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宣;赵斌;许志恩;茹立强;唐荣华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胰腺组织中表达的时相变化,探讨LIF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24).用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LIF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F在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N组和Sham组LIF表达呈阴性,SAP组LIF水平在建模后3 h已升高,至12 h和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LIF作为促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炎症反应.
作者:滕晓丽;廖家智;赵秋;杜静;谷华;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细胞毒T细胞(CTL)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方法 用负载特定肽的T2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共培养,激活同种反应性CTL,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同种反应性CTL对不同载肽T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用负载特定抗原肽的T2细胞诱导所获得的同种反应性CTL对负载不同抗原肽的T2细胞及空载T2细胞具有同等杀伤效应.结论 同种反应性CTL对同种MHC分子的识别不依赖抗原肽.
作者:蔡蕾;翁秀芳;梁智辉;吴雄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根据大鼠骨桥蛋白基因设计靶序列,采用体外转录方法获取shRNA,以此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sh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未转染特异性shRNA细胞相比,转染shRNA的细胞中骨桥蛋白mRNA、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6.3±3.4)%和(68.7±4.6)%.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也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设计的靶序列能有效沉默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构建载体和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向阳;张凯伦;杜心灵;蒋雄刚;刘小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青心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分子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TLR4信号系统在病理妊娠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抑制性κB(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0-7、10-6、10-5 mol/L青心酮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心酮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这可能是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时活血化淤药理作用的通路之一.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
作者:寿华锋;黄艳君;吴萍;张力;叶笃筠;黄引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成年SD大鼠45只,分为正常组、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用自制Allen氏打击装置,以400 gcm(下落重物的质量与下落高度的乘积)的打击力度撞击L1节段脊髓造成大鼠脊髓损伤,分别在损伤前后T12节段记录刺激胫神经引起的体感诱发电位,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椎板而不损伤脊髓.术后4、8、12、16、24 h及此后每天对大鼠的机械性痛敏压力阈值(paw withdrawl pressure threshold,PWPT)和热痛敏潜伏期(paw withdrawl latency,PWL)进行测量,同时观察大鼠自发痛的行为学变化,共观察3个月.结果 脊髓损伤组大鼠对机械刺激和热刺激均发生痛觉过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其PWPT和PWL均显著下降(P<0.05),且出现自发痛现象;而假手术组PWPT、PW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用Allen氏重物坠击法建立的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动物模型具有较好重复性和临床相关性.
作者:谢永刚;张小洺;姚尚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检测血小板微颗粒(PMPs),并进行方法学、影响因素探讨及临床意义的评价.方法 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61-FITC标记血小板,采用FCM-PRP法,以0.82 μm标准微球进行定位对照,设置机器检测条件,调节机器阈值,设门计数PMPs占CD61阳性颗粒的百分比.以二磷酸腺苷(ADP)及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作为阳性对照.同时检测不同保存时间血小板血浆中PMPs的释放量.结果 30例健康对照者静息状态下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2.19±0.48)%,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数量显著增加,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产生的PMPs为(5.43±3.48)%,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PMPs为(3.46±1.14)%,静息状态和激活后PMP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标本存放时间越长,PMPs释放量越大.37例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释放的PMP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 采用FCM-PRP法检测PMPs操作简单,影响因素较少,适合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熊丽丽;魏文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症介质超灵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高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水平,同时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和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 IS)以反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2.18±0.95 mg/L vs 0.89±0.45 mg/L,P<0.01)和HOMAIR指数(1.61±0.18 vs 0.92士0.09,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 IS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85.1±14.9 vs 127.6±9.8,P<0.01).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合并痛风组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后发现,痛风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2.82±1.09 mg/L vs 1.77±0.87 mg/L,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体重指数(BMI)(r=0.44,P<0.01)、血尿酸(r=0.49,P<0.01)、24 h尿尿酸(r=0.37,P<0.01)和HOMA IR指数(r=0.48,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并与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佳;李晨钟;薛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模型鼠mdx鼠病态肌肉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小鼠MSCs,局部肌肉注射移植入DMD型模型鼠mdx鼠肌肉,16周后观察mdx鼠肌肉肌力、肌肉病理学改变及dystroph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SCs移植16周后mdx鼠肌纤维dystrophin蛋白表达增加,肌力好转,核中移明显改善.结论 MSCs移植可缓解mdx鼠肌肉病理改变,但移植效率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模英;杨慧民;褚倩;傅新巧;张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广泛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栓塞术后很多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受限、心悸、出汗等症状,部分患者血氧分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本研究对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氧指标及肺功能进行检测,初步探讨低氧血症与肺功能障碍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肖书萍;张建初;郑传胜;周国锋;刘婷;陈冬萍;冯敢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p55PI3K-Rb)信号传导途径在胃肠道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阐述其意义.方法 收集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6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9例)手术切除标本,每例均包括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应用免疫沉淀(Rb单克隆抗体)和Western blot方法(p55PI3K多克隆抗体)检测p55PI3K与Rb在组织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8例胃肠道肿瘤标本(胃癌2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4例,均为腺癌)Rb与p55PI3K相互作用为阳性,阳性率为40%(8/20),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三者之间p55PI3K-Rb作用强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形成过程中,p55PI3K-Rb信号传导通路是存在的.通过阻断p55PI3K-Rb通路可能阻断肿瘤的发生,有望为临床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高霞;龙浩成;刘双又;罗学来;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PGE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PGE2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28.64±4.6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7.13±1.71)%(P<0.01).且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PGE2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结论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对膀胱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而PGE2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
作者:朱伟;曾甫清;杨军;奉友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甲壳胺为载体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佳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方法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甲壳胺上,并分别测定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的活力.结果 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的适温度相同,均为37℃;固定化酶与溶液酶适pH分别为8.2、8.0;固定化酶在50℃仍有较高热稳定性,而溶液酶活力明显下降;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0.84 mmol/L,溶液酶的Km=1.16 mmol/L;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44.66%,在重复使用8次后仍能保持原有活力的50%.结论 该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相比,其热稳定性提高,与底物的亲和能力增大,且重复使用性较好.
