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菲;李伟民
目的 研究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利巴韦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药物.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达到94.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可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方式,可达到较好疗效.
作者:黄启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小儿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作出探讨,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04例小儿肺结核患者中,原发型肺结核79例,浸润型肺结核17例,粟粒型肺结核8例.结论 小儿肺结核中,原发型是其主要的类型,浸润型肺结核次之,粟粒型肺结核临床上是少见的.小儿肺结核具有非典型的,多种多样的X线表现,尽管不容易对其诊断,但医生只要熟悉其X线变化的规律,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刘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来我院医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辅助综合护理干预,将患者治疗前和随访时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功能性便秘临床症状得分差异显著(P<0.05).生物反馈治疗法的总体有效率为87.7%,患者对远期疗效的总满意率为91.1%.结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并且远期疗效持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世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使“无偿献血,奉献爱心,捐血助人,拯救生命”[1]成为许多公民的自觉行为.献血者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了解这些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对提高献血者生活质量、顺利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开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由于母亲与患儿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妊娠时体内存在Rh阳性患儿抗原刺激而产生抗体,此抗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从而引起抗原抗体反应而发生溶血.人群中Rh血型抗原阴性较少,汉族人群中Rh阴性比例约为0.34%[1],故Rh溶血病的发生率并不高.我院于2014年5月收治1例Rh母子溶血,患儿于生后第3d方才明确诊断,第4d经过换血治疗救治成功,痊愈出院.
作者:王萍;赵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8%,而对照组为77.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QQ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抑郁、焦虑症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42例血液透析患者因皮肤瘙痒、透析失衡综合征、胸闷气促、心理等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患者经循证护理后,减轻或消除了皮肤瘙痒;缓解胸闷、气促症状;通过心理疏导,改善了不良睡眠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细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双方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由于个别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不信任,或偶有媒体的夸张报导,由医疗纠纷带来的医疗宫司越来越多.特别是“举证倒置”后,医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则成为争论的重点,影像科作为医院医疗文书书写的重要科室,如何规范书写影像诊断结果呢?
作者:乐建保;王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的经腹与直肠超声图象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诊断及治疗的膀胱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经腹与直肠超声、膀胱镜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团块56个,42例单发,6例多发,其中包括膀胱癌复发1例,CDFI可探及团块内血流者45个,未探及血流信号者11个,48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膀胱镜、术后病检结果检查一致者45例,符合率93.8%,这些肿块见于后壁及三角区24例(占53.3%)、侧壁15例(占33.3%)、前壁4例(占8.9%)、顶部2例(占4.4%).3例患者误诊,分别诊断为膀胱结石、凝血块、炎性沉积物,其T1期诊断符合率为95.5%,T2期诊断符合率为92.9%,T3期诊断符合率为100.0%,T4期诊断符合率为66.7%.结论 经腹超声与经直肠超声相结合,不仅对膀胱癌的诊断有重大价值,且可进行分期,故是膀胱Ca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黎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封堵器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我院泌尿外科从2012年10月至2015年2月应用英伟诺输尿管封堵器配合输尿管镜治疗4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结果 术中有1例患者术后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后结石排出外,其余患者输尿管结石均一次性击碎,术后复查KUB平片无明显结石残留.手术均较顺利,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碎石成功率达97.6%.结论 输尿管封堵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工具,在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手术过程中能够减少结石移位,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小肾盂压力,减少尿外渗及肾周感染机会,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魏汉平;莫乃新;吕忠;吴斌;王旭刚;史红雷;钟敏;冯伟;施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胃溃疡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 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 胃溃疡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双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咸宁市中心医院近3年来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查找其原因,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 对咸宁市中心医院2012-2014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咸宁市中心医院输血共12248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107例,发生率为0.87%.在各类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发生的不良反应41例,发生率为0.91%,输注血浆发生不良反应45例,发生率为0.85%;输注浓缩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4.17%;输注冷沉淀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0.13%.输注冰冻血浆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0.85%,明显高于其他成分输血(P<0.05).不同输血反应类型情况分别为:过敏反应85例,发生率为79.44%;发热反应20例,为18.69%;其他2例,发生率为1.87%;无1例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 加强临床输血反应的监测和报告,规范临床合理用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龚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44例社区退休老人进行调查,比较本组老人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别,分析老人一般情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 本组老人SCL-90评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国内常模,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济状况、慢性病、居住状况、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婚姻状况进入回归方程(R2=0.765,F=224.609,P=0.000).结论 社区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慢性病、绝对空巢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有配偶,好的经济状况,和睦的家庭和邻里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
作者:王继华;罗菊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动脉高压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难治性疾病,病理学的主要特征为肺血管出现进行性闭塞.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药物种类非常多,但是治疗效果却不甚理想.近年来,很多报道显示内皮素(ET)在人体内出现异常升高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关系密切,ET-1是一种具有缩血管活性的肽类物质,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可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病理、生理过程.研究指出[1],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体内或局部ET-1浓度明显增高,其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阐述方面有较多的应用.本文就ET-1受体拮抗剂进行实验筛选,分析其药理学特性,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26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涵盖入院时、术前、术后、化疗期间及出院前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健康知识评分、复诊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HAMD评分、PSQI评分及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身体及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加深疾病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我院外科病人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8月、10月三个月神经外科和心胸外科病例162例,并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62例病例中,预防用药91例,治疗用药71例;用药剂量不合理84例,占总病例的51.8%;用药频次不合理23例,占总病例的14.2%;用药疗程不合理24例,占总病例的14.8%.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我院外科使用欠合理,临床医生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证及用法用量,临床药师也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与药物治疗,加强监管,促进其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房树华;钱元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门诊收治的1012例早孕没有使用无痛技术的人工流产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周至6个月进行随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能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减轻烦躁、焦虑、失落、抑郁心情,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12例结节性筋膜炎(NF)光镜下细胞形态特征,并结合其临床病史,探讨NF的FNAC诊断细胞学要点和临床标准.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2012年12例NF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结合其病理组织学结果分析对比,观察NF光镜下FNAC细胞学特征.结果 NF的临床表现特点:12例NF患者中男7例,女5例,多发年龄28岁左右,单个肿块位于皮下直径2cm左右,病程一般2个月左右.细胞学特点:增生的纤维(肌纤维)母细胞单个散在或偶见巢团分布于黏液样物质中,核膜光滑平整,核染色质淡染分布均匀,颗粒细致,核分裂可见,无病理性核分裂.结论 FNAC对于FN的诊断有其特殊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合NF的临床病史和自限性特征可与软组织肉瘤性病交鉴别,FNAC可以作为软组织肿瘤的必要诊断手段,从而避免过度的临床手术治疗及经济浪费.
作者:方莉;费浩;谢再红;李云光;邓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应用银离子敷料在造瘘口周围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肠造瘘手术患者17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敷料观察组使用银离子敷料覆盖.术后1 ~2d开放造瘘口,每天给予造瘘口换药,并记录患者造瘘口及周围皮肤情况.结果 在明显红斑、皮肤完好、并发症、皮炎、出血观察指标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可以有效降低造瘘口的并发症,而且能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蓉;黄亚辉;余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职称护士的职业紧张现况,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和采取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OSI职业紧张量表对114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学历、职称护士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明显.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有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P<0.05);护师组在不同职称的护士中职业紧张水平高,高职称的护士应对资源能力较强(P<0.05).结论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具有护师职称的护士职业紧张明显,应引起医院管理者重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改善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
作者:王林红;余结根;贺连平;郭道遐;聂忠华;姚应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