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佳维;伍建林;李凤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观察其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情况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分别给高压氧治疗与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改善程度相对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77.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61% (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联合应用高压氧及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与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在我科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9例患者,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疼痛改善情况,观察疗效.结果 149例患者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3月、6月的优良率分别为89.26%、89.93%、91.28%;术后6月除2例行外科开放手术治疗和1例患者不能参加正常工作外,余患者全部康复,均已正常工作.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过程安全,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章洪;刘凡;田银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吸人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主要是指口鼻咽部的分泌物和胃、食管的反流物或其他刺激性液体被误吸入下呼吸道,达肺泡及终末呼吸道,并可能同时将咽部寄殖菌带入肺内而引发的肺部炎症性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肺部感染和重要死因[1].据相关报道[2],在国外养老院中,AP为死亡率高的院内感染,其年致死率为40%左右.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AP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临床中应高度重视AP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六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耱尿病疗效.方法 将使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加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达格列净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耱(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尿酸(UA)、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BG、HbA1c、BM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G、UA、BMI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G、UA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且能够更好的控制体重.
作者:刘冬;梁亚平;陈锦嫦;姜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卒中手术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别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过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于脑卒中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总费用(32391.23±4097.13)元、住院总天数(14.89±1.27)d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41934.98±4878.35)元、住院总天数(22.11±2.03)d,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0%高于对照组58.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24.0%,观察组便秘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护理中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便秘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有效提高了整体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法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9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术中喉上神经保护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喉上神经未探查组(未探查组)310例,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组(探查组)382例,比较两组术后喉上神经损伤几率.结果 未探查组出现喉上神经损伤概率为7.1%,探查组出现喉上神经损伤概率为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上神经选择性探查法可明显降低喉上神经的损伤几率.
作者:肖细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不同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胰肠不同吻合术经验,推广疗效佳的胰肠吻合方式.方法 收集本院6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34例,端侧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方式31例.对所有患者的术前、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及分析比较.结果 端端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平均为(17.11±5.47) rain;端侧组吻合时间平均为(20.89±4.79)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组和端侧组在胰管直径与胰管残端长径的比较中,差异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较低的并发症,适合广大医师根据术中情况及自己对术式的熟练程度选择应用.
作者:郭飞宇;胡本顺;熊书名;朱茂群;高森;李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应用叶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高Hcy血症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叶酸,n=55)与对照组(常规治疗,n=55),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评分、超敏CRP水平,随访一年统计两组不良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段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周后MMSE得分分别为(27.12±6.25)分和(23.01±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48周后两组超敏CRP水平分别为(4.13±1.02) mg/L和(4.21±1.04) 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随访一年,两组不良预后事件(死亡、脑梗死复发、脑出血、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叶酸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但对超敏CRP水平与远期预后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叶酸不能改善血中炎性指标水平相关.
作者:严澎;魏立平;李文波;李元辉;阮春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开展剖宫产的产妇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号单双分为对照组(30例,单号)与观察组(30例,双号),对照组产妇术后常规连接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对比两组产妇术后2h、6h、12h、24h、48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VAS评分:术后2h比较两组数据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h、12h、24h、48h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按压时间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两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应用能够提高产妇苏醒期生活质量,改善产妇舒适度,减轻产妇切口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日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老年菌阳肺结核和肺癌并存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总结35例菌阳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6例,咯血或痰中带血9例,胸痛8例,发热6例,胸腔积液2例,乏力、纳差5例,声音嘶哑1例.病理结果:小细胞癌6例,鳞癌19例,腺癌10例.结论 老年患者两病并存并不少见,两病同时存在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与单纯肺结核或肺癌相似,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以防漏诊误诊.
作者:葛仁英;杨颖乔;徐旭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7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n =36)和对照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n=38).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预后状况[改良Rankin量表(mRS)、加拿大神经评分(CNS)].结果 ①观察组较对照组残余血肿量少(P<0.05)、血肿清除率高(P<0.05);②术后2d时,两组IL-1β、TNF-α、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6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mRS得分低(P<0.05)、CNS得分高(P<0.05).结论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均可有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但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期对控制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更有利.
