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F-1基因转染促进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IGF-1、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表达

杨虹;邓成国

关键词:基因转染, 胚胎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 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IGF-1)基因转染对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IGF-1、肌球蛋白(myoglobulin)、肌动蛋白(actin)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roponin-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IGF-1基因的真核质粒转染人大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心肌细胞内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4种蛋白在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IGF-1基因转染后的心肌细胞内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转染的对照组(P<0.05).结论 IGF-1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较未转染的心肌细胞合成IGF-1、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能力增强,为IGF-1基因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实验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shRNA沉默基因DNMT1的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体外研究shRNA(short hairpin RNA)沉默基因DNMTl的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DNMT1在膀胱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脂质体)、HK组(含无效干扰序列的质粒)及pshRNA-DNMT1组;常规培养膀胱癌T24细胞株,用脂质体Lipofeetamine 2000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shRNA-DNMT1转染进入T24细胞,然后进行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NMT1 mRNA及蛋白质水平变化;进行MTT,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24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pshR-NA-DNMT1成功转染进入膀胱癌T24细胞;经RT-PCR检测pshRNA-DNMT1组DNMT1 mRNA表达减少,24、48、72h的抑制率分别是28.44%、52.48%、70.91%;转染pshRNA-DNMT1后,T24细胞中DNMT1蛋白24、48和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24.27%、57.79%、69.74%;在MTT检测中,pshRNA-DNMT1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48、72 h分别为(4.34±0.76)%,(9.87±1.54)%和(13.78±1.9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转染24、48和72 h后,pshRNA-DNMT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7±0.81)%、(8.69±1.23)%和(11.46±1.2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重组质粒pshRNA-DNMT1能有效降低膀胱癌细胞中DNMT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

    作者:张士龙;曾甫清;彭世波;董继华;廖贵益;汪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4~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引文分析

    目的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引文的数量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报价值,揭示学报作者对文献信息的掌握及利用规律,为进一步提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论文的学术质量提供量化依据和合理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06年18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其自引率及普赖斯指数.结果 3年引文率为100%,篇均引文8.32条.主要的引文类型分别为期刊(95.35%)、图书(4.27%)和特种文献(0.39%);引文语种主要是英语和汉语,各占79.96%和19.98%;自引率1.01%;普赖斯指数52.62%.结论 该刊的平均引文量已接近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作者群具有较强的情报控制能力;自引率在稳步增加;普赖斯指数接近甚至超过平均值;英文期刊仍是主要的情报源.

    作者:邹立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嵌顿性胆囊结石的处理策略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嵌顿性胆囊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和壶腹部结石嵌顿患者456例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5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囊颈和壶腹部结石嵌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详细评估、明确诊断、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选择恰当的处理策略是关键.

    作者:俞亚红;张先林;陈忠;丁志强;秦仁义;卢兴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成人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突触形成和电生理功能的实验研揪

    目的 研究成人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后新生神经元突触形成和电生理功能.方法 从开放性脑损伤患者外露的脑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成人NSCs,利用病毒基因转移的方法对成人NSCs进行标记.将rAAV-LacZ标记的成人NSCs进行裸鼠脑内移植后行免疫电镜检查,观察新生神经元突触形成情况;重组GFP逆转录病毒标记成人NSCs裸鼠脑内移植后进行脑片的细胞电生理检测.结果 免疫电镜检查表明成人NSCs移植后分化的神经元与宿主细胞之间形成突触联系,膜片钳检测显示由成人NSCs分化而来的GFP阳性神经元具有自发的动作电位,全细胞膜片钳模式下可记录到Na+、K+电流.结论 成人NSCs移植后可以与宿主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其分化的神经元细胞具有电生理功能.

