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荣
病史:女,12岁,以上腹痛 3月,发现上腹部肿物 1天来诊.查体上腹略饱满,可触及实质性肿物,上界不清,硬如石样,活动差,表面不光滑,触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肝功、骨穿正常,AFP 2.45IUml(≤5IU/ml).影像表现:CT:肝脏体积增大,肝内可见大小不等、多发的低密度病灶,大者约 5cm× 4cm,小者约 1cm× 1cm,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区(图 1).MR:(SE 500/15 FSE 3482/96 GRE 120/2)平扫肝脏饱满,肝缘表面尚光滑.可见肝脏内多发大小不等病灶,呈圆形、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楚,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作者:刘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 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 CT影像表现.结果: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其 CT征象为:偏心囊性膨胀性破坏,骨壳完整或残缺,可有不规则硬化缘,破坏区内软组织密度不均匀,部分病例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瘤组织强化明显.结论:骨巨细胞瘤的 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扫描诊断骨巨细胞瘤优越性大于 X光平片,两者密切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亚玲;刘玉珂;王平;张国庆;孔西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胃先天性幽门异位并十二指肠球部缺如较罕见,我们见到 1例,报道如下.病例男,58岁,主诉:上腹部疼痛 20天,加重 3天.查体:面色稍苍白,巩膜无黄染,肝脾无肿大,上腹部轻度压痛.上消化道气钡造影示:胸腹部透视如常,食道未见异常.胃扩张不成比例,粘膜纹粗大,于胃小弯中部可见异位的幽门开口,幽门管狭长,粘膜纹纵行粗大,十二指肠球部缺如,幽门直接与十二指肠降段相接,胃体盲端轻度扩张.
作者:张皓;周怀琪;郭顺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关.肌瘤的大小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 40岁以上的白人妇女中发病率约 20%,在 50岁以上仍有月经的女性中发病率达 40% [1];在未产妇中更常见;黑人女性发病率更高、发病时间更早;非洲-加勒比地区女性的发病率是白人的 3~9倍.停经后肿瘤缩小.临床症状通常有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而出血是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的常见症状,并常导致缺铁性贫血;肌瘤的肿瘤效应及增大的子宫可产生泌尿道及神经症状如腹胀及疼痛、下坠不适感.另外子宫肌瘤还可导致不孕及流产 [2,3].
作者:潘新元;崔进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颌面部外伤病人中较为常见,在下颌骨骨折中仅次于下颌体和下颌角骨折,且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 [1],普通 X线检查较难明确诊断其骨折类型.本文收集了 8例下颌骨外伤后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 CT扫描,分析其 CT表现
作者:顾卫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材料和方法 16例均为生育期女性,年龄 21~36岁,平均 30岁,均以突然腹痛就诊,腹痛时间为 2小时~2天,腹痛多在月经过后 19~20天发生,仅 2例月经期延长 7天和 9天,均无阴道不规则流血,16例均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使用仪器为 ALOKA SSD-63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 3.5MHz.常规妇科 B超检查,急诊患者行生理盐水充盈膀胱.
作者:林海淑;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简称骨纤)恶变为肉瘤罕见.据国外文献报道,骨纤恶变率约为 0.5%,而国内统计恶变率也仅 3.4%,且多认为与放射治疗有关.我院遇见 1例单骨型骨纤自发恶变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杜纯忠;储关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癌螺旋 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进一步评估螺旋 CT对胃癌的检出及分期.方法:对 42例术前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进行双期动态螺旋 CT扫描,分析 CT图像上肿瘤的胃壁侵犯情况及淋巴结检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CT扫描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50%,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100%,对 T1,T2,T3,T4期的准确性分别为 50%,83.3%,60%,33.3%.胃癌 CT扫描显示胃壁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均匀强化.结论:胃壁增厚及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对诊断胃癌有意义.虽然螺旋 CT对淋巴结的检出率较低,但此方法对临床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还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建议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 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
作者:周晓峻;裘敏剑;章士正;郑伟良;胡吉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男,54岁,因左侧面部麻木,左侧口角歪斜,左眼闭合不能 10月余,加重半月伴左耳听力减退.查体:神清,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左额纹消失,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口角稍向右侧歪斜,伸舌基本正常,左耳听力较右侧明显减退,嗅觉正常.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氏征阳性.血、尿、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
作者:冉茂昌;罗纪元;黄建平;甘全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孕妇,27岁,孕 1产 0,孕 38W,自觉胎动次数明显减少,遂行超声检查.超声图像:胎儿双顶径 8.6cm,脊柱连续,可见缓慢的胎心搏动,约 98次 /分,羊水深 8.1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回声均匀一致,于胎儿骶尾部可见 8.9cm× 8.4cm中等回声光团
作者:冯国青;柴智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囊腺癌是卵巢多见的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已有较多报道 [1-4],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相关报道较少.我院 1998年 1月~2001年 1月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2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来传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肝包虫早期无任何症状,诊断常要依靠超声、CT、MRI等影像手段及血清学、CASONI试验与流行病学等确诊.我院由超声、CT诊断并手术证实的各型肝包虫 98例,就其超声和 CT诊断及分型进行探讨.
