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张妤;倪泽敏;聂绍发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 TX)全身化疗后B超下清宫在切口妊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2例切口妊振患者分为两组:孕囊大部分突向宫腔组(A组,n=20)及孕囊主要侵入肌层组(B组,n=62),回顾性分析M T X肌肉或静脉注射后B超下清宫的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组M TX静脉化疗4例B超下清宫均成功;肌肉注射M TX的16例中12例B超下清宫成功,4例因术中持续出血而行开腹手术。B组静脉化疗16例,14例B超下清宫成功,2例术后切口包块达浆膜而开腹;M T X肌肉化疗46例,42例B超下清宫成功,2例因术后切口处包块达浆膜层而开腹,另2例术中持续出血而开腹。M TX化疗后清宫手术成功率达87.80%。手术成功的72例与失败的10例治疗前血β‐HCG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TX全身化疗配合B超下清宫是治疗切口妊娠简单有效的方法,其成功率与治疗前血β‐HCG水平的高低有关。
作者:项涛;方勇;何福仙;王世宣;李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特异性激活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Toll/IL‐1受体结构域接头分子(Toll/IL‐1 receptor domain 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FN‐β,TRIF)信号通路药物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 ,Poly I:C)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小鼠是否有保护作用,并探讨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炎性作用有关。方法对小鼠进行一次性肌肉注射0.3 mg/kg Poly I:C ,24 h后进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栓塞2 h后进行再灌注6、12、22 h ,诱导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 TC染色方法测定脑缺血体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TRIF蛋白表达;ELISA方法检测小鼠缺血侧半脑脑组织炎性因子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缺血2 h再灌注6、12、22 h的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缺陷症状及脑组织梗死,在缺血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小鼠缺血侧脑组织中IL‐6、TNF‐α表达均升高。0.3 mg/kg Poly I:C能减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缺陷,提高小鼠缺血侧脑组织 TRIF蛋白的表达,能在不同时间点升高IFN‐β水平并降低缺血再灌注缺血侧脑组织IL‐6和 TNF‐α的含量。结论0.3 mg/kg Poly I:C对脑缺血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潘琳娜;吕青;樊萍;李昌俊;郭莲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metformin”、“PCOS”、“ homocysteine”为关键词全面检索SCI、PUBMED ,EMBASE ,Elsevier数据库,筛选出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献进行M eta分析,比较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结果以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明显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W M D=-2.29,95% C I=(-2.65,-1.94),P<0.05]。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二甲双胍治疗时程达3个月则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胺酸水平,继续延长治疗时间并不会进一步降低血清同型半胱胺酸水平。此外,肥胖的PCOS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能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的同型半胱胺酸水平。
作者:孔雯;肖西悦;曾天舒;陈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 OPCAB)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在OPCAB中的合理运用。方法选择96例择期行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L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H组),术中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于术前1d和术后7d对患者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术前、术后24h和48h测定血浆S100β和Aβ1‐42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3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下降,但3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H组患者术后48 h时S100β和Aβ1‐42水平显著升高(均 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会增加OPCAB患者术后血浆S100β和Aβ1‐42水平,在OPCAB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的剂量需要谨慎。
作者:廖明锋;杨辉;陈欣;赵以林;杨柳;罗爱林;迟晓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蛋氨酸脑啡肽(MEK)是否具有抗癌、增加化疗药物疗效和增强或保护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40只,右腋皮下接种H22癌细胞,接种24 h后随机分为5组,依次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kg)、5‐Fu组(10 mg/kg)、MEK组(200 mg/kg)、5‐Fu+MEK联合给药组(10 mg/kg+200 mg/kg)和阳性对照组(20 mg/kg 5‐Fu)。腹腔注射受试药品,每日1次,连续给药8 d ,处死动物。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和脾脏脏器指数以及测定CD3+和CD4+ T细胞表达。结果单独给予MEK 200 mg/kg或5‐Fu 10 mg/kg时两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相近,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75.13%和74.26%;联合给予MEK和5‐Fu时,其抑瘤率为88.25%,明显高于单独使用5‐Fu。