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刘思洋;王松山;熊菡萏;周海孝;童怡兰

关键词:重睑, 并发症, 流畅, 预防, 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原因及修复方法.方法:分析近5年接诊的56例重睑术后继发的重睑线不流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连续埋线法重睑术导致重睑线不流畅,只需拆线后重新埋线即可;而切开法后重睑线不流畅,则需重新手术切开修复.56名患者经重新手术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导致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因素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需要精细的设计和熟练的操作.根据不同情况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手术,会取得更理想的手术效果.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Caveolin-3与PKCβ2蛋白表达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小窝蛋白(Caveolin-3,Cav-3)与蛋白激酶C(PKC)β2蛋白的变化并探寻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25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与糖尿病组(Diabetes),分离纯化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av-3,PKCβ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与共聚焦观察及Caveolins成分蛋白分析Cav-3与PKCβ2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iabetes组大鼠心肌细胞p-PKCβ2表达水平增加而Cav-3表达水平降低.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糖尿病促进PKCβ2与Cav-3形成蛋白复合体,免疫荧光与共聚焦观察发现高糖促使PKCβ2向Cav-3蛋白转位增加,进一步Caveolins成分蛋白分析发现PKCβ2共表达于Cav-3蛋白.结论:糖尿病心肌细胞PKCβ2活化水平增加及Cav-3表达水平降低,Cav-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PKCβ2活化信号向下游分子的的转导.

    作者:雷少青;苏娃婷;赵博;张元;徐金金;刘慧敏;夏中元;夏正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02例经病理学确诊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行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行GP方案化疗,3周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较大改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一定降低NSCLC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并可适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振宇;马燕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外伤性跟腱挛缩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跟腱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26例跟腱挛缩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达18个月,通过4-6个月牵拉矫形,患踝均矫形至或接近中立位,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14°(10-20°)改善到38°(30-45°),患足行走负重满意.9例患者在牵拉过程中出现跖内侧皮肤疼痛,5例患者出现针眼无色渗液,无1例发生伤口或针眼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或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是治疗跟腱挛缩的一种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肖军;杨钟华;张山锋;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S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P)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SFTP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FTP的MSCT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8例SFTP中6例良性、2例恶性,起源于右肋胸膜4例、左肋胸膜2例、左膈肌胸膜2例.肿瘤大径24-139 mm,平均84.6 mm.8例SFTP均呈类圆形,5例密度不均,2例可见钙化灶.8例肿瘤肺侧边缘光滑,4例肿瘤-胸壁侧边界清楚,3例肿瘤胸壁或膈肌侧边界不清,1例恶性SFTP侵犯胸壁肌肉及破坏肋骨.4例SFTP行增强检查均表现为“地图样”强化,1例可见强化迂曲血管影及“假包膜征”,1例延迟扫描呈进行性强化.结论:SFTP起源于胸膜,多为单发病变,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可见迂曲强化血管影、“地图样”强化、进行性强化及“假包膜征”.MSCT可明确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准确测量大小,对SFTP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毅媛;凡娜;邢芬;徐丽莹;屈艳娟;廖美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酶和心电图在诊治小儿肺炎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肌酶和心电图(ECG)在诊治小儿肺炎过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36例,其中,轻症组87例,重症组49例,对照组为体检正常小儿68例.检测小儿肺炎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小儿的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活性,利用非侵入性床边常规ECG记录各组ECG变化特征,并作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在治疗前,肺炎患儿血清中除CK水平稍有增加外(P>0.05),CK-MB和CTnT值均显著增高(P均<0.05),有45.98%肺炎患儿出现ECG特征性改变,且以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早搏多见(P<0.01);在重症组,肺炎患儿血清中的CK、CK-MB和CTnT值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高于轻症组(P均<0.01),有79.59%肺炎患儿ECG出现严重异常特征,形式有ST段改变和T波异常,以及P波高尖和束支传导阻滞(和对照组比较,P<0.01,和轻症组比较,P<0.05).在治疗后,轻症组中小儿肺炎患者CK、CK-MB和CTnT水平回到正常范围(P均>0.05),ECG恢复到窦性心律(和对照组比较,P>0.05);在重症组,只有肺炎患儿的血清中CK水平恢复到正常值水平,CK-MB和CTnT水平还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显著低于治疗前轻症组水平(P<0.01),仍有18.37%肺炎患儿ECG出现异常,难以恢复(与对照组比较,P<0.05),可能与治疗过程中出现死亡病例相关.结论:小儿肺炎患者血清中的CK、CK-MB、CTnT水平随着病情加重均明显增高,ECG发生异常改变,说明小儿感染肺炎后,心肌可能受到影响,且肺炎病程加深,心肌损伤更趋严重.检测小儿肺炎患者血清中的CK-MB和CTnT水平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记录ECG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二者在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关小儿感染肺炎后病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勇;胡伟芳;辛祖超;李文星;杨峥;黄星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种改良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

