能力分析及佳临界点的确定.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发脑梗死组血浆和肽素浓度高于未发脑梗死组(P<0.05),A等位基因频率及AA基因型分布频率亦高于未发脑梗死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浆和肽素AUC为0.746,灵敏度为63.0%,特异度为82.8%,大约登指数为0.458;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能力AUC为0.921,灵敏度为83.4%,特异度为88.3%,大约登指数为0717.结论 脑出血后脑梗死发生与血浆和肽素及AVPR基因多态性有关,和肽素-AVPR基因模型对脑出血后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金孟浩;郑伟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C17.2小鼠NSCs,分为对照组、0.25mM Hcy组、0.25mM Hcy+5mM 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NSCs生长活力,流式细胞术和Caspase-3法检测Hcy对NSCs凋亡的影响,彗星实验检测Hcy对NSCs DNA的损伤程度,H2DCF-DA染色检测NSCs的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 Hcy能诱导细胞ROS产生和DNA损伤,从而导致NSCs凋亡增加.相反,NAC可降低Hcy诱发的ROS产生,明显改善DNA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 Hcy能诱导NSCs ROS产生和DNA损伤,并导致NSCs凋亡;而减少Hcy引发的ROS产生可以明显改善DNA损伤并提高细胞存活率.

    作者:王丹;阮妙华;周爱华;钱燕;陈亦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的管理和护理防护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39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医护人员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HIV感染孕妇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对策如下:护理重点要严格消毒隔离,分娩期做好产道的消毒处理、缩短产程、避免侵袭性操作;新生儿娩出后做好呼吸道清理、脐带处理及皮肤清洁,采用人工喂养、药物阻断,可有效防止母婴传播.自觉遵守标准化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防止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冯杏君;卢兰琴;谢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

    烟雾病是一种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好发于东亚地区人群.烟雾综合征是在明确病因下出现的典型烟雾病样改变.本文就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付雄洁;曾翰海;芦晓阳;姚远;王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视听注意反应与P300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VA-CPT)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符合DSM-V中ADHD诊断标准的30例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IVA-CPT检测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中文版(SNAP-IV)评估.同时运用视觉oddball范式,记录P300脑电信息参数.结果 在IVA-CPT测试中,ADHD患者的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听觉/视觉控制力商数和听觉/视觉注意力商数均显著降低(均P<0.01).ADHD患者及三个亚型与对照组相比,P300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或0.01),尤在Cz更显著;但是波幅下面积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另外,ADHD患者IVA-CPT的视觉注意力商数和视觉控制力商数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 ADHD患者的P300有显著改变,主要表现为P300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可能与注意反应延缓和抑制控制损害有关.提示ADHD患者存在神经认知功能异常.

    作者:陶丹红;吴绪旭;石敏;邹莹;孔微;韩耀静;陶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015年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5-9月收治的45例有颅内感染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的肠道病毒,根据结果分为病例组(阳性)与对照组(阴性),比较与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结果 45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7例(37.8%).病例组脑脊液中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含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黄疸、呕吐、抽搐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将17例脑脊液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析,得到埃可病毒(ECHO)30(13例)、ECHO 16(2例)和柯萨奇病毒(CV)B2(2例);对上述临床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参考株的同源性达89.6%~98.3%.结论 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局部暴发流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符合病毒性脑炎的特点,但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ECHO 30是主要病原体,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暴发流行可能是浙江省ECHO 30分离株的又一暴发流行.

    作者:张琼;刘玉洁;李伟;尚世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胸廓成型术在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救治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廓成型术在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5例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接受胸廓成型术45例,行呼吸机内固定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手术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均优于保守组(均P<0.01).结论 胸廓成型术可用于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的治疗,疗效优于呼吸机内固定.

