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正消积汤对中晚期结肠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曹丹

关键词:扶正消积汤, 结肠癌,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扶正消积汤对中晚期结肠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用扶正消积汤进行治疗。三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WBC、Hb、RBC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则有所下降,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细胞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积汤对中晚期结肠癌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细胞、血清尿酸与脓毒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脓毒症( sepsis)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 VEC )损伤和微循环障碍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核心环节[1],其中炎症介质的启动和释放对刺激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脓毒症发生的启动因子,还参与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就脓毒症时内皮细胞的活化、损伤与尿酸的相关性、一致性及两者协同加重脓毒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肖瑶;何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肺泡灌洗生理盐水辅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以及用力肺活量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旭华;李佳;张倩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喉异物致死6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男,8岁,在与同学玩时,另一同学将苍耳籽丢入口中,当即无呼吸困难,无其他不适,之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并伴有声嘶,6d后来我院就诊,病儿Ⅱ°吸气时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声门裂一白色球状物,仅前联合处一小缝隙,诊断为喉异物,急送手术室,待全麻后,患儿Ⅲ°呼吸困难,即给氧,人工呼吸,经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在气管镜下从气管(分叉上方)取出一异物(苍耳籽)。

    作者:吴峰;杨柳;吴立连;黄玉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亚甲减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结果分成两组:合并亚甲减组(60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52例),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 BMI)、尿蛋白排泄率、眼底和周围神经检查等,比较两组各项检查的差异,探讨亚甲减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结果两组在病程、体重指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比较均无差异(P>0.05)。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组女性较多,尿蛋白排泄率升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减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是增加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光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在绝经后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且行子宫肌瘤超声造影的患者7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为绝经后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绝经前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比较两组常规超声、造影扫查资料,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收缩期大血流速度( PSV)与舒张期大血流速度(EDV)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其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常规超声对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仅为73.68%,较对照组(81.58%)明显降低,进行超声造影后,可将其准确检出率提高至94.74%。结论超声造影可有效提高子宫肌瘤的准确检出率。

    作者:刘珊珊;蔡少雨;李锐锋;韩咏峰;区美珍;李玉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CRP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全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anson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CRP、血浆内毒素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腹泻腹胀、多器官功能不全、高糖血以及感染等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CRP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显著减少其体内的CRP和血浆内毒素含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数字化 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的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常规摄影及联合局部加压摄影检查并手术病检10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体位摄影检查,对常规摄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进一步采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使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对病变诊断评价分类,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比较局部加压前后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1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71例良性及29例恶性。常规体位明确诊断43例,诊断良性病变31例及恶性病变12例,需要活检43例,14例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价,诊断恶性病变病理符合率41.3%,诊断良性病变病理符合率43.6%;经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后明确诊断81例,诊断良性病变57例及恶性病变24例,需要活检16例,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价3例,诊断恶性病变病理符合率82.7%,较常规摄影提高41.4%,诊断良性病变病理符合率80.2%,较常规摄影提高36.6%。两组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数字化X线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较常规体位摄影可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常规体位摄影提供有效补充。

    作者:陈婉秋;汪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2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13例行蒂复位,8例蒂复位后成功保留卵巢,回顾性分析8例病例资料。结果8例蒂复位后变色的卵巢组织颜色回复或接近正常,剔除卵巢肿瘤,保留卵巢。卵巢肿瘤送快速冰冻切片提示成熟性畸胎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单纯性囊肿2例,黄体囊肿1例。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6±27)min,平均失血量(30±25)mL。术后无血栓形成,所有病例术后2个月内月经来潮,复查性激素水平正常;7例患者术后2个月及4个月复查彩超卵巢恢复血供,并有成熟卵泡发育和排卵,1例患者彩超提示卵巢血供减少,未见明显卵泡发育和排卵。结论对年轻、良性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行蒂复位后行肿瘤剔除保留卵巢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余晓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及多索茶碱组各56例。常规组采用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多索茶碱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FEV1均明显改善(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13、TNF-α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痰液IL-13、TNF-α均明显降低(P<0.05),且多索茶碱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临床治疗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戴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对医院血透室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菌落数进行统计分析,追朔其污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不合格透析液而引起透析患者的院内感染。方法对2015年1~7月血透室每月院感监测的入口处透析液及纯水进行细菌监测,对于细菌超标者,增加采样点,找出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后进行复检,计算其细菌菌落数。结果透析液原液、纯水及透析液A液入口处平均细菌数均<10cfu/mL,B液入口处平均细菌总数为(217±85)cfu/mL,透析液干粉B粉中细菌总数均为(10±6)cfu/g,盛装配制好了的透析液B液桶的内表面细菌总数平均达(23±15)cfu/cm2。更换透析干粉B粉及B配液桶容器后,其透析液相关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结论透析液入口处细菌的严重超标与其配制过程中的污染及使用容器的消毒有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透析液院感监测,从而大程度上减少透析患者医源性感染的隐患。

    作者:周俊;徐水清;涂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速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分别予以普罗帕酮和胺碘酮静脉注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短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和复律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别予以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后,普罗帕酮见效快、但患者对其耐受差,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则见效慢,不良反应低,适应症广。

    作者:吴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改善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其SAS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改善前列腺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及分析对盆腔炎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行盆腔炎治疗的41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基于不同护理对策分成两组,其中20例患者是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另外21例患者是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65.00%),且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7.36±8.25)分、对照组为(88.42±5.97)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P<0.05;随访1~3个月,观察组患者腰痛VAS评分(5.20±0.24)分低于对照组(8.01±1.02)分,且P<0.05。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张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观察组行CO2激光治疗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外用。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2%,低于观察组的93.3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8.75%、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76%、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进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蓝祖连;张媛;汤家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忧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忧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度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胆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住院的重度梗阻性黄胆患者1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后者则加用冰盐水洗胃、针刺穴位和中药敷脐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梗阻性黄胆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纪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0例甲状腺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把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薛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 Peg-IFNα,PI)和阿德福韦酯( ADV)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80例分为3个组,其中PI/ADV组25例,采用PI(180μg/周或1.0-1.5μg/kg/周,皮下)联合ADV(10 mg/d,口服);单用PI组20例;单用ADV组35例。比较治疗48周后三组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500 IU/mL)、HBsAg和HBeAg阴转率以及血清学转换率;HBsAg和HBeAg下降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PI/ADV组ALT复常率(84%)与PI组(5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I/ADV组与ADV组(85.7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DV组(76.0%)HBVDNA转阴率与PI组(4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V组(8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PI/ADV组、PI组、ADV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分别为28.0%、25.0%、8.5%;32.0%、30.0%、14.28%,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sAg消失率PI/ADV组4.0%,PI组5.0%,ADV组0%,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PI/ADV组、PI组HBeAg和HBsAg平均较基线下降分别为(312.23±288.36)S/CO、(347.70±294.81)S/CO;(7045.8±4173)IU/mL、(5495.2±1664.4)IU/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DV组[(178.48±91.59)S/CO、(3071.8±2421.97)IU/m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ADV组比PI组有较高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PI/ADV组较ADV组HBsAg、HBeAg下降较快;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熊清芳;黄平;钟艳丹;冯晓宁;王华利;杨永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附43例报告)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5年收治的86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运用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65.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为25.58%,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用药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戴斌;杨颖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