    目的:探讨并改良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分离方法.方法:参照Sanos等方法进行改进.用分离液和消化液处理肠组织片段后,通过100 μm的尼龙滤网过滤,行零加减速密度梯度离心,观察分析细胞获得率、细胞活率和细胞纯度.结果:每只小鼠肠道LPL的获得量为(5.5±1.7)× 106个,细胞活力>92%;细胞平均直径为(7.5±o.8)μm,细胞平均圆度为0.93±0.03,细胞结团率为(0.4±0.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率为(94.5±3.2)%,CD4+T细胞的含量为(72.5±5.2)%.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简化、高效、稳定,且获取的LPL的细胞数量多、活率高、纯度高,可为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朱思莹;朱尤庆;周瑞;余乔;王新涛;夏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坎地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及氧化应激、NF-KB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氧化应激、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坎地沙坦干预组(Can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Cand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坎地沙坦8 mg/(kg·d)灌胃.12周末取血及心脏标本,测定血糖、心脏质量指数(HM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及测算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测定血清和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变化;Western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左心室心肌NF-κB p65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HMI、LVMI显著增加(P<0.01),血清及心肌MDA含量显著增高,GSH含量及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NF-κB p65及TNF a表达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CVF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Cand组HMI、LVMI降低(P<0.05),血清及心肌MDA含量降低,SOD及GSH明显增高(P<0.05);Cand组心肌NF-κB p65及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1);心肌间质纤维减少,CVF下降(P<0.01).结论:坎地沙坦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NF-κB活化、下调TNF α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纤维化.

    作者:符丽娟;庞子为;孟庆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国内有关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NKI数据库中关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13);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相比,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时间短(P<0.001),不良反应少(P=0.001).结论: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且罗哌卡因具有较短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兴国;杜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眼眶肿瘤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磁共振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在眼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两者增强模式对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2013年62例眼眶占位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MRI增强检查并分别做出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在眼眶肿瘤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率;然后依照病理结果将62例患者分为良恶性两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增强强度在眼眶肿瘤良恶性组别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增强模式的不同对良恶性鉴别的价值;应用Sonoliver软件分析所有62例眼科超声造影的病例,处理得到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达到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半洗出时间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在对62列眼眶肿瘤的患者诊断中,CEUS与增强MRI的诊断符合率无差异,分别为82.3%和80.6%;敏感性分别为64.7%与70.2%,特异度分别为88.9%与8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增强强度的比较中,CEUS增强强度在良恶性组别中分布存在不同(P<0.05);MRI增强强度在良恶性组别中分布无明显差异.③根据TIC获取的参数中:AT、RT、TTP、半洗出时间等参数在良恶性肿瘤分组中存在差异(P<0.05);而mTT在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在眼眶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与MRI的表现无明显差异,而敏感性低于增强MRI,特异度高于增强MRI;超声造影的增强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良恶性分组中存在明显差异,有利于进一步鉴别眼眶肿瘤的良恶性.在无法行增强MRI检查的病例中,超声造影作为一种补充检查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蓬;陈文卫;谢斌;武犁;黄星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的微拉伸强度及断裂模式分析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新鲜拔除人无龋坏第三磨牙,去掉牙冠,Clearfil SE Bond处理粘接界面,复合树脂堆塑,将粘接好的牙齿标本在实验切片机上垂直于粘接面切成大约1.0 mm×1.0 mm的粘接试件,试件分成中心牙本质组和外周牙本质组,分别冷热循环0次,2 500次,5 000次,10 000次进行老化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进行微拉伸计算粘接强度,并对断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外周牙本质组的粘接强度均高于中心牙本质组(P<0.05).结论:对于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来说,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有明显影响.

