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珍珍
目的 研究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胫骨内侧平台骨折70例老年患者,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手术固定医治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医治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并发症及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VAS与HSS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均<0.01).结论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肖建斌;李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重措施预防脊柱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将274名脊柱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33例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予以有针对性的多重预防措施,面对照组141例予以常规的围手术期处理.通过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差异来判断是否发生POCD,通过比较POCD的发生率来评价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 术后第1、3、7d观察组POCD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多重措施预防能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冬斌;彭为平;金蓉;李辉;刘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一次法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1周后的总改善率为98.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成功率为98.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但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醒护理教育表》在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前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促醒护理教育表》指导患者家属行促醒护理,比较入院时、干预2周后、6周后的GCS评分及肌力分级状况.结果 两组干预2周后及6周后的GCS评分、肌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促醒护理教育表》可提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GCS评分,改善肌力状况.
作者:陈翠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与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冲洗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病例,分为VSD冲洗组(对照组)和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冲洗组(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VSD覆盖创面或自制简易负压冲洗装置冲洗等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及防治感染等方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骨折愈合时间、冲洗持续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和创面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费用远远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冲洗在治疗严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的效果与标准VSD套装的效果相似,而使用自制简易负压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谢玉山;黄振平;何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于轻度窒息状况下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和谷氨酰胺(Gln)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轻度窒息74例足月新生儿予以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包括窒息组与窒息对比组,窒息组予以Gln复方颗粒治疗,窒息对比组予以生理盐水),另选取同期本院62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d、3d对血液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进行测定,以此对新生儿肠屏障功能加以评估.结果 窒息组第1d、3d血液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比窒息对比组低,且窒息对比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窒息组和窒息对比组、对照组和窒息对比组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窒息组、窒息对比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7.50%、5.88%、0.0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肠屏障功能遭受损害,临床充分利用Gln可快速恢复其肠黏膜屏障功能,需引起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曾纪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6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诊治方法,观察组使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比两组诊治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以及愈合所需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缩短患者愈合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行宫腔镜与传统刮宫术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7例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行传统刮宫术,观察组24例行宫腔镜手术.术后比较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宫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的1次清宫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将残留物清除干净,还可降低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作者:陈清梅;温静颖;丁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住院情况、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独立能力评价量表(FIM)因子包括括约肌控制、移动、行动、交流和社会认知评分以及总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临床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加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建丽;吕勤;王和强;林燕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长时间存活的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大鼠模型.方法 改良后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导管建立大鼠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模型,通过观察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存活时间以及7d存活率,与传统大鼠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后硬膜外导管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大鼠的实验成功率为96%,传统组大鼠实验成功率仅为8%,两组大鼠7d存活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硬膜外导管气管切开插管留置术大鼠死亡率较低,存活时间较长.
作者:陈铭坚;彭玲玲;邓淑蓉;殴字方;潘宇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与米索前列醇单独运用在过期流产清宫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5例过期流产需进行清宫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单一使用米索前列醇片,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米索前列醇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过期流产行清宫术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医学上推广.
作者:刘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Ⅸ子宫动脉灌注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孕前置胎盘状态引产的作用.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用MⅨ50mg灌注双侧子宫动脉,再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行钳夹术和胎儿牵引术,或利凡诺尔引产.结果 12名孕妇术后胎儿排出时间为49~76h,平均64.15h;失血量20~40mL;术后均有下腹痛,对症用药后逐步缓解和消失.结论 MTX子宫动脉灌注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防止中孕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严重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余晓茹;陈慧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松弛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估术后肛门功能.方法 设计一种具有中西医结合的“松驰挂线”术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选择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例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观察组用“松弛挂线”术,对照组用“勒割挂线”术,并于术前和术后采用肛管直肠测压检测肛门节制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治愈54例(96.4%),2例(3.6%)经二次切开引流手术治愈,观察组治疗前后Wexner评分对比,所有患者无肛门失禁情况.对照组治愈48例(85.7%),8例(10.8%)经二次切开引流手术治愈,出院时有不完全肛门失禁者3例,经3个月后随访症状消失.肛门节制功能检测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松驰挂线术具有疗效好,对肛门节制功能损伤小,痛苦少,疗程短,并发症和后遗症小等优点.
作者:郑志杰;任伟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的运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为主题,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设定预期目标值,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选取2016年4月5 ~ 15日我院就诊的80例非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比较QCC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结果 QCC活动实施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为47.92%,实施后达标率可提高至77.71% (P<0.01);QCC活动实施前糖化血红蛋白值(%)为(8.42±1.66),实施后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98±1.34) (P <0.05).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精准化服务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陈昕晟;王艳;盛玉青;房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卡维地洛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心脏功能积分降低与LVEF升高比对照组变化更加明显(P均<0.05);观察组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36%、对照组为71.11%,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8.51%、对照组为3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比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合并心力衰竭,加用卡维地洛更加安全有效,心功能相关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显著.
作者:梁科;谢风池;许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对共轭亚油酸(CLA)的包合作用.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LA和β-CD的结合比、包合常数和其他热力学常数.结果 CLA和β-CD的包合比为1∶1,包合物的吸光度随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包合形成常数K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H和△S均大于0.结论 CLA与β-CD结合力较强,升温有利于包合反应的进行.β-CD与CLA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是多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
作者:张玉霖;罗斌华;应玉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不同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21例,据患者意愿,其中采用改良Judet入路治疗患者12例纳入A组,采用经后路微创手术治疗患者9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优良率58.3%1B组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优、良、可、差分布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B组,术后3个月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疗程差异较大,这与伤情有关.经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疗效更好,尽管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余卫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开全后给予无保护会阴分娩,对照组产妇在宫口开全后给予传统会阴保护分娩,对两组分娩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中行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可以显著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项高效、安全的分娩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培美曲塞二钠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检索统计,抽取2015年5月使用过培美曲塞二钠的所有住院病历38份,分别从用药适应症、用法用量、给药间隔、溶媒选择、给药预处理等方面进行逐一审核,分析、评价使用情况.结果 38例使用培美曲塞二钠病历中,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给药间隔、溶媒选择均合理,有37例未规范预处理用药,占97.3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3.68%.结论 我院培美曲塞二钠使用基本合理,但在预处理用药方面仍需要加强.
作者:房树华;赵雅玮;陈昕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93例AC患者分析不同时机行LC的效果,将93例患者分为ELC组与DLC组,ELC组在AC发作后的72h内接受LC,DLC组接受LC距AC发作的时间>72h,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DLC组总有效率为81.82%,ELC组为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发生后的72h内是LC的佳治疗时机.
作者:邹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