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

王世华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 综合护理, 功能性便秘
摘要: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来我院医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辅助综合护理干预,将患者治疗前和随访时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功能性便秘临床症状得分差异显著(P<0.05).生物反馈治疗法的总体有效率为87.7%,患者对远期疗效的总满意率为91.1%.结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并且远期疗效持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个性化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后个性化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实行产后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出院前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母乳喂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行个性化护理,可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周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手术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张群仙;黄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洛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口服非洛地平前及服药后1月的血压测定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的测定.结果高血压患者口服非洛地平1月后血压明显下降,同时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也得到改善.结论非洛地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它在降压的同时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李妍菲;李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青紫舌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青紫舌食管癌临床特征、放疗疗效及失败原因.方法 13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初诊时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舌象,70例患者有舌质青紫、舌面有瘀点、瘀斑,或舌下络脉有青紫怒张者称为青紫舌组;其余60例患者舌质无青紫色,称非青紫舌组.110例患者完成了根治性放疗,放疗剂量:95% PTV 60-70GY/6-7周.20例行姑息放疗,放疗剂量:95% PTV 40-50GY/4-5周.结果 青紫舌组X线分型以溃疡型及髓质型多见,占80%.青紫舌组与非青紫舌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71.7% (P <0.01)、20.0%和36.7% (P<0.05)、7.1%和20.0% (P<0.05).青紫舌组外照射失败原因中,复发或未控及远处转移明显高于非青紫舌组(P<0.01).结论 青紫舌是食管癌预后不良指标,外照射失败原因中复发或未控及远处转移多见.

    作者:舒诚荣;曹爱玲;曹喆;周剑;王汉姣;龙洪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者的心理需要与护理对策

    《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使“无偿献血,奉献爱心,捐血助人,拯救生命”[1]成为许多公民的自觉行为.献血者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了解这些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对提高献血者生活质量、顺利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开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dropin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Adropin与TNF-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空腹血清样本,通过ELISA方法检测Adropin和TNF-α水平,并采用Pearson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清Adropin显著低于对照组,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dropin与TNF-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AMI患者中血清Adropin与TNF-α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可能是未来良好的血源性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漆瑞;李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0例产后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60例产后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作出诊断分类,并统一给予舍曲林片100mg/d治疗,根据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减分率评价疗效.结果 60例产后首发抑郁症患者中产后1月内起病66.7%,1月后起病33.3%.经药物治疗及心理、康复治疗,痊愈50.0%,显效36.7%,有效13.3%.结论 产后首发抑郁症起病急,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以20 ~38岁剖腹产的初产妇常见,城市高于农村,文化层次低的发病率高于文化层次高的,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康复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良雄;高卉;刘祖松;曾德志;黄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学历、职称护士职业紧张现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职称护士的职业紧张现况,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和采取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OSI职业紧张量表对114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学历、职称护士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明显.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有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P<0.05);护师组在不同职称的护士中职业紧张水平高,高职称的护士应对资源能力较强(P<0.05).结论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具有护师职称的护士职业紧张明显,应引起医院管理者重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改善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

    作者:王林红;余结根;贺连平;郭道遐;聂忠华;姚应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硅酮凝胶喷雾剂对小型猪瘢痕模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硅酮凝胶对小型猪猪背瘢痕模型中胶原的影响,探讨医用硅酮凝胶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小型猪猪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术后28d外用医用硅酮凝胶喷雾剂,术后56d处死动物,切取猪背瘢痕及正常皮肤,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瘢痕中Ⅰ型胶原的变化情况.结果 医用硅酮凝胶组较空白对照组瘢痕增生明显减轻,医用硅酮凝胶可以抑制瘢痕中Ⅰ型胶原的形成.结论 医用硅酮凝胶可以显著抑制Ⅰ型胶原的形成,从而改变细胞外基质的构成,缓解瘢痕增生情况.

    作者:高彦晨;农晓琳;李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相关性.方法 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检索国内各大主要数据库,对1995年至2014年公开发表的有关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Review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相关文献,包括了病例组1304人,对照组1267人,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显著相关(OR =3.12,95% CI2.38~4.08).结论 B族链球菌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GBS感染的早期筛查与诊治.

    作者:王玉;孔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立的影响

    目的 以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CY)和地塞米松(DEM)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研究建模的适剂量.方法 CY组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CY溶液(25mg/kg、50mg/kg、100mg/kg),DEM组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DEM溶液(25mg/kg,50mg/kg和100mg/kg),连续3d,于第7d检测脏器指数、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力.结果 DEM中剂量组和CY高剂量组脾脏指数、NO含量以及NOS活力较正常组有明显升高;胸腺指数较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 50mg/kg的DEM、100mg/kg CY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的适剂量.

    作者:张涵淇;王娇;崔圆圆;胡鑫;王德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外科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调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我院外科病人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8月、10月三个月神经外科和心胸外科病例162例,并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62例病例中,预防用药91例,治疗用药71例;用药剂量不合理84例,占总病例的51.8%;用药频次不合理23例,占总病例的14.2%;用药疗程不合理24例,占总病例的14.8%.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我院外科使用欠合理,临床医生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证及用法用量,临床药师也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与药物治疗,加强监管,促进其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房树华;钱元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卡前列甲酯预防无宫缩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 应用卡前列甲酯预防无宫缩剖宫产术后出血,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未发生宫缩而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中随机抽取80名,分为A(卡前列甲酯组)、B(缩宫素组)两组,每组40例,A组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B组术中应用缩宫素,观察2组术中和术后24h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术中、术后出血较B组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卡前列甲酯预防无宫缩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宋念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8%,而对照组为77.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QQ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抑郁、焦虑症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地刷子石松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刷子石松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0)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以香菇菌多糖为阳性组,以50、100、200mg/kg的石松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实验组,1次/d,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2h后检测血清中NO含量及TNOS活性.结果 地刷子石松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NOS活性及NO含量.结论 地刷子石松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小鼠TNOS活力来抑制NO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娇;张涵淇;崔圆圆;胡鑫;王德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20例冠心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在其病情稳定后,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冠心病认知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本组患者冠心病一级预防知识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孙细运;程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42例血液透析患者因皮肤瘙痒、透析失衡综合征、胸闷气促、心理等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患者经循证护理后,减轻或消除了皮肤瘙痒;缓解胸闷、气促症状;通过心理疏导,改善了不良睡眠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细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

    目的 探讨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提高我院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统计我院不同层次的护士60名,60名不同层次的护士参与我院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患者护理1月后,在患者的病例讨论会由各层次护士论述患者在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场景,使护士的分析判断与处理过程进行情景再现,后通过集体讨论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进行对比,根据护理标准对不同层次的护士的重症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同的重症护理思维,相比较而言,接受全日制本科教育的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明显好于夜校以及大专学历的护士与中专学历护士;夜校与大专学历护士与中专学历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与护士、护师进行比较,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更好.结论 对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进行评估,有利于医院在临床护理中对护士人员进行管理,并且能根据护士的能力安排其工作,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的几率,并且能有效促进医学中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值得各医院使用.

    作者:罗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29例与对照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29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肘关节恢复的优良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4.5±3.5)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4.3)d(P <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促使骨折快速愈合,保障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朱孝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规范的影像诊断报告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体会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双方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由于个别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不信任,或偶有媒体的夸张报导,由医疗纠纷带来的医疗宫司越来越多.特别是“举证倒置”后,医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则成为争论的重点,影像科作为医院医疗文书书写的重要科室,如何规范书写影像诊断结果呢?

    作者:乐建保;王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