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汉章;李艳红;邓仁跃;吴展元;屈季宁;刘公汉;罗志宏
目的:探索胸腹水中腺癌细胞由人工经验诊断走向计算机自动识别的新方法.方法:用胸腹水中腺癌细胞、增生和正常间皮细胞各300个,每个细胞用图像分析仪测5项指标制定数学模型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即可识别上述三种细胞.结果:用该数学模型检查18例性质不明的胸腹水,计算机自动识别结果均与细胞病理学专家诊断相符.结论:计算机自动识别胸腹水中腺癌细胞是可行的,但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善友;黎辉;汪艳;王则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报道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形态学观察(光镜).取感染后42 d鼠肝经酶消化处理后,制备肝细胞悬液,经贴壁培养分离成纤维细胞.光镜下,培养中细胞多呈梭形、三角形、多角形外观,胞质突起较多,细长、透明,胞核一个,清晰可见.细胞增殖旺盛,可见明显分裂征象.
作者:姚万红;陈静卿;杨孟祥;赵雪云;倪永晖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7例泪囊肿瘤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本病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其中恶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2例;原发于泪囊4例,继发于邻近组织3例.临床上以内眦部包块、溢泪及泪点有血性分泌物溢出为本病主要特征.5例泪囊恶性肿瘤4例出现血性分泌物.结果表明:本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切除,术后酌情辅以放疗,预后良好.
作者:范寒桂;严若华;杨大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培养出广泛适合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原代人胚肺、人胚肾细胞.方法:分别用不同的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血清,以改进的方法对原代人胚肺、肾细胞进行培养.结果:经水囊引产的3月大小的胚胎肺及肾,用MEM及1640加上20%的牛血清,对细胞的贴附及增殖十分有利,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结论:经改进后的对人胚肺细胞和人胚肾细胞的原代培养,用含20%的小牛血清的MEM和1640的培养液对细胞的生长极为有利.
作者:郭淑芳;鲁德银;陈晓;侯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改良伪彩色实时处理方法,对法乐氏四联症造影图像进行处理,以其处理前后图像质量的改变,评价改良伪彩色实时处理系统对心血管造影图像的处理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改良伪彩色实时处理系统,对86例法乐氏四联症造影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由3位高年资医师以图像质量分级方法评价处理前后的图像质量.结果:86例影像资料经处理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率达91.6%(P<0.01).结论:改良伪彩色实时处理系统能提高心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及诊断水平.
作者:江迅;胡佑伦;郭玉鑫;尹丽娅;江钟炎;唐新桥;徐艳萍;杨新红;吴小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了研究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了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组男7例,女3例,病程3 d~4 a.完整切除9例,部分切除1例,无1例死亡.8例获随访,无1例复发.临床特点以腹部包块和腹胀为主,强调彩超对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诊断明确,一律及早手术,争取全切.
作者:李小玲;童鹤翔;李毓秀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肿瘤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987~1997年55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病人进行随访资料分析.手术方法:(1)局部肿瘤切除20例,(2)腮腺浅叶切除28例,(3)全腮腺切除7例,(4)术中解剖和保护面神经35例.结果:肿瘤复发8例(14.5%),术后可恢复面瘫6例(10.9%),不能恢复面瘫2例(3.6%),腮腺瘘4例(7.3%),Frey综合征4例(7.3%).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应施行腮腺浅叶切除或全腮腺切除,术中解剖和保护面神经,可减少肿瘤复发和持久性面瘫.
作者:江孝清;孙炳炎;刘元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源性上腔静脉综合征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患者15例,右侧中央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13例,右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14例行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抗癌药1~4次,1例行BAI及上腔静脉支架治疗.结果:BAI后所有患者上腔静脉综合征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但远期均有复发;1例行BAI及上腔静脉支架治疗病例术后随访11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BAI可以有效地缓解肺癌源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症状,但远期易发,结合血管内支架治疗,则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甘万崇;邓小容;王巧兮;刘晋新;杨新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应用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54例,平均年龄27.5岁,病程平均6年,总有效率达84.4%(130/154).治疗后随访85例,随访时间为18个月,其临床症状消失及显微镜检查前列腺液正常者68例,远期效果为80%.认为采用多功能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天鹏;金化民;詹炳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休克患者输血后出现的病情变化与再灌注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1月~199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非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前后临床表现比较.结果:18例患者均发生病情突然恶化,其中66.7%(12/18)发生在输血4~24 h内,13例死亡,5例恢复正常.结论:休克患者输血后病情恶化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提出对非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应持慎重态度,若必须输血,则应在休克早期进行,同时注意预防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Enalapril)对4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5~20 mg/d,持续3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显示依那普利能有效控制血压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逆转左室肥厚(LVH),减轻左室心肌重量;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提示依那普利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白春梅;李兰芬;宋长杰;王瑞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了探索病毒性心肌炎中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应用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进行研究(将滴度为5×103 PFU的CVB3病毒接种到小鼠腹腔内),然后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每d用5%L-精氨酸1 ml灌胃2次,第2组正常饮水.结果表明:第1组NO水平显著高于第2组(53.17±8.80,30.80±8.60,P<0.01);第1组MDA较第2组明显升高(12.30±1.80,9.90±1.60,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1组较第2组显著降低(64.30±12.80,79.80±14.20,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第1组心肌病变程度明显重于第2组.提示:NO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促进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加重对心肌的损害.
