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笑容;江洪;温华知;鲁志兵;崔博;赵冬冬;黄从新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大鼠海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建立H2O2致海马细胞损伤模型,观察GSP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SP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 mmol/L H2O2诱导海马细胞损伤,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细胞凋亡小体明显增多,细胞中Bcl-2表达下降和Bax表达升高.而GSP可明显减少细胞损伤,上调细胞中Bcl-2的表达,使细胞中Bax表达明显减少,(P<0.01),细胞凋亡明显改善.结论:GSP对 H2O2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与GSP可增加Bcl-2表达同时减少Bax表达有关.
作者:唐瑛;刁波;李德忠;王晓昆;杨李;邹瑞;邓惠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膀胱(尿道)阴道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3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妇科手术所致膀胱阴道瘘占65.3%,临床表现为尿漏为主,早期手术不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与晚期手术效果无差别.结论:妇科手术所致膀胱阴道瘘为多见,膀胱(尿道)阴道瘘的手术时机和途径的选择需要因人(术者或患者)而异.
作者:张卫兵;郑新民;李世文;杨志伟;朱保平;万少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上气道正压通气(CPAP)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并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270例确诊为OSAHS患者,于CPAP治疗前、治疗第1天和1个月时应用连续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夜晚持续7 h睡眠过程中其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①随着OSAHS患者阻塞程度的加重,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②经CPAP治疗第1天和治疗前,血压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血压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类型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不同. 结论:CPAP 对OSAHS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国忠;胡克;余昌平;曹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对心理障碍大学生进行综合干预,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自评量表(SCL-90)对本科新生进行入学心理普查,将有效测试总分≥200分的部分自愿采用综合干预的同学作为实验组进行6个月的效果观察.结果: ①实验组各种心理症状减轻或消失(P<0.01);②实验组休学、住院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其它事件发生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采用综合干预能使各种心身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缩短;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它优于单一使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估X光片及CT对HIV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42例HIV感染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经X线胸片(普通X光片及数字化X光片)检查,分别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胸片,其中24例经CT检查.结果:26例(61.9%)具有典型的双肺弥漫性、以肺门为中心、双肺对称性网结节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X线诊断为PCP,正确率为100%.不典型表现的16例全部进行了CT检查,其中9例(21.4%)表现肺多发性、囊性及实质性改变并经CT诊断;另外7例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4例(9.5%)为多小叶渗出性病变,3例(7.1%)为大叶及局灶性实变,7例病人中仅有1例CT检查后确诊,其余6例均不能肯定诊断.X光片结合CT检查,对PCP诊断总符合率为85.7%.结论:对具有典型X线表现的病例,X光胸片符合率为100%;对不典型表现的病例,需行CT检查.X光片结合CT检查对确定HIV患者是否感染PCP较大帮助,其诊断符合率为85.7%.
作者:鲁植艳;徐忠建;卓德强;沈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回顾分析同期行二尖瓣成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04例病人中男性60例,女性44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6例,左主干病变7例,双支病变40例,三支病变58例.合并室壁瘤7例,室间隔穿孔4例,主动脉瓣病变7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手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三尖瓣成形手术26例,室壁瘤切除3例,室间隔穿孔修补4例,冲洗射频迷宫消除房颤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平均(3.33±1.5)支(1-6支).结果:死亡1例(0.96%),术后随访二尖瓣返流0-Ⅰ级78例(75%),Ⅱ级23例(22.1%),Ⅲ级3例(2.9%).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手术效果良好,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周宏;陶凉;陈绪发;朱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报告1例少见的胸8椎体浆细胞瘤放疗后诱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男性,35岁,13年前因胸8椎体浆细胞瘤行椎管减压及胸8椎体部分切除术,并行术后放疗.因脊髓压迫症复发再次入院,同一部位再次手术,术后病理诊断:胸8椎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作者:俞苏寰;李志强;龚玲玲;赵时雨;江普查;袁先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以及鼻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均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根据情况置入不同支架或行鼻胆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和3个月、6个月生存率.