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溶酶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刘小军;张英松

关键词:纤溶酶注射液, 血栓通,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纤溶酶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近两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纤溶酶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改善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PI)、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同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均显著改善(P均<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FIB指标均在治疗后显著下降,APPT指数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纤溶酶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在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健康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是临床效果更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促醒护理教育表》在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促醒护理教育表》在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前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促醒护理教育表》指导患者家属行促醒护理,比较入院时、干预2周后、6周后的GCS评分及肌力分级状况.结果 两组干预2周后及6周后的GCS评分、肌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促醒护理教育表》可提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GCS评分,改善肌力状况.

    作者:陈翠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卡维地洛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心脏功能积分降低与LVEF升高比对照组变化更加明显(P均<0.05);观察组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36%、对照组为71.11%,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8.51%、对照组为3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比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加用卡维地洛更加安全有效,心功能相关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显著.

    作者:梁科;谢风池;许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道异物移位致死教训

    呼吸道异物主要指喉部、气管、支气管处的异物[1].我院自1974年至1984年已遇见8例因异物移位致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异物种类有:苍耳籽1例,打火机芯1例,塑料口哨2例(外院1例),蚕豆1例,豌豆1例,圆珠笔帽1例,花生米1例.

    作者:吴峰;吴立连;黄玉婵;吴俊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β-环糊精对共轭亚油酸的包合作用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对共轭亚油酸(CLA)的包合作用.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LA和β-CD的结合比、包合常数和其他热力学常数.结果 CLA和β-CD的包合比为1∶1,包合物的吸光度随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包合形成常数K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H和△S均大于0.结论 CLA与β-CD结合力较强,升温有利于包合反应的进行.β-CD与CLA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是多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

    作者:张玉霖;罗斌华;应玉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尿路结石性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性梗阻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行尿路结石性梗阻的患者51例纳入本组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5%、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分别为68.00%、28.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性梗阻中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提升治愈率,避免及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重措施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重措施预防脊柱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将274名脊柱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33例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予以有针对性的多重预防措施,面对照组141例予以常规的围手术期处理.通过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差异来判断是否发生POCD,通过比较POCD的发生率来评价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 术后第1、3、7d观察组POCD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多重措施预防能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冬斌;彭为平;金蓉;李辉;刘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胫骨内侧平台骨折70例老年患者,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手术固定医治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医治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并发症及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VAS与HSS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均<0.01).结论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肖建斌;李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一次法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1周后的总改善率为98.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成功率为98.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但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2%甲硝唑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5g或青霉素8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疼痛明显时注射山莨菪碱或阿托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治愈31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其疗效满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任重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轻度窒息下足月新生儿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及谷氨酰胺对其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于轻度窒息状况下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和谷氨酰胺(Gln)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轻度窒息74例足月新生儿予以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包括窒息组与窒息对比组,窒息组予以Gln复方颗粒治疗,窒息对比组予以生理盐水),另选取同期本院62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d、3d对血液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进行测定,以此对新生儿肠屏障功能加以评估.结果 窒息组第1d、3d血液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比窒息对比组低,且窒息对比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窒息组和窒息对比组、对照组和窒息对比组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窒息组、窒息对比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7.50%、5.88%、0.0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肠屏障功能遭受损害,临床充分利用Gln可快速恢复其肠黏膜屏障功能,需引起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曾纪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性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治疗在毒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82例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诊断及评估,然后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静脉通道滴注抗蛇毒血清、预防呼吸衰竭、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营养供给、抗生素应用及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18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治疗时间短ld,长27d.治疗过程中共6例患者实施抢救措施,其中l例患者实施2次抢救,抢救原因为心跳骤停、呼吸窘迫,均抢救成功.结论 毒蛇咬伤病情进展迅速、病情变化快,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毒蛇咬伤治愈率高.

