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龙波;余亮亮;尤升杰;周小庆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miR-142-3p和miR-145-5p差异性表达,为临床寻找早期膀胱癌肿瘤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搜集51例未接受经尿道肿瘤切除术的早期膀胱癌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的清晨中后段尿液,从尿沉渣中提取RNA,采用miRNA特异性茎环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目标miRNA表达水平,分析两组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miR-142-3p和miR-145-5p及其组合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miRNA-142-3p在早期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显著升高(FC=3.93, P=0.0002,AUC=0.736)。组合测定miR-145-5p/miR-142-3p比值在膀胱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4, AUC=0.755)。结论测定尿沉渣中的miR-142-3p能有效发现早期膀胱癌,而检测miR-145-5p/miR-142-3p比值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阎家骏;沈翀;孙泽宇;任煜;周毅;李俊龙;唐桂良;潘建刚;潘寿华;徐国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Snail、Slug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4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Snail、Slug及Vimentin、E- 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Snail、Slug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8.2%和55.4%,高于癌旁组织中阳性率(13.3%和16.7%,P<0.05)。Snail、Slug蛋白表达与E- cadherin呈负相关性(r=-0.567,P<0.001及r=-0.457,P<0.001),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53,P<0.001及r=0.376,P<0.001)。Snai、Slug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转录因子Snail、Slug可能通过参与与调控EMT过程,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和侵袭相关。
作者:平金良;顾栋桦;徐炜;顾元忻;张靖华;宋鹏涛;方炜;刘进;戴利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牙外伤是儿童口腔的常见问题,常见于前牙区。牙外伤的并发症常导致年轻恒牙的牙髓坏死,此时恒牙牙根发育尚未完善,根尖孔尚未闭合[1-2]。根据创伤严重程度的不同,牙髓坏死可导致年轻恒牙牙根持续吸收。治疗此类发育未成熟牙齿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根尖孔开放的年轻恒牙获得理想的根尖封闭。根尖诱导成形术通过在根管内充填诱导根尖成形的材料可以有效行根尖封闭,在保存受伤的年轻恒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氢氧化钙被广泛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通过氢氧化钙在根管内的长时间放置,根尖位置经诱导形成硬组织屏障,这种硬组织屏障的形成对后续的根管充填及降低超充风险十分必要。尽管氢氧化钙在诱导根尖成形中被广发应用,但仍存在部分缺陷[4]:(1)诱导根尖屏障形成所用时间较长;(2)诱导形成的根尖硬组织屏障不完全可能导致微渗漏;(3)使牙本质变性可能导致根折。无机三氧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封闭性,被用于治疗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MTA诱导根尖屏障形成具有时间短、作用强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克服氢氧化钙的缺点,其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5-9],但是均以病例报道、回顾性研究为主,缺乏系统的比较和结论。为更好的比较MTA与氢氧化钙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笔者拟用循证医学分析方法评价两种材料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未发育成熟的年轻恒选择材料牙时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作者:狄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矽肺是以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正常结构的破坏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结核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1]。因此,肺结核是矽肺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简称矽肺结核),两者相互影响,加速疾病的进展及恶化,是导致矽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矽肺结核发病率高,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疗效果较单纯肺结核差[2-3]。近年来,采用免疫增强剂或菌苗提高矽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大量研究发现,母牛分支杆菌(微卡)具有预防及治疗结核病的作用,能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剂,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4]。但其是否对矽肺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仍未十分清楚。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矽肺结核病患者应用微卡菌苗进行治疗,现将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娟;韩静茵;胡祖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鼻源性头痛是临床上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的解剖学基础是解剖结构改变导致的鼻腔黏膜接触和压迫。因此,针对这一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改变解剖的压迫,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术、鼻中隔成形和鼻腔扩容术[1]。笔者通过分析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鼻源性头痛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毛华杰;马迪将;王建军;董吕华;赵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剖胸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静脉镇痛(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点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除CD8+各指标术后均有所上升(P<0.01)外,其他细胞学指标(CD3+, CD4+,NK细胞)术后均有所下降(P<0.05或0.01);B组各指标在术后72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均P>0.05),但A组仍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是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干扰较小且恢复较快的一种麻醉方式。
作者:朱韵甜;陈亦蛟;周大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总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ESBLs)大肠埃希菌儿童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预测因素,旨在从临床特点中早期识别产ESBLs细菌感染病例,指导经验性治疗。方法收集195例尿培养阳性病例,对其中112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ESBLs组与非产ESBLs组的临床特点,采用字2检验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测因素。结果195例中,大肠埃希菌为112例(占57.44%),其中产ESBLs菌株79例(占70.54%)。发病年龄<2岁、培养前使用抗生素、存在尿路异常者更易致产ESBLs菌株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组年龄更小,培养前使用抗生素及存在尿路异常的比例更高,临床上发热、血CRP值升高的表现更显著,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组经验性治疗有效率较高,平均住院日更短(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培养前使用抗生素、尿路异常、发热、血CRP升高为产ESBLs菌株感染的预测因素(OR =4.657、2.961、5.721、1.442,P<0.05)。结论对于年龄<2岁、发热性尿路感染、存在尿路异常,培养前使用过抗生素,血CRP值较高水平的病例,更有可能提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可以选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经验性治疗药物,而没有这些特点的病例,倾向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头孢三代抗生素可作为选择药物。
