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韩萍;冯敢生
干细胞因子(SCF)在体内以分泌型(S)和跨膜型(TM)两种形式存在,通过其受体C-kit发挥生物学效应。观察并比较了两型SCF对肥大细胞趋化作用及在人活化血清作用下对肥大细胞的促趋化作用。实验证明两型SCF均能趋化肥大细胞的定向运动,同时发现两型SCF还可明显促进酵母活化血清对肥大细胞的趋化作用,但S-SCF的促进作用比TM-SCF强约1.7倍,且所需活化血清浓度较后者低。提示TM-SCF与S-SCF一样,不但自身对肥大细胞具有趋化作用,而且还可促进肥大细胞的定向运动。
作者:郑浩;李卓娅;龚非力;熊平;姜小丹;徐勇;冯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实验在63只乌拉坦麻醉、琥珀酰胆碱制动、人工呼吸的大鼠上进行。结果如下:臂旁核(NPB)内微量注射NO前体L-精氨酸(L-Arg),引起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NPB内微量注射NO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L-NNA),引起MAP显著升高。L-Arg在NPB的降压效应可被NPB内预注射L-NNA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所阻断。NPB内预注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可使L-Arg在NPB的降压效应显著减弱或消失。结果表明:①NO在NPB具有降压作用,此作用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而实现的;②NPB的内源性NO具有紧张性降压作用,并参与正常血压水平的维持;③NO在NPB的降压作用至少部分是由该局部的GABA受体介导。
作者:杨丽敏;刘长金;黄承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血清IgG动态变化和免疫保护力,采用106 CFU疫苗皮下1次和3次接种小鼠,接种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同时设有BCG对照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免疫后血清IgG抗体迅速升高并持续于高水平;减虫率分别为39.74%和39.74%,减卵率分别为62.86%和55.6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免疫3次和免疫1次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减虫率、减卵率均无显著差异。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皮下注射1次即能诱导小鼠较高水平的IgG抗体和免疫保护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疫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白丽娟;王瑜;吴亮;李文桂;韩家俊;宁长修;石佑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研究紫杉醇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及体内抗瘤作用。进行噻唑蓝(MTT)体外试验法和腹腔给药体内抗瘤试验。发现:紫杉醇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COC1在浓度为22.5 μg/ml、45 μg/ml和90 μg/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78.48%、84.90%和93.53%。体内腹腔给予紫杉醇脂质体5 mg/(kg*d), 10 mg/(kg*d) 8 d,对小鼠艾氏癌实体型的抑瘤率分别为32.47%和54.63%,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鼠体重变化率分别为22.11%和21.16%,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在体外显示细胞毒作用;体内试验显示降低药物毒性的同时保留了抗肿瘤活性。
作者:卫凤英;成文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大鼠脊髓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主要分布在背角Ⅰ~Ⅲ层内;行单侧背根(L1~L6)切断术后,未见术侧mGlu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mGlu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脊髓背角内mGlu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在脊髓背角浅层内,mGlu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并常见部分含mGlu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mGlu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脊髓背角内的mGlu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包括痛觉)的功能。
作者:李宏莲;王小丽;张亦农;李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浆甘油三酯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如冠心病(CHD)、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这已为大量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动物实验所证实。在每年的干部体检中甘油三酯是必需做的实验项目之一。本文为892名健康干部体检,测定他们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999年5月至7月来自武汉地区高校的教授及省直机关干部892名,按年龄将他们分成3组。①青年组, 68名, 20~34岁;②中年组, 330名,35~59岁;③老年组,共494名,其中60~74岁,247人,为老年A组,75~89岁,201人,为老年B组,90岁及以上46人,为老年C组。
作者:张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TNF-α、IL-6和IL-8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其中腹水感染组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发现SH并发SBP组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腹水非感染组(均为P<0.0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T-ch)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但仅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P>0.05),经治疗无效死亡组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均为P<0.05)。结果表明:TNF-α、IL-6和IL-8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和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变化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江必武;田德英;黄加权;宋佩辉;何国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CT和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5例经CT或MRI检查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CT平扫3例,其中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2例MRI的检查序列为SE序列,T1和T2加权像,并用Gd-DTPA作增强扫描。