作者:夏蓉;刘新云;马长清;胡文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寰椎解剖学特征进行观测,为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收集10例成年尸体寰椎标本,使用游标卡尺进行线性测量;角度测量则先用钨丝取模,再用常规量角器检测.测量指标包括后弓内侧半距、后弓外侧半距、后弓高度、后弓宽距、侧块外侧高度、侧块内侧高度、侧块横径、侧块前后径、侧块内倾角.两例患者依据测量的解剖学数据,选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3 mm的交点处进钉,置入侧块螺钉后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长度及与矢状面的角度.结果 后弓外侧半距为(20.8±3.3)mm,后弓高度为(7.2±1.7)mm.两例患者X线片显示螺钉均在寰椎侧块内,螺钉长度25 mm,与矢状面保持(8~14)°.结论 寰椎侧块螺钉的进钉点选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3 mm的交点处,与矢状面保持(8~14)°.
作者:柯新;郑启新;熊晓芊;赵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76例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率为35.3%(4/17),明显低于生存5年以下组,后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65.9%(22/41)(P<0.05).白细胞计数≥3×109/L组MGMT阳性率为54.8%(23/42),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3×109/L组[23.5%(8/34)](P<0.01).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间MGM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组间MGMT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MGMT基因表达水平对抗癌治疗、提高骨髓耐受性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家华;孙幼芳;曾桃英;王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流技术.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流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停灌30 min,再灌30 min;甘氨酸组从停灌前15 min开始加入3 mmol/L甘氨酸,其他同缺血再灌注组.结果 甘氨酸处理使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8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1%,心肌凋亡细胞减少65%,Bcl-2表达增加140%,Bax表达减少68%.结论 甘氨酸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廉洪;陈欢;杜景霞;胡燕;金满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檗碱(Ber)对离体豚鼠结肠肠管和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对小鼠肠道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Ber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肌力换能技术记录肠管收缩幅值的变化,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量单个平滑肌细胞大电导的钙离子依赖性钾电流(IBkca),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SP的表达变化.结果 Ber(0.3~100 μ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电刺激(EFS)和速激肽(NKA)诱发的结肠收缩运动,其IC50分别为64.1 μmol/L和82.5 μmol/L;Ber 6 μmol/L可显著增加IBkca的幅值约(51±21)%(n=6,P<0.05).连续灌胃给予Ber 10 mg/(kg·d),7 d后,小鼠结肠SP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Ber减少SP的合成释放,增强IBkca,减弱细胞外钙内流,从而抑制EFS和NKA诱发的肠管收缩,这可部分解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江华;丁丽丽;王嘉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4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分析CXCR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12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46例CXCR4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3.9%;12例正常肺组织中,仅2例CXCR4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肺癌组织CXCR4阳性表达与N分期、微血管密度、复发/转移和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CXCR4可能促进肺癌的侵袭、转移以及血管生成并影响其预后.
作者:张孟贤;于世英;夏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熟地黄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建立去势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测海马内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于卵巢切除4周后以熟地黄8、4 g/(kg·d)对去势大鼠连续灌胃6周进行治疗,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经行为学检测发现卵巢去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海马内Caspase-3含量和活性明显增高,细胞核DNA降解;使用熟地黄灌胃治疗后并不能明显改善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但能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降低海马内Caspase-3的含量和活性,抑制细胞核DNA降解.结论 卵巢切除可导致雌性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熟地黄对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并不是通过改变雌激素的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李龙宣;赵斌;许志恩;茹立强;唐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利用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构建小鼠肠干细胞群.方法 取孕17 d昆明系小白鼠的胚胎鼠肠组织,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肠干细胞群;将通过离心获得的细胞溶于选择性培养液并种于一次性培养瓶中;利用角蛋白18亚型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细胞培养48 h后,开始贴壁生长.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呈集落状生长,其中,由典型上皮构成的克隆约占30%,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克隆约占20%,混合生长的克隆约占50%.培养出的肠干细胞群在第3、4代达到生长分化的顶峰;而后干细胞逐渐减少,成熟的肠上皮细胞逐渐增多,直至终凋亡.培养出的肠干细胞群角蛋白18亚型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体外构建肠干细胞群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作者:叶章群;刘冠琳;陈志强;孔德波;姚林方;余虓;郭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P物质(SP)对急性分离的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辣椒素受体亚型1(VR1)的调制作用,探讨SP对辣椒素在疼痛传导中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VR1介导的电流,并观察预加SP对VR1介导的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 大多数三叉神经节细胞对辣椒素敏感,细胞外应用辣椒素(1×10-7~3×10-6 mol/L)后可引起缓慢激活无明显去敏感的内向电流,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预加1×10-9、3×10-9和1×10-8 mol/L SP 1 min后,辣椒素引起的电流幅值分别增加2.4%、20.8%和51.8%,增加的程度与SP的浓度和预加的持续时间有关.应用SP受体特异性阻断剂GR82334(1×10-6 mol/L)可以阻断SP对辣椒素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结论 SP可增强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辣椒素受体介导的电流.
作者:罗加烈;胡旺平;樊友珍;甘志强;李之望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