    作者:杨林;周辉;王宇倩;朱剑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脂肪肝背景下的69个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结果同增强CT、增强MRI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后,1例肝紫癜被误诊,1例肝血管瘤被误诊.超声造影对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9)、96.7 %(58/60)、97.1%(67/69).结论 超声造影可作为脂肪肝背景下FLL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邓远;李开艳;罗鸿昌;陈云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Livin靶向siRNA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 构建L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L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并转染结肠癌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ivin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L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它对结肠癌细胞L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0.18%和28.88%.结论 L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显著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

    作者:蔡明;王国斌;陶凯雄;蔡昌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IGF-1基因转染促进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IGF-1、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表达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IGF-1)基因转染对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IGF-1、肌球蛋白(myoglobulin)、肌动蛋白(actin)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roponin-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IGF-1基因的真核质粒转染人大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心肌细胞内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4种蛋白在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IGF-1基因转染后的心肌细胞内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转染的对照组(P<0.05).结论 IGF-1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较未转染的心肌细胞合成IGF-1、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能力增强,为IGF-1基因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虹;邓成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获得性双眼旋转性斜视的治疗与转归

    目的 探讨双眼旋转性斜视发病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用同视机、双马氏杆等检查诊断双眼旋转性斜视患者10例,根据病因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 2例由颅内病变引起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原发病;8例脑外伤引起者,4例经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半年后基本恢复正常双眼单视功能;3例经保守治疗半年后行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1例因种种原因未能进一步治疗.结论 近年来该病发病有增多趋势,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很有必要;部分患者经药物和物理等治疗可以临床治愈;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也可取得令人满意效果.

    作者:王平;宋琳;李贵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维甲酸信号通路对脂多糖作用后A549细胞SP-B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感染相关的肺透明膜病发病中是否有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α,RARα)异常的机制参与以及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A549细胞肺泡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表达下调是否有干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分为①对照组:用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②LPS组:含10μg/ml LPS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24 h;③LPS+ATRA治疗组:10μg/ml LPS培养24 h,再加入1 μmol/ml ATRA培养24 h;④ATRA+LPS预防组:1 μmol/ml ATRA培养24 h,再加入10μg/ml LPS培养24 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P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SP-B、RARα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LPS组A549细胞胞质中SP-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RARα胞核内表达减弱而出现明显胞质内表达(P<0.05).LPS+ATRA治疗组SP-B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强度相近(P>0.05);RARα表达强度及细胞内定位与对照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ATRA+LPS预防组A549细胞质中SP-B表达明显减弱;胞核中RARα的表达明显减弱,而胞质内表达增强,与LPS组结果一致(P>0.05).结论 LPS可引起A549细胞SP-B蛋白水平下调.其机制可能与LPS引起RARα表达和细胞内分布异常有关;ATRA可能通过诱导RARα核内表达而干预LPS引起的A549细胞SP-B表达下调;预先给与ATRA不能减轻LPS引起的A549细胞SP-B蛋白水平下调.

    作者:张荣辉;吕晶;李娜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NOSTRIN的表达及其与eNOS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运输介导物(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traffic inducer,NOSTRIN)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探讨其与少弱精子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病例组)和7例正常男性(正常组)睾丸组织中NOSTRIN mRNA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睾丸组织中eNOS的活性;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睾丸组织上清液中NO代谢产物NO2-/NO3-水平.结果 病例组患者睾丸组织中NOSTRIN mRNA呈弱表达(0.312±0.076),明显低于正常组(0.793±0.082,P<0.01);病例组患者睾丸组织eNOS活性[(33.73±3.58)U/mg]与正常组[(17.69±3.84)U/mg]比较显著增强(P<0.01);病例组患者睾丸中NO2-/NO3-水平为(48.56±8.49)μmol/L,较正常组(25.37±9.61)μmol/L显著升高(P<0.01)f病例组睾丸组织中NOSTRIN表达水平与eNOS活性呈负相关(r=-0.57,P<0.01),与NO代谢产物NO2-/NO3-同样呈负相关(r=-0.61,P<0.01).结论 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NOSTRIN表达水平降低,eNOS活性增强,NO2-/NO3-水平升高,可能与少弱精子症的发生有着相关性.

    作者:相文佩;水丽君;温子娜;胡廉;熊承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藤黄酸抑制NF-кB信号通路阻滞Raji细胞周期进程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细胞系Raji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 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检测Cyclin D3、Cyclin E和NF-кB蛋白表达.结果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阻滞Raji细胞周期于G0/G1.期,下调Cyclin D3、Cyclin E和NF-кB蛋白表达.结论 藤黄酸通过抑制调节Cyclin D3和Cyclin E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该过程可能与NF-кB传导通路有关.

