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GPRT缺陷型T淋巴瘤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翁秀芳;吴雄文;梁智辉;陆盛军;卢小玲;张彩娥;钟茂华;陈雪玲;龚非力

关键词: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 6-巯基鸟嘌呤抗性, 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AT)培养液, T细胞杂交瘤
摘要:目的 通过突变诱导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T淋巴瘤细胞系,为制备T细胞杂交瘤提供利于筛选的亲代细胞.方法 通过乙基甲磺酸对Jurkat细胞进行突变,逐步提高培养液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具有稳定抗性的单克隆细胞株Jurl6-TG细胞.比较Jurkat细胞与Jurl6-TG细胞在含6-TG培养液和HAT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结果 在含20 μg/ml 6-TG的培养液中,Jurl6-TG细胞能够稳定生长,而Jurkat细胞在培养1周后基本死亡.在HAT培养液中氨基喋呤的浓度为4×10-8 mol/L或8×10-8 mol/L时,Jurl6-TG细胞4 d内基本死亡,而Jurkat细胞至少能存活7~10 d.Jurl6-TG细胞与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融合实验显示,35%的Jurl6-TG细胞与PBL融合.结论 突变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株Jurl6-TG具有6-TG抗性和在HAT培养液中不能生长的特性,证实该细胞为HGPRT缺陷型细胞株,并且该细胞株可有效地与原代淋巴细胞融合,从而为T细胞杂交瘤的制备提供了利于筛选的亲代永生化的T细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脂氧素A4对Jurkat T细胞游离钙浓度变化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脂氧素A4(LXA4)对Jurkat T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细胞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动态检测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结合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①采用含钙细胞外液时,LXA4降低正常Jurkat T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而用无钙细胞外液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不明显;②LXA4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钙池操纵钙通道(SOC)激活剂thapsigargin(TG)引起的Jurkat T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增高,100 nmol/L LXA4也能抑制抗CD3单抗(a-CD3)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高,SOC阻滞剂2-Aminoethoxydiphenylborate(2-APB)能显著抑制TG引起的钙内流;③LXA4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CD3和抗CD28单抗(a-CD28)诱导的Jurkat 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析发现LXA4阻止JurkatT细胞由G1期进入S期,降低S期细胞比例、细胞增殖指数(PI)和DNA含量.结论 LXA4可能通过抑制Jurkat T细胞钙池操纵的钙通道引起的胞质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而抑制其增殖.

    作者:熊维;吴萍;张力;周晓燕;李咏生;叶笃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视网膜厚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 d、1周、4周,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40例患者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和术前比较,术后1 d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术后约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术后早期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影响.

    作者:李新宇;雷澄;刘磊;董洁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物质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辣椒素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目的 研究P物质(SP)对急性分离的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辣椒素受体亚型1(VR1)的调制作用,探讨SP对辣椒素在疼痛传导中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VR1介导的电流,并观察预加SP对VR1介导的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 大多数三叉神经节细胞对辣椒素敏感,细胞外应用辣椒素(1×10-7~3×10-6 mol/L)后可引起缓慢激活无明显去敏感的内向电流,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预加1×10-9、3×10-9和1×10-8 mol/L SP 1 min后,辣椒素引起的电流幅值分别增加2.4%、20.8%和51.8%,增加的程度与SP的浓度和预加的持续时间有关.应用SP受体特异性阻断剂GR82334(1×10-6 mol/L)可以阻断SP对辣椒素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结论 SP可增强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辣椒素受体介导的电流.

    作者:罗加烈;胡旺平;樊友珍;甘志强;李之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桥蛋白特异性短发夹RNA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目的 应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根据大鼠骨桥蛋白基因设计靶序列,采用体外转录方法获取shRNA,以此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sh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未转染特异性shRNA细胞相比,转染shRNA的细胞中骨桥蛋白mRNA、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6.3±3.4)%和(68.7±4.6)%.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也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设计的靶序列能有效沉默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构建载体和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向阳;张凯伦;杜心灵;蒋雄刚;刘小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实验性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成年SD大鼠45只,分为正常组、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用自制Allen氏打击装置,以400 gcm(下落重物的质量与下落高度的乘积)的打击力度撞击L1节段脊髓造成大鼠脊髓损伤,分别在损伤前后T12节段记录刺激胫神经引起的体感诱发电位,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椎板而不损伤脊髓.术后4、8、12、16、24 h及此后每天对大鼠的机械性痛敏压力阈值(paw withdrawl pressure threshold,PWPT)和热痛敏潜伏期(paw withdrawl latency,PWL)进行测量,同时观察大鼠自发痛的行为学变化,共观察3个月.结果 脊髓损伤组大鼠对机械刺激和热刺激均发生痛觉过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其PWPT和PWL均显著下降(P<0.05),且出现自发痛现象;而假手术组PWPT、PW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用Allen氏重物坠击法建立的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动物模型具有较好重复性和临床相关性.