MEK对小鼠脾脏及胸腺无明显抑制作用,与5‐Fu合用时能显著减轻5‐Fu对免疫脏器胸腺的抑制作用。单独给予MEK 200 mg/kg时,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CD3+和CD4+ T细胞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和5‐Fu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MEK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与化疗药物合用能增强其疗效同时减轻其毒性,对免疫脏器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璐;游如旭;单风平;曾凡波;贺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靶器官如脂肪组织、骨骼肌组织及肝脏对胰岛素反应性减低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胰岛素所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能减弱,其降血糖效应受损[1‐2]。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3]、微血管损伤[4]和炎症[5]等。
作者:陈丽;陈瑞;梁凤霞;舒晴;吴群;徐芬;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回顾分析创伤性主动脉破裂的临床特征,总结外科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201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胸外科46例创伤性主动脉破裂患者接受外科治疗,12例患者在体外转流下行开放手术,其中5例行主动脉修补,7例行主动脉置换;34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完全或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4例,其中1例行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结果12例行开放性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5.6±24.2)min ,平均住院时间为(25.6±14.5)d ,住院期间死亡2例。34例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0.2±10.5)min ,平均住院时间为(14.5±7.6)d ,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中造影发现内漏2例,行球囊扩张贴附后内漏消失,随访1~5年内无截瘫、内漏、左上肢缺血、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创伤性主动脉破裂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已逐渐取代开放性手术成为外科治疗的首选。
作者:方泽民;魏翔;刘立刚;潘铁成;陈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制可卷曲透明工作通道在导航指引下内镜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期间22例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基底节出血15例,脑皮层出血5例,额叶挫伤伴血肿形成2例,利用自制可卷曲内镜工作通道在导航指引下完成手术。结果手术耗时65~100 min ,平均95 min。残余血肿体积<10%12例,10%~30%8例,>30%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例,颅内感染死亡1例。存活患者6个月随访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自制可卷曲内镜工作通道可以配合神经导航进行准确穿刺,并为内镜提供一个清晰、稳定的操作空间。
作者:罗明;闵强;陈晓斌;段发亮;吴京雷;杨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盐酸小檗碱通过抗炎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以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糖加胰岛素诱导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分别给予广谱nAChR激动剂尼古丁(烟碱)、特异性α7 nAChR激动剂氯化胆碱、炎症激活物内毒素(LPS)和抗炎中药盐酸小檗碱及抗炎西药阿斯匹林处理,并设立相应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成熟脂肪细胞中α7 nAChR mRNA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α7 nAChR的蛋白表达。结果经烟碱和氯化胆碱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后,细胞中α7 nAChR mRNA表达水平与LPS、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均 P<0.05),纯中药盐酸小檗碱干预后成熟脂肪细胞中α7 nAChR 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阿斯匹林也促进细胞中α7 nAChR mRNA的表达;上述4组α7 nAChR蛋白表达呈不同程度的增加,TNF‐α、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受到明显的抑制,与L PS、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激动剂、抗炎西药阿司匹林和抗炎中药盐酸小檗碱均能上调α7 nACh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盐酸小檗碱可能通过抗炎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邹欣;王定坤;李芬;龚菂;陆付耳;王开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是否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 ,IR组)和远隔缺血后适应组(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RIP组)共3组,每组8只。Con组只给予解剖游离肠系膜上动脉;IR组解剖出肠系膜上动脉,在肠系膜上动脉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RIP组在肠系膜上动脉缺血20 min后捆绑左下肢形成4个间隔5 min的循环缺血再灌注(共40 min),再进行再灌注2 h。测定回肠组织中丙二醛(maleiedialdehyde ,MDA )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 PO )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学改变,对小肠黏膜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光镜下观察IR和RIP组有明显的肠道损伤,RIP组肠道损伤程度明显较IR组轻。小肠损伤按Chiu氏评分,RIP组Chiu评分值(2.10±0.63)明显低于IR组(3.20±0.76)(P<0.05)。IR和RIP组回肠组织中MDA和MPO含量明显高于Con组(均 P<0.05),而RIP组回肠组织中MDA及MPO含量明显低于IR组(均 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这种远隔器官缺血后适应可能是通过减轻活性氧损伤及炎症反应来保护肠道。