    作者:钟桂年;罗朝汉;吴登锋;莫超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住院情况、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独立能力评价量表(FIM)因子包括括约肌控制、移动、行动、交流和社会认知评分以及总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临床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加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建丽;吕勤;王和强;林燕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过期流产清宫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与米索前列醇单独运用在过期流产清宫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5例过期流产需进行清宫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单一使用米索前列醇片,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米索前列醇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过期流产行清宫术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医学上推广.

    作者:刘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简易负压装置冲洗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与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冲洗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病例,分为VSD冲洗组(对照组)和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冲洗组(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VSD覆盖创面或自制简易负压冲洗装置冲洗等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及防治感染等方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骨折愈合时间、冲洗持续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和创面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费用远远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冲洗在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效果与标准VSD套装的效果相似,而使用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谢玉山;黄振平;何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单纯内踝骨折患者78例,将其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39例(A组),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3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和12个月踝关节Kofoed评分,并记录术后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踝关节Kofoed评分、骨折处愈合程度优良率B组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踝关节Kofoe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对单纯内踝骨折修复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但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法创伤更小,可降低感染率,能快速改善关节功能,效果明显.

    作者:许育东;王荣生;王伟雄;何立文;刘雄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介入技术在中孕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附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MⅨ子宫动脉灌注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孕前置胎盘状态引产的作用.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用MⅨ50mg灌注双侧子宫动脉,再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行钳夹术和胎儿牵引术,或利凡诺尔引产.结果 12名孕妇术后胎儿排出时间为49~76h,平均64.15h;失血量20~40mL;术后均有下腹痛,对症用药后逐步缓解和消失.结论 MTX子宫动脉灌注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防止中孕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严重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余晓茹;陈慧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在原发性输尿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人的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全部患者均行平扫加动脉期、静脉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并行平面重组(MPR)、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以及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结果 41例病人中左侧单发输尿管癌23例,其中2例合并膀胱癌.右侧单发输尿管癌16例,双侧多发2例.3例输尿管下段癌对膀胱壁有浸润,5例对周围组织浸润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病变CT表现为结节型、浸润型,增强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峰值位于静脉期.结论 64排螺旋CT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动态增强扫描结合MSCTU、MPR、MI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输尿管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作者:陆勇;石义志;汪祖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姑息切除术与造瘘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姑息性切除术与造瘘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右半结肠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9例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行姑息切;对照组38例患者行造瘘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采用门诊和电话联系方式进行随访,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统计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术后1年存活34例(52.31%),而对照组仅生存8例(21.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肿瘤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术前梗阻、手术方式、腹膜种植及术后并发症均是影响右半结肠癌晚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N分期、低分化程度、伴腹膜种植是右半结肠癌晚期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术前梗阻、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与结肠癌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姑息切除术可改善预后,提高1年生存率.肿瘤T分期、N分期、低分化程度、伴腹膜种植是右半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红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erbB-2、Ki-67基因蛋白在胃腺癌中的相关性及微转移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胃腺癌基因蛋白CerbB-2、Ki-67的临床意义、相关性及与微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对458例胃腺癌组、95例对照组,82例早期黏膜下胃腺癌淋巴标本中CerbB-2、Ki-67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腺癌组及对照组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2.3%、9.47%;Ki-67基因蛋白高增殖活性率则分别为48.7%、17.9%,存在显著性差异;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Ki-67的高增殖活性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CerbB-2、Ki47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82例早期黏膜下胃腺癌患者淋巴结基因蛋白Ki-67、CPK、CerbB-2高表达率分别为42.5%、42.5%、0%,82例中11例转移,27例淋巴结微转移,相比HE染色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 CerbB-2、Ki-67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联.Ki-67基因蛋白检测对微转移有意义,对早期发现胃腺癌有着极大意义;而CerbB-2不明显.

    作者:闵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腔镜与传统刮宫术用于流产后宫腔残留清除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对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行宫腔镜与传统刮宫术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7例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行传统刮宫术,观察组24例行宫腔镜手术.术后比较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宫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的1次清宫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将残留物清除干净,还可降低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作者:陈清梅;温静颖;丁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