作者:余灵芳;陈敏广;杨青;庄捷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患者男,21岁;电工。因“头部电击伤后双眼视物模糊半个月”至眼科检查。2013年11月13日工作时不慎被4kV高压电击伤头面部、双上肢等处,入口为左侧头部(图1),出口为双上肢。患者当时曾短暂昏迷,被工友拖离事故现场,急诊送我院外科。检查:左颞部头发烧焦,大处约10cm×3cm,面部、右上臂内侧、左前臂大部皮肤炭化,创面红、干燥,右上臂有3处皮肤发白。双眼睑高度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眼底未检查。诊断:(1)高压电击伤;(2)头面颈及双上肢Ⅱ~Ⅲ度烧伤;(3)电击性眼外伤。收入我院外科治疗,予以清创、抗感染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外科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生理反应均较迟钝,发现双眼视物不清而未予以重视,半个月后创口渐愈。
作者:肖素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等级,(6)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明确性别,(8)有无质量合格证,(9)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温度要求),(10)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1)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2)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3)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2014年3月3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发布了《2014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这是该指南2008年版的更新,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国心脏外科医师重视。
作者:王春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进步,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出版业正处于转型期,面临着资本压力、竞争压力及数字化压力的多重挑战。作为期刊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也面临着如何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编辑工作是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和核心,转型期对于期刊编辑而言也是新的挑战。笔者从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的角度出发,浅谈新时期医学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胥昀;田云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能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破坏、牙周袋形成和炎症发生,进行性的附着性丧失和牙槽骨吸收[1]。牙周炎是目前人类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牙周炎患病率为70%~85%[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牙周洁治或刮治,用机械方法去除牙体上的菌斑和牙石,或口服抗生素,或使用含漱剂,但这些手段都不能有效控制牙周袋内的细菌生长,也不能有效促进牙周新附着的形成[3]。随着对牙周炎与特殊致病菌相关认识的加深,抗生素抑制牙周菌斑的化学疗法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我院对牙周炎患者实施传统牙周序列治疗的同时,辅以局部用药,即在牙周袋内注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现对其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孔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现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损伤、离子转运异常以及细胞能量利用障碍等因素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持续激活奠定了其治疗心衰的基础[1],针对此靶点的药物近几年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药物主要是ACEI、ARBs和β-受体阻滞剂,现对心衰药物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蒋承建;郭航远;孟立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退行性腰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多样,绝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确切,对于严格保守治疗无效而又存在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因患者惧怕手术、观念及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部分患者存在延期手术现象。现就我院2007-08-2012-08因退行性腰椎病早期及延期手术患者的疗效作一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谭小云;蒲涛;刘伟;刘计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而肝移植是被全世界认可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掀起第二次肝移植热潮以来,肝移植事业发展迅猛,呈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态势,在移植数量和质量方面已接近或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截至2014年4月,我国肝移植注册网站登记肝移植26751例。目前,肝移植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开展,亟待相关实践指南来指导全国肝移植工作更规范、有效、安全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定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重点阐述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术前降期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术后复发防治五部分内容。本指南采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主要参考2001牛津证据分级(表1),推荐意见强度主要参考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推荐分级等[1-2]。
作者: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根据广大读者的建议,本刊自2010年第7期起开辟“病例讨论”栏目,论文结构分为“病例摘要”和“讨论”两部分,以期通过对疑难、复杂或罕见病例的介绍和讨论,交流临床工作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各专科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医疗水平。现特向广大临床医师征集相关病例,具体要求如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来源于纤维上皮的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约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5%[1]。该病典型病例表现为实性、孤立、可移动的肿块,大体上与乳腺纤维腺瘤很难区分,在超声声像图上的表现与乳腺纤维腺瘤相似,故超声检查的术前正确诊断率低,仅有21.3%[2]。所有乳腺叶状肿瘤均有复发和去分化的潜能。由于现在对乳腺纤维腺瘤广泛采用非手术治疗,故鉴别乳腺叶状肿瘤和乳腺纤维腺瘤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义乌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作了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超声检查在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杰;冯贤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碳酸杆酶御(carbonic anhydrase御,CA御),又称G250、MN,是新发现的碳酸杆酶家族的异构体之一,基本功能为可逆性催化体内水合反应,被认为是肿瘤相关抗原,具有潜在判断肾癌预后作用的分子标记物。笔者现对CA御在肾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朱德胜;吴海啸;吴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B超引导的经皮肾镜手术不仅为肾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方法,同时也避免了X线定位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对于不合并肾积水的肾结石患者,B超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仍是技术难点;正确掌握无积水肾结石经皮肾通道的建立方法,对于该术式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昌县中医院对20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手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慧;王超国;俞寅;黄斌;王惠红;何少峰;朱章国;沈柏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气管插管是建立气道的重要方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放及保持气道通畅多的是经口气管插管,随着光学喉镜在急诊科及麻醉科的普及,插管变得越来越容易[1],但插管后判断插管是否在气管内主要通过插管内有无气流、听诊双肺呼吸音、距门齿距离来判断,受主观影响较大,而床边B超检查不仅能快速判断插管位置,并能评估肺部情况。笔者对行气管插管的50例患者采用床边B超检查判断插管位置,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咏梅;吕旭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