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效避孕针醋酸甲孕酮对骨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冯淑芝;刘元姣;曹来英;杨菁;张蔚;刘丽娜;胡建民;余俊

关键词:醋酸甲羟孕酮, 骨密度, 避孕
摘要:目的:探讨长效避孕针醋酸甲孕酮(DMPA)对中国妇女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自愿使用150 mg DMPA避孕者30人组成实验组,采用阴茎套避孕者30人组成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雌二醇(E2)、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yp/Cr)及非惯用臂桡尺骨超远端骨矿含量(BMC)、骨矿密度(BMD).结果:两组血清雌二醇、血清碱性磷酸酶、尿钙/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非惯用臂桡尺骨超远端骨矿含量、骨矿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DMPA避孕1年对妇女骨质代谢无影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比两国居民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比较

    目的:比较中比两国居民饮食营养状况的异同及中国人群膳食结构变化趋势.方法:称重和记帐膳食调查.结果:两国人均日总热能摄入量相近,中国人均蛋白质、维生素A(VitA)、核黄素(VitB1)、钙(Ca)等摄入量则明显低于比利时;中国人均动物性食品摄入量随经济收入的增高而增多.结论:中国居民主要营养素摄入能满足机体需要,食物结构趋向优化,但要进一步促进豆类和乳类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作者:汪春红;谭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8例颌下腺摘除的体会

    目的:改进颌下腺摘除的传统术式.方法:在患者站立平视的状态下确定手术切口,切口设计在颌下区隐蔽处.将颌下腺导管内插入探针或细软型塑料导管,深约3~5 cm.术中在游离颌下腺时,通过触摸可判断颌下腺导管的位置.凡未穿颌下腺的颌外动脉、面前静脉只结扎腺支,将动、静脉与腺体分离,予以保留.结果:28例颌下腺摘除术中,18例颌外动脉、26例面前静脉予以保留.人体正常结构的完整性也得到保存.结论:改进的颌下腺摘除术式优于传统的术式.

    作者:朱友家;袁莲珍;姚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情况,并观察了该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3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BI)患者,35例高血压无心脑血管合并症(CCVD)患者,及4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检测.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脂质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BI组的DD基因型频率(0.333)和D等位基因频率(0.5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22和0.378(分别为P<0.05和P<0.01),以及高血压无CCVD组的0.114和0.386(均为P<0.05).但是,ACE各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ACE基因缺失型可能是老年人高血压合并B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沈丹;哈黛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雌激素与内皮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观察雌激素(17 β-雌二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以HUVEC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17 β-雌二醇(1 μmol/L、10 μmol/L和100 μmol/L)对oxLDL(4 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70%~93%,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17 β-雌二醇1 μmol/L组细胞凋亡占6.98%~8.63%,100 μmol/L组细胞凋亡占2.94%~4.85%.结论:17 β-雌二醇对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向量效关系,有利于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王晶;林国生;李庚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母源性铅接触对子代鼠肝微粒体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给母鼠孕期及哺乳期饮用不同剂量的铅水后,其子代鼠肝微粒体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给母鼠饮用小剂量铅水(500 μg/L,超过WHO规定的饮用水标准5倍),其子代4周龄鼠肝铅含量明显增加,氨基比林脱甲基酶(AM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明显降低,P450含量及细胞色素C还原酶(NADPH-C)、苯胺羟化酶(ANH)无明显变化,子代8周龄鼠(既铅负荷排除4周后)与正常子代鼠相比各药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给母鼠饮用大剂量铅水(50.0 mg/L,超过WHO规定的饮用水标准500倍),其子代鼠出生4周后各药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子代鼠,P450含量及NADPH-C、ANH、AMD、GST活性分别为正常4周龄鼠的58.0%、52.8%、81.0%、27.9%、50.2%,其中对AMD活性的影响大;8周后,肝铅含量可恢复正常,但与正常8周龄鼠相比,肝药酶活性仍显著低于正常.结论:在大剂量母源性铅接触情况下,即使在铅负荷排除较长时间后,肝铅含量恢复正常时,肝药酶活性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母源性铅接触对子代生物转化功能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丁虹;彭仁;王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冷盐沉淀同步分离dsRNA病毒基因组和结构多肽的方法

