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寒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抗生素疗法问世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显著降低,然而,近20多年来,结核病疫情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全球的流行形势十分严峻[1].及时发现、治疗和隔离患者是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手段,而结核病诊断是发现和治疗患者的前提.近些年,分子诊断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为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的快速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
作者:梅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Ⅸ子宫动脉灌注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孕前置胎盘状态引产的作用.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用MⅨ50mg灌注双侧子宫动脉,再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行钳夹术和胎儿牵引术,或利凡诺尔引产.结果 12名孕妇术后胎儿排出时间为49~76h,平均64.15h;失血量20~40mL;术后均有下腹痛,对症用药后逐步缓解和消失.结论 MTX子宫动脉灌注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防止中孕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严重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余晓茹;陈慧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性梗阻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行尿路结石性梗阻的患者51例纳入本组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5%、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分别为68.00%、28.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性梗阻中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提升治愈率,避免及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醒护理教育表》在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前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促醒护理教育表》指导患者家属行促醒护理,比较入院时、干预2周后、6周后的GCS评分及肌力分级状况.结果 两组干预2周后及6周后的GCS评分、肌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促醒护理教育表》可提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GCS评分,改善肌力状况.
作者:陈翠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对粘连型肩周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粘连型肩周炎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手法松解术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在减轻疼痛、促进康复方面更有优势,可在临床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护理中应用.
作者:段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速尿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92.0%;对照组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速尿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室射血量,改善心衰症状.
作者:吴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长时间存活的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大鼠模型.方法 改良后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导管建立大鼠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模型,通过观察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存活时间以及7d存活率,与传统大鼠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后硬膜外导管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大鼠的实验成功率为96%,传统组大鼠实验成功率仅为8%,两组大鼠7d存活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硬膜外导管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大鼠死亡率较低,存活时间较长.
作者:陈铭坚;彭玲玲;邓淑蓉;殴字方;潘宇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胫骨内侧平台骨折70例老年患者,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手术固定医治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医治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并发症及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VAS与HSS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均<0.01).结论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肖建斌;李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姑息性切除术与造瘘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右半结肠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9例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行姑息切;对照组38例患者行造瘘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采用门诊和电话联系方式进行随访,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统计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术后1年存活34例(52.31%),而对照组仅生存8例(21.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肿瘤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术前梗阻、手术方式、腹膜种植及术后并发症均是影响右半结肠癌晚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N分期、低分化程度、伴腹膜种植是右半结肠癌晚期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术前梗阻、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与结肠癌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姑息切除术可改善预后,提高1年生存率.肿瘤T分期、N分期、低分化程度、伴腹膜种植是右半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红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人的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全部患者均行平扫加动脉期、静脉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并行平面重组(MPR)、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以及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结果 41例病人中左侧单发输尿管癌23例,其中2例合并膀胱癌.右侧单发输尿管癌16例,双侧多发2例.3例输尿管下段癌对膀胱壁有浸润,5例对周围组织浸润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病变CT表现为结节型、浸润型,增强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峰值位于静脉期.结论 64排螺旋CT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动态增强扫描结合MSCTU、MPR、MI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作者:陆勇;石义志;汪祖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呼吸道异物主要指喉部、气管、支气管处的异物[1].我院自1974年至1984年已遇见8例因异物移位致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异物种类有:苍耳籽1例,打火机芯1例,塑料口哨2例(外院1例),蚕豆1例,豌豆1例,圆珠笔帽1例,花生米1例.
作者:吴峰;吴立连;黄玉婵;吴俊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腺癌基因蛋白CerbB-2、Ki-67的临床意义、相关性及与微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对458例胃腺癌组、95例对照组,82例早期黏膜下胃腺癌淋巴标本中CerbB-2、Ki-67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腺癌组及对照组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2.3%、9.47%;Ki-67基因蛋白高增殖活性率则分别为48.7%、17.9%,存在显著性差异;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Ki-67的高增殖活性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CerbB-2、Ki47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82例早期黏膜下胃腺癌患者淋巴结基因蛋白Ki-67、CPK、CerbB-2高表达率分别为42.5%、42.5%、0%,82例中11例转移,27例淋巴结微转移,相比HE染色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 CerbB-2、Ki-67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联.Ki-67基因蛋白检测对微转移有意义,对早期发现胃腺癌有着极大意义;而CerbB-2不明显.
作者:闵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门诊收集的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中医辨证分析下口服加减后的止嗽散,两组在连续治疗14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好,临床上可用于本病的治疗.
作者:王蓓蓓;罗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围生期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2015年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应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入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00%,对照组为35.00%;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围生期应用舒适护理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内镜一期(LC+ ER.CP)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期(pre-ERCP+ LC)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期(LC+ ERC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1例中转开腹(观察组中剔除),LC+ ERCP手术成功率95.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LC+ERCP治疗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成功率高,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林建清;吴君正;梁海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纤溶酶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近两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纤溶酶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改善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PI)、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同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均显著改善(P均<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FIB指标均在治疗后显著下降,APPT指数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纤溶酶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在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健康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是临床效果更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军;张英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鼻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本院收治的172例老年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治愈且均未出现再次出血情况,3例患者在三个月内复发,出血部位与首次出血部位相同,其余169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再次出血症状,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治愈率98.3%.结论 老年鼻出血患者与患者自身高血压疾病有密切联系,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是高效且安全的手段,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为观察组,其中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27例,无MODS患儿29例,存活40例,死亡16例.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儿童于体检时采集0.5mL静脉血,观察组患儿则需于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后1h内(0h),入住后12h、24h、48h采集0.5mL静脉血,并测定其血乳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ODS患儿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无MODS患儿(P<0.05).死亡患儿0h、12h、24h、48h时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患儿(P<0.05),存活患儿血乳酸水平随着治疗时间逐渐下降,而死亡患儿血乳酸水平随着治疗时间逐渐升高.0h时血乳酸水平<2.0 mmol/L、2.0 ~4.0mmol/L、>4.0mmol/L患儿病死率依次为7.69%、22.22%、44.00%,三组间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血乳酸有助于准确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状况.
作者:戴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呱卡因在小儿肌间沟神经阻滞的应用.方法 选取成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在患儿家长知情的条件下将此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浓度为0.33%的罗呱卡因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浓度为0.25%的罗呱卡因来进行麻醉.术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局部麻醉中毒率以及感觉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浓度为0.25%的罗呱卡因的在小儿肌间沟神经阻滞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霞;戴冀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卡维地洛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心脏功能积分降低与LVEF升高比对照组变化更加明显(P均<0.05);观察组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36%、对照组为71.11%,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8.51%、对照组为3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比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加用卡维地洛更加安全有效,心功能相关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显著.
作者:梁科;谢风池;许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