发现5例均为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病灶起源于鼻腔顶部,侵犯同侧筛窦,其中4例累及同侧眼眶、蝶窦和前颅凹,3例侵及上颌窦。2例CT增强扫描为中度不均匀强化。磁共振 T1加权像上肿瘤表现为较脑组织信号低的肿块, T2加权像上表现为较脑组织信号高的肿块,病灶均匀强化。结果表明: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广泛,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MRI在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明显优于CT,但对骨质破坏和钙化的显示不如CT,两者均有利于临床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魏文洲;密亚平;李俊;李茂进;容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利用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大量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方法:收集已接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小鼠腹水,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腹水中的杂交瘤细胞;再将此分离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其他小鼠腹腔又制得腹水。每只小鼠分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供5只小鼠腹腔注射, 平均每只小鼠产腹水3.97 ml。此法可规模制备大量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腹水。
作者:邹汉武;刘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姜黄素在诱导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时,Bcl-2基因家族成员是否参与了其调控过程。选用Bcl-2基因家族成员Mcl-1、Bax、Bak蛋白为研究对象,SABC法检测其表达状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NA直方图中Sub-G1峰值、末端TdT酶标技术检测TUNEL细胞阳性率。发现当25 μmol/L姜黄素分别处理HL-60细胞24 h、36 h、48 h后,可使Mcl-1表达下调,Bax和Bak上调,呈时间依赖性。在各处理组,Mcl-1、Bax、Bak表达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3.443、8.328;P值分别为0.040、0.001)。结果表明:Bcl-2基因家族成员确实参与了姜黄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作者:吴裕丹;陈燕;何静;陈文娟;李慧玉;向建平;董继华;何明生;向直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形态定量检测3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组织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强弱与BAC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α1-AT阳性细胞胞浆平均吸光度(单位面积内相对含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60岁以上组高于60岁以下组(P<0.05);局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转移组,术后有远处转移组显著低于无转移组,两组间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内短期死亡组显著低于1~3年以上生存组(P<0.01)。结果提示:α1-AT表达水平与BAC转移能力呈负相关,其表达强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转移。α1-AT表达可能是BAC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春莲;吴翠环;周晟;郝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观察正常血钾和低血钾时索他洛尔对在体跨室壁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探讨索他洛尔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24只兔随机分为两组,正常血钾组(12只)和低血钾组(12只),分别静注索他洛尔1.0 mg/kg,3.0 mg/kg;同步记录兔左室心外膜心肌(Epi)、中层心肌(Mid)和心内膜心肌(Endo)的单相动作电位(MAP),研究发现低钾时与血钾正常时相比,索他洛尔增加跨室壁心肌复极离散度(TDR)的作用更明显;更易引起Mid发生早期后除极(EAD);低血钾组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的发生率亦更高。
作者:张存泰;李运田;陆再英;吴杰;王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研究性激素与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关系,用RIA法测定了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的血浆性激素水平。78例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组(按年龄又分为青年组:≤30岁,中年组:30~60岁,老年组:≥60岁),24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的E2和E2/T与健康者相比明显增高(P<0.05,<0.01);研究组中老年组有T降低者的例数与青年组、中年组相比有明显增高(均为P<0.05)。结果提示:男性乳腺增生症与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主要是雌激素水平上升,老年男性乳腺增生症还与雄激素降低有密切关系。
作者:谌章庆;唐朝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采用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Fura-2荧光探针检测海马神经细胞游离钙([Ca2+]i)水平,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检测海马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同时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改变,以评价药物粉防己碱的作用。结果表明:粉防己碱预处理后,能够显著抑制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60 min海马组织[Ca2+]i 及LPO含量的升高,减轻神经细胞病理损伤。提示粉防己碱有一定程度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雄;黄怀钧;刘煜敏;王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病率为先心病的第二位,其手术治疗方式有两类:动脉导管结扎术,简便有效,对全身影响小,但对一些情况处理困难,有导致导管破裂大出血的危险性,且有导管再通和形成假性动脉瘤可能;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缝闭术,安全可靠,但对全身影响大,手术较复杂,存在心肌再灌注损伤、气栓等问题。