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江建新;王敏;朱峰;田锐;申铭;秦仁义
目的 研究大鼠小肠对黄连粉末中盐酸小檗碱及盐酸药根碱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体内肠灌注实验研究黄连粉末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药根碱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含量.结果 黄连粉末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与对照品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比较,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吸收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黄连粉末中盐酸小檗碱吸收百分率为对照品盐酸小檗碱吸收百分率的近3.6倍,对照品盐酸药根碱吸收百分率为黄连粉末中盐酸药根碱吸收百分率的近2倍.结论 黄连粉末直接服用有利于其所含盐酸小檗碱在小肠部位的吸收,而不利于盐酸药根碱的吸收.
作者:魏世超;徐丽君;邹欣;陆付耳;王开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瘤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NCTD影响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移植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瘤块建立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CTD高、中、低剂量组和氟尿嘧啶(5-Fu)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CTD 8、5、2 mg/kg和5-FU 20 mg/kg,每周2次,连续给药3周.给药结束后剥取瘤体并称重,常规石蜡包埋、制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VD)以及VEGF、VE-Cd、MMP-2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经NCTD干预的荷瘤裸鼠生长状态基本不受影响,但瘤体生长受到抑制,瘤内微血管密度降低,VEGF、VE-Cd、MMP-2蛋白表达减少,且此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结论 NCTD在不影响荷瘤裸鼠生长状态的前提下,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瘤内微血管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跟下调VEGF、VE-Cd、MMP-2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袁昌劲;余涛;侯风刚;李丹;刘礼;吕秀玮;任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 therapy,HVHF)对PiCCO监测数据的影响.方法 共有72名既接受HVHF治疗,又行PiCCO监测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2名患者经股静脉置入血滤管,10名患者经颈静脉置入血滤管.HVHF的血流速度>250 mL/min,置换液速度50 mL/(kg·h).在患者纳入研究时、断开血滤和重新连接血滤后通过PiCCO热稀释法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分别记录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ed,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d,EVLWI).结果 经股静脉和经颈静脉行HVHF的患者,通过PiCCO经肺热稀释技术测量在纳入研究时、断开血滤及重新连上血滤行HVHF时的 CI、GEDI和 EVLWI,经配对t检验和Wilcoxon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对PiCCO经肺热稀释技术所测得的 CI、GEDI和 EVLWI不产生显著影响.血滤管路不同置入位置对PiCCO数据亦不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汪毓君;喻莉;刘金平;吕晓玉;龙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一个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的4个时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不活动期和HBeAg阴性肝炎阶段),研究HBV表面抗原各抗原表位的免疫逃逸突变分布.方法 收集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按照HBV自然史的不同时期分为4组,提取DNA并荧光定量,通过巢式PCR扩增HBV表面基因序列,以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DNA测序.分析比较4组乙肝表面抗原中辅助性T细胞(Th)表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及B细胞抗原表位的突变差异.结果 Th抗原表位突变中,4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的是17-31、37-51、67-81等区域,CTL抗原表位突变中具有差异的是14-22、41-49等区域,在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发现了Q101K、P120S、T126S、Q129H、M133L、M133I、和M133T等7个乙肝表面抗原免疫逃逸突变.结论在HBV感染自然史中,表面抗原突变的累积发生在免疫清除期,突变的产生有利于HBV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作者:王卫华;宋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IUD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约70%妇女选用IU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使用IUD避孕人数的80%[1].目前,国内IUD的种类繁多,其中,元宫型Cu365 和花式环的使用频率较高,本研究就这两种IUD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莉;吴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基因沉默技术,有效沉默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Vimentin表达,并探讨下调Vimentin后对Panc-1细胞侵袭运动及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Lv-VIM-GFP-shRNA慢病毒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慢病毒转染后Vimentin的沉默效率;Transwell小室体外运动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比较细胞运动侵袭能力变化,细胞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能力的变化;Real-time 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侵袭和粘附相关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转染前后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黏着斑激酶FAK的变化.结果 Lv-VIM-GFP-shRNA慢病毒转染Panc-1后能稳定下调其Vimentin的表达(P<0.01).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显示,下调Vimentin后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P<0.01).粘附实验结果显示,粘附30 min后,转染Lv-VIM-GFP-shRNA组较对照组粘附Collagen Ⅳ和FN的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下调Vimentin后对肿瘤侵袭及粘附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引起细胞骨架F-actin的解聚以及黏着斑激酶FAK的重排.结论 Vimentin基因沉默后可能通过引起F-actin骨架解聚、黏着斑激酶FAK重排来降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及细胞运动能力,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李旭;江建新;王敏;朱峰;田锐;申铭;秦仁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淋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组织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密切相关.根据细胞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两大类.世界卫生组织新分类指出:根据形态学特征、细胞起源以及免疫表型等数据将NHL分为20多个亚型[1].全世界淋巴瘤患者在450万以上,我国的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39/10万和0.84/10万,以20~40岁多见,死亡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11~13位[2-3].
