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森;徐振华;贾吉光;张蕾;郑晓佐;曹平
目的:对心理障碍大学生进行综合干预,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自评量表(SCL-90)对本科新生进行入学心理普查,将有效测试总分≥200分的部分自愿采用综合干预的同学作为实验组进行6个月的效果观察.结果: ①实验组各种心理症状减轻或消失(P<0.01);②实验组休学、住院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其它事件发生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采用综合干预能使各种心身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缩短;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它优于单一使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刺激迷走神经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作为心肌缺血组(MI, 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S, 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阿托品组 (MI-VS-Atr, n=25) 和假手术组(SO,n=20).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Western blot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变化.RT-PCR分析Cx43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MI-VS组室速/室颤发生率(16.0%,4/25)较MI组 (52.0%,13/25)显著降低(P<0.05).冠脉结扎30 min后,与SO组相比,MI组磷酸化Cx43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迷走神经刺激明显抑制了缺血所致的Cx43脱磷酸化 (P<0.05);而阿托品明显阻断了迷走神经刺激对磷酸化Cx43的保护作用.MI组Cx43 mRNA表达均较SO组显著减少 (P<0.05);而MI-VS组Cx43 mRNA表达较MI组显著增加 (P<0.05).免疫荧光发现缺血能够诱导Cx43的分布发生改变,而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缺血引起的Cx43的分布改变. 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迷走神经刺激抑制了Cx43的脱磷酸化及其分布变化有关.
作者:胡笑容;江洪;温华知;鲁志兵;崔博;赵冬冬;黄从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估X光片及CT对HIV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42例HIV感染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经X线胸片(普通X光片及数字化X光片)检查,分别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胸片,其中24例经CT检查.结果:26例(61.9%)具有典型的双肺弥漫性、以肺门为中心、双肺对称性网结节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X线诊断为PCP,正确率为100%.不典型表现的16例全部进行了CT检查,其中9例(21.4%)表现肺多发性、囊性及实质性改变并经CT诊断;另外7例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4例(9.5%)为多小叶渗出性病变,3例(7.1%)为大叶及局灶性实变,7例病人中仅有1例CT检查后确诊,其余6例均不能肯定诊断.X光片结合CT检查,对PCP诊断总符合率为85.7%.结论:对具有典型X线表现的病例,X光胸片符合率为100%;对不典型表现的病例,需行CT检查.X光片结合CT检查对确定HIV患者是否感染PCP较大帮助,其诊断符合率为85.7%.
作者:鲁植艳;徐忠建;卓德强;沈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定量观察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前后左室壁运动,探讨SRI技术在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心梗组25例,正常对照组14例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与彩色组织速度成像(TVI)检查.SRI测量参数:①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②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③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④计算SRe/SRa.结果:PTCA术前,与对照组正常节段比较,心梗组运动异常节段SRs、SRe、SRe/SRa显著降低,运动正常节段SRs、SRe、SRe/SRa无显著变化;与运动正常节段比较,心梗组运动异常节段SRs、SRe、SRe/SRa显著降低.与PTCA术前比较,心梗组室壁运动改善节段SRs、SRe、SRe/SRa显著增加,室壁运动无改善节段SRs、SRe、SRe/SRa无显著改变.心梗组患者PTCA术前后二尖瓣口△E和所有室壁运动异常节段S△SRe呈显著正相关(r=0.63).结论:SRI 能准确检测出局部心肌功能异常及血运重建后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可为临床评价冠脉血运重建术疗效提供准确敏感的量化指标.
