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欣;薛爱存;金琦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于食管鳞癌干细胞有无抑制作用.方法 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进行培养,用悬浮培养法获得食管鳞癌干细胞,观察阿司匹林对于食管鳞癌细胞微球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观察阿司匹林对食管鳞癌干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MTT实验观察阿司匹林对食管鳞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阿司匹林对食管鳞癌干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能够显著影响微球体的形成,抑制食管鳞癌干细胞克隆形成、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结论 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食管鳞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克隆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陈云云;宁志丰;白育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胃腺癌CerbB-2基因蛋白临床意义及与nm23蛋白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对458例胃腺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黏膜组织标本中CerbB-2、nm23基因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腺癌组织、正常切缘标本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3%、9.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nm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4.9%、86.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nm23基因蛋白检测结果呈现负相关.结论 CerbB-2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联,是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与nm23蛋白呈现负相关.
作者:闵静;许三林;戴一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以获得高纯度、高活力的海马神经元.方法 24h内新生鼠,用含B27的Neurobasa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生长状态,MTS法测定不同时间神经元细胞的活力,并用Tau-1和MAP-2抗体鉴定海马神经元的纯度.结果 (①接种24h后,细胞完全贴壁,可见双突起和多个突起的神经元;72h后,海马神经元胞体饱满,立体感较强,突起之间相互形成突触联系,神经元极性完全建立;5~6d的神经元,突起形成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②MTS法测定结果显示,在培养1~8d时间内,海马神经元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活力增加,第8d细胞活性到达高峰,继续培养时,活力开始下降.③Tau-1和MAP-2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纯度达到(85.5±5.4)%.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神经元纯度高、细胞活性好,且体外存活时间长,是神经疾病体外研究的良好细胞模型.
作者:郭明星;陈浩宇;梁璐;张常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5年因冠心病在我院就诊且行冠脉造影患者153例入选本研究,另选同期入院非冠心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血浆NT-proBNP水平对照组明显低于各冠脉病变组(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r=-0.170,P<0.05)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后心力衰竭有独立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有助于指导判断预后.
作者:李凯;郑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糖尿病(DM)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方法 随访本科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69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39~72岁;经过3个月的联合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BG、2hPG、FT3、FT4、TSH等指标的变化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对69例合并两种疾病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后,患者心悸、消瘦、多饮、多尿等高代谢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且各项指标如FBG降至(6.1±1.2) mmol/L、2hPG维持在(7.8±2.5) mmol/L、FT3为(4.4±2.7)pg/L、FT4降至(10.4±4.5)ng/L、TSH恢复到(4.1±1.4) mU/L,甲状腺功能及血糖浓度均优于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经给予药物减量或停用后低血糖症状纠正.结论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出现重叠现象,且病情两者相互加重,临床上对其进行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邹丽;姚平;陈剑锋;孙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92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4%,对照组为17.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舒适护理,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癌患者行”1I隔离治疗期间健康教育方法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取网络同伴教育.出院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从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期间采取网络同伴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贡亦军;李彦丽;毛翔;黄雪飞;柏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时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20例,随机选取58例为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次/d,20mg/次进行治疗;另62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次/d,10mg/次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以及第12周的血脂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着明显的改善(P均<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时,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冠亚;孙家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68例(185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4例(92耳)患者采取祛痰治疗,观察组84例(93耳)患者采取祛痰治疗合并激素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84例患者痊愈31例,有效28例,无效25例,有效率70.2%;观察组84例患者痊愈48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有效率96.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痰治疗合并激素治疗法可显著提升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减TPO-Ab阴性的患者治疗后TSH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2015年孕期诊断并分娩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TPO-Ab阴性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自愿接受L-T4规范治疗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不愿意接受L-T4规范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SH的变化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TS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TPO-Ab阴性经L-T4治疗后TSH维持在目标值范围,但不良妊娠结局无显著变化.