结果:56例病人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7%.其中36例置入金属支架.18例置入塑料支架,2例行单纯鼻胆管引流,2例未能插管成功而放弃ERCP.并发症5例,其中急性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急性胆管炎1例,并发症率8.9%.插管成功的56名患者血清胆红素从(377.4±155.5)μmol/L下降到术后1周(146.4±54.5)μmol/L(P<0.01),支架组随访40例中总体3个月、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到94%及77%.结论:通过ERCP所进行的支架的放置术以及鼻胆管引流是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立;王伟;孙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利用FeCl2 · 4H2O、FeCl3 · 6H2O、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盐酸阿霉素等试剂合成磁性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稳定胶体液,并研究其对MG-63型人骨肉瘤细胞的作用. 方法:①用FeCl2 · 4H2O、FeCl3 · 6H2O、盐酸阿霉素、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等试剂合成磁性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②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粒的物理形态;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检测纳米粒的饱和磁化强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的包封率、载药量.③用扫描电镜观察、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法检测其对MG-63型人骨肉瘤细胞的作用.结果:利用FeCl2 · 4H2O、FeCl3 · 6H2O、盐酸阿霉素、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等试剂成功合成了一种稳定的棕色胶体溶液;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近似于球形,分散度好,平均直径184.60 nm;振动样品磁强计检测胶体中纳米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558 emu/g,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测定药物的包封率为90.73%,载药量为10.68%;通过扫描电镜、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法检测,表明该胶体溶液较ADM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结论:该胶体溶液性质稳定,药物颗粒不超过300 nm,理论上可以在动物血管中随循环流动而不会沉淀;该纳米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558 emu/g,微粒可被4 250 Gs的磁场所吸引,以达到磁靶向的效应;药物的包封率为90.73%,载药量为10.68%,表明药物合成的效率较好;且该胶体溶液较ADM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为下一步动物实验提供了基础.
作者:王栋峰;蔡林;胡治平;胡昊;金伟;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型光学装置下无光导一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在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38例增牛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借助新型光学装置行无光导-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术中解放术者双手行视网膜前膜和/或视网膜下膜剥除并有效地止血.观察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评价此手术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不需刮除角膜上皮.术后随访1月时35眼视力提高两行以上,其中视力大于0.3者5眼.3眼视力无改变.术中有效地剥膜及止血,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相比,新型光学装置下无光导-双手法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梅海峰;邢怡桥;杨安怀;徐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中大鼠心肌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保护机制.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缺血后处理组(C组,n=10),结扎左冠状动脉制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收集手术后心肌组织,计算其心肌梗死面积,采集开胸前(T0),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T1),手术结束时 (T2)的新鲜血,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与B组相比,C组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C组中的TNF-α, IL-1, IL-6在相同时点的含量降低(P<0.05). 结论:缺血后处理对I/R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激活有关.
作者:程江霞;彭晓红;秦汉;缪希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快捷、灵敏、特异的单纯疱疹病毒(HSV)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及分型方法.方法:选择HSV1和HSV2的糖蛋白B基因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和对应的探针组建2个FQ-PCR反应体系,应用克隆的质粒建立系列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进行重复性和敏感性试验,以其他种类的细菌、病毒、真菌进行特异性分析,并用于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HSV1和HSV2.结果:HSV1和HSV2两标准曲线的线性检测范围均为105到1011Copies/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其他种类的细菌、病毒、真菌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4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疱液中HSV1和HSV2的检出率分别为6.3%(3/48)和87.5%(42/48).结论:实时FQ-PCR法鉴别检测HSV1和HSV2,具有快速、特异、灵敏、便捷的特点,有助于HS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的研究;生殖器疱疹患者以HSV2感染为主.
