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股动脉置入化疗泵对恶性肿瘤贯序化疗

陈晓林;孙刚;赵鑫福

关键词: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摘要:近几年来,经皮穿刺动脉插管置入化疗泵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已被应用于临床.外科多采用手术中置入化疗泵,但只限在外科手术中进行,而放射科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锁骨下动脉置入化疗泵,具有穿刺难度高,易引起气胸的缺点,给置入化疗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用介入治疗常采用的股动脉插管,作为置入化疗泵的基本通道,简便了操作程序,很少引起并发症.采用化疗泵贯序化疗,提高了疗效.为晚期恶性肿瘤的局部化疗开辟了一条新的给药途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波测量胆囊体积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索圆锥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的临床实用性和正确性.材料与方法:运用 B型超声波测量 1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胆囊各径线,分别用圆锥体公式、椭圆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手术切除胆囊后测得胆汁容积为实际容积,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结果,评价圆锥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的准确性.结果:圆锥体公式计算所得的胆囊容积较椭圆体公式更接近实际测量数值,两方法所计算出的胆囊容积有统计学差别(P<0.05);椭圆体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容积间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而圆锥体公式结果与实际容积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圆锥体公式较椭圆体公式更接近实际容积并能代表胆囊实际容积.

    作者:刘嘉林;鲍世韵;余小舫;郑锦锋;张励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白质疏松MR成像及临床研究

    脑白质疏松(LA)是 Hachinski等 [1]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脑白质内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近年来,被许多学者所接受,并对其临床意义做了较深入探讨.随着社会老年化和 CT、MRI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白质疏松的检出大为提高,本文结合文献就其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作者:王长生;马翠芝;杨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CT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 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 CT影像表现.结果: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其 CT征象为:偏心囊性膨胀性破坏,骨壳完整或残缺,可有不规则硬化缘,破坏区内软组织密度不均匀,部分病例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瘤组织强化明显.结论:骨巨细胞瘤的 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扫描诊断骨巨细胞瘤优越性大于 X光平片,两者密切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亚玲;刘玉珂;王平;张国庆;孔西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关.肌瘤的大小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 40岁以上的白人妇女中发病率约 20%,在 50岁以上仍有月经的女性中发病率达 40% [1];在未产妇中更常见;黑人女性发病率更高、发病时间更早;非洲-加勒比地区女性的发病率是白人的 3~9倍.停经后肿瘤缩小.临床症状通常有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而出血是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的常见症状,并常导致缺铁性贫血;肌瘤的肿瘤效应及增大的子宫可产生泌尿道及神经症状如腹胀及疼痛、下坠不适感.另外子宫肌瘤还可导致不孕及流产 [2,3].

    作者:潘新元;崔进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1例

    病例孕妇,27岁,孕 1产 0,孕 38W,自觉胎动次数明显减少,遂行超声检查.超声图像:胎儿双顶径 8.6cm,脊柱连续,可见缓慢的胎心搏动,约 98次 /分,羊水深 8.1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回声均匀一致,于胎儿骶尾部可见 8.9cm× 8.4cm中等回声光团

    作者:冯国青;柴智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内胆脂瘤误诊为三叉神经肿瘤1例

    病例男,54岁,因左侧面部麻木,左侧口角歪斜,左眼闭合不能 10月余,加重半月伴左耳听力减退.查体:神清,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左额纹消失,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口角稍向右侧歪斜,伸舌基本正常,左耳听力较右侧明显减退,嗅觉正常.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氏征阳性.血、尿、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

    作者:冉茂昌;罗纪元;黄建平;甘全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

    子宫后方囊性包块,与子宫粘连,内见光带分隔.图 2 右附件区囊性包块,内见强回声团,后方伴弱声影.

    作者:陈红;杨舒萍;陆志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并十二指肠闭锁1例

    病例女,32岁.妊娠约 38周,因停经史不详来院就诊.产科检查:体重 63kg,腹围 98cm,宫高 37cm,血压 15/10kPa,头位,胎心好,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早期乳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与乳腺纤维腺瘤混淆.以往常经针刺活检或取材病检确诊.近年来由于超声多普勒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无创而敏感的辅助检查.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梁志宁;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囊腺癌是卵巢多见的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已有较多报道 [1-4],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相关报道较少.我院 1998年 1月~2001年 1月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2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来传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读片窗