作者:黄涛;郭瑞强;陈金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8例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T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布比例及30例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T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ITP患者外周血S期和S+G2/M期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Go/G1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aspase-3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TP患者中存在T淋巴细胞过度增殖, 细胞以S,G2期为主,同时T淋巴细胞存在凋亡减少,这可能与ITP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宇;高清平;王琼玉;张文芳;张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因上肢骨折经制动造成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4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手法治疗、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经骨外科处理后单纯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自行进行患肢功能训练.经2个月的治疗后,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5.79%).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湘鄂;周新萍;吴杏香;邱凯明;黄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 mRNA在胃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探讨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6例具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双重表达的胃腺癌组织标本中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组织原位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瘦素受体ob-Ra、ob-Rb mRNA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26例胃腺癌组织标本ob-Ra、ob-Rb mRNA表达均为阳性,ob-Ra、ob-Rb mRNA表达定位于胃腺癌细胞,表现为细胞质染成紫蓝色颗粒.结论:胃腺癌组织中有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的表达,可以通过激活胃腺癌细胞上ob-Ra、ob-Rb受体下游的信号通路介导其促进肿瘤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赵亮;沈志祥;沈磊;罗和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长段输尿管缺损后的修补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膀胱肌瓣卷管修复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的患者10例,其中8例有患侧周围相关手术史,1例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形后的肌瓣管平均长度8.4 cm,平均住院时间9.8 d,术后6周均顺利拔除双J管.术后获随访4年,所有患者上尿路积水情况明显减轻,3例存在手术侧轻度输尿管膀胱返流,2例出现输尿管与肌瓣管连接处狭窄,再次留置8 Fr 双J管8周后恢复.结论: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重建是处理中下段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阮远;程帆;郭佳;余伟民;张孝斌;刘修恒;周江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其正常皮肤组织中FAK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AK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5).结论:FAK的表达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张杰;张端莲;陕声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 32 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4 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甜菜碱干预组和高剂量甜菜碱干预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 组给予高脂肪饲料加入诱导脂肪肝药物丙基硫氧嘧啶饲养,构建NASH大鼠模型,同时对低剂量(200 mg/kg)、高剂量 (400 mg/kg) 甜菜碱干预组大鼠以甜菜碱溶液灌胃.第12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细胞色素相关因子 (CYP3A2、CYP2E1)的mRNA水平,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严重,该组织中的TNF-α、IFN-γ、CYP2E1 mRNA表达明显增强,IL-10 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 MDA、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CYP3A2 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甜菜碱组肝组织损伤减轻,该组织中的TNF-α、IFN-γ、CYP2E1 mRNA表达明显减弱,IL-10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 (P<0.05或P<0.01),MDA、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低、高剂量甜菜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或P<0.01). 结论:甜菜碱可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的炎症和坏死,其机制可能为改善丙基硫氧嘧啶对大鼠肝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抑制肝细胞炎症因子与iNOS mRNA的表达等.
作者:张勇;严少南;龚作炯;孙小梅;施金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乳腺立体定位核心针活检和留置导丝指导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乳腺X线机对13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共15个病灶进行立体定位核心针穿刺活检及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手术,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定位穿刺活检10例患者中11个病灶,诊断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结果完全一致;定位留置导丝3例4个隐匿性病灶,均在术后证实了定位的准确性.结论:乳腺X线立体定位术既能在术前明确病变的性质,又可指导隐匿性病灶的手术切除,对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叶丽琼;陈细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早孕期间对妊娠期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7年4月10例因宫内外同时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患者年龄为20-40岁.10例中,2例术后自然流产,8例足月分娩,均为剖宫产.所有分娩孕妇的分娩孕周均大于38周,新生儿体重2 605-3 500 g.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分3例,10分5例,无新生儿窒息.结论:妊娠期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只要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切除范围,对其后的妊娠及生育是安全的.
作者:刘芸;段华;成九梅;郭银树;李长东;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中大鼠心肌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保护机制.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缺血后处理组(C组,n=10),结扎左冠状动脉制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收集手术后心肌组织,计算其心肌梗死面积,采集开胸前(T0),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T1),手术结束时 (T2)的新鲜血,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与B组相比,C组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C组中的TNF-α, IL-1, IL-6在相同时点的含量降低(P<0.05). 结论:缺血后处理对I/R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激活有关.
