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耐药性的研究

卓广超;沈俊娅;朱华;冷建杭;丁禹;汪燕;郑辉;丁晓霞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性, 质粒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收集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隆播散状况及质粒介导耐药性的特性。方法通过K- B纸片法明确细菌耐药谱,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耐药菌株的克隆分型,了解其克隆播散情况,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获得耐药性质粒的接合菌,用PCR方法筛选接合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并利用S1酶切质粒再进行PFGE的方法判读分析质粒的分子大小,分析菌株间的质粒水平迁移状况。结果临床分离95株大肠埃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药物显示出广泛耐药性,PFGE分型显示克隆传播趋势不明显。耐药菌株常携带可接合性耐药质粒,质粒分子量大小分布在40~330kb,编码多种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耐药的耐药基因,包括CTX- M型、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等等。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严重,耐药性的快速传播已非同源克隆细菌的简单播散,可接合质粒造成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可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国际指南看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

    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agents, DAAs)于2011年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是全球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口服药物的出现标志着抗病毒治疗的革命。但在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丙型肝炎筛查、关怀和治疗指南》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丙型肝炎指南的推荐意见中,PEGIFN仍是成本效益显著的治疗方案。我国正处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快速发展的时期,在DAAs尚未上市时期以及未来上市后, PEGIFN的意义值得思考和关注。

    作者:魏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MGMT基因甲基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宫颈癌临床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CINI、CINII、CINIII期患者各50例和宫颈癌患者5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和CINI、II、III期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2.0%(41/50)、24.0%(12/50)、50.0%(25/50)和80.0%(40/50),而对照组未检测到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宫颈癌组和CINI、II、III期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筛查。

    作者:陆欢;陈莹蓉;孙立奇;陶志梅;张甦;邓再兴;戴利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浙江医学》对作者署名的一般要求

    同时具备以下3项条件者方可署名为作者:(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研究项目资金的获得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其同意,并在投稿时向编辑部提供相应证明材料。集体署名的文稿,在题名下列出署名单位,于文末列出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作者的具体排序应在投稿前即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浙江医学》对图表的要求

    稿件中若有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应冠有图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表格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值、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0-2012年我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感染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各种侵袭性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开展以及住院患者的老龄化,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院内感染问题。现对我院2010—2012年出现的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赵仁国;上官宗校;娄希贤;张鸣华;李克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收集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隆播散状况及质粒介导耐药性的特性。方法通过K- B纸片法明确细菌耐药谱,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耐药菌株的克隆分型,了解其克隆播散情况,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获得耐药性质粒的接合菌,用PCR方法筛选接合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并利用S1酶切质粒再进行PFGE的方法判读分析质粒的分子大小,分析菌株间的质粒水平迁移状况。结果临床分离95株大肠埃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药物显示出广泛耐药性,PFGE分型显示克隆传播趋势不明显。耐药菌株常携带可接合性耐药质粒,质粒分子量大小分布在40~330kb,编码多种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耐药的耐药基因,包括CTX- M型、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等等。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严重,耐药性的快速传播已非同源克隆细菌的简单播散,可接合质粒造成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可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卓广超;沈俊娅;朱华;冷建杭;丁禹;汪燕;郑辉;丁晓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BS可能是急性传染性胃肠炎感染后的不良后果,即所谓的感染后IBS(post infectious IBS,PI-IBS)。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表明,胃肠道感染后引起IBS的风险,相比对照组增加了6倍[1]。关于PI-IBS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肠动力改变、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持续性炎症、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就PI-IB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霄腾;吕宾;李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麻疹患儿粪便麻疹病毒核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肠道排毒情况和粪便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8例临床诊断麻疹患儿,入院时均有发热、皮疹等麻疹感染症状。在入院2d内同时采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标本在冷链条件下送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RT- 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及Ct值。同时对部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扩增均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38例患儿粪便麻疹病毒核酸阳性37例,占97.4%,Ct值23.8±3.04;咽拭子病毒核酸阳性35例,占92.1%,Ct值28.0±4.0。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05);两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5)。3例患儿咽拭子和粪便标本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均为H1a基因亚型)和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粪便病毒核酸快速检测与咽拭子标本具有相同的临床诊断价值,粪便病毒核酸拷贝数高于咽拭子病毒核酸,且粪便标本的采集具有方便、无痛苦,依从性好,不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赵仕勇;林先耀;王娟;吴亦栋;祁正红;邵启民;崔大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晕厥患儿直立倾斜试验中的护理