作者:王朋;兰晓莉;齐红艳;张永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慢性乙醇中毒及葛根素干预后大鼠大脑皮层、小脑、海马和纹状体的阿片肽含量,探讨葛根素对慢性乙醇中毒大鼠各脑区内源性阿片肽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乙醇中毒组和葛根素组.乙醇中毒大鼠模型采用56%(V/V)白酒渐进式灌胃直到给酒量达到15 g/kg,葛根素组大鼠白酒灌胃+2%葛根素腹腔注射,对照组大鼠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和纹状体内β-内啡肽(β-EP)、亮脑啡肽(L-EK)和强啡肽A(Dny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乙醇中毒组大鼠皮层、小脑、海马和纹状体内DnyA和L-EK含量升高(均P<0.01),β-EP含量降低(均P<0.01);与慢性乙醇中毒组相比,葛根素组大鼠各脑区DnyA和L-EK含量降低(均P<0.01),β-EP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 葛根素对慢性乙醇中毒大鼠脑内阿片肽含量有调控作用,对乙醇中毒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崔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时程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小鼠肺组织中IL-17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在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监测小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RT-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及低氧3周、6周组肺组织IL-17 mRNA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免疫组化方法对IL-17进行定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氧诱导下小鼠右心室收缩压力及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证实肺动脉高压模型成功建立.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IL-17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L-17主要定位于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也有表达.结论 IL-17可能在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王宏飞;张安臣;李飞飞;刘波;李冬寒;杜心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人体中,受到外界各种损伤后拥有再生能力的组织并不多见,而有完全再生或大部再生潜力的组织及器官更是凤毛麟角.肝脏作为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主要的解毒器官,行使着代谢体内各种毒素和有害物质的相关功能.由于这些被解毒的物质往往具有肝细胞毒性,因此提示肝组织应该具有一定的再生潜力来对抗不断进行的代谢过程.此外,肝脏还可能面临其他多种情况所导致的肝细胞损失,常见的例如手术或外伤导致的肝组织大量损失;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慢性肝损伤如急性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等.自Higgins等[1]于1931年提出动物肝部分切除-再生研究模型以来,有关肝组织再生的研究就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初步研究已经表明,在这些病理环境下,平时处于静息状态的肝细胞便会恢复其复制及增殖能力,修复受损的肝组织,尽可能地恢复肝功能.
