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因素分析

赵一贫;朱六龙

关键词:老年患者, 转子间骨折, 术后, 隐性, 失血量, 髋部骨折, 血红蛋白含量, 围手术期, 血细胞比容, 人口老龄化, 治疗, 相关因素, 手术时机, 可知因素, 骨折患者, 骨折分型, 股骨近端, 相关性, 髓内钉, 老年人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逐渐增多,90%的髋部骨折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年来,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为主导的术式逐渐成为治疗的主流,但并发症也相应显现,其中术后隐性失血困扰较大,手术记录出血量往往并不能反映围手术期失血量[1]。笔者对77例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可知因素(性别、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时机、术前贫血情况)与失血情况[血红蛋白含量(Hb)、血细胞比容(HCT)]的相关性。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壁微创眼眶减压术治疗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护理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与Graves忆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居眼眶病的首位[1],发病机制不明,其特点为眼球突出、眼外肌肥大、眼睑退缩、暴露性角膜炎及伴有视神经病变等,严重者可致失明。当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和球后注射等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采用三壁微创眼眶减压术治疗8例(11眼)重度TAO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舒苏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省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阳光用药情况分析

    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将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作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要求加强卫生部门对医疗费用的监管控制,制止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

    作者:缪建华;骆华伟;胡斌春;高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次性直视人工流产手术系统在高危人工流产中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手术是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高危早期妊娠的妇女在行人工流产手术时,因其自身生殖器官局部病理因素或全身性的病理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1]。我院自2013年来引入了一次性直视人工流产手术系统,将其应用于高危早期妊娠的妇女人工流产手术,与普通人工流产手术比较,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奇红;项晓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然呼吸下高螺距双源CT肺动脉造影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自然呼吸状态下高螺距双源CT肺血管造影(CTPA)技术对可疑肺栓塞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影像质量。方法对54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高螺距组),采用第二代双源CT行CT肺血管造影(CTPA),患者在自然呼吸下行高螺距CTPA检查(螺距为3.0,120kV,100mAs,50ml对比剂);另选前期检查患者54例作为常规组行常规CTPA检查(螺距为0.8,120kV,100mAs,80ml对比剂),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记录PA强化程度、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的整体质量、扫描范围内肺动脉分支是否存在对比剂充盈不均和心脏、呼吸运动伪影以及辐射剂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螺距组肺动脉主干(PT)及尖段(S1)肺动脉、后基底段(S10)肺动脉的平均 CT值为(404±104)、(453±119)和(453±119)HU,平均图像背景噪声(11±2)HU,平均检查时间为(0.67±0.09)s,平均辐射剂量为(142±31)mGy cm,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检查图像无呼吸及心脏的运动伪影。肺动脉分支未见完全或部分缺损,所有患者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自然呼吸下状态高螺距双源CTPA检查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没有产生呼吸和心脏的运动伪影,且可避免出现瓦氏(Valsalva)呼吸所致的伪影。

    作者:邓国辉;胡红杰;张文明;陈彬;胡吉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慢性病诊疗实践的参与式社区医生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慢性病的诊疗知识水平,并对基于常见慢性病诊疗实践的交互式小组培训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3年7月~2014年6月,对义乌市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师进行慢性病诊疗知识问卷调查,并实施小班化互动式“二组二段式”新型培训模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社区医生慢性病综合防治及社区管理能力水平较低,接受新型培训模式的医生慢性病危险因素知识及社区综合管理知识的平均答对率由31.8%提高到59.0%(P<0.01)。(2)接受新型培训模式的医生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康复知识及社区管理知识的平均总分在培训前后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以问题为中心,以病例为引导”的“二组二段式”小班化互动式新型社区医生慢性病规范化诊疗知识的培训模式简单实用,明显提高社区医师对慢性病的诊疗水平,可在社区医院或基层培训机构全面推广。

    作者:刘晓玲;朱妙;商群宪;王文娟;倪卫子;丁明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VaIN 43例,对其先期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期疾病有宫颈上皮内瘤变17例(39.5%),子宫颈癌24例(55.8%),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继发VaIN的中位时间为术后21个月。24例(55.8%)无临床症状,13例(30.2%)阴道分泌物增多,6例(14.0%)有阴道烧灼感。病变多位于上段阴道(34/43,79.1%)。38例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阳性率为92.1%(35/38),其中30例在两次病程中均为阳性。4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4例经腹行全阴道切除术,7例经会阴行阴道部分切除术,29例行高频氩气刀黏膜剥脱术。术后2例(4.7%)病变持续,5例(11.6%)缓解后复发,均为VaIN。4例再次行黏膜剥脱术,无一例进展为浸润癌。结论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VaIN多见于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位发病时间为术后21个月。HPV感染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导致的阴道黏膜受损可能促进了VaIN的发生。高频氩气刀阴道黏膜剥脱术治疗VaI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郑爱文;孙海燕;陈雅卿;杨悦;章捷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龄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独立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高龄老年(≥80岁)男性腰椎骨密度(LBMD)的独立相关因素,寻找提高高龄老年男性LBMD的方法。方法对1066例高龄老年男性进行LBMD测定、血液生化、骨代谢和生殖激素等指标的检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筛选高龄老年男性LBM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高龄老年男性LBMD的独立相关因素有体重指数(β=0.018,P<0.01)、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0.226,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β=-0.047,P<0.01)、雌二醇(β=0.002,P<0.01)。结论维持合理的体重指数和雌二醇水平,降低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水平,积极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是提高高龄老年男性LBMD的重要方法。

    作者:应奇峰;边平达;李秀央;陈锦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时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肝癌根治术后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