    作者:余小平;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体表胃慢波信号特征

    目的:探讨罗马Ⅲ分类中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体表胃慢波信号特征.方法:20例无症状健康受试者,55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经Medtronic胃电检测系统连续记录空腹及餐后体表胃电信号30 min,获取慢波主频率(DF)、主功率(DP)、正常慢波百分比(N%)等参数,组间参数进行t检验.结果:①PDS患者胃慢波主频率较健康受试者快,主功率较健康受试者低[(3.08±0.28)次/min vs (2.95±0.24)次/min,P<0.01;(44.57±5.69) dB vs (46.92±5.61) dB,P<0.01].②PDS患者胃节律紊乱百分比较健康受试者高,且胃正常节律百分比及胃慢波耦合百分比较健康受试者低[(8.39±6.06)%vs(15.82±11.53) %,P<0.01;(89.41±6.42)%vs(76.99±23.02) %,P<0.01;(55.19±16.22)%vs (40.95±23.39)%,P<0.01].③PDS患者餐后胃慢波主频率较餐前快,主功率较餐前高[(3.08±0.28)次/min vs (3.13±0.80)次/min,P<0.01;(44.57±5.69) dB vs (47.29±13.70) dB,P<0.01].④餐前、餐后PDS患者胃正常慢波百分比、节律紊乱百分比及慢波耦合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DS患者胃慢波活动存在异常.

    作者:俞媛洁;陈继红;于文蓁;谭诗云;罗和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形态表现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形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确诊为单纯性白内障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经裂隙灯、间接双目眼底镜、黄斑频域OCT、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确诊为黄斑囊样水肿13例患者资料.结果:13例(13眼)患者中均(100%)可见视网膜内囊腔.1例(7.69%)可见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3例(23.08%)可见神经上皮层分离.白内障术前、术后1月、2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13.92±18.11)μm、(432.46±48.44)μm、(297.92±28.34)μm.术前与术后1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9,P<0.001),术前与术后2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0.001).结论:黄斑囊样水肿是白内障术后较常见并发症,通过频域OCT检查,在定性、定量方面诊断黄斑囊样水肿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王文俊;邢怡桥;金玮;杨安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MP-2和FAK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感染BALB/c小鼠眼角膜及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所致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和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变化.方法:以HSV-l感染BALB/c小鼠眼角膜制作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的FAK表达;以HSV-Ⅰ感染体外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HCE),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分别于2,20,40 h检测HCE中MMP-2和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r-FAK)的表达情况.结果:HSK模型的角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基质水肿,中性粒细胞增多,FAK阳性细胞数增多,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E感染HSV Ⅰ后2,20,40h,MMP-2和FAK mRNA表达分别同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1,P<0.05);感染后2 h MMP-2、FAK、PFAK蛋白表达同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感染后20 h、40h,MMP-2、FAK、P-FAK蛋白表达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0.05).结论:在HSV-Ⅰ感染的早期,磷酸化的FAK在病毒入侵细胞和MMP-2的激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FAK激活MMP 2的具体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婷;邢怡桥;杨燕宁;项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原因及修复方法.方法:分析近5年接诊的56例重睑术后继发的重睑线不流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连续埋线法重睑术导致重睑线不流畅,只需拆线后重新埋线即可;而切开法后重睑线不流畅,则需重新手术切开修复.56名患者经重新手术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导致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因素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需要精细的设计和熟练的操作.根据不同情况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手术,会取得更理想的手术效果.