作者:郝风节;陈孝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浩口地区农村居民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浩口地区年龄≥40岁的农村居民1 554人进行调查.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并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测,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100%<70%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结果 共检出COPD患者173例,其中Ⅰ级63例(36.42%)、Ⅱ级74例(42.77%)、Ⅲ级32例(18.50%)、Ⅳ级4例(2.31%).被调查者中无人了解COPD这一疾病名称及COPD急性加重的概念.有132人(8.49%)认为COPD的发生与吸烟有关,受检地区居民吸烟率为57.14%(888/1 554),戒烟率26.58%(236/888).COPD稳定期患者中无人规律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激素或混合制剂;无人使用家庭长期氧疗及康复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有69人(39.88%)和13人(7.51%)单独使用抗生素或茶碱治疗.173名COPD患者中,52人(30.06%)在家中的活动受到COPD的影响,98人(56.65%)因COPD而影响外出的频率.结论 浩口地区农村居民COPD患病率高,认知能力差,治疗不规范,防治意识欠缺,患者生活质量受损,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管理.
作者:马静;刘先胜;赵建平;刘辉国;谢俊刚;熊维宁;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种植体周围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硫化物水平(sulfide levels,SUL)与种植体牙周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UL作为种植体牙周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设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peri-implant mucositis,PIM)47例(47颗牙位);种植体周围炎组(peri-implantitis,PI)26例(26颗牙位)和健康种植牙对照组50例(50颗牙位).每个牙位记录6个位点,采用金刚牙周诊断仪测量所选位点GCF中SUL和种植体牙周临床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检查并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各组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UL在PI组(0.355 9±0.039 0)pg/mL、PIM组(0.125 3±0.037 1)pg/mL和对照组(0.052 8±0.017 3)pg/mL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着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上升;SUL与种植体牙周临床指标:PLI (r=0.733)、SBI (r= 0.859)、PD(r=0.873)、AL(r=0.606) 呈正相关(P<0.01).结论 种植体周围GCF中SUL与种植体牙周临床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水平的高低变化可客观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和病变进展.
作者:李明;逄爱慧;杨焰;吴丽娟;马净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VEGF-C及COX-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武汉中心医院2005~2009年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标本57例,应用VEGF-C和COX-2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La细胞中VEGF-C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57例宫颈癌标本中,VEGF-C表达阴性(-)7例(12.28%),弱阳性(+)14例(24.56%),中等阳性(++)20例(35.09%),强阳性(+++)16例(28.07%).随着病变由宫颈原位癌到早期浸润癌的进展,VEGF-C表达明显增强.COX-2表达阴性(-)38例(66.67%),阳性(+)19例(33.33%).VEGF-C和COX-2阳性染色均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在COX-2表达阳性部位,VEGF-C大多数呈强阳性反应,且二者均在癌巢中强表达.统计分析表明VEGF-C和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1).26例伴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表达阳性21例,统计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当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处理HeLa细胞后,细胞中VEGF-C蛋白表达较处理前明显降低.结论 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表达与宫颈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活检标本VEGF-C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在宫颈癌组织中,VEGF-C和COX-2表达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COX-2可能是宫颈癌细胞中VEGF-C表达的一个调节者.