作者:刘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狂犬病疫苗“2-1-1”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狂犬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230例因动物咬伤引起的暴露后Ⅱ、Ⅲ级损伤患者.其中对照组(110例)接受传统狂犬疫苗“5针法”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120例)接受狂犬病疫苗“2-1-1”免疫程序联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种7d抗狂犬病抗体阳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接种14d两组患者抗狂犬病抗体均转为阳性,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Ⅱ、Ⅲ级暴露患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00%、94.29%,观察组分别为97.50%、90.00%,两组Ⅱ、Ⅲ级暴露患者抗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2-1-1”免疫程序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预防狂犬病效果较佳,可在短时内提高抗狂犬病抗体数量,阻止病毒扩散,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叶伟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颈总动脉血流量(Qmean)、动态阻力(DR)、特性阻抗(Zcv)、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mean较治疗前上升,NSE、NGF、DR和Zcv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者脑血流参数以及血清神经功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徐效标;刘胜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桂籽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纯化以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萃取;以特女贞苷、女贞苷G13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U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桂籽环烯醚萜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特女贞苷、女贞苷G13在24.72μg/mL~494.41 μg/mL、24.50μg/mL~490.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4.6045X-21.392,R2=0.9996;Y=3.9901X-10.508,R2 =0.9992.桂籽正丁酵萃取部位中特女贞苷和女贞苷G13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9.20%、39.88%,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特女贞苷、女贞苷G13进一步富集,含量分别为82.56%、87.94%.结论 桂籽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简单方便,提取率较高,含量测定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桂籽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东阳;张雨晨;刁婷婷;吕伟;张志君;闵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初产妇孕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建册产检的250例初产妇(8 ~13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且在分娩后随访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并发症和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焦虑和抑郁程度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焦虑和抑郁的孕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更高.结论 初产妇孕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给予孕妇相应的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曹宇;王红;周紫琼;于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脓毒症患儿的生存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脓毒症患儿的病死特点,基于临床常规资料建立病死风险指数(HI),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HI及其关联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 脓毒症患儿10d、20d、30d和100d累计生存率分别是96.4%、84.2%、81.0%和77.1%,病死的高风险区间是发病后6~24d.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年龄、氧合指数(PaO2/FiO2)、血小板计数(PLT)、机械通气时间、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是否急性肺损伤(ALI)/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否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与患儿的生存相关联(P<0.05),其中年龄、PaO2/FiO2、PCIS、是否脓毒性休克、MODS及受累器官数是预测病死的独立参数.HI值预测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51 (95% C1:0.797~0.905),大干年龄(0.722)、MODS(0.709)、PCIS (0.645)、脓毒性休克(0.643)和PaO2/FiO2(0.623)5个单一关联指标的AUC(P <0.05).以佳医学决定水平为切割点,各指标预测病死的敏感性分别为0.911、0.732、0.607、0.607、0.518和0.429,特异性分别为0.665、0.618、0.734、0.682、0.769和0.746,一致率分别为72.49%、64.63%、70.31%、66.38%、70.74%和66.81%.结论 病后6~24d是脓毒症患儿病死的高危期,年龄、PaO2/FiO2、PCIS、并发脓毒性休克和MODS是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以此建立的量化HI具有较单一指标更佳的预后评估效能.
作者:郭瑞娜;贾玉涛;张一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将奥马哈系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曾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发跖骨骨折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本院接受微型钢板内固定的45例多发跖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抽选于本院接受克氏针固定治疗的45例多发跖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足踝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结果 观察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出现.结论 多发跖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疗效较好,疼痛较轻,恢复时间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旭坤;胡军;罗俊;余志宏;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PICK1(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1)是一个从线虫到人体都高度保守的膜周蛋白.PICK1在人体的很多器官中都有表达,在脑和睾丸的表达多,在肺中的表达量少.本文就关于PICK1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目的是探究中枢神经与PICK1相关性,从而成为研究药物的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陈娟;蔡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