    我国肝癌发生率较高,全麻肝癌根治术后恢复期的管理和护理对整个围术期尤为重要。七氟烷是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常复合静脉麻醉药短程或全程吸入。有研究报道七氟烷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1-3],其在肝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我们观察本院90例行全麻下肝癌根治术患者,分别行七氟烷缺血预处理或后处理或全程吸入,术后带管进入恢复室,观察不同时程七氟烷吸入后苏醒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以防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钱淑英;胡礼宏;徐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于70岁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和意义

    目的:探讨>70岁老年患者慢性胃炎中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的慢性胃炎240例,分为>70岁老年研究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和20~60岁的中青年对照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GⅠ、PGⅡ,计算PGⅠ/PGⅡ(PGR)。结果对照组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R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R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PGⅠ、PGR降低(P<0.05)。根据ROC曲线>70岁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和PGR的界值分别为97.25μg/L、6.75。结论血清PG检测对老年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有意义,针对老年患者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参考范围。

    作者:季霞;蔡建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简称医院感染或院内感染。在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应列入[1-3]。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4]。医院感染在妇产科手术或产后常见,主要包括:术后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现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150例本院的妇产科住院患者资料,探讨妇产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替罗非班在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顿服,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次/d,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5μg/kg)在3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7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相关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住院期间出血及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事件发生率、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2~3级者75例(93.75%),ST段回落幅度为(69.96±15.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例(82.86%)和(64.18±1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6例(7.5%),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情况未见明显增多(P>0.0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LVEF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MACE发生率则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提高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同时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作者:黄建振;钱正明;高世龙;彭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iR-2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效应分析

    目的:分析miR-2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效应。方法采用茎环RT- qPCR方法检测38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miR-212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常用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不同浓度miR-212 inhibitor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通过MTT法分析细胞活性,通过Tran- swel 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miR-21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分析miR-2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常用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发现,miR-2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及增殖指数(ki67)相关(P<0.05),与月经状况、肿块大小、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细胞干预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12 inhibito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活性(P<0.05)和细胞迁移(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的miR-212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瞿海江;张筱华;黄关立;胡哲;魏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0年制定了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在2004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上,重点讨论了该草案的增补和修订内容,2006年更名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同年11月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全体委员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并于2007年发布。自该指南发布以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原atitis,AP)的规范化诊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 AP严重度分级方法、局部相关并发症定义、外科干预时机和方式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增补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急性胰腺炎诊治过程。修订后的指南更名为《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且依照新的AP 分类标准,主要讨论中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作者:王春友;李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医学》“病例讨论”栏目征稿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假体位置与稳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时3种不同髋臼假体位置与髋臼假体初始稳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扫描数据中,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髋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在真臼位置安放髋臼假体的解剖位重建、将髋臼内壁打磨穿透内移的中心化重建、和在真性髋臼上方假臼高位重建3种常见的临床手术方案,模拟不同臼杯假体位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稳定的影响。结果髋臼假体在真臼位置安放的解剖重建,出现应力集中和大剪切应力的可能性小,穿透内移安放的模拟应力分布略高于真臼重建,而在假体上移高位安放的模拟则出现预测应力大幅增加。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尽可能在真臼位置重建和安放臼杯假体,以达到优的应力分布和稳定性。

    作者:潘浩;胡庆丰;肖鲁伟;贾高永;廖胜辉;朱杭;何永江;王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O- GIcNAc转移酶在直肠癌中的分布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了解O- GIcNAc转移酶(O- GlcNAc transferase,OGT)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直肠癌组织芯片上染色OGT,确定表达情况,并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了解OGT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是否有差异。结果 OGT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12.22%、“+”27.78%、“++”44.44%、“+++”15.56%,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18.89%、“+”42.22%、“++”37.78%、“+++”1.11%;癌组织中OGT高表达(++和+++)为60.00%,高于癌旁组织中OGT高标的量38.89%;OGT高表达直肠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是82.90%和60.0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字2=7.452,P=0.006)。结论OGT在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直肠癌中高表达的3年生存率较低,OGT可能参加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徐道绲;杨海华;钱伟;王微;边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59~95岁,平均77.6岁;左侧4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72例,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9例。骨折根据按Evans- Jensen分型:Ⅲ型61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5.1d。结果本组96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1.0min。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合并脑血管疾病死亡,剩余9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2周。术后肺部感染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5例,良3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1.5%。随访期间无手术部位感染、无髋内翻、内固定折断及骨折再移位,无螺旋刀片断裂、拔出和切出等并发症。结论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作者:陈红卫;张根福;赵胜春;吴国林;赵钢生;潘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锁定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31例分析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不仅很难处理而且预后不佳,但加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这种复杂骨折的治疗结果。笔者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使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且年龄>65岁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此类骨折的特点和手术疗效。

    作者:郑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灭菌卫生巾代替敷料在肛门术后应用观察

    痔、瘘等肛门手术后切口护理是手术后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其中换药是一个重要的护理环节,保护术后切口,不致使敷料脱落及切口周围皮肤损伤,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敷料固定牢靠是长期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1]。但由于患病部位的特殊性,一般伤口敷料难以固定,行走或活动时极易脱落或因纱布摩擦致使皮肤损伤[2]。常规的肛门换药是将患者肛门切口按常规消毒后,塞入无菌纱条,用数层灭菌纱布完全覆盖在肛门上,再用2条透明胶布竖形固定纱布在两侧臀部或用3L伤口粘贴敷料固定,但此方法固定敷料易发移位、卷边,脱落,且纱布渗水效果不佳,若切口渗液较多时,易污染被服,导致患者不适。我们使用灭菌卫生巾代替伤口粘贴敷料进行固定,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旭文;王琴玲;林旭程;王沈娟;郑元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医学》对计量单位的要求

    本刊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血压仍以mmHg表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