    作者:谢永刚;张小洺;姚尚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与PGE2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PGE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PGE2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28.64±4.6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7.13±1.71)%(P<0.01).且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PGE2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结论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对膀胱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而PGE2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

    作者:朱伟;曾甫清;杨军;奉友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青心酮对脂多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心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分子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TLR4信号系统在病理妊娠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抑制性κB(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0-7、10-6、10-5 mol/L青心酮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心酮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这可能是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时活血化淤药理作用的通路之一.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

    作者:寿华锋;黄艳君;吴萍;张力;叶笃筠;黄引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同种CTL识别表位的抗原肽非依赖性现象

    目的 初步探讨细胞毒T细胞(CTL)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方法 用负载特定肽的T2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共培养,激活同种反应性CTL,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同种反应性CTL对不同载肽T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用负载特定抗原肽的T2细胞诱导所获得的同种反应性CTL对负载不同抗原肽的T2细胞及空载T2细胞具有同等杀伤效应.结论 同种反应性CTL对同种MHC分子的识别不依赖抗原肽.

    作者:蔡蕾;翁秀芳;梁智辉;吴雄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GF-β1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经断头术处死,收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TGF-β1蛋白浓度,以及MMP-2、MMP-9、MMP-3、MMP-13、TIMp-1、TIMp-2和TIMP-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asson-Goldner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结果 在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显著降低,TIMP-1、TIMp-2和TIMP-3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转基因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论 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高浓度的TGF-β1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以及增加TIMp-1、TIMp-2、TIMP-3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促进肺纤维化的产生.

    作者:杨坤禹;胡豫;刘莉;张涛;伍钢;Claudia Ruebe;Christian Ruebe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鼠肠干细胞群的构建

    目的 探索利用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构建小鼠肠干细胞群.方法 取孕17 d昆明系小白鼠的胚胎鼠肠组织,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肠干细胞群;将通过离心获得的细胞溶于选择性培养液并种于一次性培养瓶中;利用角蛋白18亚型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细胞培养48 h后,开始贴壁生长.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呈集落状生长,其中,由典型上皮构成的克隆约占30%,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克隆约占20%,混合生长的克隆约占50%.培养出的肠干细胞群在第3、4代达到生长分化的顶峰;而后干细胞逐渐减少,成熟的肠上皮细胞逐渐增多,直至终凋亡.培养出的肠干细胞群角蛋白18亚型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体外构建肠干细胞群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作者:叶章群;刘冠琳;陈志强;孔德波;姚林方;余虓;郭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杂氮-2'-脱氧胞苷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生长的机制

    目的 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机制,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用5-Aza-CdR处理人鼻咽癌CNE细胞,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5-Aza-CdR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析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前后DAPK 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从CNE细胞生长曲线知各浓度的5-Aza-CdR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未经5-Aza-CdR处理的CNE细胞中DAPK基因CpG岛过甲基化,且DAPK mRNA不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甲基化的DAPK基因部分去甲基化,用药组的细胞中均有DAPK mRNA表达,且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的CNE细胞中DAPK蛋白表达呈阳性,而对照组不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G0/G1期细胞增加,G2/M期减少.结论 5-Aza-CdR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DAPK基因再转录,诱导该基因重新表达的结果.

    作者:张松;孔维佳;郭长凯;王彦君;陈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 肝细胞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各有特点,其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病灶的充盈方式及消退时间.原发性肝癌的造影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而局灶性结节增生由于滋养血管在中央疤痕中穿行,其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甚至在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呈等回声,消退时间明显晚于原发性肝癌.结论 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原发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对它们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金锋;熊奕;吴瑛;彭启慧;宋红;冯晓凤;丁志敏;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型别分布的研究