    晕厥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系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1],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的常见的病因[2]。直立倾斜试验(HUT)是诊断和评价药物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优劣的标准,分为基础HUT(BHUT)和药物HUT(SNHUT)[3]。现将我科对51例晕厥患儿HUT中的护理介绍如下,旨在为临床加强试验的安全性提供指导。

    作者:陈培佩;沈国莲;冯亚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3肝移植评估实践指南

    评估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的指南是由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2005年发表的。迄今,慢性肝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病因,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需要肝移植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

    作者:周霞;张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瑞安地区成人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的观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根除Hp后仍存在一定的再感染率。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国外患者Hp根除后年再感染率很低,只有0.5%~4%[1],我国年再感染率为(2.82±1.16)%[2]。理论上感染率高的人群,其再感染率也相应较高。我们对Hp高感染率的瑞安沿海地区普通人群根除Hp后的再感染率进行了观察,旨在评价普通人群Hp根除的意义,为临床如何选择根除Hp治疗及如何防止再感染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婷婷;薛瑞清;林讷;金晓昇;叶宇力;李荣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存在异常细胞的妇女413例,年龄21~77(39±1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HPV DNA分型。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1种或多种高危型HPV(HR- HPV)感染率要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宫颈癌HR- HPV感染率为100%;慢性宫颈炎患者低危型HPV(LR- HPV)感染率与CIN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R- HPV亚型感染率更常见。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HR- 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对宫颈病变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婷;王志军;吴美娟;何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组织中Ki67和血清CA125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检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组织中Ki67的表达和血清CA125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8例(研究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7例(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病灶组织中Ki67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患者Ki67阳性率(52.6%)显著高于对照组(24.6%)(P<0.05),两组Ki67阳性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均P<0.05)。研究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复发率为21.4%(P<0.05)。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Ki67的表达与CA125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作者:朱红丽;仝进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联合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0例同期癌旁3~5cm以外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OB-1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B-1阳性率分别为6.67%、13.33%、77.94%;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0.00%、20.00%、83.82%,两种蛋白阳性率在不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B-1阳性率Ⅲ、Ⅳ期(91.43%)高于Ⅰ、Ⅱ期(63.64%);有淋巴结转移(96.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67.44%);原发灶肿瘤有侵犯包膜的(95.65%)高于无侵犯包膜的(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yclinD1的阳性率在Ⅲ、Ⅳ期(94.29%)高于Ⅰ、Ⅱ期(72.73%);有淋巴结转移(10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58.88%);原发灶肿瘤有侵犯包膜的(97.83%)高于无侵犯包膜的(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NOB-1和CyclinD1阳性率均增高,两者出现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r=0.344,P<0.01)。结论 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过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华敏;范广民;曹学全;章辉;何凯;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75%的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障碍,生活大多不能完全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偏瘫、麻木、言语蹇涩不利、口舌歪斜、痴呆等。大量资料表明,脑卒中发病3个月内是进行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2],早期、及时、综合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终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2012-06—2013-06我院对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福琴;潘晓琴;王红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与硬膜外麻醉序贯使用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分娩过程中子宫节律性收缩、宫口扩张、胎儿通过产道、产道损伤修补等常会造成剧烈疼痛,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恐惧与忧虑,尤其以初产妇为甚。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舒适需求的提高,安全又无痛苦的分娩方式亟需开展[1]。法国产科医师拉玛泽(Lamaza)于1951年根据巴甫洛夫反射理论创立了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也称心理预防式的分娩准备法,国内近几年也已相继开展。我院采用第一产程潜伏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活跃期硬膜外麻醉序贯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分娩镇痛,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Meta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依从性也称顺从性,指患者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间由于自知力缺乏,故对治疗及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较差。心理护理是指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解决或改善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感受和认识,帮助患者获得适宜心身状态的护理过程,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1]。近年来通过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旨在对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客观评价,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马琼芳;沈建斌;嵇宏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浙江医学》“病例讨论”栏目征稿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的表达和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各10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Western blot和RT- PCR法检测大鼠肠组织半胱胺酰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肠病理改变,检测小肠重量变化,TUNEL方法检测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肠组织的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肠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而中药组小肠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2)肠I/R时肠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应用中药后,肠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减低(均P<0.05);(3)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4)小肠黏膜中CysLTR1蛋白表达分别与细胞凋亡、黏膜病理损伤、小肠含水量呈正相关(r=0.8463、0.8783、0.7708,均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能减轻肠I/R肠组织的病理损害和降低小肠黏膜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肠黏膜组织CysLTR1的表达, CysLTR1的表达可能是柴芍承气汤保护肠黏膜损伤的靶点。

    作者:吴深宝;洪小飞;朱旭星;童秀萍;王园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