    作者:俞晓军;姜正科;冯侃;郑武俊;陆勇;鲍斌;张世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颅内动脉瘤伴开窗畸形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构建颅内动脉瘤(IA)伴开窗畸形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可行性,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选取1例前交通动脉瘤伴开窗畸形的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获得患者颅脑CT原始数据.应用Mimics软件连续读入DICOM格式的颅脑CT原始数据,采用阈值分割与手动分割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方法得到感兴趣部位,并选择3D重建按钮进行三维重建.再应用Geomagic studio软件以“抽壳法”对三维重建模型的表面三角面片形态网格和血管壁截面作进一步优化处理,再现血管壁的真实形态.优化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以标准模板库(STL)格式保存并输出.应用CFX软件进行三维刚性模型的数值仿真,并分析与动脉瘤生长及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联合应用Mimics软件和Geomagic studio软件首次成功建立了IA伴开窗畸形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模型进一步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作了相关血流动力学分析,形象地显示了瘤中各区域动脉瘤壁的壁剪切力分布情况.在血流冲击瘤颈处,壁剪切力大,瘤体次之;在瘤顶处剪切力小;在开窗处,壁剪切力明显增大.结论 借助可靠的CT成像技术和优化的建模方法,联合应用Mimics软件和Geomagic studio软件可以成功建立IA伴开窗畸形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分析动脉瘤各个区域和开窗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作者:段玉霞;陈伟建;刘一骏;刘瑾瑾;李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磷酸化4E-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磷酸化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结合蛋白(p-4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64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p-4E-BP1表达,采用qRT-PCR、Western bolt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4E-BP1、p-4E-BP1的mRNA、蛋白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6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p-4E-BP1均有表达,其中低表达69例(42.1%),高表达95例(57.9%).p-4E-BP1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关,其中细胞分化较差、浸润较深、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的结直肠癌患者p-4E-BP1表达均较高(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4E-BP1 mRNA、蛋白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p-4E-BP1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高(P<0.05).p-4E-BP1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短于低表达组(均P<0.05).p-4E-BP1蛋白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RR=5.414、4.754,均P<0.05).结论 p-4E-BP1高表达与肿瘤进展以及不良预后相关,p-4E-BP1可作为临床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作者:陈亦明;王继生;徐鲁白;周斌;范恒伟;高静;谢君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术前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CT引导带钩钢丝针(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8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30min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再行全胸腔镜探查肺部病灶并作楔形切除,然后根据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术式.记录Hook-wire定位情况的相关指标、术前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各1枚结节)术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19枚,良性病变9枚;结节大小为(8±5)mm,结节距胸膜垂直距离为(8±4)mm;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时间为(16.5±5.2)min,进针深度为(63±12)mm.24例患者定位针准确定位于结节中,定位操作过程中出现气胸者4例,均不需要急诊行胸腔穿刺治疗.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量30~500(150±50)ml;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患者1周后才拔除胸管.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腺癌8枚、微浸润癌2枚、原位癌5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枚、慢性炎症3枚、炎性肉芽肿2枚、错构瘤1枚、结核1枚和平滑肌瘤病2枚.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术具有可行性良好、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有效减少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和时间.

    作者:伍勇勇;何雪明;何忠良;宣浩军;陈国兴;刘志军;杨光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分为常规组(64例)和肺康复组(7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住院期间即开始肺康复护理,并延续12周的随访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随访周期内常规组和肺康复组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入院次数.结果 肺康复组与常规组比较,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CAT评分、mMRC、血清TNF-α及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和肺康复组治疗后CAT评分为25.70±4.69、22.13±4.27,mMRC为2.41±0.73、2.10±0.66,血清TNF-α水平为(5.94±2.04)、(5.12±1.89)pg/ml,IL-6水平为(4.29±1.04)、(3.85±1.07)pg/m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治疗后肺康复组与常规组比较,CAT评分、mMRC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周期内,急性加重次数及再住院次数肺康复组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实施肺康复,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改善生存质量、症状及运动能力,减少急性加重对肺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急性加重后的炎症反应,降低短期再入院的风险.

    作者:陶学霞;徐月花;邵银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187例T2DM患者,测定血压、身高和体重;测量Hcy、空腹C肽、生化指标.根据Hcy水平将T2DM分成两组:Hcy>10.0μmol/L为高Hcy组与Hcy≤10.0μmol/L为正常Hcy组.采用UKPDS风险评估模型计算10年冠心病(CHD)风险、致死性CHD风险、卒中风险和致死性卒中风险.结果 187例患者中高Hcy组93例(49.7%),正常Hcy组94例(50.3%);高Hcy组年龄、C肽水平高于Hcy正常组(P<0.01).高Hcy组CHD风险、致死性CHD风险、卒中和致死性卒中风险均高于Hcy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 T2DM患者合并Hcy升高增加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作者:岑孟君;张春槐;单鹏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