    宫颈癌为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HPV有100余种,其中有27种可以从宫颈癌组织中发现[1].本研究采用通用引物PCR(GP PCR)和DNA测序方法分析宫颈癌、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患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状态,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巴瑞琪;丁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MMP-14、VEGF、E-cadherin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颈癌组织中MMP-14、VEGF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并研究其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颈和40例子宫颈癌中MMP-14、VEGF、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相比,子宫颈癌组织中MMP-14、VEGF蛋白的表达增高,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组MMP-14、VEGF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增高,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降低(均P<0.01),VEGF在深肌层浸润组的表达高于浅肌层浸润组,而E-cadherin的表达在深肌层浸润组低于浅肌层浸润组(均P<0.05);MMP-14、VEGF、E-cadherin异常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病理学类型及患者年龄无关(均P>0.05).结论 子宫颈癌组织存在MMP-14、VEGF、E-cadherin的异常表达;MMP-14、VEGF、E-cadherin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密切相关;检测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子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刘冬玲;李娜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熟地黄对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熟地黄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建立去势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测海马内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于卵巢切除4周后以熟地黄8、4 g/(kg·d)对去势大鼠连续灌胃6周进行治疗,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经行为学检测发现卵巢去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海马内Caspase-3含量和活性明显增高,细胞核DNA降解;使用熟地黄灌胃治疗后并不能明显改善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但能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降低海马内Caspase-3的含量和活性,抑制细胞核DNA降解.结论 卵巢切除可导致雌性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熟地黄对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并不是通过改变雌激素的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李龙宣;赵斌;许志恩;茹立强;唐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肺减容手术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影响.方法 对40例需接受LVRS的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LVRS,干预组增加心理干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在入院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术前存在焦虑、抑郁(评分≥7)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在手术后6个月均有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的抑郁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COPD患者通过接受LVRS治疗,可明显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而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曦;王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癌MGM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76例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率为35.3%(4/17),明显低于生存5年以下组,后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65.9%(22/41)(P<0.05).白细胞计数≥3×109/L组MGMT阳性率为54.8%(23/42),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3×109/L组[23.5%(8/34)](P<0.01).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间MGM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组间MGMT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MGMT基因表达水平对抗癌治疗、提高骨髓耐受性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家华;孙幼芳;曾桃英;王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亚硒酸钠对亚砷酸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硒对砷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人肝肿瘤细胞HepG2为靶细胞,分别以亚硒酸钠(2.5、5.0和10.0 μmol/L)和亚砷酸(1.56、3.125、6.25、12.5和25.0 μmol/L)为受试物处理HepG2细胞,再以亚硒酸钠与亚砷酸联合处理HepG2细胞,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亚硒酸钠、亚砷酸单独及联合染毒对HepG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 与溶剂对照相比,10.0 μmol/L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DNA的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5),2.5、5.0 μmol/L亚硒酸钠使Olive尾矩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25、12.5和25.0 μmol/L亚砷酸均使HepG2细胞DNA的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25.0 μmol/L亚硒酸钠与12.5 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与12.5 μmol/L亚砷酸单独作用相比,Olive尾矩减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5.0 μmol/L亚硒酸钠与25.0 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与25.0 μmol/L亚砷酸单独作用相比,Olive尾矩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亚硒酸钠对亚砷酸诱导的HepG2细胞DNA损伤的减弱或增强作用与亚硒酸钠和亚砷酸浓度有关.

    作者:来瑞平;魏巍;余日安;杨成峰;鲁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优势亚型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m papillomavirus,HPV)的优势亚型.方法 选取子宫颈病变患者270例,其中组织学检查示典型HPV感染改变者54例、CIN1 85例、CIN2 63例、CIN3 48例、子宫颈癌2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包括HPV感染改变者和CIN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包括CIN2和CIN3.采用HPV基因芯片检测及分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子宫颈分泌物中的HPV亚型.结果 270例子宫颈分泌物中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的前5位依次为HPV-16(49.7%)、HPV-58(16.8%)、HPV-18(12.6%)、HPV-33(9.0%)、HPV-31(6.0%),而其余亚型所占比例均小于4.0%.子宫颈病变分级不同,感染的HPV亚型亦有区别.HSIL组HPV感染型别前5位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18、33和31,感染率分别为62.6%、14.1%、11.1%、8.1%和6.1%,在HSIL中此5种亚型感染覆盖率为90.8%;而LSIL组HPV感染型别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18、58、33和31,感染率分别为21.7%、19.6%、17.4%、8.7%和6.5%,其余亚型所占比例均小于5%,LSIL中此5种亚型感染覆盖率为69.6%.采用x2检验发现,HSIL组HPV-16型感染率明显高于LSI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LSIL组HPV-18型感染率明显高于HSI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感染HPV的优势亚型不同.HPV-16、58、18、33和31型的致癌性较强,其中HPV-16型强.

    作者:汤惠茹;魏丽惠;吴瑞芳;周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V感染、P53及Survivin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并研究HPV感染与细胞凋亡、P53及Survivin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PCR、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中HPV DNA、凋亡指数(AI)、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HPV DNA检出率为40.8%(31/76),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7.7%(1/1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分化肺癌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肺癌,吸烟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均P<0.05).NSCLC中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2%(48/76)和42.1%(32/76),肺良性病变组均未见表达.NSCLC中HPV DNA阳性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NSCLC中HPV DNA、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凋亡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V感染可能导致P53基因突变,突变的P53使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抑制凋亡,促进NSCLC的发生.

    作者:袁春艳;吴翠环;郭峻莉;汪永平;黄邦杏;张筱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