作者:龙隽;周芸;孙红杰;郑文玲;雷厉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临床上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药物治疗泌尿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120例经B超、X线及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的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碎石次数及结石排出时间.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碎石次数明显减少,结石排出的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 联合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药物疗法治疗泌尿结石的效果显著,且减少了碎石次数,缩短了结石排出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谌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麻痹(TPP)之临床症状、发病原理及诊断处理,以提升识别该病的能力.方法 分析6年来我科收治的79例以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TPP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 有诱发因素(饱餐、饮酒、过度体力活动、“感冒”、输注含糖液体或糖皮质激素后)者69例.以青壮年男性占绝大多数,男女比例78:1.发病时都有不同等级的肢体软瘫,少数有呼吸肌瘫痪及心律失常.给予氯化钾有效,正规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防止TPP复发.结论 以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均需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测,防止误诊.治疗不能仅限于低钾血症,更应注重抗甲状腺治疗.
作者:殷耀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梅毒血清固定者配偶心理状况及对不良心理状况的处理.方法 选取梅毒孕妇产后血清固定者的配偶60例为观察组,83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两组进行评估和比较;然后对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再用SCL-90进行评估,后比较干预前后的SCL-90得分.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的SCL-90的多个因子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多个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固定者配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后有所好转.
作者:曾凡杞;张志云;冉灵芝;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并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5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观察组静注地佐辛0.1mg/kg,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复苏室滞留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滞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拔管后VAS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较短,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苏欣;薛爱存;金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用于精神病患者跌倒管理,成立RCA小组,对实施前1年32起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进行RCA,找出近端原因,根据原因完善病房管理制度,创造安全环境,加强高危患者的重点观察,实施安全防护的改进措施.结果 确认跌倒根本原因为精神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及年龄因素,实施跌倒管理后2013年与2012同期相比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工娱疗出勤率上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 将RCA用于精神科患者跌倒管理,能使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工娱疗出勤率上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丹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肾脏病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们收治4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有无合并慢性肾脏病(CKD)分为CKD组(91例)和非CKD(309例)组.观察两组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CKD组慢性肾脏病不同时期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及104例脑卒中患者五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CKD组其他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轻度与重度神经障碍比例显著高于非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患者的自然进展预后逐渐变差,104例脑卒中患者随访五年后,总死亡率为49.03%,其中伴CKD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高达76.66%,与不伴CKD患者相比,死亡或恶化几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慢性肾脏病的脑卒中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重度神经障碍发生率上升,慢性肾脏病晚期脑卒中预后较差.
作者:田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择期行上肢手术小儿50例,随机分为BIS反馈调控七氟醚组(Ⅰ组)和根据经验用药组(Ⅱ组),每组25例,Ⅰ组在BIS监测下指导术中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BIS在(65±5),Ⅱ组吸入七氟醚诱导小儿睫毛反射消失后依临床经验来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两组小儿均于麻醉诱导完成后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各时间点MAP、HR、SaO2,记录每5min BIS值,观察两组小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七氟醚用量,追踪观察术后小儿家属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小儿麻醉开始时T1、出恢复室时T6,MAP、HR、SaO2、BI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完成时T2、神经阻滞时T3、麻醉结束时T4、苏醒时T5,Ⅰ组BIS值比Ⅱ组高,Ⅱ组MAP、HR变化大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间T1-T2、苏醒时间T4-T5、恢复室停留时间T5--T6及七氟醚用量Ⅰ组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指导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可降低七氟醚吸入量,有助于判断全麻深度,有利于小儿术后的恢复.
作者:刘峰;王丽;郝海宁;袁维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2015年在我院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2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剖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其月经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30%)明显高于观察组(9.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传统剖官术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出血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患者月经恢复时间,而且大幅度地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初诊初治的急性ITP患儿104例,同期儿保科就诊的健康儿童110例,对两组儿童MP感染率进行比较;将104例ITP儿童分成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发病时血小板数及经常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ITP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感染组初诊时平均血小板数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非MP感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P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ITP的因素之一;针对病原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陈萍;陈圣玺;马世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EGb小剂量组、EGb大剂量组.检测血清中ALT和AST,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检查肝组织芳香烃受体(AhR).结果 大鼠在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ALT和AST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AhR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光镜下,肝组织的中央静脉和肝血窦淤血严重,局部坏死.EGb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ALT和AST水平明显下降,AhR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肝组织的淤血情况明显减轻.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AhR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作者:曾婷婷;刘花;高卉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