长期以来,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存在分歧,本组报道1991年至1999年共22例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缝闭术,探讨其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34岁,平均19.2岁,其中单纯性PDA 8例,PDA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SBE)7例(其中1例并发假性肺动脉瘤,3例合并瓣膜损害,2例合并肺动脉菌栓),合并心脏畸形6例,(包括室间隔缺损5例,法乐四联征 1例),PDA结扎后再通1例,全组合并肺动脉高压共11例(肺动脉平均压58~73 mmHg)。全部病例都存在典型的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后确诊,并利用多普勒测定PDA分流血流频谱评估肺动脉压,1例因主肺动脉扩张行心脏核磁共振(MRI)检查。
作者:严华;潘铁成;赵金平;潘友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小鼠胚胎着床实验,分3个实验进行。实验1及实验2,于小鼠妊娠第3 d和第1~6 d分别腹腔内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非特异性竞争抑制剂〕0.5~5 mg和3 mg,观察其对胚胎着床的影响。实验3,给予L-NAME+L-精氨酸(NO的前体),观察L-精氨酸对L-NAME作用的影响,并评价胚胎发育情况。上述3个实验均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第3 d腹腔注射L-NAME 1~5 mg可减少胚胎的着床位点数(P<0.05),腹腔注射4、5 mg的L-NAME可完全抑制小鼠胚胎着床的发生。围着床期(妊娠3~5 d)给予L-NAME均可减少胚胎着床位点数。此时,子宫内膜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被抑制,缺少蜕膜样变,同时胚胎发育阻滞。L-NAME的这种抑制作用可被同时给予的L-精氨酸抵消。提示NO通过增加子宫内膜的血管通透性、子宫内膜的蜕膜化以及胚胎的发育而促进小鼠胚胎着床的发生。
作者:黄睿;朱桂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采用外耳道及鼓室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完全闭锁29例。统计各种外、中耳畸形情况,比较耳廓发育程度、颞骨相当于外耳道口处有无骨性小凹、术前听力损失程度与中耳畸形的关系,将术前的常规横断位CT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显示,术前可通过耳廓发育程度、相当于外耳道口处有无骨性小凹、听力损失程度和颞骨CT扫描来综合估计中耳畸形情况,为术前了解手术难度和确定手术进路及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余青松;汪吉宝;孔维佳;龚树生;刘世英;师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微波在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在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应用微波热凝技术清除上颌窦腔各壁增生肥厚粘膜、囊肿、息肉等不可逆炎性粘膜病变和良性肿瘤,随访观察163例202侧。发现采用微波热凝术经扩大自然开口能顺利地清除上颌窦腔内、底壁及后外侧壁等部位的病变,避免了病变组织的残留和经唇龈沟径路手术的创伤,提高了ESS的疗效。结果表明:微波热凝术是在内窥镜下经扩大后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彻底、有效地清理窦腔各壁病变、防止扩大手术和再次手术的合理技术。
作者:游学俊;高起学;曾汉荣;刘争;崔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经国务院批准,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合并,武汉科技职工大学并入,组建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大会在汉举行。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建设部、科技部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组建后,学校学科更加齐全,涵盖了理工医文管等9个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学科点124个,博士学科点6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还有一批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的高水平研究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万余人,在4000余名教师中,两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330人,教授7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在校学生3.3万人,其中研究生4900人。 华中科技大学由教育部、卫生部、建设部、科技部和湖北省实行共建。 在四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大会上,周远清副部长、王少阶副省长、周济校长都发表了讲话。周远清副部长对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作了重要阐述,对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华中科技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在发展和改革上迈出了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这四所极具特色的学校合并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一定会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结构更加合理、综合实力更强、办学水平更高、更能适应21世纪高素质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新型大学。 周济校长代表全校5万师生员工表达了我校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决心和信心。(黄万武)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旨在检验精索静脉曲张(VC)对婚后有生育史的男性远期生育力有无损害作用。1079对现患不育夫妇中,继发不育至少1年夫妇79对,其中VC者(VC组)28例,精索静脉正常者(正常组)51例。VC组精子参数异常发病率为57.1%,正常组为25.5%,具有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校正RR为1.84(P<0.05),95% CI为1.1~3.1。与正常组相比,VC组少精子症发病率较高(28.57% 对7.84%)(P<0.05),睾丸质地异常者较多(42.86% 对3.92%)(P<0.001)。研究结果提示VC可引起生育能力进行性下降,原有生育能力的VC男性并不预示能抵御VC对睾丸生精功能的损害。VC男性应早期检查,必要时应行预防性手术治疗,对保持生育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敦振;刘子龙;戚玉才;王素贞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