作者:赵友云;周立;高应林;王业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使用应变率显像(SRI)与组织速度显像(TVI)技术检测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LDDSE)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左室节段舒张功能变化,探讨SRI及TVI技术检测OMI患者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5例OMI患者分别于静息及5,10 μg/(kg·min)多巴酚丁胺负荷时获取心尖两腔、三腔、四腔TVI图像存盘,脱机分析左室前壁、下壁、前室间隔、后壁、后室间隔、侧壁基底段、中段心内膜下心肌SRI及TVI参数:①SRI测量参数: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比值(SRe/SRa);②TVI测量参数: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Ve/Va).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4-6周复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根据室壁运动分析方法计分判别存活心肌. 结果:静息状态下,与正常节段比较,存活心肌组与非存活心肌组SRe、Ve均显著减低(P<0.05),存活心肌组与非存活心肌组之间SRe、Ve则无显著差异.与静息状态比较,5,10 μg/(kg·min)负荷时,存活心肌组各室壁节段SRe、SRe/SRa、Ve、Ve/Va均显著增加,而非存活心肌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5 μg/(kg·min)负荷时,以SRe≥1.21 s- 1,Ve≥5.98 cm/s为截断值,与Ve比较,SRe识别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显著增加;10 μg/(kg·min)负荷时,与Ve比较,SRe识别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无差别.结论:使用SRI及TVI技术可在LDDSE中定量评价OMI患者心肌舒张功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5 μg/(kg·min)负荷时SR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
作者:王潇;郭瑞强;陈金玲;郝力丹;孙有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因上肢骨折经制动造成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4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手法治疗、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经骨外科处理后单纯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自行进行患肢功能训练.经2个月的治疗后,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5.79%).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湘鄂;周新萍;吴杏香;邱凯明;黄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8例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T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布比例及30例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T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ITP患者外周血S期和S+G2/M期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Go/G1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aspase-3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TP患者中存在T淋巴细胞过度增殖, 细胞以S,G2期为主,同时T淋巴细胞存在凋亡减少,这可能与ITP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宇;高清平;王琼玉;张文芳;张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微血管的改变和髓核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糖尿病引起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采用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STZ)50 mg/kg制成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缓冲液.分别在建模成功后4,8,12周取腰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示终板微血管,并进行计数;再用TUNEL法显示髓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凋亡率. 结果:在不同的阶段,实验组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均较重,终板微血管计数均低于对照组,髓核细胞凋亡率也较高.两组终板微血管计数与髓核细胞凋亡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对照组r=-0.953,实验组r=-0.936,均为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终板微血管计数与髓核盘细胞凋亡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所伴发的终板微血管改变可能是导致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因素之一.
作者:陈森;徐振华;贾吉光;张蕾;郑晓佐;曹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 mRNA在胃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探讨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6例具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双重表达的胃腺癌组织标本中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组织原位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瘦素受体ob-Ra、ob-Rb mRNA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26例胃腺癌组织标本ob-Ra、ob-Rb mRNA表达均为阳性,ob-Ra、ob-Rb mRNA表达定位于胃腺癌细胞,表现为细胞质染成紫蓝色颗粒.结论:胃腺癌组织中有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ob-Rb的表达,可以通过激活胃腺癌细胞上ob-Ra、ob-Rb受体下游的信号通路介导其促进肿瘤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赵亮;沈志祥;沈磊;罗和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长段输尿管缺损后的修补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膀胱肌瓣卷管修复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的患者10例,其中8例有患侧周围相关手术史,1例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形后的肌瓣管平均长度8.4 cm,平均住院时间9.8 d,术后6周均顺利拔除双J管.术后获随访4年,所有患者上尿路积水情况明显减轻,3例存在手术侧轻度输尿管膀胱返流,2例出现输尿管与肌瓣管连接处狭窄,再次留置8 Fr 双J管8周后恢复.结论: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重建是处理中下段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阮远;程帆;郭佳;余伟民;张孝斌;刘修恒;周江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的标记试剂--量子点(QDs)在肺癌组织芯片上进行不同蛋白的检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肺癌组织芯片上,利用QDs 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QDs-SA)能与生物素化二抗IgG结合的特点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角蛋白(C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评价蛋白的定位是否准确,并每隔1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的瘁灭情况.结果:观察到CK、PCNA蛋白分别定位于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核,定位准确,并且阳性信号呈现橙红色的光.直到4周后,才观察到荧光信号有明显的减弱.结论:QDs 具有很好的耐光性,很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寿命也长.采用链霉亲合素修饰的QDs,能精确地检测肺癌组织芯片上不同蛋白的定位.
作者:陈洪雷;朱小波;张玉霞;夏东;李蓓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湖北省智力残疾的地区分布.方法:以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将被调查地区按地貌不同分为城市、平原、小山区和丘陵地区、大山区4组,比较不同地区智力残疾的比率及等级.结果:城市组智力残疾率明显低于小山区和丘陵地区组、平原组和大山区组(P<0.001).农村智力残疾率明显高于城市(P<0.001). 结论:湖北省智力残疾率的分布规律是:城市层智力残疾率低,其次为小山区和丘陵地区层、平原层和大山区层;农村智力残疾率高于城市.
作者:刘志超;陈秋香;刘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