作者:王天排;罗菊霞;邓生德;吴惠宁;黄宝生;周新梅;朱少军;阎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 12例(15肾)重复肾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 8例(11肾)经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结果: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特别是伴有积水的患者,具有特征的声像图表现.结论:超声对重复肾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云超;张青萍;邓又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早期乳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与乳腺纤维腺瘤混淆.以往常经针刺活检或取材病检确诊.近年来由于超声多普勒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无创而敏感的辅助检查.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梁志宁;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 CDFI技术检查在原发性骨肿瘤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 Acuson128XP/10型电脑彩色声像仪,对 64例疑为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男 36例,女 28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图像中有良好表现,CDFI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内的血流形态.恶性骨肿瘤血流速度高于良性骨肿瘤,而 RI、PI前者低于后者.结论:通过二维及 CDFI观察肿瘤内部血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对原发性骨肿瘤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杨一林;段云友;宋海棠;赵柏山;曹铁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病因尚不明了,病理上归属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现将我院 1990~1999年近 10年间资料完整的 38例眼眶炎性假瘤的 CT征象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傅国林;李新华;崔文国;张海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CO2作为超声造影剂应用于临床早由 Matsuda于 1986年首先报道 [1],认为经肝动脉的 CO2造影可以提高超声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并有助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90年代以后,肝肿瘤的 CO2造影报道逐渐增多,其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CT及传统动脉造影.本文将对 CO2微泡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丁红;王文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病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 37例经病理证实的单纯桥本氏病及合并症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比分析.结果:37例中,单纯桥本氏病 23例,占 62.16%,诊断符合率为 73.91%(17/23).桥本氏病合并症 14例,占 37.84%,部分诊断符合率(仅诊断了合并症)为 57.14%(8/14).23例单纯桥本氏病的声像图表现为三型:腺体回声减低型 10例(43.48%)、多发结节型 9例(39.13%)、单发结节型 4例(17.39%);彩色多普勒显示 12例(52.17%)甲状腺组织彩流丰富,呈网状分布,部分似 Graves病的“火海征”,单、多发结节型有 10例(76 92%)的结节内部可显示彩流信号.14例桥本氏病合并症,其超声表现各不相同,往往合并症病变掩盖了桥本氏病图像,而多结节时,超声无法鉴别某个结节是否有癌变倾向等.单纯桥本氏病及桥本氏病合并症结节内 Vs和 RI比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病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桥本氏病合并症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作者:唐丽娜;任永富;阎若元;尚志红;沈友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用 CT评价肺部恶性肿瘤多弹头射频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多弹头射频电极行射频热凝固治疗 40例共 58个病灶,治疗后即时及 3或 6个月后 CT扫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即时 CT扫描显示病灶周边渗出,38个病灶密度减低,31个病灶内出现小气泡影;3或 6个月后 CT复查 3个病灶完全消失,36个缩小,10个增大,9个基本无改变.37例有肺部相关症状及体征在治疗后消失或好转.结论:多弹头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CT可准确引导射频针的插入及显示肺癌治疗后的病理改变.
作者:林顺发;陈俊辉;王少彬;刘源;曹伟华;黄旭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异物诱发膀胱结石偶见.我们遇到 1例以金属铁钉为核心形成巨大膀胱结石,报告如下.病例女,20岁,以泌尿系感染收住院.近 2年因反复尿频、尿痛曾两次住院治疗,均未彻底治愈.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发作史.查体: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一隆起性包块,质地硬,活动性差.
作者:王华明;朱明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