    作者:王勇;陈燕;吴小建;陈子;柯文娟;舒文秀;吴秋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靶向Mcl-1的shRN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设计以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为靶点的短发夹状RNA(shRNA).构建携带此shRNA的重组质粒,探讨脂质体转染该重组质粒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3对针对Mcl-1基因不同位点的shR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siRNA-hHlneo-Mcl,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通过RT-Pe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Mcl-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筛选能高效抑制Mcl-1基因表达的shRNA重组质粒并应用MT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的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含shRNA片段的重组质粒,依次命名为pMclsi-1、pMclsi-2、pMclsi-3.经测序证实.插入的DNA片段的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Mcl-1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明显下调,其中以pMclsi-1重组质粒下调效应强.MTT检测显示pMclsi-1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后24 h细胞凋亡率为6.5%,48 h细胞凋亡率为15.6%,显著高于对照组(3.9%,P<0.05).结论 采用RNAi技术可特异阻断Mcl-1基因的表达,Mcl-1基因有促进细胞增生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作者:余琴;陈琼;黄焕军;宋宇虎;常莹;田德安;林菊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模型的尿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将经尿道置管的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应用于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尿动力学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分析大鼠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特征.方法 12只成年雌性未育大鼠在模拟产伤致尿道括约肌损伤前及损伤后第14天经尿道置管行充盈期膀胱压力、漏尿点压力和静态尿道压力测定.结果 10只顺利完成实验.损伤前平均大膀胱容量、排尿压、腹压漏尿点压、大尿道压、大尿道闭合压分别为(0.88±0.46)ml、(26.50±6.42)cmH2O(1 cmH2O=0.098 kPa)、(25.65±5.47)cmH2O、(14.80±2.78)cmH2O和(13.10±2.60)cmH2O,损伤后分别为(1.47±0.69)ml、(17.10±6.74)cmH2O、(15.55±5.24)cmH2O、(12.10±3.07)cmH2O和(10.60±3.20)cmH2O,大鼠膀胱大容量增加(0.60±0.40)ml(P<0.01).排尿压、腹压漏尿点压分别下降(9.40±8.74)cmH2O、(9.50±4.92)cmH2O(P<0.01),大尿道压和大尿道闭合压亦下降(2.70±3.37)cmH2O、(2.50±2.59)cmH2O(P<0.05).结论 模拟产伤可有效建立雌性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模型.经尿道置管的尿动力学检测方法能客观评价大鼠尿道括约肌功能.

    作者:陈园;杜广辉;蔡丹;胡卫锋;章慧平;谢冲;陈忠;袁晓奕;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复乐对肝纤维化大鼠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中药肝复乐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肝复乐组15只及模型组15只.用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7谷丙转氨酶(GG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肝组织M1、N型胆碱能受体(M1-AChR、N-AChR),α1、β2型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β2-AR)的表达水平.结果 肝复乐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肝复乐组Mt-AChR、N-ACh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而α1-AR、β2-A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肝复乐能通过抑制肝组织M1-AChR、N-AChR的表达,促进α1-AR、β2-AR的表达,从而调节神经递质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孙雪梅;刘红艳;王光林;段瑞娴;程勇卫;吴翠环;唐望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型Nav1.5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细胞体外转移的关系

    目的 观察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亚型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体外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RT-PCR,Western blot,MTT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中VGSCs的表达及VGSCS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素(TTX)对细胞的毒性、迁移和侵袭特性的影响.结果 在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中同时存在NaV1.1,NaV1.4和NaV1.8的高表达;而在MDA-MB-231细胞中发现NaV1.3和NaV1.5、NaV1.6的表达量较MCF-7细胞中明显升高,尤其是NaV1.5的表达具有功能性意义.体外应用1μmol/L和30μmol/L TTX处理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MDA-MB-231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分别下降了(12.50±0.19)%和(53.58±1.03)%.而MCF-7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存在高表达的NaV1.5,TTX阻断VGSCs后显著抑制其体外侵袭力.