    目的:探索一条既能获得dsRNA病毒全基因组,又能同时获得该病毒完整结构多肽的方法.方法:将分别感染了蓝舌病毒(BTV)和人轮状病毒(HRV)的培养细胞分别破碎以释出病毒后,结合应用差速离心和蔗糖梯度离心技术,获得了这两种病毒的纯化粒子;再用1%的SDS裂解病毒,0.25 mol/L的KCl沉淀其结构蛋白,而病毒基因组悬于上清.结果:所沉淀的蛋白用PBS(pH 7.8)适当稀释后,即可用作抗原;上清用酚∶仿抽提1次后,即可用于核酸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此方法为一套既能有效同步分离dsRNA病毒核酸和结构多肽等活性生物大分子,又能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长垣;陈晓;陈保平;严银钫;涂攀;宋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不同程度肾积水手术治疗前后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估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DCFI)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对不同程度肾积水手术治疗前后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4例76个积水肾脏手术前后肾脏动脉三级分支(肾主动脉、肾段动脉和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S)与舒张期末血流(D)的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与IVU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度肾积水时S/D和RI值均增高;中度肾积水时仅S/D增高;轻度肾积水时血流频谱无明显改变.梗阻解除后1月,中度肾积水血流频谱恢复正常;重度肾积水RI值也恢复正常,但S/D值3月后仍未完全恢复.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结果相类似.结论:DCFI对肾积水程度的观察和肾功能恢复的预测,是一种方便、无创伤性的手段,尤其对积水所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评估更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杰;赵讯萍;张孝斌;付文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珊瑚糊剂的细胞毒性评价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复方珊瑚糊剂的细胞毒性.方法:选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同时对复方珊瑚糊剂及其各主要成分浸渍液进行细胞毒性检测,于3 d、7 d 测其OD值,计算细胞相对增值率,用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培养期各组细胞大量增殖,形态正常,毒性级为0~1级.结论:复方珊瑚糊剂是一种具有良好细胞生物相容性材料.

    作者:雷志敏;丁俊清;程祥惠;张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75例成人十二指肠壅积症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十二指肠壅积症的病因、病变部位及各种诊断方法的效果.方法:应用钡餐、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B超或CT等单项或多项诊断方法,对275例成人十二指肠壅积症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并比较各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12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经钡餐定位,与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达94.3%与54.0%,结合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则分别提高至97.5%与87.0%;151例其他患者经钡餐定位,与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4%与21.1%,结合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B超或CT,则分别可达94.0%与69.5%.结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经钡餐检查大多可作出定位诊断,结合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可明显提高定性诊断符合率;其他患者经钡餐检查效果较差,结合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B超或CT,可明显提高定位与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施先艳;邓长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对脑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对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心功能代偿期AF患者作观察组(AF组),18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仪(TCD)以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为观察指标.结果:AF组脑动脉血流速度快慢不一,各动脉血管的Vm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AF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大心搏平均血流速度(MaxVm)及心室率控制在60~100次/min 内时MCA的V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CA、ACA的小心搏平均流速(Min Vm)及心室率低于60次/min 时MCA的V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F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Max Vm、Vm、Min Vm及任何心室率范围BA的Vm均较对照组Vm显著降低,P<0.05或0.01.AF组与对照组的PI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对脑底动脉血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Vm降低,供血减少.AF心室率低于60次/min 对脑血流影响严重;AF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影响较颈内动脉系统严重.

    作者:郭红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NO、SOD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糖尿病(DM)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糖尿病+0.5%左旋-精氨酸(L-Arginine)组(C组).检测各组第1,2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肾皮质NO-2/NO-3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肾重/体重及肾小球平均体积(AGV).结果:第1,2周B、C组Ccr、UAE、尿NO-2/NO-3较A组明显升高(P<0.01),C组Ccr、UAE、尿NO-2/NO-3较B组显著升高(P<0.05),第2周B、C组肾皮质NO-2/NO-3较A组显著升高(P<0.05,0.01),C组较B组显著升高(P<0.05),B、C组T-SOD、CuZn-SOD较A组显著下降(P<0.01),C组较B组更低(P<0.05).第2周C组肾重/体重、肾小球平均体积较B组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抗氧化酶活性减弱,超氧阴离子增多,内源性NO合成增加,补充L-Arginine加重糖尿病肾损害.

    作者:程晖;贾汝汉;杨定平;胡海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成人腭裂患者口颌系统功能评价

    目的:了解腭裂患者成年后口颌系统功能状态.方法:对59例成人腭裂患者(腭裂组32例,术后组27例)和40例正常牙合人的牙合力、咀嚼效能及下颌运动范围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组牙合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腭裂组和术后组的咀嚼效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腭裂组、术后组下颌运动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接受过腭成形术的患者成年后,其口颌系统功能受到较大影响,未接受腭成形术的患者成年后,对口颌系统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杨学文;东耀峻;张国志;赵怡芳;龙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核性与皮质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目的:检测老年核性白内障和皮质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密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达,了解这两种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状态.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染色两组病例中央区晶体上皮铺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上皮铺片的细胞密度.结果:核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密度为(5 038±262.03)个/mm2,30张铺片中PCNA阳性25张.皮质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密度为(4 250.63±275.05)个/mm2.PCNA阳性4例.结论:老年核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密度高于皮质性白内障.PCNA阳性率高.提示老年核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状态较为活跃,而皮质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明显.