作者:傅立军;张凤薇;邓淑珍;江钟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19例白血病(13例急性白血病,6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端粒限制性片段(TRF)长度分析以探讨端粒序列与白血病形成的关系.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的TRF长度在7.2~9.2 kb,平均长度8.4±1.2 kb;白血病患者的为2.9~7.7 kb,平均长度5.0±1.7 kb,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为3.0~7.7 kb,平均长度4.8±0.9 kb;慢性白血病患者的为2.9~7.0 kb,平均长度5.2±1.3 kb.通过t检验发现,对照组与患者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组之间TRF平均长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男女对照与急、慢性白血病男女患者间平均长度差异显著(P<0.01),而对照组性别间、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间以及男、女患者间TRF平均长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端粒长度异常缩短对白血病形成有特殊意义,提示端粒机制为白血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任波;钟山;邓铭;赵斌;王春;叶斌;吴怀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方法:调查湖北省江南部分地区年龄≥25岁者共9 836人.对早餐后2 h血糖>6.1 mmol/L者做OGTT.结果:DM和IGT的患病率分别为2.97%和2.01%;知识分子DM和IGT的患病高;而农民DM的患病率接近工人,且IGT的患病率较工人为高.结论:DM与IGT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农民患病率的增高更为明显,预示农民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可能超过工人,提示要把防治糖尿病的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地区.
作者:李竞;甘佩珍;文重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P16阳性表达率为48.38%,其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P16在膀胱肿瘤发生机制和生物学行为中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杨志伟;郑新民;李世文;曾俊 刊期: 1999年第01期
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同时进行多平面经食管(M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MTEE和TTE的赘生物检出率分别为93.8%和62.5%(P<0.005);对赘生物分级评分显示MTEE法的赘生物大小和病变范围大于TTE法,活动度和回声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提示MTEE对IE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和病情评估均优于TTE.
作者:陈孝义;孙彬;杨莲花;郭瑞强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分析39例周围型肺鳞癌的CT表现,其中16例做了薄层高分辨CT扫描(HRCT),6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显示:不规则厚壁空洞4例,短或长毛刺征象32例,病灶分叶28例.HRCT显示11例瘤体密度不均,9例见多发低密度灶.5例增强扫描提示低密度区不强化,说明坏死区是无血管的.26例病灶显示有明确的胸膜或胸壁侵犯.全面综合分析肿块的CT表现有助于周围型肺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宋华军;李茂进;陈靖;魏文洲;郭莉;郑小华;刘昌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囊性改变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54例口腔颌面部囊性疾患的激光手术治疗经验.结果:本组单纯激光手术治疗134例,激光加外科切开术20例,成浅疤痕5例.结论:Nd-YAG激光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性疾患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段春枝;李俊;王培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胃代膀胱术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了胃液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87的影响,并用稀盐酸、阿霉素、无药培养液作为对照,发现胃液在高浓度时对BIU-87有显著的杀伤、抑制作用,而在低浓度时对BIU-87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为临床开展胃代膀胱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田斌群;胡礼泉;郑新民;姚学军;李世文;刘汉燕;陈红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报告11例儿童无X线异常的脊髓损伤综合征.结合文献复习,重点讨论其发病机理与解剖关系,诊疗中的注意问题.认为对此损伤应引起足够重视,以免延误诊治,导致脊髓损伤的迟发与复发,造成无可弥补的终身残疾.
作者:袁仙桃;刘登胜;彭昊;刘会乾;王炳勋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