    作者:刘思洋;王松山;熊菡萏;周海孝;童怡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研究NMDA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关系.方法: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NMDA 10,20,30 nmol,产生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ERG);在组织学水平通过视网膜HE染色、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及RGCs计数观察术后6h,12h,24 h,48 h,7 d RGCs的损伤情况.结果:NMDA干预后24 h,RGCs数量明显减少,内丛状层厚度变薄.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迂曲痉挛;ERG显示a波和b波潜伏期的变化不大,b波振幅下降.光镜下可见RGCs密度逐渐降低;视神经轴索呈退行性变,与NMDA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GCs计数显示NMDA诱导的RGC减少主要集中于术后1d,24 h RGCs数量减少83.97% (P<0.01).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NMDA可在不影响眼压的情况下诱导RGCs的显著减少和功能损害,与急性青光眼性损伤具有相似性,可为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研究条件.

    作者:刘诗亮;陈媛媛;胡单萍;田凯琳;江梦南;罗雪;沈吟;邢怡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切除子宫盆底悬吊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底悬吊术治疗需要切除子宫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至2012年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子宫肌瘤28例患者资料.将病例分为悬吊组和传统组,悬吊组采用盆底悬吊术加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传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U”字形缝合加强膀胱筋膜.结果:悬吊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传统组残余尿量、住院天数多于悬吊组,术后6个月及1年悬吊组与传统组比较,盆底组织脱垂及尿失禁复发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悬吊组与传统组相比,在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复发方面,悬吊组比传统组疗效更明显,维持时间更长久.

    作者: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心衰兔心功能及心肌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兔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阿霉素复制心衰模型,随机分为心衰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药物干预4周,检测各组心衰兔心脏超声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清和心肌组织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含量和ATP酶活力的变化,观察NAC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心衰组兔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射血分数与短轴缩短率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NAC干预组各指标较心衰组明显改善.心衰组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NAC干预组心功能指标好转(P<0.05).心衰组兔心肌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性改变,而经NAC治疗4周后无明显病理性改变.心衰组血清和心肌FFA、L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P酶(钠-钾ATP酶、钙ATP酶)活力降低,NAC治疗4周以后FFA、LD明显下降,ATP酶活力高于心衰组.结论:NAC可以改善心衰兔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其心肌能量缺乏和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吴晓燕;张光宇;任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体1抑制剂抑制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补体1抑制剂(C1INH)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C1INH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aCl组及C1INH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浆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1INH干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P<0.05).同时C1INH干预组Bcl-2和Bax的表达比例更趋于正常化,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心肌的缺血再灌中,C1INH,除了抑制补体激活,抑制炎症反应而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通过通过平衡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性及裂解而对抗心肌细胞的凋亡.

    作者:付金容;黎明江;周艳丽;林国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曲安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倍频532 nm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TA)通过后Tenon's和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倍频532 nm激光黄斑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5例(55只眼),数字随机法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IVTA)组25例(25只眼),后Tenon's注射(PSTA)组30例(30只眼),分别行TA玻璃体腔注射和后Tenon's注射,2-3周后再行注射治疗一次,两组均于第2次注药后2周行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光凝,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厚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组内对比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1,3,6个月的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联合激光治疗均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均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PSTA并发症少,在眼压升高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岳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空气喷砂对不同材料冠修复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空气喷砂对不同材料冠修复(镍铬烤瓷和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对12颗镍铬烤瓷和12颗钴铬合金进行冠修复.对于钴铬合金组,将抛光糊剂涂布在其表面,并用机械驱动抛光轮进行精加工.同时,收集正畸患者拔除的12对尖牙(4 mm×4 mm)作为对照组.对3组样本进行空气喷砂后,使用Rugosimeter评价样本的表面粗糙度.结果:空气喷砂前后3组样本的表面粗糙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及镍铬烤瓷组的表面粗糙度较喷砂前分别提高了1.31和1.88倍(P<0.05),而钴铬合金组在空气喷砂前后其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空气喷砂可增加牙釉质和镍铬烤瓷的表面粗糙度,而钴铬合金在空气喷砂前后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该材料可适用于空气喷砂处理.

    作者:刘文娟;郑元俐;尹吾琛;张任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