作者:程江霞;彭晓红;秦汉;缪希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型光学装置下无光导一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在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38例增牛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借助新型光学装置行无光导-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术中解放术者双手行视网膜前膜和/或视网膜下膜剥除并有效地止血.观察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评价此手术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不需刮除角膜上皮.术后随访1月时35眼视力提高两行以上,其中视力大于0.3者5眼.3眼视力无改变.术中有效地剥膜及止血,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相比,新型光学装置下无光导-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梅海峰;邢怡桥;杨安怀;徐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肾盂癌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报告移行细胞癌8例,鳞癌2例,腺癌2例.肿瘤侵犯肾实质9例,侵犯肾包膜6例,肾门淋巴结有转移5例,输尿管浸润3例,并膀胱肿瘤2例,侵犯肾血管、腹主动脉1例,侵犯肾上腺1例,侵犯十二指肠、胰腺1例.随防6月-10年,1年生存率72.7%,5年生存率3.82%,平均生存3.6年.结论:肾孟癌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时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维强;张忠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钠钙离子交换体(NCX)是否参与了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反向模式钠钙离子交换体抑制剂KB-R7943对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被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造影剂组、甘露醇组、钙离子拮抗剂(CCB)组、KB-R7943(10-5 mol/L)和KB-R7943(10-6 mol/L)组.造影剂作用1 h后,细胞损伤采用LDH检测,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凋亡分别由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采用共聚焦微镜测定;钠钙离子交换体mRNA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结果:造影剂作用1 h后,细胞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内钙进行性增加,显著高于相同渗透压甘露醇组;KB-R7943显著改善了上述异常,且较相同浓度CCB具有更好的效果并显示出剂量效应;钠钙离子交换体mRNA表达没有变化.结论:经反向模式钠钙离子交换体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参与了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反向模式钠钙离子交换体抑制剂KB-R7943以呈剂量方式对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杨定平;贾汝汉;丁国华;杨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上气道正压通气(CPAP)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并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270例确诊为OSAHS患者,于CPAP治疗前、治疗第1天和1个月时应用连续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夜晚持续7 h睡眠过程中其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①随着OSAHS患者阻塞程度的加重,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②经CPAP治疗第1天和治疗前,血压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血压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类型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不同. 结论:CPAP 对OSAHS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国忠;胡克;余昌平;曹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报告1例少见的胸8椎体浆细胞瘤放疗后诱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男性,35岁,13年前因胸8椎体浆细胞瘤行椎管减压及胸8椎体部分切除术,并行术后放疗.因脊髓压迫症复发再次入院,同一部位再次手术,术后病理诊断:胸8椎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作者:俞苏寰;李志强;龚玲玲;赵时雨;江普查;袁先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微血管的改变和髓核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糖尿病引起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采用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STZ)50 mg/kg制成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缓冲液.分别在建模成功后4,8,12周取腰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示终板微血管,并进行计数;再用TUNEL法显示髓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凋亡率. 结果:在不同的阶段,实验组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均较重,终板微血管计数均低于对照组,髓核细胞凋亡率也较高.两组终板微血管计数与髓核细胞凋亡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对照组r=-0.953,实验组r=-0.936,均为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终板微血管计数与髓核盘细胞凋亡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所伴发的终板微血管改变可能是导致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因素之一.
作者:陈森;徐振华;贾吉光;张蕾;郑晓佐;曹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湖北省智力残疾的地区分布.方法:以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将被调查地区按地貌不同分为城市、平原、小山区和丘陵地区、大山区4组,比较不同地区智力残疾的比率及等级.结果:城市组智力残疾率明显低于小山区和丘陵地区组、平原组和大山区组(P<0.001).农村智力残疾率明显高于城市(P<0.001). 结论:湖北省智力残疾率的分布规律是:城市层智力残疾率低,其次为小山区和丘陵地区层、平原层和大山区层;农村智力残疾率高于城市.
作者:刘志超;陈秋香;刘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