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霖
本文分析47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特点,并与38例老年糖尿病无肾病患者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培基;陈瑶;林哲章;陈美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期病变患者30例,糖尿病初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30例,分别抽血测醛固酮.结果:糖尿病视网膜增殖期病变组血醛固酮水平较糖尿病初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低.(P<0.01).结论:醛固酮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郭维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测定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萍;何兰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家兔实验动物分为DM性AS模型对照组、PGE1组和PGE2组3组,采用PGE1和大剂量PGE2静脉给药两个疗程,测定血浆NO、SOD、LPO、OXLDL及NO/OXLDL的水平.结果实验结束后,PGE1组血浆NO[(259.62±6.08)mol/L]、SOD[(140.94±3.61)NU/mL]及PGE2组NO[(267.38±8.31)mol/L]、SOD[(144.8±4.46)NU/mL]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而PGE1组血浆LPO[(6.61±0.13)mol/L]、OXLDL[(43.81±3.28)NU/ml]及PGE2组LPO[(6.3±0.089)mol/L]、OXLDL[(40.61±2.37)NU/mL]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并且PGE2作用强于PGE1.结论PGE1和大剂量PGE2可升高NO/OXLDL、SOD/LPO比例,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抗氧化应激,从而抑制DM性AS发展.
作者:崔景秋;冯凭;强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们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选择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应用拜唐苹治疗,随访6个月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5月对60例住院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进行了6周的瑞易宁疗效观察,现小结如下:
作者:魏荣如;胡天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耐量受损被认为是糖耐量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此时患者空腹或负荷后的血糖水平已经超过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作者:邢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人围手术期的血糖影响因素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现论述如下,以求抛砖引玉:
作者:沈维才;周建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有效地抢救非酮症高渗性高血糖综合征,现将我院1990年7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该症28例进行回顾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2型糖尿病的发病增长较快,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估计已达到四千多万.同时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花费是巨大的.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Botnia研究发现多达84%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可以诊断为2型糖尿病,约15%的受试者糖耐量正常.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还发现胰岛素抵抗使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性增加3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磺脲类药物已在临床使用了40余年,目前仍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有效的药物.然而,这类药物不能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与饮食相关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快速胰岛素分泌),因此在部分患者不能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反而会因其不适当的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下餐前低血糖以及夜间低血糖.瑞格列奈是一种氨甲酰苯甲酸衍生物,能够有效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的血糖波动,同时明显降低了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克服了磺脲类药物的上述缺陷.本文就瑞格列奈的作用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对37例SU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进行优泌林30R与二甲双胍和拜唐苹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新;程子安;毛敏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就我院1992~2002年收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报道如下:
作者:邓旭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7例糖尿病妊娠患者进行胰岛素泵(CS)治疗,效果理想.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糖尿病妊娠患者7例,1型4例,2型3例,孕期2~5个月,年龄23~28周岁,病史1~5年,妊娠前均采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入院时FBG6.3~9.1mmol/L.
作者:高裕慧;蔡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围手术期代谢控制和DM并发症的处理是糖尿病患者能否渡过危险期及手术成败关键.故老年糖尿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相当重要.
作者:邱伟;许广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正常糖耐量(NGT)发展到糖尿病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目前的定义是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7.8mmol/L但<11.1mmol/L.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脂质浸润到内膜,同时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出现炎症反应,脂质核心被纤维包裹的病变;隆起于血管内膜表面,造成管腔狭窄,是临床上主要心血管疾病(CVD)如冠心病(CHD)、中风、下肢血管供血不足的病理基础[1].虽然IGT各方面表现为糖尿病发展的前期状态,但是其CVD风险却与糖尿病几乎相当.新的资料表明对IGT人群进行降糖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另一些证据显示预防CVD可以同时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鉴于这些发现,IGT与AS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IGT人群共同预防CVD和糖尿病对现代社会的卫生和健康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2].
作者:金文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僵人综合征(Stiff-man syndrome,SMS或Stiff-person syndrome,SPS)临床上主要以进行性、阵发性、对称性的肢体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同时有痛性肌痉挛、抽搐为特征.该综合征1956年由Moersch和Woltman首次报道并命名,此后由Gordon于1967年叙述并总结了本病的临床特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也有的统计资料表明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国自1980年黄明生等报道之后陆续有少量报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