作者:李为明;徐鹏远;岑云云;许青文;孙大力;李树民;戚宇星;李奕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农村流入人口产后抑郁现况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面对面结构式访谈形式对武汉地区农村流入人口产后抑郁现况、社会支持情况及抑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16份(有效率97.36%)。武汉地区农村流入人口产后抑郁检出率为3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无医疗保险(OR=1.56,95% CI:1.01~2.45)、照看孩子感觉累(OR=3.18,95% CI:2.01~4.85)、丈夫对妻子关心程度一般(OR=2.72,95% CI:1.57~4.72)和根本不关心(OR=3.23,95% CI:1.05~9.91)、对居住条件不满意(OR=10.81,95% CI:1.21~14.37)、生活中存在压力事件(OR=2.71,95% CI:1.70~4.29)是农村流入人口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产后抑郁组产妇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妇女。结论武汉地区农村流入人口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且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增加农村流动妇女的社会支持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群体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汪静;张妤;倪泽敏;聂绍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一水草酸钙晶体(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COM )引起的不同表型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方法在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中研究肾脏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明确是否存在肾脏炎症。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细胞表面标志。将巨噬细胞体外分化为 M1和 M2,Real‐time PCR鉴定细胞标志。Real‐time PCR检测COM及损伤标志分子ATP对巨噬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IL‐1β的分泌。结果在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肾脏切片中,可见大量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多于对照大鼠。体外分离小鼠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符合巨噬细胞表型,Real‐time PCR鉴定 M1和 M2的标志也符合其相应表型。M1高表达 IL‐1β、CCL2,低表达MR、ARG ;M2高表达MR、ARG ,低表达IL‐1β、CCL2。COM及其损伤分子ATP均可使M1高表达IL‐1β。结论在草酸钙大鼠模型中,巨噬细胞浸润明显,COM和ATP可加重巨噬细胞炎症,并可加重M1的促炎症作用。
作者:吴柏霖;李森茂;胡嘏;余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校外男男青少年性行为与艾滋病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数据和 HIV检测数据为依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获206份有效问卷及相应血样,艾滋病感染率为21.36%。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居住状态、是否出柜、是否有固定性伴、认识性伴的途径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不显著(均 P>0.05)。多性伴侣(P<0.05)、对性伴是否熟悉(P<0.05)、通过网络寻找性伴的频率(P<0.05)、性生活安全套使用(P<0.01)、定期HIV检测(P<0.01)与艾滋病感染显著相关。结论降低校外男男青少年性行为的脆弱性,开展HIV咨询检测,促进安全套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艾滋病感染。
作者:龙翠芳;聂建平;严易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在反复移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因女方输卵管因素不孕(男方精液正常)行IVF‐ET治疗反复移植失败再次进入新的IVF‐ET 周期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病例编号把纳入标准的189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93),实验组在取卵周期前1个月经周期月经来潮6 h内进行内膜搔刮,对照组不行内膜搔刮,比较胚胎移植后两组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血清FS H、L H及P水平、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胚胎移植数、HCG日血清E2、P水平及 HCG日内膜厚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验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子宫内膜搔刮术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赵华;郭娜;李豫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角线法拍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片的适宜角度。方法选取198例患者锥形束C T (CBC T )资料,测量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距离、腭顶至上颌牙合平面高度、双侧上颌前磨牙和磨牙连线与左右第一磨牙连线所成角度(记其余角为角1)。记颧骨或颧弓下缘为点a ,腭顶为点b ,腭根根尖为点c。分别测量点a、b连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角2)、点a、c连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角3)以及点b、c连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角4)。结果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距离均值为(40.48±2.05)mm ;腭顶至上颌牙合平面高度均值为(20.28±2.12)mm ;角1、2、3、4的均值分别为(15.83±4.95)°、(11.75±3.71)°、(21.66±6.22)°和(-2.62±7.17)°。各测量指标均值在男女性别分组及年龄分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拍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片时,X线管的适宜水平角度是16°左右;适宜垂直角度范围是-3°~22°左右,理论佳投照角度为22.5°,与国内口腔放射影像学教科书中推荐值(30°)有偏差。