    作者:蔡小军;杨桂芳;陈贵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有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快速、安全、高效的治疗高血压肺结核大咯血的止血药物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98例应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静滴止血治疗效果.结果:硝普钠治疗有效率为93.8%.酚妥拉明有效率为61.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5.005,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有肺结核大咯血具有疗效高、速度快、副作用少等特点.

    作者:周建桥;戴希勇;熊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T-H胶阻塞胰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胰管阻塞后胰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14只犬施行胰腺头体部切除,尾部留在原位胰管内注入T-H胶达到完全阻塞,阻塞后定期观察血糖、糖耐量及血清胰岛素变化,并定期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①胰管阻塞后5月内能维持正常血糖和胰岛素水平.②阻塞之后糖耐量轻度下降.③胰管阻塞后3月胰腺外分泌腺泡开始纤维化,胰岛的结构及形态亦有改变.结论:①T-H胶可使胰管产生永久性栓塞;②胰管阻塞作为胰腺外分泌的处理方式是安全有效的.③胰管阻塞后对胰岛的形态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童仕伦;魏文;涂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几种不同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羟基喜树碱、噻口替哌、丝裂霉素和卡介苗共4种药物各自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不同药物均加入50 ml 生理盐水内经尿道灌注入膀胱,术后第1个月每周灌注1次,以后每月灌注1次达2年.结果:羟基喜树碱组的无肿瘤复发率和1年无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而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且副作用小.结论:羟基喜树碱为腔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良好药物.

    作者:杨嗣星;王玲珑;张孝斌;刘修恒;钱辉军;张杰;吕胜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HBV DNA

    目的:建立并优化HBV DNA的PCR-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体系,使临床PCR结果判定更加客观可靠.方法:采用碱裂解标本中的HBV、玻璃粉吸附提纯模板DNA,用5'端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PCR扩增产物与包被于微孔板中的靶基因杂交,酶标链霉亲和素与杂交体中的生物素结合后,用酶底物与所标记酶进行显色反应,后通过测定其光密度来判定结果.结果:建立并优化的PCR-微孔板杂交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R-微孔板杂交法对HBV DNA的检出阳性率(79.8%)比电泳法(69.0%)高,20份非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两方法检测均阴性.结论:本方法灵敏、特异、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可靠.

    作者:邱芳城;潘云军;邓兆群;郭兆彪;严礼华;杨瑞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前的正畸治疗

    目的:为一些牙缺失而不具备金瓷冠桥修复条件的患者创造有利条件,使其缺失的牙得到功能和美观的恢复.方法:随机选择就诊病例20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正畸治疗和金瓷冠桥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正畸和修复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成功率100%.结论:正畸治疗是某些牙缺失患者修复前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汤国荣;潘新华;李珊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目的: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进行对照观察.方法:35例经腹腔胆囊切除术与30例剖腹胆囊切除术分3阶段进行对照观察血浆儿茶酚胺、可的松、C-反应蛋白(C-RP)等浓度变化.结果:LC CO2气腹过程中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未见升高,反而略有下降(P>0.05),而在剖腹胆囊切除术中升高明显,尤其在术后4 h,C-RP及IL-6均高于LC组,P<0.01.结论:LC对神经内分泌刺激轻微,因而,对代谢的影响亦轻.

    作者:蔡捍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不同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有效能量范围.方法:应用不同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兔胫骨骨不连,定期X光摄片检查,治疗前后行骨不连间隙测量.结果:0.33,0.42,0.54,0.60 mJ/mm2 能量组冲击波治疗后骨不连间隙分别缩小(0.104 5±0.18) mm 、(0.595 8±0.22) mm、(0.704 0±0.28) mm、(0.579 1±0.20) mm,经t检验,0.33 mJ/mm2 能量组治疗前后骨不连间隙改变差异无显著性,而0.42,0.54,0.60 mJ/mm2 能量组骨不连间隙改变显著,P<0.001.冲击波治疗12周0.42,0.54,0.60 mJ/mm2 能量组骨不连愈合较0.33 mJ/mm2 能量组好.但0.60 mJ/mm2 能量组冲击波治疗后有明显软组织损伤.结论:0.42~0.54 mJ/mm2 是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较理想的能量范围.

    作者:钟俊;李家元;彭昊;刘世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