作者:石小燕;张亚东;赵良平;毛晓露;张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纳米载体壳聚糖(chitosan,CS)包裹新型抑癌剂滔罗定(taurolidine,TRO)所合成的纳米凝胶对CO2气腹后HeLa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以0.02%的壳聚糖为纳米载体,制备滔罗定凝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新鲜制备的纳米凝胶形态.以终浓度为0.2 mg/mL的壳聚糖-滔罗定凝胶处理HeLa细胞24 h后,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处理前后侵袭及迁徙能力的改变.结果 所制备的壳聚糖-滔罗定凝胶为匀质、透明的胶样液体,电镜下凝胶为大量纤维交织形成支架的匀质结构,支架间空隙直径为50~300 μm.CO2气腹后HeLa细胞侵袭及迁徙的数目为(69.2±1.5)和(90.5±4.1),经壳聚糖-滔罗定凝胶处理后,数目分别减少到(20.8±2.5)和(6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壳聚糖-滔罗定凝胶能很好抑制CO2气腹后HeLa细胞的侵袭及迁徙特性,有可能成为腹腔镜CO2气腹后减少肿瘤转移的较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琰;黄颢;严兆华;吕炎;张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细菌性脑脊液病原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疑诊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标本,高速离心富集细菌后,进行脑脊液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再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检测结果与传统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8例患者脑脊液样本中,23例16S rDNA PCR阳性,阳性率为39.7%;58例脑脊液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17.2%.PCR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法(P<0.05).结论 脑脊液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及16S rDNA PCR鉴定技术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在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梁志娟;侯晓霖;王振海;刘爱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小直径.依据泪道长度小于13.9 mm及小直径大于3.1 mm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A组(23例),满足其中之一者为B组(26例),未达到以上条件者为C组(24例).3组患者均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对照组(43例)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为65.75%,低于对照组(88.37%)(P<0.01).A组患者手术治愈率(82.6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直径大的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劲;彭伟;肖琼;周秀珍;蒋莉;席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论证2,3,7,8-四氯联苯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激活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C57BL/6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TCDD治疗组(术前24 h腹腔注射TCDD 0.5 μg /只)及PBS对照组(术前24 h腹腔注射PBS 200 μL/只),另设假手术组及正常组.观察各治疗组模型的生存时间,评估其病理变化并评分,检测外周血肌酐、尿素氮浓度.体外实验观察TCDD对初始型T细胞(naive T细胞)定向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RI模型小鼠脾脏、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PBS对照组相比,TCDD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改善(均P<0.05).TCDD治疗组肾脏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评分优于PBS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中TCDD的干预明显提升了Treg细胞的比例(P<0.05),而在IRI模型中TCDD激活AHR也显著提升了脾脏以及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P<0.05).结论 TCDD激活AHR明显改善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肾功能,机制可能与TCDD选择性诱导Treg细胞亚群的扩增有关.
作者:蔡兰军;余道武;高义;杨超;周鸿敏;陈忠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对1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组织黏液变明显,多见囊腔形成,肿瘤细胞主要由少突胶质样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可见单个神经元漂浮在微囊的黏液样基质中.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100(+),Syn(+),GFAP(+),Ki-67呈阳性表达,且均呈低增殖活性(<2%).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属于良性肿瘤(WHO Ⅰ级),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
作者:齐琦;郭飞;武世伍;陈晓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在移植修复周围混合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方法 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切除0.5 cm右侧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缺损模型.运动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股神经运动支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混合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分别于术后2、4和8周,采用神经夹捏实验测量神经再生长度,处死动物后取下术侧腓肠肌称取肌肉湿重.术后8周取胫神经远侧吻合口远端3 mm神经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同时电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直径及髓鞘的厚度,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片分析,计数神经纤维总数并计算神经纤维的密度.结果 神经再生长度,术后2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及混合神经移植组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腓肠肌湿重,术后2、4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重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术后8周时,在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中可见大量神经纤维生长,神经纤维的数量、轴突的密度均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再生神经轴突在运动神经移植组更加成熟.结论 不同的神经移植材料对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运动神经及混合神经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优于感觉神经移植.
作者:黄启顺;甘萌;郑怀远;周学武;周攀;陈振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旨在明确目前几种骨癌痛动物模型与临床特征的拟合情况.方法 查阅从1999年到2012年5月Pubmed数据库中骨癌痛动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并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在同济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骨转移瘤患者81例以及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骨肿瘤患者12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肿瘤部位、骨转移部位和骨疼痛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析了7种不同骨癌痛动物模型的26项研究.临床回顾性分析显示,绝大部分骨肿瘤患者为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疼痛与原发骨肿瘤疼痛在发病年龄、疼痛是否为首发症状以及疼痛类型上均有显著差异;四肢近端骨转移较远端骨更为常见.结论 注射转移性肿瘤细胞造模、股骨为成瘤点、测量方法中包含爆发痛测量的动物模型相对能够较好地模拟骨癌痛临床情况,其研究结果能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
作者:桂琦;陈豫;于世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