作者:韦健;万盼;马威;丁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Fibroscan无创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HBV DNA定量、肝脏硬度值、肝脾彩超、肝组织病理学等),其中80例行肝脏组织学活检。结果19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脏硬度值为(6.22±2.50)kPa;HBV DNA定量<500 copies/mL组和HBV DNA定量≥500 copies/mL组的肝脏硬度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病毒携带时间超过15年以上的患者肝脏硬度值明显高于病程≤5年者(P<0.01);肝脏组织炎症坏死分级< G2或纤维化<S2者(49例)肝脏硬度值为(6.72±2.33)kPa ,炎症坏死分级≥ G2或纤维化≥ S2者(31例)肝脏硬度值为(9.95±4.00)kPa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脏硬度值有助于监测肝纤维化的发生,并对肝活检时机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作者:丁红方;马科;宁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局部控制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仍有约10%~30%的鼻咽癌患者在完成根治性放疗后出现局部失败[1‐2]。局部失败主要包括局部残存和复发。局部残存通常定义为足量放疗后6个月内鼻咽部仍有病灶;局部复发是指在足量放疗后原发灶完全消退,但6个月之后鼻咽部又出现新的病灶。鼻咽癌局部残存发生率为7%~13%[3‐11],如未行任何挽救性治疗,其5年局部控制率仅为40%,5年生存率约54%[12]。因此,对于鼻咽癌局部残存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挽救治疗至关重要。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存的方法主要包括:挽救性加量放疗、手术治疗以及全身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但就疗效评价来说,挽救性加量放疗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那么,面对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仍有病灶的鼻咽癌患者,我们应该在何时给予再程放疗干预以及选择何种放射治疗方法呢?本文现就鼻咽癌足量放疗后出现局部残存的放射治疗选择予以综述。
作者:毕建平;杨冬琴;韩光;胡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放射诱导乳腺癌小鼠肺损伤,探讨放射诱导的肺损伤对乳腺癌小鼠实验性肺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 A782细胞株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28只建模后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照射组(每组 n=14),右肺单次照射9 Gy后1~4周,观察记录其体重变化及肺、肝、脾等脏器转移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CXCR4的表达。结果照射后的1~2周,两组肝重、脾重和肺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均 P>0.05);然而,随着照射时间的推移,照射组小鼠在3~4周肺重、肺结节和肺脏指数明显增加( P<0.05或 P<0.01)。肺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在照射后的早期(1~2周)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在照射后的第3~4周出现更多的肺转移性结节;肺泡壁增厚明显,肺间质各种细胞成分增加;支气管壁及血管外膜有明显的纤维化增厚,肺泡区域有纤维化形成。照射组肺组织中CXCL12/CXCR4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X‐射线照射诱导的乳腺癌小鼠放射性肺损伤加速了肺转移,CXCL12‐CXCR4生物信号轴在肿瘤发展、侵袭和肺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关江锋;胡作为;杨航;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蛋白电泳在狼疮性肾炎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狼疮性肾炎和4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数据、尿蛋白电泳及相关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狼疮性肾炎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活检病理结果,计算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患者流行病学数据与既往研究相符,狼疮性肾炎患者混合性蛋白尿发生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明显高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但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发病率及血肌酐升高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蛋白尿电泳有助于鉴别狼疮性肾炎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且对肾脏病变的预后有一定指示意义。
作者:江潮;吕永曼;陈俊雄;高红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保罗样激酶1(Plk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蛋白(Rb)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C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CSCC早期筛查提供重要线索,同时寻求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CSCC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lk1和Rb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SCC中Plk1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b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k1和Rb参与了CSCC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李慎秋;曾芬;李舒康;石晓霞;向微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