    病史:女,12岁,以上腹痛 3月,发现上腹部肿物 1天来诊.查体上腹略饱满,可触及实质性肿物,上界不清,硬如石样,活动差,表面不光滑,触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肝功、骨穿正常,AFP 2.45IUml(≤5IU/ml).影像表现:CT:肝脏体积增大,肝内可见大小不等、多发的低密度病灶,大者约 5cm× 4cm,小者约 1cm× 1cm,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区(图 1).MR:(SE 500/15 FSE 3482/96 GRE 120/2)平扫肝脏饱满,肝缘表面尚光滑.可见肝脏内多发大小不等病灶,呈圆形、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楚,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作者:刘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先天性胃幽门异位并十二指肠球部缺如1例

    胃先天性幽门异位并十二指肠球部缺如较罕见,我们见到 1例,报道如下.病例男,58岁,主诉:上腹部疼痛 20天,加重 3天.查体:面色稍苍白,巩膜无黄染,肝脾无肿大,上腹部轻度压痛.上消化道气钡造影示:胸腹部透视如常,食道未见异常.胃扩张不成比例,粘膜纹粗大,于胃小弯中部可见异位的幽门开口,幽门管狭长,粘膜纹纵行粗大,十二指肠球部缺如,幽门直接与十二指肠降段相接,胃体盲端轻度扩张.

    作者:张皓;周怀琪;郭顺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螺旋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及分期的价值

    目的:分析胃癌螺旋 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进一步评估螺旋 CT对胃癌的检出及分期.方法:对 42例术前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进行双期动态螺旋 CT扫描,分析 CT图像上肿瘤的胃壁侵犯情况及淋巴结检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CT扫描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50%,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100%,对 T1,T2,T3,T4期的准确性分别为 50%,83.3%,60%,33.3%.胃癌 CT扫描显示胃壁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均匀强化.结论:胃壁增厚及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对诊断胃癌有意义.虽然螺旋 CT对淋巴结的检出率较低,但此方法对临床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还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建议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 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

    作者:周晓峻;裘敏剑;章士正;郑伟良;胡吉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超声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 12例(15肾)重复肾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 8例(11肾)经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结果: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特别是伴有积水的患者,具有特征的声像图表现.结论:超声对重复肾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云超;张青萍;邓又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肿瘤的CO2微泡超声造影的研究现状

    CO2作为超声造影剂应用于临床早由 Matsuda于 1986年首先报道 [1],认为经肝动脉的 CO2造影可以提高超声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并有助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90年代以后,肝肿瘤的 CO2造影报道逐渐增多,其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CT及传统动脉造影.本文将对 CO2微泡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丁红;王文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NF)的 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 12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 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NFⅠ型 10例,NFⅡ型 2例,MRI能够很好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结论:MRI是诊断神经纤维瘤病的优影像学方法.

    作者:季洪兵;郑春雨;吴纪瑞;王锦良;董其龙;李铭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CT的应用价值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颌面部外伤病人中较为常见,在下颌骨骨折中仅次于下颌体和下颌角骨折,且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 [1],普通 X线检查较难明确诊断其骨折类型.本文收集了 8例下颌骨外伤后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 CT扫描,分析其 CT表现

    作者:顾卫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眼眶炎性假瘤的CT分析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病因尚不明了,病理上归属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现将我院 1990~1999年近 10年间资料完整的 38例眼眶炎性假瘤的 CT征象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傅国林;李新华;崔文国;张海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6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声像图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6例均为生育期女性,年龄 21~36岁,平均 30岁,均以突然腹痛就诊,腹痛时间为 2小时~2天,腹痛多在月经过后 19~20天发生,仅 2例月经期延长 7天和 9天,均无阴道不规则流血,16例均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使用仪器为 ALOKA SSD-63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 3.5MHz.常规妇科 B超检查,急诊患者行生理盐水充盈膀胱.

    作者:林海淑;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部恶性肿瘤多弹头射频治疗CT评价

    目的:用 CT评价肺部恶性肿瘤多弹头射频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多弹头射频电极行射频热凝固治疗 40例共 58个病灶,治疗后即时及 3或 6个月后 CT扫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即时 CT扫描显示病灶周边渗出,38个病灶密度减低,31个病灶内出现小气泡影;3或 6个月后 CT复查 3个病灶完全消失,36个缩小,10个增大,9个基本无改变.37例有肺部相关症状及体征在治疗后消失或好转.结论:多弹头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CT可准确引导射频针的插入及显示肺癌治疗后的病理改变.

    作者:林顺发;陈俊辉;王少彬;刘源;曹伟华;黄旭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