    作者:高瑞;王静;沈怡;雷鸣;王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KATP)对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和雾化吸人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取哮喘及正常大鼠ASMCs,分为以下6组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正常+mi-toKATP开放剂diazoxide组;正常+mitoKATP阻断剂5-HD组;哮喘对照组;哮喘+diazoxide组;哮喘+5-HD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ASMCs R-123荧光强度以反映线粒体膜电位(△ψm),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α一肌动蛋白(ractin)表达量.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对照组R-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α-actin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②diazoxide干预ASMCs 24 h后.正常及哮喘ASMCs R-123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均P<0.05);正常ASMCs α-acti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哮喘ASMCs α-actin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diazoxide引起mitoKATP开放,并逆转哮喘ASMCs由收缩型向合成型发生的表型转化.

    作者:赵建平;叶永军;高敏;胡伟华;周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肼屈嗪与丙戊酸对胆管癌细胞QBC939中P16、RASSF1A基因表达的协同作用

    目的 探讨利用甲基化酶抑制剂(肼屈嗪)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干预胆管癌细胞后,对P16和RASSFI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胆管癌细胞QBC939分为4组,丙戊酸组、肼屈嗪组、两药合用组以及空白组,分别以相应药物(终浓度10 mmol/L)作用48 h.空白组加入等量的含10%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利用PCR、Westernblot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处理后的P16、RASSF1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和它们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空白组P16基因及蛋白微量表达,RASSF1A基因及蛋白无表达;单用丙戊酸不能使两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而单用肼屈嗪可以增加两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两种药物合用使两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用一种药物组(均P<0.01);单用肼屈嗪、两药合用分别可使P16基因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部分和完全去甲基化,而单用丙戊酸无此效果.结论 两种药物在恢复沉默抑癌基因表达上有协同作用,有望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李宏;陈绍勤;舒艺;陈勇军;邹声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体外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P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PASMCs,经不同浓度的PDTC作用不同时间后,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RPASMC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表达水平.结果 PDTC能显著抑制10%FBS刺激下的RPASMCs生长.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PDTC作用24 h后,RPASMCs生长周期受到明显阻滞;RT-PCR检测显示,PDTC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RPASMCs Cyclin D1 mRNA的表达.结论 PDTC能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RPASMCs增殖以及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 mRNA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石瑶;孟浦;郑孝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目的 比较波前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标准LASIK治疗近视眼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接受Zyoptix波前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0例(149只眼)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行标准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176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术后视觉质量.结果 ①视力变化:术后6个月,试验组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1行以上的患眼为76眼(5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眼(30.1%,P<0.01);裸眼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的患眼为53眼(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眼(17.6%,P<0.01).②屈光度变化:术后3个月对照组开始出现屈光度回退呈轻微欠矫,而试验组回退很少,基本趋于正视状态.③对比敏感度变化:术后1个月,2组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下降,尤其以中频和高频下降明显,术后3个月,2组对比敏感度较1个月时略有增加,试验组增加明显.术后6个月,试验组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有提高,而对照组趋于术前水平.④高阶像差变化:术后2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均较术前增加,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 Zyoptix波前引导LASIK治疗近视的术后视觉质量优于标准LASIK手术.

    作者:刘苏冰;王丽娅;聂晓丽;买志彬;马恩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结合硬化剂在治疗肾囊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时结合使用硬化剂,以减少肾囊肿复发率.方法 不同硬化剂体外处理肾囊肿壁,观察不同时间段囊肿壁硬化效果,选择适当硬化剂.86例单纯性肾囊肿,其中单纯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38例,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并术中结合硬化剂治疗48例.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6~36个月),B超复查囊肿大小.结果 单纯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6.6±15.3)min,住院时间(5.3±1.6)d,长期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10.5%);采用后腹腔镜术中结合硬化剂组平均手术时间(38.2±13.8)min,住院时间(5.6±1.4)d,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肾囊肿后腹腔镜去顶术中结合使用硬化剂,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康复快等优点外,能有效降低远期复发率.

    作者:李运柱;李文洲;陈琳;余家俊;彭松;胡卫锋;李国灏;冯滔;张伟;郭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